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不相适应,导致了一边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另一边是社会上急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了当前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当前大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问题的日益严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此种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首先阐述了素质和素质模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比了国内外素质和素质模型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本书所认可的素质和素质模型定义;然后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的需要,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集成构建了定量的大学生AIH素质模型。
李玲,安徽省颍上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现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学院学工部(处)副部(处)长。长期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德育工作,先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学术专著6部。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1
第二节 大学生素质模型的现实意义3
第二章 国内外素质和素质模型理论探究18
第一节 国内外素质理论探究19
第二节 国内外素质模型理论探究26
第三节 大学生素质和素质模型理论探究30
第三章 大学生素质项目内容的建立过程32
第一节 素质项目内容的构建阶段32
第二节 素质项目内容的设计过程72
第三节 素质项目内容的量化过程80
第四章 不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素质模型建构及比较研究99
第一节 大学生视角下的期待模型100
第二节 高校教师视角下的理想模型109
第三节 用人单位视角下的录用模型117
第四节 三种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启示125
第五节 大学生AIH素质模型的集成建构129
第五章 大学生AIH素质模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案检验与应用137
第一节 大学生AIH素质模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案检验137
第二节 大学生AIH素质模型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方向141
第三节 大学生AIH素质模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142
第六章 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新方案145
第一节 人才培养供应链专业知识体系培养方案
——以某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147
第二节 大学生入职前职业训练方案160
毕业生职业训练方案附录249
附录299
参考文献314
后记316
《大学生素质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一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素质、素质模型理论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开展的素质和素质模型研究,选题视角比较专业、新颖。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访问提纲,运用多种方式采集资料,从教师、用人单位、学生等多重视角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分别构建了大学生对自身的期待模型(Anticipation Model)、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理想模型(Ideal Model)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录用模型(Hires Model),并将三种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集成构建了定量的大学生AIH素质模型。这一模型的建构,开拓了素质模型建构的多重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书学术观点比较新颖,研究路线清晰,方案对策可行,对指导高校大学生的科学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大学生素质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一书认为,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培养定位、大学生的就业定位与用人单位的录用理念、录用需求相脱节。因此,要解决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必须使大学生自身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就是说,必须找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方与社会岗位作为人才培养的“需”方在人才素质上的“供需结合点”。如何建构这个供需结合点,该书提出了在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上建构AIH模型,同时又指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立足于就业导向,并超越职业训练这种技术层面,其终极产物应该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在人力资源开发学术界具有明显的开拓意义。该书思路明晰,内容丰富,综合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运用了多种数学方法,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全部来自第一手资料,确保了研究分析的科学性以及观点与材料运用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总之,该书的出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非常有意义,将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高校的应用实践,有助于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问题,期待该书的出版能够为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化解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主任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测评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人才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萧鸣政
2014年9月
《大学生素质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一书中的素质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进行描述,并制订出高校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方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量化途径,并为大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