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论语通译
名家译解,适合每个《论语》初学者的入门读本。
ISBN: 9787559841933

出版时间:2021-09-01

定  价:72.00

作  者:张葆全 译解

责  编:刘隆进 和永发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名家作品

读者对象: 初高中师生、高校师生;大众,国学、传统文化爱好者

上架建议: 国学、传统文化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350 (千字)

页数: 328
图书简介

本书对《论语》做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译解,书中广泛吸收古今学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作者多年研习《论语》的心得与体会,是一部理想的《论语》入门读本。全书《论语》原文据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排印,经多次校核,力求准确无误。译文多采取直译并尽量不改变原文词序,每章之后有“点评”,直接点明章旨。每篇之后出赏析,就本篇涉及的主要问题展开充分研讨。书前导读性质的前言简要介绍孔子生平、《论语》其书及孔子思想,有助于读者了解孔子和《论语》的思想精髓。书后附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译解用语通顺好懂,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前校长,2002年退休。后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今已转设为桂林学院)终身教授,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或主编)有《诗话和词话》、《宋代诗话选释》(与周满江共同主编)、《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老子道德经译解》、《大学中庸译解》、《周易选译》、《先秦诸子菁华》、《历代诗话选注》、《文选译注》等著作多部。

图书目录

学而篇第一/1

为政篇第二/12

八佾篇第三/26

里仁篇第四/41

公冶长篇第五/54

雍也篇第六/70

述而篇第七/88

泰伯篇第八/107

子罕篇第九/119

乡党篇第十/135

先进篇第十一/147

颜渊篇第十二/164

子路篇第十三/179

宪问篇第十四/196

卫灵公篇第十五/220

季氏篇第十六/239

阳货篇第十七/250

微子篇第十八/267

子张篇第十九/277

尧曰篇第二十/291

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296

后记/311

序言/前言/后记

出版说明

一、《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文化伟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这是一部古今读书人都要读的书,今天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将其列为学生课外必读书。本书对《论语》做了非常明晰的注译和解析,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或用作大学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社会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更是教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二、本书《前言》简要地介绍了孔子生平、《论语》其书及孔子思想特色,有助于读者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三、《论语》原文据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排印,经仔细校核,力求准确无误。为方便读者,每章均加编号,圆点前为篇的序号,圆点后为章的序号。

四、词语注释广泛吸取了古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也酌取今人意见,力求准确可靠。注释还力求简明,不做烦琐考证。对于古来异说,不一一列举,重要异说则用“一说”加以介绍。对难读的字和多音字,均注音。解释词语,注意说明字的本义,说明通假现象,说明在古代汉语中的特殊意义和使用规律,以帮助读者了解文意,并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与一般《论语》注本不同的是,对有关孔子思想的名词术语,如仁、义、礼、乐、孝、悌、忠、恕、中庸、天命等等,尤其注意做出既客观可信又简明扼要的解释。为方便读者随时任意翻阅,有的注释不避重复。

五、译文一般采取直译,尽量不改变原有的词序。但为了使文意显豁,或使译文更合现代汉语习惯,有时对词序稍做改动,或加上一些词语将文意补足,并使上下文文意贯通,以帮助读者理解。

六、每章之后一般有“点评”,直接点名章旨,或引他人意见解说本章意思,有时也引孔子相关言谈或古今中外名人言论进行互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本章内容,并拓展知识,丰富学养。引用的重要材料均注明出处。有的地方,还特别指出后世所形成的成语、格言,这对读者丰富词汇会有所帮助。

七、每篇之后都有赏析。内容是就本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展开研讨,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孔子思想的认知。赏析中引用他篇材料,会有助于读者做比较研究。

八、书末附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分类摘编。

九、本书注释评析者张葆全,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终身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或主编《诗话和词话》、《历代诗话选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宋代诗话选释》、《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先秦诸子散文赏析》、《先秦诸子菁华》、《老子今读》、《老子道德经译解》、《大学中庸译解》、《周易选译》等著作多部,曾多次荣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61年起在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近六十年。其间兼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十余年。本书融入了他数十年来从事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宝贵心得,相信这些个人心得对读者索解孔子思想会有所帮助。

前言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言行,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郰(zōu,又作“陬”“鄹”)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宗室,为殷商后裔,传至孔父嘉时,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被杀。后人为避难,便从宋国逃到鲁国,失掉贵族身份。居鲁国数代后,孔子父亲叔梁纥(hé)才当上郰邑的大夫(非世袭)。

但不幸的是,在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母亲颜征在带着他迁到鲁国都城曲阜的阙里居住。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孔子非常好学,除了帮助母亲干些杂活外,还坚持学习礼乐文化。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孔子不得不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他做过“儒”(“儒”是一种从巫史中分化出来的社会职业,任务是在贵族人家举办婚丧祭祀等活动时担任“相礼”。后来,孔子创立的学派也被称为“儒家”),也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管理牛羊畜牧)。

大约在30岁时,由于学业有成,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开始收徒讲学,直至终老。据说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二人。

大约在35岁时,因鲁国内乱,孔子来到齐国,但齐景公不用他,两年后返鲁。

51岁时,孔子任鲁国中都(在今山东汶上西)宰,后来又任大司寇(掌管刑狱)并“行摄相事”(代理宰相),很有政绩。但当时鲁国政权由三家贵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把持,孔子与他们在政治上时常发生冲突。

55岁时,孔子愤然辞官离职,带着数十名弟子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希望能得到“明君”任用,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不但希望落空,还吃了不少苦,如在匡地被匡人围了五天,在郑与弟子们一度失散,在陈也断粮七天。

68岁时,他回到鲁国,除继续从事教育外,还致力于整理文化典籍。被后人称为“六经”的《诗》《书》《易》《礼》《乐》《春秋》,都曾被他用作教本,并都经过他的整理。

73岁时,孔子辞世,鲁哀公写了诔文吊唁,弟子为他服丧三年。

孔子没有留下系统的论著,当时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及编纂的《论语》,却保存了关于他的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料。东汉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这就是说,《论语》中的每一章都是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在不同的时间记下来的。《论语》的意思就是论纂起来的言语。而编纂成书的人则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据一些学者考证,认为是曾参的弟子)。

《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这时孔子已去世近80年,历史已进入战国时代。

《论语》全书15000多字,近500章,分为20篇。编者在编纂时取每篇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作篇名,篇名并不反映全篇内容。每篇各章之间,在内容上也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有少数几章,前后还有重复。《论语》为何会呈现出这般面貌?这大概是因为编纂者非常尊崇孔子,生怕有所改动(如重拟篇名,合并章节,调整次序,加工文字)会失其真,因此才留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从编书上说虽然不够完美,但却真实地保存了原貌,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的第一手资料。

从文章体裁上看,《论语》为语录体,以记言为主。所记之言应是当时口语,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今天读起来还是明白易懂的。《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虽多为只言片语,但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尤其是一些被后人视为格言的警句,既包含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又有优美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形式上的对称、修辞上的对照等等),含蓄别致,耐人寻味。《论语》的文章,是先秦散文的典范。

由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是孟子和荀子。战国时代,儒家是显学,影响极大,但在后来秦代焚书之时,《论语》却遭到厄运,几乎全被焚毁。汉代初年,《论语》重新在社会上流传。当时传授《论语》的主要有三家——《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大同小异。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将鲁、齐二本融合为一(篇目则据鲁论),号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从此,《论语》便有了定本。东汉时,《论语》《孝经》与原来的“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并列,称为“七经”。唐宋之时,经扩充又有所谓“十二经”“十三经”之称,《论语》均在其中。南宋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后来的科举考试,都要考“四书”,因而《论语》也就成了读书人的必读书,孔子的思想,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历代《论语》注本很多,比较著名的有:东汉郑玄《论语注》,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两千年前,《论语》就传入了朝鲜,后来又传到了日本、东南亚。16世纪末,经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翻译介绍,更传遍了西方各国。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多年以来,孔子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

孔子思想极富人文色彩。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这时,社会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一说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却充满着贪欲、掠夺和暴力。恩格斯说:“以这些制度(指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引者注)为基础的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它是用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动机和情欲,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禀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3页)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如铸刑鼎、三公分室、田氏代齐等)所具有的意义未能充分理解,因而今天有人认为孔子的政治态度偏于保守。但是我们应看到,孔子当时感受最深的是“天下无道”“礼坏乐崩”,是新旧统治者的贪婪暴虐,以及民众所饱受的饥饿与战乱之苦。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大力宣扬仁爱,极力尊崇道德,坚决反对暴力,呼吁社会稳定,并提出了明确的“爱民”“利民”“惠民”“教民”的政治主张。在统治阶级中,孔子是一位最能对民众给予人文关怀的有远见的思想家。

但是,孔子思想的积极意义远不止此。在孔子思想中有不少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超越地域,而属于未来、属于全人类的东西。

讲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爱人”,这是“仁”的重要内涵之一。他认为一个人的爱心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中就应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孝悌),长大了进入社会要爱他人(忠恕),“仁”的最高境界则是爱广大民众(仁民,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对他人宽容、厚道、仁慈、忍让,以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处处为他人着想。

讲伦理。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上,应当处理好也不能不处理好各种关系。孔子在当时就提出要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贫富、贵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其道德准则就是仁爱、忠恕、礼义,等等。对于这些关系,孔子不但没有片面地强调居下位者的服从(“三纲”是汉代儒生提出来的),反而更多地强调在上位者的责任和在上位者的自律。

讲修己。孔子所倡导的“仁”,除有“爱人”的含义外,另一重要内涵就是“修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修己”。《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并且尤重严于律己。他的言语和他的弟子的言语中有许多修身的格言,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等等。孔子是反对骄奢淫逸的,他主张“富而无骄”。他宁可自甘于“饭疏食饮水”的淡泊生活,也绝不去追求“不义而富且贵”的荣华。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固守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并且能够明辨是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把自己修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大大提高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讲道义。孔子最看重精神的价值。他说:“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义”放在“利”之上,把精神放在物欲之上,以“见利忘义”为耻。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把对道的追求,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他以救世为己任,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人能弘道”,为了行道,他坚忍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他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

讲诚信。孔子“主忠信”,十分看重“诚信”。对待职事,主张“敬事而信”,对待他人,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认为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基础受到了破坏,人将不“人”,整个社会也将会崩溃。

讲理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其弟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的思想并未把人引向宗教,引向“彼岸”,去盲目服从非理性的权威,而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对一切人、事、物都持理性的态度。例如对世人的物欲、情欲,孔子既不主张禁欲,也不主张纵欲,既不主张扼杀,也不主张放任,而是主张以理智来引导,用礼义来节制,处处表现出十分清醒的积极进取的理性精神。

讲中和。中庸哲学是孔子的认识论,是他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思想方法,也是他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实质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毛泽东认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

讲学习,重教育。学习活动或教育是将人类长

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代代相传的唯一途径,是人类特有的并促使人类远离动物界、不断走向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孔子不但自己好学,而且终身从事教育。在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时期,他首创私人办学,让平民子弟也能受到教育,意义愈显非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博学切问、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注重道德修养,等等,至今仍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两千年来,孔子的思想,已经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对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以及反映理论思维水平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审美趣味、精神风貌,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总之,孔子的思想,极富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历时愈久愈显光彩。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孔子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主题是“面向21世纪”。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197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明确地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以汲取孔子的智慧。”

名家推荐

《论语》一书,字字精金美玉,实人类千古不磨之宝典。

——梁启超

《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钱穆

张葆全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虽然《论语通译》的名气并不大,但却是一本相当难得的好书。首先,它要言不繁,篇幅合理,绝无一般《论语》注解的故作高深状,更无老太太臭裹脚布似的唠叨。其次,白话翻译通顺好懂,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另外,点评扼要简洁,分寸得宜,绝无漫无目的的延伸和牵强的逻辑。最后,每一篇注解结束后,他都会写一篇赏析文字以回顾全篇。

——《中国图书商报》

编辑推荐

古人为学极重“次第”,程朱于读“四书”,倡导“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具体到今日的我们,读《论语》先读哪个版本也是“次第”。《论语通译》编辑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此书非常适合《论语》初学者。所以,我愿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准备读《论语》或与我一样已经在读但始终徘徊于《论语》“万仞宫墙”之外的读者。

精彩预览

学而篇第一(选)

共十六章

1.1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乎〔6〕?”

【注释】〔1〕子:古时通常用作对男子的尊称。本书“子曰”的“子”,专指孔子。 〔2〕时:按时。 习:复习,实习,练习。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需要依时演习操作。 〔3〕不亦:不也,岂不是。 说(yuè):同“悦”,喜悦。 〔4〕朋:朋友。汉代包咸说:“同门曰朋。”这里指来求学的弟子。 〔5〕愠(yùn):怨恨,恼怒。 〔6〕君子:道德修养好的人,也指社会地位高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过之后又按时去复习或练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求学问道、互相切磋,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涵养的君子吗?”

【点评】学习活动是人类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代代相传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的唯一手段。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论语》开篇就谈学习,意义深远。古人学习,重视互相切磋,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重视修身,严于律己,孔子曾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1.2 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矣〔4〕;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5〕,未之有也〔6〕。君子务本〔7〕,本立而道生〔8〕。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9〕!”

【注释】〔1〕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 〔2〕孝:指孝顺父母。《尔雅》:“善父母为孝。” 弟(tì):同“悌”,指敬爱兄长。 〔3〕犯上:冒犯尊长。 〔4〕鲜(xiǎn):少。 〔5〕作乱:指制造叛乱,造反。 〔6〕未之有:同“未有之”。“之”是“有”的宾语,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如果否定词是“不”“毋(无)”“未”“莫”等,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 〔7〕务:努力从事。 〔8〕道:正道,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基本原则,这里指“仁”。 〔9〕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含义有二。一、“修己”为仁。对自己来说,“仁”的意思是“修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12.1),“克己”就是“修己”。《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讲“仁”,首先要学会做“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自然人),应当通过修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远离动物界,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真正的完全的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君子”。二、“爱人”为仁。对他人来说,“仁”的意思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就是说,人要有仁爱之心,爱他人,爱大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 与:同“欤”,语气词。

【译文】有子说:“某个人的为人,在家里孝顺父母,敬爱师长,但在社会上却喜欢冒犯尊长,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尊长,却喜欢制造叛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因此,君子总是努力培植自己的根本。根本牢固树立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点评】孝悌是人类特有的亲情,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心和感恩之心,长大以后,扩展开来,便会爱他人,爱国家。《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汉唐以来,往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是有道理的。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2〕!”

【注释】〔1〕巧言:花言巧语,用虚浮不实的话语来讨好别人。 令色:伪装和善的样子来逢迎巴结别人。令,美好。 〔2〕鲜矣仁:主谓倒装,即“仁鲜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和善,以讨好别人,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

【点评】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四书集注》)仁德应出自内心的真诚,当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存心不良,而外喜矫饰,则欺诈必生,而仁德尽失。

1.4 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注释】〔1〕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shēn)。 〔2〕省(xǐng):反省,自我检查。 三:三次,也可以表示多次。 〔3〕忠:对人对事尽心尽力。 〔4〕传(chuán):指老师所传授的学业。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办事却不尽心尽力吗?同朋友交往却不讲诚信吗?对老师所传授的学业却没有好好温习吗?”

【点评】《周易·蹇卦·象辞》说:“君子以反身修德。”“内省”是古人修养道德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体现了严于律己的精神。自古以来,以“省三”“省吾”“省身”命名的人很多,足见曾子之言影响深远。孔子说:“主忠信。”(1.8)(12.10)在孔子道德教育中,“忠”和“信”是主要的内容。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1〕,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

【注释】〔1〕道:治理。 千乘(shènɡ)之国: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算是一个中等的诸侯国。乘,指用四匹马拉的兵车。 〔2〕时:季节,农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处理国事并且讲求诚信,节省用度并且爱护国人,役使老百姓要按农时(只在农闲之时才让他们服役)。”

【点评】孔子认为,君臣治国,应当敬业和爱民。《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古代头脑清醒的政治家的共识。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1〕,出则悌〔2〕,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3〕,则以学文〔4〕。”

【注释】〔1〕弟子:通常指学生,这里指年轻人。 〔2〕入则孝,出则悌:这两句互文见义,指出入起居都要讲孝悌。 〔3〕行:实践仁德。 〔4〕文:道艺,这里指诗书等文献典籍。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出入起居都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要慎言而守信,博爱大众,并亲近仁德之人。在恭谨地实践仁德之后,有剩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典籍。”

【点评】重视道德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孝悌”是对亲人的爱,“泛爱众”是对广大民众的爱。孔子的道德教育,以“仁爱”为中心。清人根据此章编撰而成的《弟子规》,在引导少年儿童知书识礼、孝敬长辈、培养爱心、文明做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数百年来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最佳读物。

《学而》赏析

朱熹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四书集注》)

“君子务本”,这个“本”就是“孝悌”。“本立而道生”,这个“道”就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孔子的人生观、伦理观。“仁”字不是孔子所发明,但孔子却极为重视“仁”,并赋予它许多新的含义。据知名学者杨伯峻统计,《论语》一书,“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在许多场合谈到了“仁”。概括起来,“仁”字的含义有二:

一、“修己”为仁。这是从个人修身的角度来说的。按照古人理解,“仁”就是“人”。所以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礼记·中庸》也说:“仁者,人也。”但这个“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社会人。这样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靠修养才造就出来的。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修己”。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完全的“人”,一个“君子”。而“人”或“君子”的道德修养,内容非常丰富,诸如孝、悌、忠、恕、礼、义、恭、敬、德、惠、和、善、让、逊、耻、直、知、信、刚、勇、宽、敏,都涵盖在“仁”德之中。

二、“爱人”为仁。这是从对待他人的角度来说的。《说文》说:“仁,亲也,从人二。”“从人二”,意思是两个人。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一定的关系。无论是什么人什么关系,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都应当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自己便直接地用“爱人”来解释“仁”。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所以讲“仁”,就要有仁爱之心,爱他人,爱大众,无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贫富、贵贱,都应相亲相爱。

在孔子看来,培养“仁德”,培养“爱心”,完全可以从小做起,因为“孝悌”就是“为仁之本”。每个人都有父母,从小就生活在家庭之中,如果从孩童时代开始就培养起对父母兄弟的爱心,就能为将来成就“仁德”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仁”并不只停留在“孝悌”上。在家(事父母)固然要“竭其力”,成人之后走向社会(事君)更要“致其身”,尤其要爱民众,“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泛爱众,而亲仁”,这才是“仁”的最高境界。

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有道德修养的人,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次是群居交友,与朋友互相切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外,还要注重修身,严于律己(“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

重“礼”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礼”反映的是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制的本质和功用在“和”。他希望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和谐相处,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他希望社会上对立的双方都讲礼,都能谦让,所谓“贫而无谄,贵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在孔子的时代,这种理想显然近乎空想,不可能实现,但却反映了饱经动乱之苦后人们所产生的一种良好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