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
手机号
已有账户,
*用户名
*
手机号
*
当前位置:首页>作者中心
(英)玛丽昂・圣约翰・韦伯
玛丽昂・圣约翰・韦伯(Marion St. John Webb)(1888~1930),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擅长深入孩子的世界,贴近孩子的感知,写出他们真正喜爱的作品。玛丽昂一生作品丰富,其作品“小小的人”系列、“帕平盖先生”系列和“仙女”系列,以及《月光下的冒险》《走廊弯弯的房子》等,深受小读者欢迎。
马家辉
马家辉,1963年生,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社会学博士,是知名传媒人、专栏作家、主持人、文化评论学者。生于香港,湾仔长大,心底根植江湖情怀,个人经历、成长故事、爱恨情仇的曲折种种分布在文章的各个角落。曾获选“年度中国魅力五十人物”、“年度深港意见领袖”。 著有《明暗》《日月》《我们》《你们》《他们》《江湖有事》《爱恋无声》《当眼泪凝固成子弹》《在废墟里看见罗马》《女儿情》《站错边》《温柔的路途》《暧昧的瞬间》《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死在这里也不错》及李敖研究等。并与杨照、胡洪侠合著有《对照记@1963》与《我们仨@1963》。
马建强
马建强,江苏金坛人,曾任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出社编辑、杂志社总编,现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长,编审,教授。曾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第四届“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称号,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家庭教育传播卓越人物奖”。出有学术专著《追寻近代教育大师》等,主编有《父母必读的50本书》等,发表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近代教育家研究文章近百篇。
马良
马良,1972年生于上海,1995-2003年期间从事广告影片的美术指导和导演工作,先后获得过2次中国广告节金奖,以及各种其他相关奖励计10次以上。2004年回到热爱的艺术创作领域,开始从事以摄影为媒介的图片艺术创作,并兼工绘画和装置艺术创作,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2012年创作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用时十个月,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费为1600多人拍照,反响强烈,成为2012年度最被媒体关注的艺术事件之一。马良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观念摄影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是第一位获得世界黑白摄影大奖金奖的中国摄影师,被国际媒体誉为当代舞台装置风格摄影的代表人物。
马秋莎
美国欧柏林大学东亚系教授。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凯斯西方储备大学历史博士。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社会团体与公民社会、西方传教士史、洛克菲勒基金会史、西医在中国等,就此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专著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当代中国NGOs:走向公民社会?》,2006年出,2009年再),是该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之一。
马世芳
马世芳,1971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集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1995年退伍,编纂《永远的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27岁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文化圈,开类型出风气之先。2000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经营与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2006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