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分裂的图景:住宅议题新闻的框架研究
ISBN: 9787549559923

出版时间:2015-01-01

定  价:46.80

作  者:张梅 著

责  编:陈玲 廖波
所属板块: 高教出版

读者对象: 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70 (千字)

页数: 288
图书简介

作为公众生活、休憩和进行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场域,住宅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需求。住宅产品因其特殊性而超越了居民个体的私人消费领域,塑造出一个极具现实性、影响到所有居民的社会公共领域。1978年以来,在中国自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先国家控制下的住宅生产、分配和流通已逐渐过渡为市场主导下的住宅生产、分配和流通。面对住宅领域内利益不同的多元行动主体,负有监视社会职责的媒介必定要有所呈现,并在新闻文本中建构出可能的框架及有别于客观真实的媒介真实。

考虑到媒介主体需清晰定位以及结合社会转型进行长时段分析,本文选择《人民日报》1978—2007年间的住宅新闻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反思国内外经典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避免框架结构覆盖不全和传者视角未能深入的缺憾,根据住宅议题的特性对新闻文本进行了整合框架研究。研究将多层框架操作化为高层结构中的新闻主题框架、中层结构中的人物形象框架和低层结构中的叙述方式框架,结合量化分析及质化分析对相关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并寻求更具共性的社会科学资源支撑,将媒介转化为具有传播者特性的社会行动者来思考,以实现传者在媒介系统中的特性与社会系统中共性的统一。

作者简介

张梅,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硕士(2002)、社会学博士(2009),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2005)。福建师范大学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2010),2011年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动机:住宅议题的公共性与媒体呈现 / 1

二、研究背景 / 5

(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 5

(二)当代中国报业变革 / 12

三、研究问题的初步确立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

(一)研究问题的初步确立:以具公共性的住宅议题新闻探究媒体呈现 / 16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人民日报»1978—2007 年间的住宅新闻 / 18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一、从社会建构主义到新闻建构论/ 21

(一)社会建构主义的两种脉络 / 21

(二)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建构论 / 26

二、新闻建构的机制— — —新闻框架 / 29

(一)框架及其相关概念 / 29

(二)新闻框架 / 31

(三)新闻框架理论的国内代表性研究及理论反思 / 36

三、研究问题的具体化与研究假设的确立 / 40

(一)研究问题的具体化:为何及如何以住宅议题新闻探讨新闻框架 / 40

(二)研究假设的确立 / 43

第三章  研究设计/ 45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5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骤 / 48

(一)界定总体 / 50

(二)抽取样本 / 51

(三)建构类目 / 53

(四)界定分析单位 / 68

(五)建立信度 / 68

(六)内容编码与内容分析 / 69

第四章  «人民日报»住宅相关新闻的主题/ 71

一、1978—2007 年间«人民日报»住宅新闻的主题构成 / 72

(一)有关住宅所属区域的构成分析 / 72

(二)有关所属住宅再生产环节的构成及其与住宅所属区域的相关分析 / 76

(三)有关所属住宅业分领域的构成及其与住宅所属区域的相关分析 / 84

(四)有关新闻主旨的构成分析 / 90

二、1978—2007 年间«人民日报»住宅新闻的主题变迁 / 94

(一)改革以来中国住房政策的阶段变迁 / 95

(二)«人民日报»住宅新闻的主题变迁 / 97

(三)对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的对比检验 / 105

三、 简要小结 / 113

第五章  «人民日报»住宅相关新闻的人物形象/ 118

一、1978—2007 年间«人民日报»住宅新闻的主要形象构成 / 119

二、1978—2007 年间«人民日报»住宅新闻的主要形象建构及变迁 / 125

(一)中央政府或相关人士的人物形象:合法性中绝对权力的弱化 / 126

(二)地方政府或相关人士的人物形象:从被动的受控制者到主动的地方政策

制定者 / 134

(三)住宅企业或相关人士的人物形象:从资源控制者到资源供应者 / 139

(四)普通群众的人物形象:主动性逐渐增强的被影响者 / 146

(五)境外行动者的人物形象:住宅领域先进经验的代表者 / 151

三、 简要小结 / 155

第六章  «人民日报»住宅相关新闻的叙述方式/ 158

一、住宅相关新闻版面特征:非重大新闻的一般处理方式 / 160

(一)新闻版次分析 / 161

(二)新闻版面空间大小分析 / 163

(三)新闻辅助材料分析 / 166

二、住宅相关新闻互文性特征:强化政府来源界定事实的权力 / 171

三、住宅相关新闻的类型特征与修辞特征:惯性新闻模式中的适度变化 / 181

(一)新闻类型分析 / 181

(二)新闻修辞分析 / 190

四、 简要小结 / 201

第七章  研究结论:框架的功能与变迁/ 204

一、框架的存在:高度选择性的媒介真实 / 205

二、框架的功能:社会动员与社会控制 / 218

三、框架的变迁与再生产:结构限定下的框架运作 / 223

第八章  研究扩展:公共议题的媒体分裂图景(2008—2013) / 238

一、分裂图景的存在 / 239

(一)新闻框架内部的裂隙 / 240

(二)新闻框架之间的冲突 / 248

二、分裂图景的原因/ 254

(一)深度报道的文体需要 / 255

(二)意识形态的媒体分歧 / 257

三、分裂图景的解决:为何及如何 / 267

参考文献 / 274

中文文献 / 274

英文文献 / 279

编辑推荐

本书以《人民日报》1978—2007年间的住宅新闻为研究对象,试图以住宅议题新闻来探究媒介如何呈现客观真实。《人民日报》这30年间的住宅议题新闻文本到底呈现出何种媒介真实?它为何可以映射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新闻框架理论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路径。可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学习研究的参考书。值得出版。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