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临海市社科联主办,集团公司、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临海市博物馆承办的《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新书出版座谈会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举办。
台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楼胆群,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三级调研员徐华礼,台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汤天伟,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瑛,临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杨祥耀等出席本次新书出版座谈会。
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大学、台州学院、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天一阁博物院、台州市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台州学院图书馆、临海市图书馆、临海市博物馆、黄岩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临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集团公司等高校、馆藏机构、文博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本次新书出版座谈会。
座谈会分为新书发布与专家研讨两个环节。新书发布环节由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卓明主持。
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卓明主持新书发布环节 郑斌斌 摄
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致辞 郑斌斌 摄
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致欢迎辞,并在致辞中指出,临海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藏书历史久远,临海市博物馆现藏有古籍文献2万余册,文献价值巨大,在地方博物馆中位居前列。王舟瑶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与学术大家,临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众多王舟瑶手稿手迹,极具学术价值。举办《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新书出版座谈会,正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殷切嘱托,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是为了更深入地发掘王舟瑶手稿所蕴藏的学术价值,提升台州在地方学术领域的地位。临海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把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进一步延续台州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台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楼胆群致辞 郑斌斌 摄
台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楼胆群在致辞中强调,台州自古人文荟萃,从南宋时期南湖学派至近现代的王舟瑶等学术大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台学”体系。此次出版《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是对王舟瑶珍贵手稿手迹的系统整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上,王舟瑶与台州学院有着深厚的渊源。台州学院对于地方文献整理极为重视,一直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对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支持力度,并以此次新书出版座谈会为契机,继续同馆藏机构、出版机构携手共进,共同挖掘和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瑛致辞 郑斌斌 摄
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瑛在致辞中表示,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博物馆是临海城市重要文化地标,馆藏包括王舟瑶珍贵手稿手迹在内的文物逾5万件,文物收藏量稳居台州之首。《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的影印出版,是百年来王氏手迹的首次正式公开面世,为近代学术史、文化史、教育史、台州地方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珍贵文史资料,同时也是临海市博物馆践行古籍保护传承使命,依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主动对接高校、出版机构深化合作的重要实践。未来临海市博物馆将持续推动馆藏地方文献与名人手稿的整理与出版工作,使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焕发新的生机。台州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必将通过这些古籍文献吸引更多海内外学者走进台州,研究台州,为守护中华文脉贡献临海力量。
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集团公司文献图书出版分社副社长马艳超致辞 李亚静 摄
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集团公司文献图书出版分社副社长马艳超在致辞中,回顾了与临海市博物馆、台州学院的合作,并向校馆双方,以及为《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整理出版提供帮助的各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能够继续深入开展合作,依托临海市博物馆馆藏特色资源,共同打造如“临海文库”般兼具学术价值与传播力的精品文化工程。他分享了《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的编校出版过程的具体情况,表示,集团公司将持续深化与馆藏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整合出版资源,持续推出文化精品,为古籍工作贡献力量。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编委会代表、主编之一,台州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燕致辞 郑斌斌 摄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编委会代表、主编之一,台州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燕对《丛编》编纂历程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丛编》的顺利出版,是临海市博物馆、台州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诸位专家学者多方长期协同、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王舟瑶稿本文献不仅是其个人学术思想的载体,更是近代文化转型的重要见证,其手稿内容、形式多样,史料价值丰富,故整理出版此书,旨在为学界提供一部权威完整的基础文献,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台州地方文化研究贡献力量。未来将发挥台州学院历史系博士的力量,继续加强对稿本文献的整理研究,让尘封百年的古籍文献鲜活起来。
临海市博物馆馆长陈引奭致辞 郑斌斌 摄
临海市博物馆馆长陈引奭在致辞中指出,王舟瑶稿本文献的整理出版,是临海市博物馆对馆藏文献整理出版的一次重要尝试。临海市博物馆所藏文献,源于20世纪50年代项士元先生对台州各地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故馆藏丰富,荟萃了台州地区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这些资料对于目前各文史研究机构古籍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大价值。推动馆藏文献的整理出版,让古籍文献“活起来”,是临海市博物馆作为台州地区馆藏机构、研究机构的担当与使命。未来临海市博物馆希望持续与各研究机构、出版机构展开多方位合作,不断挖掘底蕴深厚的台州文化,让保存下来的文物古籍为台州地区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新书揭幕仪式 郑斌斌 摄
台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楼胆群,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三级调研员徐华礼,台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汤天伟,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晟,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瑛,临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杨祥耀,临海市博物馆馆长陈引奭,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献图书出版分社副社长马艳超共同为新书《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揭幕。
专家研讨现场 郑斌斌 摄
专家研讨环节,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馆藏机构、文博机构、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王舟瑶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教育事业,浙东学人群体,《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的史料价值、版本价值,晚清至民国时期学术思想、文化教育,稿本文献的整理、出版与研究,台州地区地方乡邦文献的重要意义,临海市博物馆馆藏古籍文献的重大价值等诸多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王舟瑶学术遗产具有重要价值,对以王舟瑶等为代表的浙东学人群体遗留下来的文献手迹进行整理研究,既是对地域文化根脉的守护,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守正创新”精神的传承发扬,为新时代地方文史研究注入了深厚的学术底气与现实关怀,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深入挖掘丰厚馆藏地方文献的前景及重要意义,提出采取多元形式,推进名人稿本、乡邦文献等珍稀典籍的整理、研究、传播转化,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新书现已正式发行。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徴》《台州先哲遗书》等。《丛编》将珍贵的临海市博物馆所藏王舟瑶未刊手稿手迹影印汇编,内容极为丰富。这部经学大家遗珍,一方面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多维度史料集成,所收王舟瑶的稿本著述,多未曾公开刊印过,形式多样,包括王舟瑶所撰日记、诗文集、学术论著、教育类文献、行述、家集、散文、时文等多类著述稿本,生动展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学术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变迁历程,为近代学术史、文化史、教育史、浙江史地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珍贵原始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更通过对临海市博物馆所藏王舟瑶稿本的深度挖掘,展现了珍贵手泽、地方文献在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的独特作用。
王舟瑶稿本文献为临海市博物馆馆藏重点文献,将馆藏王舟瑶珍贵手稿手迹整理并影印出版,是临海市博物馆依托馆藏地方文献等珍稀古籍资源,开展古籍保护传承,挖掘先贤的宝贵财富并传之于后世,以免缃帙沦为覆瓿的一次重要尝试。据悉,临海市博物馆将有计划地继续开展馆藏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与古籍数字化工作,已将多部馆藏珍贵地方文献,名人手稿、日记等列入整理出版计划,并将持续推动“临海文库”的建设,这些整理成果将持续提升台州在地方学术领域的地位,弘扬台州文化。
此次整理出版《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亦是台州学院多年来深入挖掘台州本地文史资源、聚力台州文史研究、整合学校学术研究力量的集中体现。台州地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史资源极为丰富,台州学院始终将地方文史研究作为特色方向,以赓续中华文脉为使命,持续推动台州文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与传播,系统挖掘乡邦文献、组建专项研究团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区域近代历史脉络梳理、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成果。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是临海市博物馆与台州学院在古籍整理与研究领域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在《丛编》整理过程中,校馆双方组建联合团队,对馆藏王舟瑶稿本进行系统整理,在馆藏古籍数字化的基础上,对王氏著述古籍进行深入的筛选,最后选定多曾未公开刊印过的一百四十一册手稿本,以及部分重要书目作为本次影印出版的内容。未来校馆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资源,聚焦台州历史人物与文献整理,以期产出更多文化精品,传承台州文脉。
在《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的出版历程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扎实的学术实践与文化自觉,彰显出新时代出版机构的使命担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为宗旨,积极践行做好学术出版、推动学术繁荣的重要使命任务,在珍稀文献、人文社科出版领域已积累了丰厚成果。为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集团公司将继续发挥优势,深化出版单位同科研机构、收藏机构的合作,不断以优质出版促进文化传承与学术繁荣。
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次《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新书出版座谈会的成功举办,系统呈现了王舟瑶学术遗产的历史价值,对于近代台州文化脉络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各方将继续深化协同、拓展研究维度,让王舟瑶等台州乡贤的思想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传承台州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