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网络实名
网络实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域名:ww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1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
一
1990年1月,我社推出了包括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8种“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和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5种“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共13种的《中学各科教学重点难点解析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制就印制了5万套,由于是在当时图书市场上首次推出既适用于高、中考复习,又有助于高、初中各种教学的品种齐全的丛书,适应当时教学和市场的需要,《丛书》在市场和读者中反响强烈,很快销售一空。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修订、完善、补充和配套,一直畅销不衰,销量不断攀升,最多时每年销售近20万套,成为了我社教辅图书中的一个重要品牌。《丛书》是我社第一批“走市场”图书,它们在图书市场上“闪亮”登场,走近了读者,特别是走近了广大老师和同学,同时也让市场和读者,特别是广大老师和同学,开始认识我社,信任我社。这是让我们“喜出望外”的一大收获。这套《丛书》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教辅品牌图书是要精心打造的。
《丛书》推出前,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刚公布,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和高中各种教材正出版、使用,高、中考面临新的改革。在我国教育战线改革的新形势下,广大老师和同学特别需要一套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大纲精神,既能挖掘教材精髓,又能指导中、高考复习迎考的用书,当时市场上尚未有这类书。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北京有些教研员和一些中学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于是,我社就萌生了要编辑出版这类图书的想法。经社领导和一些骨干编辑的反复研究,大家明确认识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大学出版社的宗旨,这是大学社的“共性”,而我们高师院校出版社应有其“个性”,那就是为基础教学服务,是姓“教”的。我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社刚成立不久,在当时出版业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要在全国率先出版这样一套教辅图书,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经过多次认真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各个出版社可以站在公平竞争的舞台上,抓住机遇,敢于挑战,只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就能率先在出版的“江河湖海”中成为勇敢的“吃螃蟹”人。
要出版这套丛书,既要有胆识和勇气,又要切实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为了解决选题问题,除了社里向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汇报、做工作外,我们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王炜炘校长就多次到南宁找有关部门领导,争取他们的支持,终于得到了当时的自治区教委侯德彭主任、杨伦副主任和新闻出版局梁定伟局长、孙权科局长等领导的同意。对此,至今我们仍深深感到,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广西出版业能跃上当时全国的中上水平,我社能有今天,是与我区各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对我们的关怀与支持,密不可分的。通过北京的朋友的帮忙,我很快与作者取得了联系,决定合作。社领导带领我社一些骨干编辑多次上京与作者共同研究、探讨,决定将《丛书》定名为《中学各科教学重点难点解析丛书》,并形成了编撰共识:《丛书》严格依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和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学教材,结合近几年来北京等地区中学,特别是作者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对中学各科(高中政治除外)教材的重点、难点,作出尽量精当的解析,并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指出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同时提供一定数量的配套练习和综合训练,帮助初、高中各年级同学,特别是毕业班同学,牢固掌握各科知识重点,融会贯通地理解难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利于他们复习、升级和升学;同时《丛书》对中学各科教师的教学、教改也很有参考价值。之后,作者赶写书稿、我社书记上京抱稿返桂、责任编辑夜以继日加工书稿并适时出版的动人情景,并随之出现了就出现了喜人的销售势头:《丛书》1991年1月首次印制5万套,很快销售一空,至11月就连续5次印刷,发行量突破10万套,有的学科高达17.5万多册。这是我社在全国图书市场上率先推出指导中、高考复习迎考的教辅图书的一次成功尝试。
一个好的选题,一套丛书,推出后即使被市场看好,受读者欢迎,很畅销,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根据市场需要,即根据教学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需要,不断修改、充实、配套、完善,才能长期占领市场,赢得读者。这也是品牌图书形成的过程,是其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丛书》也是这样过来的。由于《丛书》的成功推出、畅销,“跟风族”就钻出来了——“跟风”是市场上产生平庸图书的重要病根之一——市场上类似的图书就接连不断地上市,什么“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四点”(“三点”加测试点),等等,多达二三十种。面对业内的冲击和挑战,我社极为重视,领导与责编多次研究,大家认为冲击、挑战不可怕,只要坚持《丛书》原有的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宗旨,发扬“吃螃蟹”的胆识和勇气,坚持“以质取胜”,不仅能站稳市场,继续赢得读者,特别是广大的老师和同学的信赖,而且还可将之作为《丛书》二次开发的新机遇。于是我们多次与作者研讨,多次走出去与多年来使用《丛书》的老师、同学、有经验的教研员和书店人员座谈,征询他们的意见,一些责任编辑还参看了市场上一些兄弟社出的同类图书。经过慎重研究,我们决心把业内挑战变成我们再次发展的新机遇,进而形成了新的构想,采取了新的应对措施,即在保持《丛书》原有内容、特色、形式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配合教学,方便不同年级师生的使用,对《丛书》进行配套,突出“同步”的特点,按年级分册的形式编写,初三和高三年级突出复习、迎考特点,并增加单元(章节)练习、模拟测试等内容,对封面设计、内文版式和编排等印制上也作了改变。经过精心打造,我社在1993年新学年开始之前,又推出了新版配套的《丛书》,并通过各种渠道同时发行,再获成功,发行量逼近20万套,实现了二次飞跃。
二
图书是以“质”取胜的,品牌图书更是如此,质高才能赢得市场和读者。作者是书稿质量的第一保障者,高质量的书稿出自有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名师之手。业内人士常说:“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作者决定了书稿的质量,他们是打造品牌图书的重要基础。名师来自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对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各科教学大纲及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不仅很熟悉、很有研究、掌握得很好,而且在各科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在教学中大胆进行改革、试验,又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教辅图书就要请名师“操刀”,才能保证书稿的质量,这是教辅品牌图书形成的基础。《丛书》的作者就是来自北京市的重点名校的名师和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学研究人员,他们当年就是特级或高级教师,不少还是“专家级教师”,其中多位来自位于海淀区的十大重点大学附中,如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孔令颐,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胡俊泽(校长),北京大学附中孙增彪(副校长)、陈育林、董世奎、刘实文、张玳、邱永仪、王立明、韩福胜等。为了更好地提升书稿质量和品牌效应,我社又多次派人与当时因编写练习类图书名震全国书业的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派出由教学第一线走上教研员岗位的特级教师赵大悌等多人参与编写。同时我们又出“新招”,在图书市场上再“吃螃蟹”,征得该校同意,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编写”的字样标示在图书的醒目位置,极大地提升了《丛书》在市场上和读者中的影响力与公信力,销售量跃上了新台阶,使《丛书》真正成为当时图书市场上教辅读物的主要品牌。
名师对教材熟悉,能很好地驾驭教材,又有教学经验,因而在《丛书》的“解析”中能科学地指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学习和掌握的方法,阐述的语言极为简明,便于读者理解、掌握。这是《丛书》质量的体现,也是其鲜明特色之一。如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中,就根据当时的教学实际,把文言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三项作为重点、难点来解析。在“文言基础知识”中,又将“实词”中的古今词义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中的如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和名词作状语,“句式”中的习惯句式(也俗称特殊句式),“阅读和今译”中的断句标点、今译作为重点、难点解析。这些都是文言文语言和形式与现代文的显著的不同之处,也是同学们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又如,在谈到文言文“今译”如何掌握好重点、难点时,作者明确指出:“文言翻译中,重点和难点就是那些诸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活用的词类、特殊的句式等。”“遇到多义词,要把几个词义拿来比较,选择一个最切合文章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不要把两个相连的古代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如‘地方’是‘土地和面积’,‘妻子’是‘妻子和儿女’。”“对于词序问题,也要加以注意,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以及介宾词组(注:‘词组’现称‘短语’)后置等,翻译时,应把倒置的位置正过来。如‘战于长勺’,‘于长勺’是介宾词组后置,今译时,应把它放在动词‘战’的前边、状语的位置上,翻译成‘在长勺开战’。”在《高中数学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中,重点、难点准确,解析简明的例子也很多,如在代数部分的第一章“函数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函数概念的三要素”中,作者指出,函数概念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中对应关系和定义域是关键。解题时不能忽视定义域的确定,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又指出,函数对应关系的表示法是多种多样的(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同一个函数既可以用解析法表示,也可以用图象法或列表法来表示。即使在函数的解析法表示中,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一点,既可以给我们灵活解题带来方便,也容易使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抓住函数概念的本质——三要素。这样的讲析,这种画龙点睛之笔,使内容重点突出明确,难点迎刃而解;语言简明,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必然会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为复习迎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丛书》的每一册都包括了“训练”内容,即在每一项大内容、每一章节“解析”后都配有“练习”(以后配套成同步的分年级编写出版时还附有期中、期末考试题,高考模拟题等)。这些“练习”题量不多,但都是作者精心选择和编拟的“珍藏题”,是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作者们的“看家本领”。选题的准确、精当是《丛书》一大特色,也是其受到读者欢迎的一大原因。这些选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让同学们在练习中学习、掌握解析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高中数学”代数部分第一章第一节内容解析后的练习题就选得很科学、精当。这是一道用函数定义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典型例题:
例:下列四组中的函数f(x)与g(x)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哪一组?
(A)f(x)=x,g(x)=(x)2
(B)f(x)=1,g(x)=xx
(C)f(x)=x,g(x)=3x3
(D)f(x)=1,g(x)=x0
解:用函数定义的三要素对f(x)和g(x)一一进行检查,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同,它们就不是同一函数。(A)中的g(x)=(x)2可变形为g(x)=x,但其定义域为x∈[0,+∞),而f(x)=x的定义域为x∈R,定义域不同,所以(A)中的两个函数不同;(B)中的g(x)=xx可变为g(x)=1,但其定义域为x∈{x|x≠0,x∈R},而f(x)=1的定义域为x∈R,所以(B)中的两个函数不同;(C)中的g(x)=3x3可变为g(x)=x,定义域与f(x)=x,同为x∈R,f(x)与g(x)的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都相同,所以(C)中两个函数相同;(D)中g(x)=x0可变为g(x)=1,但它的定义域为x∈{x|x≠0,x∈R},而f(x)=1的定义域为x∈R,所以(D)中两个函数不同。因此相同的函数只有(C)组。
选题的典型精当,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示、指导作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又对他们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这是《丛书》的一大亮点,同学们喜欢它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三
教辅品牌图书需要出版社人员与作者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丛书》的作者虽然都是有经验的名师,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书稿中往往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和可提升的空间,这就需要出版社人员与作者沟通研讨、通力合作,不仅要修改不足之处,使其充实完善,还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书稿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品牌图书,这也是品牌图书形成的必由之路。
我社领导对《丛书》的编辑出版一直极为重视。不仅多次进京与有关学校和作者联系,还在书稿编写、修改时多次带领骨干编辑去北京与作者交换意见,研讨书稿中的有关问题。我们的行为“感动了上帝”,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出面和我们商谈,支持书稿写作。该校老师私下对我们说:“这是少有的,大概是你们的认真和真诚打动了他吧。”不少作者也对我们说:“我们接触过不少出版社,你们对书稿这样认真,是少见的。”为了保证书稿质量,社里精选了一些熟悉中学教学、对中学教学有研究的编辑,其中不少是有10多年、20多年教龄的骨干,由他们担任各册的责任编辑。还明确要求,在认真编辑加工书稿时,理科编辑要认真做每道例题和训练题,认真审核每个图表,力求正确,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要全部列出;文科编辑对引文等要核实,要对着答案看训练题,力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不放过书稿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发现书稿中可提升之处,并提出来与作者研究,尽力保证图书的高质量。在1990年前的高考试题中,开始出现了要求考生将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共同解决问题,以考查考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的命题趋向。我们的编辑人员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趋向,建议作者并与作者一道,设计了一些应用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数、理、化、生相关知识,相互渗透、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综合应用的复习题。如在《高中化学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综合练习中就有这样的例题:
某厂在1大气压11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某烷烃和环烷烃的混合气体1体积(密度与N2相同)与5体积氧气(过量)混合,点火完全燃烧后,恢复到110℃时,测得混合气压强比原混合气压强增加5%,求此混合烃各自名称和体积百分组成。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懂得物质的量与气体压强的正比例关系,必须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设立和求解,当然还必须首先具备相关化学知识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寻求解题的突破点,必须从题干中已知的条件:原混合气体的密度与N2相同(平均分子量为28),以环烷烃(最小是环丙烷)去推导出烷烃的分子量必须小于28,确定烷烃为甲烷。再通过设立环烷烃CnH2n的体积为x,燃烧后气体摩尔数增大的变化,以及其与压强的正比关系,设立方程组:
11+5%=1+56+n2-1
76(1-x)+14nx=28
nx-2x=0.6
7nx-8x=6
x=0.3
n=4
CH4占70%
C4H8占30%
这一例题将化学与物理、数学的相关知识巧妙地串联、结合起来,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型在当时的教辅图书中是少见的。但我们敏锐地感知到教学要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就与作者一道探讨,编拟了类似的题目。而自《丛书》推出的1991年起,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这种形式的应用题。这既说明了责编与作者合作研究的必要,又体现了《丛书》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在《丛书》出版后的几年里,我们不断收到使用过这套书的广大同学和一些老师、家长的来信,对《丛书》这方面的特点、高质量赞誉有佳,对《丛书》能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获胜表示感谢。这是《丛书》贴近教学、服务师生的体现,也是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责编与作者通过共同研究、探讨来提升质量的事例很多。如在“高中数学”部分的“函数概念的三要素”一节的典型例题后,责编建议加上必要的“说明”,点明必要的注意事项,这是非常必要的。其“说明”是:“两个函数当且仅当‘三要素’全部相同时,才是相同的函数,因此要按函数三要素是否相同来检验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另外,我们不能因其解析式的形式不同而断言两个函数不同。这是因为函数的解析式是可以根据某些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进行变形的。”
作者认真撰写书稿,责编切实做好编辑加工,是保证书稿质量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而责编与作者合作、共同研究,则是进一步提高书稿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成功经验进一步启示了我们,这样做现已成为了我们的“传统”。现在,不管是教辅读物还是学术著作,我们都是尽力这样做的。在实践中我们还认识到,编辑和作者的合作,最好是从组稿时就开始,这一重要合作平台的搭建,是高质量书稿形成的基础。
四
教辅品牌图书,特别是“走市场”的教辅图书,要不断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走向读者,是需要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大力宣传的。
大力宣传是图书走向市场的重要促销手段。在1990年下半年《丛书》出版前,我们就写出了短小精彩的宣传文字,很好地介绍《丛书》作者、内容、特点等,附印在自治区新华书店的征订书目上(过去的书目没有这样做过,即使有文字介绍,也是极简单的几句话),取得了比预想要好得多的效果,让书业人士很好地了解了《丛书》,区店第一次征订就达到了5万套,当年连印5次,到第二年发到了10多万套。1992年春,由我社承办的全国大学出版社订货会在桂林举办,我们又乘势在会上运用制作大幅广告、印发单页宣传单、单台陈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力推介《丛书》。在订货会上,《丛书》和我社的其他几套教辅书不仅引起了国有新华书店与会代表的兴趣,还引起了当时正在兴起的民营书店(当时俗称“二渠道”)的极大关注。通过这次订货会,不仅《丛书》销售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逼近20万套,而且我社教辅图书因质量上乘,受到书店、读者的好评,成为了市场上教辅图书的主角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政策的适时调整,图书市场发生了可喜的大变化。其变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二渠道”得到“正名”,民营书店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长,成为了图书市场上一个不可小视的重要渠道。为了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经过慎重研究,我们相信民营书店经营者中的绝大多数是诚实守信的,是事业的开拓者,因此,在营销上迈出了大胆而重要的一步——率先与民营书店合作,同他们“做生意”,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又成为了开拓图书市场敢于“吃螃蟹的人”,为了做好做大民营书店这笔“生意”,在1993年初,我社又出“新招”,邀请那些与我社合作好、有诚信、在图书市场显露头角的民营书业老板来社里商谈、研讨出版社与民营书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大力开拓图书市场的“大计”。在会上,我社又大力宣传、推介了《丛书》,并专门请作者从北京来给与会者介绍《丛书》的内容和特点,社里也要我在会上发言,着重介绍《丛书》强大的作者队伍、编辑出版经过、改版按年级编写与教学同步的必要性和在教学中的作用等,在到会代表中引起了很好反响。一些与会人员对我们说:“这个会开得好,加深了(我们)对你们的了解,看到了你们的心,实力、诚信是你们的优势,我们乐意同你们合作。”这次会议,开启了我社与民营书店进一步全面合作和国有、民营多渠道发行的新局面。之后,包括《丛书》在内的我社教辅图书的发行量大增,业内人士把我社和其他两家出版社的教辅图书视为“三足鼎立”,戏称为“三巨头”。当时,几乎在全国的新华书店、民营书店都能看到我社的书。《丛书》等教辅书成了时尚品牌,市场上流传着“要买教辅书,就找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佳话。这次会议还促成了各民营书店间的合作,为后来成立的在业内产生很好影响的“教育图书联合发行体”的形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民营书业为我国图书发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至今业内和社会上仍有些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对此,我们是难以理解的。
为了进一步扩大《丛书》的宣传、发行,我们又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以《高中语文重点·难点·解题与训练》一书为基础,改编成高中语文复习讲座,并请北京市特级教师主讲。经与作者、主讲者及中央电视台商定后,将该书内容浓缩、提炼成8讲。1995年,讲座在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中播出,结果业内和教育界反响热烈。几位全国知名的教育图书策划人从各地给社里打来电话,对此表示欣喜和震惊。他们说:“你们真是敢作敢为,又吃了只大螃蟹。”“这一招真厉害,你们真是招招鲜呀!”……当时各地许多书店纷纷打来电话,要求用快件给他们添货;社邮购部收到许多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函件,有时一天多达几十件,要求邮购《丛书》。这使当时《丛书》初显停滞不前的发行量又有了新的突破。
教辅品牌图书是根据市场和读者需要编写出版的,也要根据市场和读者需要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丛书》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也是这样形成的。一方面,《丛书》最初是针对中、高考复习迎考而编写的,因而只有配合当时考试科目的高考8种和中考5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出现了新的情况,特别是模仿《丛书》而推出的“三点”、“四点”的同类书已多达二三十种。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发展、教改的深入,老师、同学们不仅需要复习迎考书,而且各年级、各学科也需要教与学的参考书,不仅同学们需要,老师也需要。此时书业同人也纷纷向我们提出,要我们利用《丛书》的品牌效应,做出系列套书。我们通过与老师座谈,也了解了他们的这种需求。于是社里经过认真研究,并与作者多次协商、研讨,决定对《丛书》修改、充实、完善、配套,按年级、分学科编写,使之成为与教学同步的教学辅导书,并于1994年先人一步在市场推出。结果《丛书》又一次成为市场亮点,销量大增,年销售量达20万套。以后,又经过修改,10多年来一直长销不衰,成为了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我社教辅品牌图书之一。有一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在书业中很有影响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到两会人员住地设点销售图书,结果在该店列出的教育类“十大畅销书”中,我社两种图书榜上有名,《丛书》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