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助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
日期: 2025/5/12 0:00:00 作者:采访人:陈麟 受访人:黄轩庄 编辑:秦念 浏览:168次

■受访人:黄轩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采访人:陈 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3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不仅释放出全民阅读事业发展的积极信号,更引发出版行业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在全民阅读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出版机构如何乘势而上,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探寻该集团在全民阅读浪潮中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蓝图。

优化布局 提升文化供给品质

□您如何看待《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该条例对出版行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该条例将有助于规范阅读推广活动,保障公民阅读权益,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阅读热情,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对出版行业来说,我认为,条例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出版企业产出更多品位高、质量优的阅读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条例的施行,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好地激励出版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升级,促进高品质文化供给能力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条例》第一章第八条提到“国家支持和引导丰富出版品种,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出版质量,加大全民阅读优质内容供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有哪些计划或举措?

■建社近40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为了人与书的相遇”的理想追求,把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满足读者精神需求与实现自身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将采取多项举措践行《条例》的相关要求,核心就是立足自身实际、紧盯读者所需,因地制宜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为促进全民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文化资源。主要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深化“以主题出版为引领,以教育出版为主轴、社科人文和珍稀文献为两翼”的出版布局。我们将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精心培育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质选题等举措,推进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出版格局来回应时代,持续提升服务全民阅读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出版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我们将在社科、艺术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出版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培育更多读者认可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出版品牌,形成更好的品牌矩阵,不断提升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服务全民阅读事业的动力。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以精细化、精准化阅读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的能力。我们将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应用于出版全链条、全过程,充分利用传统出版积累的优质内容资源,持续提升新媒体内容供给水平,加快新形态阅读产品研发和推广,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出版产品,稳步推进出版新质生产力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阅读需求。

精准发力 满足多元阅读需求

□《条例》提到“出版单位应当根据阶梯阅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出版适宜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阅读的出版物”“鼓励和支持为阅读障碍者提供盲文出版物、大字出版物、有声出版物等无障碍格式版本”。您认为,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出版机构如何调整出版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年儿童对阅读内容的差异化需求,照顾阅读障碍者对出版产品的特殊形态需求,这是出版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围绕《条例》的相关要求,着力在内容精细化、形式多样化、载体多元化等方面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少年儿童和特殊阅读形态读者的阅读需求。

一是围绕“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阅读产品和阅读服务开发的精细化、数智化工作,增强青少年阅读的育人功能。我们将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求,向各年龄层次的青少年读者精准投放切合其需要的阅读产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总体目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要求融入阅读产品和服务当中,强化青少年阅读的育人功能;坚持传统出版与融合出版双管齐下,加快推进少儿读物网络化、数智化建设,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围绕老年群体的特殊阅读需要和多元文化需求,进一步丰富适老阅读产品供给,提升面向老年读者的阅读服务。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要求,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老年教育云服务平台”,深入挖掘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积极响应老年群体的特殊阅读需要,加大大字本、有声书等适老化形态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面向老年群体的阅读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建设的“老年教育云服务平台”,是目前国内老年教育领域中具有显著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网络服务平台,已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年大学,为550多万老年学员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服务。该项目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2021年、2022年度优秀项目”,并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推广全民阅读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和经验?效果如何?

■以自身特色优势全面参与、积极服务全民阅读事业,一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重要工作。多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在全民阅读推广上的投入,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进实体书店品牌建设、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等举措,在服务全民阅读事业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助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以“推动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目标,我们每年都开展“阅读一小时”“加油!书店”“4·23 经典共读”“请听她说”等阅读推广活动,举办“深阅读·书写另一种可能”书评大赛等读者深度参与的阅读分享活动,这些活动从年头到年尾,接续不断,数量达百余场之多,构成了“书香墨韵,四季芬芳”的“阅读长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引导和优质的阅读服务。

二是稳步推进独秀书房实体书店和品牌建设,营造优雅舒适的阅读空间。独秀书房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主要布局在高校的实体书店品牌,也是我们开展各项阅读推广活动、服务全民阅读事业的重要场所。它的诞生和发展,既是“大学人文实验室”理念的成功实践,也是我们推进实体书店建设、营造全民阅读良好空间的积极行动。截至目前,独秀书房已建成22家实体书店(含2家海外店),不仅为多所高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增光添彩,也成为不少社区居民享受阅读时光的好去处。2024年,独秀书房·旗舰店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获评为“年度最美书店”。

三是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山水阅读”品牌,为助力全民阅读事业提供新样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与新华出版社共同倡议、合力打造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新品牌——“山水阅读”,于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京正式发布,并同时启动了“山水阅读”系列文化活动。自品牌发布以来,我们举办了“山水阅读节·2023”,在桂林、南宁等地开展20余场线上线下结合、自然与人文并行、文旅跨界融合的文化活动。2024年,“山水阅读”系列活动走出广西、迈向全国,在桂林、南宁、厦门、济南等地相继举办多场特色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以桂林为主场、全国多地联动的良好局面,通过积极倡导和推动“阅读融入生活,生活融入自然”,为广大读者营造浓郁醇厚的书香氛围。“山水阅读”新媒体平台用户话题参与1000余篇,全网曝光超700万次,获评2023年度《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推选的“出版传媒集团品牌传播金案”。

融合发展 构建阅读发展新生态

□对于《条例》中提到的“鼓励促进全民阅读的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等的开发与应用”,您认为出版机构如何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来扩大阅读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否有具体应用案例?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变革,培育和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助力全民阅读事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面向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出版+”的发展策略,持续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应用于出版实践,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出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读者吸引力,全面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阅读推广服务相结合,开发面向广大读者的智能阅读服务。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书天堂AI新阅读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阅读喜好生成符合读者需求的阅读推荐信息,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

另一方面,我们加大力度探索传统出版与先进科技及时尚元素有机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以数字赋能、设计赋能,提升传统出版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增强阅读的便利性和吸引力。通过建设“珍稀文献学术资源知识服务平台”和“敦煌遗书数据库”等多个文献数据库,我们为古籍文献这种传统出版产品穿上“智慧外衣”,为更多的读者阅读这类产品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开发与纸质图书联动的文创产品,让书香墨韵“具象化”,我们为阅读注入了更多时尚元素,成功地把很多年轻人吸引到阅读中来,大大提升了传统阅读的吸引力。

□《条例》提到“鼓励阅读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您认为出版机构如何通过创新出版形式和商业模式,推动阅读消费和产业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是国有文化企业最重要的坚守。我们始终坚信,好的内容辅以好的形式,一定能够“叫好又叫座”,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条例》提出要鼓励阅读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我认为,这将为出版企业划出一片新的消费“蓝海”,创造更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是加强内容创新,突破形态限制。在不断产出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形态和载体的创新,开发多种形态、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二是加强渠道革新,构建全域销售网络。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拓展智能分销、线上线下融合等多形态、多场景的新媒体营销渠道。

三是深化新技术应用,提升产销效能。加强区块链应用、大数据营销、AI辅助生产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新技术融入出版全链条、各板块,实现数智化生产,并为宣传、营销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四是推进产业发展协同,构建新型生态。深化出版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出版与文旅、教育、影视等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出版与阅读之间共生共荣、密不可分,您对全民阅读未来发展有哪些期待?如何在《条例》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而达到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的目标?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条例》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并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我相信,随着《条例》的颁布实施,未来的全民阅读工作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出版和阅读共建共生的可持续生态必然形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在《条例》的指引下,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面向全民阅读事业的产出和服务。

一是持续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助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我们将坚持“聚焦主业,深耕教育,提升学术,融延发展”的战略方针,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质选题资源,积极回应不同阅读群体的各类阅读需求,持续深化阅读的育人功能,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服务全民阅读事业发展。

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阅读服务质量。提升阅读服务质量、拓宽阅读服务覆盖面,是《条例》对全民阅读事业未来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除了“山水阅读”文化品牌,我们还联合桂林银行等单位共同建设了为乡村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乡村书屋”,目前已建成20余家,覆盖数万农村人口,联合开展读书活动超百场,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今后,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阅读服务创新、提升阅读服务质量、扩宽阅读服务范围,继续开展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

三是加强新技术应用,推动出版转型升级。我们将坚持“出版+文化+科技”的融延发展策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应用于出版实践,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高出版产品和阅读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和数智化水平,努力建设面向新时代全民阅读事业需求的高水平出版产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原文链接:http://dzzy.cbbr.com.cn/html/2025-05/09/content_55898_18506727.htm

zgtssb-20250509-004_00_副本.jpg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