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出版业“十四五”规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形成了“聚焦主业 深耕教育 提升学术 融延发展”的战略,其中,系统提升学术出版传播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系统加强学术出版重点板块
1.主题出版是重点
主题出版是学术出版的重点板块,是在出版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体现,既反映了企业对出版本质及功能的认识,也展现出企业的出版能力。我们将主题出版作为第一板块重点打造,尤其重视学术出版领域的主题出版,策划推出了一批精品,如已出版的《湘江战役史料文丛》、计划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的《中共创建文献整理丛刊》等,以上项目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
2.主体性是关键
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认为,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能否坚持中华文明本位、中华民族本位。也就是说,学术研究及出版传播能否站在中华文明永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开启民智 传承文明”为办社宗旨,自觉坚持出版传播战线的主体性,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近年来,我社推出了一批体现中国视角、主体立场,以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好书。如《枢纽:3000年的中国》,阐释了中华文明在绵延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并发挥其超大规模性,成为世界的“枢纽”,从而解释了中国“进入”世界的重要性和世界“进入”中国的必要性。图书出版后3年销售近40万册,是一本叫好又叫座的学术力著。
3.史料文献是基础
史料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史料文献的出版对学术研究而言至关重要,脱离了对史料文献的掌握,学术研究往往会漂移无根。我社以珍稀文献为思路做史料文献的出版,重点关注对文化传承、学术研究而言珍贵、稀有的史料文献,形成了古籍文献、近代史料、民间文书等几个主要方向,特别是海外古籍文献的出版尤具特色,如“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系列,已经出版50卷;今年又推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目录解题全编》,广受学界关注。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古籍文献的出版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也将更为突显。
二、整体提升学术出版传播能力
1.以传播效果为中心
学术出版应当以传播效果为核心目标。作为物理载体的纸质图书的印刷完成,绝不是出版的完成,而是传播工作的起点;图书销量也不是出版活动的核心目标,传播效果才是。唯其如此,学术出版才能真正实现传播的本质规定,学术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充分的讨论,营造学术研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良好氛围。基于这样的认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多年来积累和发展出“品牌化”运营思路,在学术出版领域重视学术研讨、学术传播、学术普及;重视通过问题意识,将学术研究及其成果与时代精神、社会关切重点密切连接的方式方法;重视通过新媒体,将作者、学者、读者通过学术研究和讨论联结起来的方式方法。总之,已经形成了以传播效果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销量为中心的自觉意识。
2.向知识服务转型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服务,是帮助用户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出版商要尽快完成从产品提供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从知识服务角度来看,学术出版前景广阔。互联网的兴起使媒体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但根本的分野并没有改变。这个分野就是符号,是图像符号与象征符号之间的分野。语言文字符号是象征符号,它面临图像符号特别是“视觉转向”之后更大的挑战,视觉媒介的兴起带走了更多的注意力,但语言文字符号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在高度概括和表达交流方面的优势并不会被削弱,它与图像符号的分庭抗礼也将长期存在。认识到这个分野没有改变,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媒介形式的改变,不必过于关注诸如“纸质书是否消亡”这样的伪命题,而是更明白图像符号更多地与娱乐结合在一起,语言文字符号更多地与学习教育结合在一起,知识服务主要依赖语言文字符号,学术出版朝向知识服务前景光明。
3.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中华文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这离不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一家跨国出版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积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是利用毗邻东盟的地缘优势,出版的“东方智慧丛书”将中华典籍以全译、选译的方式,翻译东盟8种官方语言,目前已经出版超过百种,是迄今为止中华文化面向东盟的最大规模的外译工程。二是发挥海外机构优势,加强外文图书出版,比如,我社在纽约创立国际学术期刊《建筑中国》(Architecture China),以传播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为办刊宗旨,致力于向世界呈现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多元图景和设计哲学的本土探索。三是加强资源整合,在建筑设计、艺术设计领域形成了“全球组稿、中英共版、国际发行”的有效模式,国际传播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相信,通过系统提升学术出版传播能力,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链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22/epaper/d7707/T32/202204/124596.html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