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视域下的高师体育科学研究》收集的是第七届高师田径运动会论文报告会的论文,是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界人士对学校教学、体育训练、场地管理、运动项目发展、竞赛、体育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共计60多篇。每一个板块都有相当多的研究论文,是近年来高师体育研究现状的集中反映,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资料性。
彭峰林,1969年6月出生,运动人体科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广西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对象。主要研究方向:(1)运动适应的生物学机制;(2)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3)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从舞蹈啦啦操的编排看其对时尚元素的吸纳及运用/胡彦1
“健康第一”理念下的体育文化教育生态关怀/叶志强房建武5
大学体育深化改革继续落实〔2007〕7号文件研究/王一民范晓红郭宝科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长效机制研究/普春旺余贞凯14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注入文化之魂/张顺英21
高校学生户外运动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西高校为例/毕诗永27
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常见伤病与主要康复手段/苗宇33
普通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现状与社会需求研究/经飞跃38
大学体育篮球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研究/陈瑾榕42
对2013—2014年度我校女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李子明47
对“构建高校和谐育人环境,体育不应缺位”的几点思考/果勇53
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演变历程的对比分析/郭才祥58
技能迁移在普通高校投掷训练中的运用/魏遵军姜桂萍陈楠62
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贾春辉67
世界大赛视角下的中国田径运动水平与发展对策/夏冬73
教学活动中体罚现象的法律分析/任文亚84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杜和平葛幸幸王洁87
江西省普通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胡万亮杜和平93
哈尔滨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前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分析/李大威高红杰戴显岩97
基础问题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提高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效果的研究/高卫东105
体育学习理论的具身理解及其应用启示/黄文聪108
体育课教学满意度发展研究/武学亮112
我国啦啦队赛事市场化运作情况调查分析/李丽116
浅析篮球后卫队员的基本技术要求及选材/朱青鄢润国123
跑步软件在大学生健身跑中的实用性探析/庞艳丽129
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周汉毅134
协同学对现代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自组织融合的解读/侯冠琳142
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功能教育的项群特征/吉学武韩衍金151
我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柴华156
普通大学生感知能力与羽毛球技术学习的相关性研究/杨波160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设计/于新房建武165
浅谈金元政策刺激下的中超/李凯170
逐步理解法、意念法、声音控制法在铅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黄泽江蔡存军174
浅析“中国风健身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范晓红177
试论学校体育的社会适应目标的实施/陈兰英张立新181
定向越野在广西高校内开展的现状与开展建议/谢义吕稚安185
首都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罗朝晖187
十年来(2000—2010)四川省老年人形态变化特征对比分析/王志刚关北光192
太极拳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相互作用机制/吴晗晗199
谈高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侯宇新204
体育课程学生期末成绩与教学评估成绩的相关性研究/陈文山208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和调查/姚非215
武汉市高校瑜伽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张金超房建武220
广西驻邕高校气排球运动发展初步研究/谢东225
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贾宝剑高峰23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历程及展望/郭宝科236
中国大学生乒乓球赛事体系模型研究/李国清243
学校和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协调与创新研究/陈雷段东平248
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解析/杜裕253
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高丽257
烟台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王海波262
基于市场分析我国高校跆拳道专业课程优化发展研究/张智267
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隋东272
高师体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拓展整合实证研究
——以四川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教学实践为例/李郁276
开展形体课对高校女生身体锻炼的效果研究/栾美丽284
中、英足球职业化的体制研究/曲增欣287
体育教学评价发展趋向研究/孙玉萍292
烟台市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魏莹297
张继科反手侧拧接发球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杨俊伟302
试论新时期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构建/湛海涛310
烟台大学田径运动会改革实践与探索/张宏313
创新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热带海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田建强芦燕夏敏慧31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的自行车旅游
——国外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启示/林小洁张欣欣324
成都市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德君喻雪莲329
高校体育资源利用与远程健身系统构建的研究/李伟李真真张元锋334
抓好“三个训练”提高蛙泳训练效率/章新安冯丹丹342
竞技内涵的普遍化发展/王英346
缄默知识视域下的网球技能教学研究/吴晓明吴沛京351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比赛统计数据与比赛结果相关性研究/姜鹏356
基于课内外一体化基础上的高等院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于玲玲赵宝奎王学东36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体育的认知也不断增加,体育对社会及人口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及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许多疑难问题,这就是体育本身带给我们体育科研工作者的课题。
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是体育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庞大,研究人员学历与职称高,长期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对体育的感性认识丰富。高校体育科研选题极其宽广,涉及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民族体育、体育管理、运动训练、运动健身、运动适应诸多领域。高校体育科研的主要方向是体育教学与训练,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体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学科交叉的深入,高校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近年来,高校体育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为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这种交流,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能够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也能整合学术资源,避免重复性研究,进而形成国内体育科学研究的主流。现在我们精选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的部分论文,编印成《全新视域下的高师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集是广大专家学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编者
2014年10月
《全新视域下的高师体育科学研究》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不同的作者对体育的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本书的60多篇论文涉及体育方面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网球等,还有一些论文谈论了体育的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容和对体育教学的一些反思。这对于促进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有良好的指引作用,也值得体育教学者和研究者研究和借鉴。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