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都市报】构建宏大的道教纸上建筑——《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读后感
日期: 2018/3/16 0:00:00 作者:谢天开 编辑: 浏览:2484次

40621521166003483.jpg

《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   作者:萧易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堪称为一册简明的中国道教图像史。

  尤以巴蜀文化圈与秦陇文化圈的道教石窟为考察、解析对象,著者萧易积八年之功,让中国道教历史文化在一个新视域中得以独特的洞见。

  当查到“碑上仙境”——陕西耀县药王山的文献后,又亲察现存的、最早的、我们视觉可以观察的中国道教历史文化——成都西安路那一件南朝道教石龛时候……

  洞经大乐忽然奏响,道教诸神翩然降临。著者萧易已然在以往道教历史文化厚重的青卷之上,特行地建构起自己视野与话语,并兴奋地告白:“在撰写本书时,我找到了一些全新的角度与线索。”

  探讨揭橥中国道教石窟的存在性质与规律;分析不同朝代石窟产生的环境、条件与因素;分析石窟演化的原因与发展趋势;弄清不同地域石窟之间的关系;比较石窟的审美特征……让隐藏于深山老林鲜为人知的道教石窟訇然洞开,以学术烛亮幽微,将理性的解析化作感性的叙述。在娓娓生动间,这册《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便有了温度与呼吸。

  这是一册文献脉络梳理明晰的中国道教石窟史。

  南北朝——乱世之音;隋——白衣天子;唐——众妙之门;宋——诸神之国;元——全真风云;明——天子之道;清——俗世传奇。

  每一章节都标明年代、代表石窟、代表造像、供养人。比如第一章节,对于陕西耀县药王山碑林逸闻钩沉,与著者的实地考察相结合,极有现场感。从魏文朗造像碑的年代引出了一段学术争论。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的相关学术积累。

  对于“姚伯多碑——中国道教第一碑”叙述,总括出北魏宗教特点:佛道并奉。成都西安路窖藏,发现中国唯一的南朝道教石造像。让南北朝的道教石造像有了对应关系。以图证史。在这部书中,著者多引用日本、美国诸博物馆馆藏,将文字的道教历史文化,辅以图像的互证与解读。

  在绵阳西山观,在关于一个有关元始天尊来历的猜测中,又佐以南朝高道陶弘景第一次对于中国道教神系的分级分类掌故,又引出了道教“三尊”的创立,与佛教“三身佛”影响;继而又介绍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让读者明晓了佛与道的互相影响。

  对此,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柳杨先生评价道:“作者的叙述视角颇为独特:有时他是一个隐身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和评判者;有时他又是一个亲历者。”

  这是一册关于中国道教历史文化的考查记录。

  持续深入执念的田野调查,痴魔于道教历史文化,著者萧易奉献个人的长达八年学术行思。风餐露宿,荒山古木野藤,双脚沾泥地上下求索,观抚时空地古今思索,倾听当初出资开凿石窟的供养人的絮絮诉说;上穷碧落下黄泉般地访谈今天的石窟守望者;萧易对于道教石窟的现地研究,对于以往学界的一些纷争与困扰,有了新的令人信服的诠释,或接续了文化的断面,或厘清了历史的剖面。

  四川剑阁县碗泉乡水村口那一座窄小简陋的老君庙,却是在中国道教石窟史上大名鼎鼎。因为据相关记载,该庙石壁中曾发现一则“大兴二年”(319)题记。这意味着这将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道教龛窟,竟比最早佛教石窟一个世纪。然而,“我打着电筒在漆黑的石窟寻找,在岩壁上找到一则斑驳的题记,这就是所谓的‘大兴二年’题记了。我仔细辨认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大兴二年’的字迹。倒是‘贞观……九月十一日弟子杨……’字迹犹存。”现地研究的结果是:“综合造像风格与题记内容分析,老君庙石窟应开凿于唐代,‘大兴二年’也是子虚乌有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萧易身影晃动在漆黑的石窟里时,中国学术大师的薪火光芒接引着这位青年学者。

  这是一册可观、可游、可考的道教历史文化的图像与文字指南与寻宝图。

  在建设与毁坏的年代,存有一种悲情的使命意识。石窟作为物态文化,自它们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遭受着自然风雨的浸湿漫漶。然而,毕竟自然的风化是缓慢的。而无知性的毁坏,建设性的破坏,才是人祸大于天灾,才是焦虑忧心的,才是悲情悲叹的。

  ——四川省广元剑阁县沙溪坝石窟的短暂呈现后,又被掩埋;

  ——山西省太原市龙山石窟头像大多被盗割、损毁;

  因此,《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的出版意义,在于告白家国民众,道教石窟不仅是祖国宝贵文物,亦为一种物态层面的国学。以纸为媒,著者萧易的当初写作动机,亦是为了给中国道教历史文化,建立一座可以移动的图像与文字的纸上石窟。

  距离成都不过一小时多车程,四川仁寿县高家乡鹰头村真人龛石窟,被誉为“岩壁上的《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个在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有民间故事的地方。萧易对此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后,对这座中国盛唐时期的石窟致以崇高的敬意记述道:“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类似造像在中国从未出现过,其保存完好程度、艺术价值也极为罕见,堪称孤品。”

  对于开凿石窟的供养人们抱以温情,对于昨天与今天保护着石窟的人们抱以敬意。《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亦是一册可以寻踪回溯的学术考古报告。

  这是一册学术解析与文学描叙相结合的中国道教历史文化读本。

  道教诸神的起源、道教的教义、道教的史实、道教的逸闻……作为《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的专栏撰稿人,萧易另一身份为作家,希冀为学术探讨与民间阅读搭建一座桥梁。

  造像的审美欣赏,碑文的学术辨析,石窟的逸闻,受访者的口述……萧易对于相关道教历史文化的文学性描述,不仅仅消除了以往繁芜与艰涩的阅读困扰,而且始终呈现出这样的一个总的学术构架:在中国文化史上,于制度文化层上、于物态文化层上、于行为方式文化层上、于心态(价值、审美与思维方式)层上,从来都是本土的宗教与外来的宗教并存,并互相影响,又不断递降普及于俗世,最终成为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

  图像永远大于文字。其实,持卷《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作为读者大可以洞烛到于著者也没有在意的历史文化风景;或按图亲临,专程考察那些掩映于苍木青草的石窟,目击那些造像,辨识那些碑文,让文本阅读成为人生悦读。夕阳西下,恍兮惚兮不知今日为何时兮,那才是我们的快意所在。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