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马,是一种民间木刻纸印神像画,主要流传于河北、山西、云南、江苏等地。“神码”正是河北内丘县本土的纸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间信仰的媒介。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神码”这一民间造物进行再现,一是分析其图像,考证其神祇原型和发展历史;二是考察其田野原境,展现内丘地区的民间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宗教文化和信仰心理。本书既论述了民间信仰,又展示了神码版画艺术,配有插图200余幅,亦是珍贵的神码图像资料。
耿涵,画家、设计师、艺术学博士。1983年生于天津,2001年至2008年在天津美术学院完成本科与硕士阶段学业;2003年至2004年在法国图尔宽美术学院学习造型艺术;2011年至2014年在天津大学攻读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关注的问题涉及当代艺术、设计、民俗文化与民间信仰的研究与实践。
自 序
内容摘要
导 语
第一章 纸马的历史轮廓
第一节 纸马生发的信仰基础
第二节 纸马发生论考
第三节 纸马:从形态稳定到自身繁荣
第四节 纸马在新时期的存在样态
第二章 内丘历史与神码原境
第一节 内丘历史概况
第二节 内丘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节 神码所处的内丘民间信仰环境
第三章 信仰场的生成:神码构成的家庭信仰空间
第一节 门关:家庭的守护与导引
第二节 堂屋与内堂:共性化的神祇
第三节 卧房:私人化的信仰对象
第四节 灶房、工房与仓房:生活化的神祇
第五节 天地桌:信仰场域的中心
第六节 信仰系统中的一众散仙
第四章 神码与当代内丘民间生活
第一节 内丘神码的存在现状
第二节 内丘神码当代功能承载
结语
一 神码:民间生活中的幻象与虚境
二 由神码看民间信仰实践在文化传统中的价值
附论一 纸马学术史
附论二 纸马之神与象:信仰与信仰的视觉化
附录一 内丘神码的供奉方式与张贴位置
附录二 内丘神码使用情况概览
附录三 神码在家庭院落中的张贴位置示意图
附录四 内丘神码相关节日与仪式
附录五 正文插图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自 序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纸马的著作。在正文中,我几乎没有谈及纸马的艺术性,没有它的色彩、纹样以及基于美学目的的形式分析。书中所呈现的,是纸马自身的历史,以及华北民间以纸马为媒介或与之对应的一整套信仰实践的方式。我承认,纸马作为一种图像可以被归类到民间艺术中,但与此同时,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方式也需要走向纵深与多元,民间艺术所载纳的信息并不只是色彩、图案或花纹。
我之前的学业是绘画、设计和造型艺术,攻读博士期间我把兴趣转向了民间艺术。那些本土的、民间的、传统的,生发于市井乡野,带着“土腥味”的艺术,与之前那些“洋”艺术截然不同。实际上,很难说民间艺术是另外一个领域,因为对艺术和设计的价值判断分野进行反思后,基于类型学的划分方法都成了权宜之计。重要的是民间艺术本身非常神奇,它往往既有功能性,也重视情感表达,既有生命意义,也有道德意义。但它很少有逻辑表达,因为那是(西方)当代艺术里常用的方式,携带着它们的理性。而在中国的民间艺术里,你会发现华夏的文化创造是一套独到而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随你我的存在而存在,与我们一起生长。民艺看上去是文化的细枝末节,但它同时又是文化本源的载体。直到我发现了它的光芒,之前所有对形式、态度、功能、表达以及迷人的逻辑修辞,这一切,由全球化带来的兴趣都在洞悉自己文化符码的动因下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种光芒是如何被发觉和体认的?可能是来自各方各面的影响,但其中很重要的,我回忆起来,是之前的设计、绘画和异国的造型艺术训练,以及对当代艺术和其诸种思想的兴趣把我引向这种文化回归,之前所有习得的感受、直觉、视角、逻辑……变成一面照向自己的镜子,它们为审视自己的文化提供了可能,它们成为角度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与关注成为一个新的基点,催生着我新的文化思考与文化实践。因此,我不能说自己是纯粹的民间艺术研究者,而或许是一个跨领域的观察者,每个领域的“局外人”。因为似乎每一种关注总会在一个相关的领域而非其自身找到答案。当然,这也同时是这部书没有套用既有的论述框架,没有从某一学术概念出发的原因。方法一定是为研究对象服务的,多角度的分析是尝试着勾画出文化的某种整体轮廓。
此刻,又是身在异国他乡。记得春节时唐人街喧天的锣鼓和腾挪的狮舞,它们让我在欢乐之余目盈热泪,文化认同带来的振奋伴着那些狂欢往血管里涌,那种感觉真切而短暂。更多时候,即使身处纽约这样的文化熔炉,我仍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
这种感受更让我相信这部拙作所含载的、哪怕是微小的意义,希望它能带给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多一点了解。
此外,它是我写就的第一本著作,之中或有疏漏,或有讹误,还请读者方家不吝指正。
是为自序。
耿涵
2016年冬春之交
于纽约大学
200余幅插图,几十种纸马神像的原型和发展历史解说,是珍贵的民间宗教和民间艺术资料。
今见内丘神码中的火神一定产生于宋代以后,火神在宋代结束之后又发生了改变,其形貌特征是在后来逐渐确立的。
这种改变在今见火神神码的形象上体现得很明显。在火神的几个版本中,基本都可以见出这种改变的结果。其特征具体为:面有三目,立像火神(见图九七)长有四条手臂,形貌似神通广大、威武异常,头上戴鱼尾冠、络腮胡须、手持宝剑、葫芦、或球形闪光法宝。很显然,这些容貌特征与中古国人所崇的燧人、炎帝、重黎、吴回、阏伯等火神皆无相符之处。
有明确记载与火神神码相似的形象在明代《封神演义》中可以找到,《封神演义》第六十四回描绘了一个神通广大、善于驱火的“火德真君”:
且说殷郊着伤逃回进营,纳闷郁郁不喜。且说辕门外来一道人,戴鱼尾冠,面如重枣,海下赤髯,红发,三目,穿大红八卦服,骑赤烟驹。……殷郊曰:“老师高姓大名?何处名山洞府?”道人答曰:“贫道乃火龙岛焰中仙罗宣是也。因申公豹相邀,特来助你一臂之力。”殷郊大悦,治酒款待。道人曰:“吾乃是斋,不用荤。”殷郊命治素酒相待……
罗宣见子牙众门人不分好歹,一涌而上,抵挡不住,忙把三百六十骨节摇动,现出三首六臂,一手执照天印,一手执五龙轮,一手执万鸦壶,一手执万里起云烟,双手使飞烟剑,好利害! ……
不意时至二更,罗宣同刘环借着火遁,乘着赤烟驹,把万里起云烟射进西岐城内。此万里起云烟乃是火箭,乃至射进西岐城内,可怜东西南北各处火起,相府、皇城,到处生烟……
《封神演义》对罗宣的形貌描述比较具体,赤髯、红发、三目、三首六臂、一手执照天印、一手执五龙轮、一手执万鸦壶、一手执万里起云烟、双手使飞烟剑,这些特征描述与火神神码的图像基本符合。故而可以推断,至迟在近古的明代,民间的火神信仰已经从无神像的燧人氏、祝融、阏伯等转变为有明确形象的罗宣。这个形象的形成一定早于明代,但神码中的火神体貌成型却不会早于《封神演义》成书的时间,总言之可以确定的是文本中的罗宣原型便是火神神码的依据应无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对火神信仰的对象转向现象本身,即火神何以由儒家经典所认定的上古传说中的神嬗变为一个大众小说中的神。实际上,火神的这种嬗变发端于某种异民族宗教的影响,也就是说,罗宣的描述虽然在民间火神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他的原型却来自异域。陈垣先生在《火神入中国考》中谈到“元曲中既时演祆神,则祆神至元时,不独未曾消灭,且更形诸歌咏,播之管弦,想其意义已与中国旧俗之火神相混,非复如原日西来之火祆教矣”。《封神演义》中的不少人物形象已多被追溯出与祆教神关系紧密,这之中包括哪吒与杨戬,当然也包括特点鲜明的火神罗宣。
2.火神的图像原型
首先从形象上,火神罗宣与祆教神相似。“祆者,西域国天神,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摩醯首罗的形貌在《摩诃止观》中描述为“摩醯首罗,面上三目”。并且,“摩醯首罗天,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八臂及一面,三面均有之”。可看出文献描述与图像上的一致。刘氏同时对比了片治肯特(Pyanjikent)XXII号点1号居址的粟特人神庙壁画(图九九),指出Weshparkar神与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形象上的一致。而两者形象的进一步中国化,就是火神罗宣的形象。
其次,“罗宣”的发音,证实了其名姓正是来自粟特语Rokhshan的汉文音译。Rokhshan本意为光明,《封神演义》所处的明代使用中古唐代所用的“罗山”或“罗宣”音译作为火神的名姓,足见这一异域神祇影响之深。更重要的是,“罗山”的音译来自明代“四夷馆”专设负责翻译波斯语的“回回馆”。“四夷馆”是明代官方设立的翻译机构,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材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一方面可以见出明政府对外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从早见的胡人俑与壁画到晚近的“回回”题材在民间年画中(主要与财富相关)的出现可以看出,胡人在整个中华文明的脉络上影响至深。
再次,“祆教因素渗入汉人传统拜火神习俗时,汉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祆教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文献中不停提到的类似大自在天的神像。罗宣之三目三头六臂之形象,与Weshparkar十分相像,因此很可能来源于此”。这种结论虽是假设性的,但极合逻辑。只是,在神码中所出现的这个Weshparkar形象的火神,这个神的形象创造有一个转译过程,或许并非是刘氏所说“中原汉人与粟特人交往时,见到此神之奇异形象,自然联想到佛经中的摩醯首罗”,然后就可造一个这样大众认可的火神,而一定是在若干脍炙人口的神话或故事盛行之后,这个形象才会深入人心。
有明一代,实际不只《封神演义》中的罗宣以这样的造型出现,万历年间发行的《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也称《南游记》)的华光也有类似形象,并且此华光天王据考应是对《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灵官马元帅(图一〇〇)的演绎。
既然罗宣本是胡语Rokhshan的音译,其本意就是“光明”,而“光明”与“华光”之趋近毋庸赘言,那么是否可以推断,罗宣与“华光”就是同源所出,甚或根本就是同一人?(图一〇一)倘若如此,那么火神神码形象本原为粟特神Weshparkar就是确定无疑的,后世火神在民间的影响正是通过小说家对相关传说的演绎才实现的。
由上述发现,还可以得出一点结论,即今见火神神码的形象,其真正的创制必定不早于明代,并且很可能在火神的这一形象真正普及的万历一朝之后。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