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什么是杰作
《为什么读书》之后,“法国最狂热读者”再论《什么是杰作》
ISBN: 9787549570478

出版时间:2015-10-01

定  价:45.00

作  者:(法)夏尔·丹齐格 著 揭小勇 译

责  编:雷韵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文学评论与鉴赏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文学 阅读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130 (千字)

页数: 320
图书简介

《什么是杰作》是夏尔•丹齐格继《为什么读书》之后又一部关于文学与阅读的作品,介乎文学批评与热心读者自传式的表白之间,试图识别一个众人皆知,但此前甚少被定义和深入分析的概念:杰作。

什么是“杰作”?《圣经》里没有这个词,因为人不可以创造事物,尤其是已臻完美的作品,那是上帝才有的特性。“杰作”这个中世纪形容艺术品的词汇,是从何时开始用于文学?文学杰作有评判的标准乃至配方吗?怎样确认一本书是否为杰作?谁来确认?杰作是不朽的吗?人们今天是否还需要杰作?……本书试图回答林林总总关于杰作的问题,就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开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环,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杰作。从荷马、海涅、贝克特到托马斯•伯恩哈德,丹齐格往返于经典与当代作品之间,书中既能看到他对普鲁斯特的不俗见解,也有关于乔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评论。

本书延续了《为什么读书》渊博幽默的风格与精英主义立场,见解精辟,妙语纷呈。丹齐格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文字可以结合虚饰与沉思,技巧与深度,学问与热情。

作者简介

夏尔•丹齐格(Charles Dantzig),诗人、作家、译者、编辑、电台制作人,生于1961年,图卢兹大学法学博士,现居巴黎。出版过多部小说、散文集和诗集,曾荣获法兰西学院奖等多个文学大奖,是近年来法国文化界少有的既得到评论界高度好评,又广受普通读者钟爱的作家。2005年,《自私的法国文学词典》出版,轰动法国文坛,被称为“本年度文化事件”。2009年出版《无所不包又空无一物的任性百科全书》,成为畅销名作。2010年《为什么读书》获得让•吉奥诺文学奖。

揭小勇,70年代生人,毕业于厦门大学,现在出版业工作。

图书目录

对杰作的质疑

人生之形,书籍之形

世间总有圣典

圣典之外的杰作

杰作的标准

过程,这乖张的字眼

杰作没有样本

杰作生来就是杰作

杰作只代表它自己

最好不出名的杰作

杰作的哨兵

杰作是对前世砌石匠的回报

小说的形式是人物的自然结果

杰作的出人意料

杰作如游戏者般显而易见

杰作永远年轻

杰作的奇才

杰作的三个主题

文学的三种状态

神圣与奇迹

杰作是一支箭

一个细节可以成就一部杰作

杰作不会跑题

形式的意图

杰作与意图

刻意是有代价的

刻意自有回报

完美是致命的

二十世纪的碎片,二十一世纪的泥浆

不可读的杰作

《尤利西斯》评价《尤利西斯》

杰作可以单独阅读吗?

杰作创造自己的类别

杰作的坚韧

吹着口哨的杰作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杰作

杰作是我们的盔甲

杰作是一种帝国主义

杰作的不公允

令人开心的杰作

不循常理的杰作

杰作与理智的人

旁边的杰作

杰作是一种令人开心的破坏吗?

没文化的杰作,给没文化的人

令人讨厌的杰作

令人享受的杰作

真与假的幻象

谁决定杰作的命运?

向孩子们教授杰作

向成年人灌输杰作

伟大艺术家化身为他/她的艺术

碎石造就的想象之墙

不可对比的对比

杰作的英雄主义

卫星式的杰作

读者的贪婪

这是一个王国

杰作不会传授任何人生秘诀

非物质遗产

杰作的后果

杰作把我们变成杰作

渎圣者的关怀

唯一读者会社

谁是国王?

作品之王,九柱戏

梗概

杰作有一天会熄灭

被轰炸的杰作

杰作与死亡

尝试定义

成为一个杰作

编辑推荐

★“法国最狂热读者”的文学批评与自传式表白——作为法国文化界少有的既得到评论界高度好评,又广受普通读者钟爱的作家,夏尔•丹齐格被誉为法国最狂热读者,本书是他继《为什么读书》之后又一部关于文学与阅读智慧的精彩之作。

★72篇评论别出机杼,机锋妙语畅谈何为真正的文学杰作——倘若没有杰作,文学便无法自立于世,但迄今为止并无一本关于“文学杰作”的书。在本书中,资深书虫丹齐格以“园丁”自况,试图回答林林总总关于杰作的问题,就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开有趣有益的思考,“完成开荒前的清场”。

★延续《为什么读书》的法式幽默与精英主义立场,《什么是杰作》融合了丹齐格的技巧与深度、学问与热情——“丹齐格有见解,有孩童般的顽皮,激进,但他也阅读广泛、幽默,善于启发别人。他是个优雅的作家,对书籍有着高度的热情。”(《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精彩预览

倘若没有杰作,文学恐怕根本无法自立于世。它将杰作据为己有,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尊敬。

也许唯一无可辩驳的标准,就是这个:杰作是一部把我们变成杰作的作品。一旦它穿过了我们,我们就不再是原来的我们了。一部普通的创作品,我们能掌握它;一部杰作会征服我们,从而改变我们。除了野蛮人和混蛋,谁会说他们读了普鲁斯特之后还是原来那样呢?

对于粗俗最好的反击,不是一篇反对粗俗的文章,而是玫瑰花上的一部杰作。

没有杰作的人生将会多么无聊。只不过大多数人依然会活下去。

在谈话的时候,B总是用“我或许会说”、“在我看来似乎”来表达他所想到的,尽量不显得武断。这些表达不欺骗任何人,而是表明他懂得照顾与他对话的人的感受。

唉!对一些读者来说,写出一本“杰作”就等于把我们发配到了一个贞洁的星球。这其实是理想主义的误入歧途。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对真人失望才爱上小说人物。文学并非对生活的一种怨恨。

大作家们就如同行星,而行星和行星之间没什么可说的。但他们对那些比他们小的星球,他们的卫星,就有话可说了。而且往往引人入胜。随之而来的是谈话记录的杰作……

创作,或者我们称其为创作的这件事,就像穿越一片刀剑的森林。人并不会因为老成而学会躲闪。不管怎样,刀剑总是比人更加灵活。

人会变成他喜欢的东西。人也可以变成他憎恨的东西。这或许可以作为区分人群的一种方法。一些人是听从爱的想法行事,另一些人则是出于憎恨行事。这对书籍的作者同样奏效。

人性的卑劣会导致审美的降低(但这不意味着善良就会赋予人才华。人生并不是可以对等交换的)。一个憎恨者很快就只会中伤、责骂、坏话连篇。他的步伐会放慢。很快他会停止不前,原地踏步,放声狂吠。人们会为他出版一本优雅的文集,用评论恭维他,给他一些文学奖项的骨头,但是情况不会有任何好转。就算给一只比特犬戴上钻石的项圈,它照样会往人的脖子上跳。

由于只能阅读海量新书而从未翻开一本杰作,评论界有时会丧失一切判断力。她有可能对一部作品过誉,尽管她只会为那些讨人喜欢却还不那么稳定的书这样做……学术界往往太爱下结论却又不喜欢老老实实地看书。过誉在她那里绝无可能,对当代文学尤其如此。最常见的是不屑一顾。就因为作家们深受读者爱戴,所以他们往往拿不到一纸肯定?比起学术界和评论界,读者最不容易受到偏见的影响,但他们往往只有一个评价标准:如果他们喜欢,那就是好的。

杰作的地位来自富于感受力的人们所达成的默契,他们博览群书而且乐于发现高级的事物。

诉说苦难的作者们有更多机会取悦读者。比如波德莱尔、齐奥朗,做出失败者姿态的厌世者们最后不成功都难。男人们活着有诸多不易,以至于会自认失败。他们会投奔这些焦虑的圣贤们寻找相似感。

有时候根据一本书的仰慕者来评判这本书未必不公允。它也只配这群人。

对于粗俗最好的反击,不是一篇反对粗俗的文章,而是玫瑰花上的一部杰作。

能博人一笑者便是天使。有些诗人成功地写出了轻盈的喜剧,它们宽厚善意、言简意赅、富于嘲弄意味,令悲剧看起来就像戴着耳环的母牛。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缪塞(也算莎翁的继承人)的《勿以爱情为戏》,薄伽丘的《十日谈》,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的《人生如梦》,仿佛一面面彩色的三角旗,在帕纳塞斯山山巅最高的旗杆上迎风招展。

我给一位朋友朗读《上帝之美》中充满画面感的一个段落。他放声大笑。这个段落其实并不引人发笑。有些本不好笑的东西就是能让人发笑。因为天才能让人发笑。仿佛扯下寻常人生阴郁的乌云,露出艺术创造阳光普照的蓝天。这本身就激发欢乐。

“当人最接近他梦想成为的那个自我的时候,他才是最真实的。”当我们听凭生命自己展开,它是那样粗暴,而小说对未知领域无止境的占有,为生命赋予人性。

是它们令我们发现了构成自我的某种东西。没有其他任何一部伟大作品做到了这一点,这便是令这部作品独一无二的特质。假如一本书向一个人揭示了他自身的一项要素,这本书便有资格享有杰作的头衔。

十六岁时,我独自一人在伦敦,买了一本王尔德的袖珍版文集。我以为整个宇宙的历史上只有十二位作家,他们每过一个世代都转世重生。

不错,《芬尼根守灵夜》相比《尤利西斯》还是有一项进步的,它放弃了一切叙事、一切实际功用,变得更为纯粹,但与此同时也变得更令人望而生畏,在《尤利西斯》试图拒绝文学之后,它又进一步想拒绝读者。或许在这条路上它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假如乔伊斯在《芬尼根守灵夜》之后又写了一本书,大概所有的页面都会是黑色的了。

当我们说某本书失败了或成功了,只是相对于它应当呈现的理想状态而言。杰作是独特的,我们根本不能根据其他著作来评价它,当然也不能以一种不存在的理念来评价它。它就是自己的理想。它要依据它想成为的那个作品来评价自己。一部杰作就是它自己的标准。乔伊斯得益之处在于:人们为他的意图而鼓掌,《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夜》都是如此,帕索里尼的《石油》也是如此。

乔伊斯就像都柏林大学的一个老学生,他从正面、反面、中间,从各个角度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并且自我强迫地重复着学校教给他的东西。《尤利西斯》的写作就像一个人在啃指甲。乔伊斯不懂得适可而止,丧失了作品必不可少的平衡感。他对失衡毫无察觉。如果不是他根本无话可说,又何必洋洋洒洒写下一百五十页杂乱而滑稽的废话呢?

不难理解为什么《尤利西斯》没完没了地受到学院派人士的评论,而且这样的局面似乎注定要持续很久:因为它暗藏的指涉实在太多。致敬萨克雷或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引用被遗忘的名家比如梅特林克(需要重新阐释),待翻译的拉丁文,莎士比亚的互文再加上印度教的经文以及天主教圣歌,英格兰及爱尔兰历史,还有都柏林的旅游指南,总之不需要任何想法就可以谈这本书。《尤利西斯》正属于那种依靠人们的解释而经久不衰的杰作。

《芬尼根守灵夜》是一本不可读的书,我的意思是说它或许就不是为了让人阅读而写的。没有读者能够到达阅读的终点,于是它就成了唯一一本无限之书。这或许会阻碍它成为一部杰作,假如依据我的想法唯有有限才能创造杰作的话。无限,便是大自然与自然的单调,有限,便是人和人为的奇妙。

假如《尤利西斯》因其所用的多种文体、传统的叙事、内在的反思、大众的语言、戏仿式的表达而成为一部关于语言的小说(这让它变得有点学术味道),那么尾随其后的《芬尼根守灵夜》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同理,曾经如此荒唐的苏联制造了许多社会现实主义作品,它们厚重、有益、令人无力抵抗,却随着苏联的解体立刻被遗忘。而苏联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反对苏联体制的相同类型的作品,比如索尔仁尼琴的小说。这类作品是我们可以对恶进行谴责的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它使我们变得与恶近似。或许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且这对索氏而言更为轻松,他更像科学家而非文学家,他将文学从文学中抽取出来,从而成为炮弹的制造者。

人们把他逼入灰暗,他就描写灰暗。文学在他这里一度被迫成为义务;当禁锢略被放松,他开始描写人性遭到压制的非人境遇,然而真正有人性的读者更希望看到超脱于一切的杰作。如果说索尔仁尼琴看似没创作过文学杰作——根本原因是他本来就不写文学作品(他的真实感替代了才华),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他所有的书都是反击之作(也因此完全有可能在它们反对的起因消失的同时便销声匿迹)……

我们可以说一部杰作是一次成功的适应变通。雕塑家会根据大理石料和他可能将石料损坏的风险对雕塑进行修改。谁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是因为雕塑家从卡拉拉收到了一块更易碎的石料,才有了那只青筋暴起的巨手?

那些一再向我们表示“我是杰作”的书有时候非常出名。自我宣称在所有社会里都会奏效。大部分人都不假思索地活着,自称为杰作的便被信以为真。

一本书不能从一个意图生发而成。意图只是双脚在跳板上的颠动。颠动之后,还要知道如何完成纵身一跃。

一部杰作是由一部分自制和一部分放任构成的。

或许一切杰作都说了些什么,但有时它所说的十分渺小,十分微妙,比如一则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打动我们的是它讲述的方式。杰作是增添给世界的一种形式,这世界不过是偶然的连续,逻辑的不连贯,未成型的欲望。

有些书的价值在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而不在于它们自身。人们表彰的是它们的雄心,这样做是对的。人们可以在砖石瓦砾下收获金块。

我对瞬息即逝的东西如此关注是因为,美好恰恰发生在这一瞬,它从来都不持续很久,而低劣即将从此发生,并且经久不散。

杰作应当连贯一致。正因为人生缺乏连贯一致,文学才应该拥有,或许就是这样。

人生的荒谬令人难以捉摸,于是我们发明了宗教,令自己相信人生仍然有逻辑可循。而杰作与宗教仪式有着天壤之别,它从不重复令人麻木的象征性动作。散布在我们内心废墟中的金色烛台,瀑布般泪水中诵念出的魔咒,统统都与它无关。杰作之所以存在与其说是为了昭示意义,倒不如说是为了赋予形式。它是有形战胜无形的一场战斗。

“我是在一种强大力量的感召下完成了这本书,我不过是一个执笔人。”这是谦虚?狡猾?还是自大?我想都不是。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不再知道自己究竟怎样写出了一本书,而且也不想解释了。“我为你呈现了一片梦境,可你却问我是在哪台电脑上写的?”作者似乎在这样发问。

小说及其写作的方法是《追忆逝水年华》和托马斯•伯恩哈德小说里的最根本主题。在绘画里,苏巴朗画的是圣徒;在较深的层次,他画的是圣徒们的骄矜;在更深的层次,他画的是他自己的毫不妥协;在最深的层次,他画的是绘画本身。

杰作没有主题,杰作只有它的形式本身。世上没有比创作者更高明的评论人。创作者对其艺术的了解胜过某些夸夸其谈的评论人,他们越是夸夸其谈,知道的东西就越是比他们自认为的少得多,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作品的内在。形式的特殊性是杰作的基本要素。形式即是它的主题。

一部杰作是一次跳跃。跃向从未被探索的领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跃起。当普通作者都在采用剪式跳跃的时候——有时也跳得不错但无足为奇——杰作的作者发明了自己的跳法,就像美国运动员迪克•福斯贝里在1960年代所做的那样。

杰作以自我为中心,却使他人获益。

一部杰作对读它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只是恢复青春,它会赋予他一瞬的不朽。

杰作一旦出现即耀眼夺目,它的规律之一便是它曾经不可想象。《哈姆雷特》出现之前谁想到过《哈姆雷特》?一个名叫莎士比亚的人突发奇想有意创造一个人物,于是牡蛎便在珍珠周围形成了。

灾难和杰作的作者有时是同一个人。一部杰作的作者想再创作一部。但他因此倒下得更为壮烈。《包法利夫人》之后,福楼拜在《萨朗波》上失了手,可它依然是《萨朗波》。平庸之人的失败与他们的成功同样平庸。

杰作如同一个无政府主义分子,总在人们陷入惰性之处放置一颗炸弹。

人生便是种种场景。场景与场景的间歇处,不产生任何因果,如同微不足道的缝隙,有才华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描写这些缝隙而且一切都可以变得非常有意思,但是刻意将这些缝隙变成场景之间的关联就显得太不诚恳。

我们或许可以说,文学杰作是一部不再遭到反对的伟大之书。一部杰作常常是一位年纪很大,在人们对她的百般崇敬里昏昏欲睡的女士。她仿佛被罩在各种脚注所形成的僵硬的罗网里,被那些根本没看过她的人不断重复前人的引用因而形成的千篇一律的引文固定在原地,耳边又充斥着令人疲惫的溢美之辞,她觉得无聊极了。这时来了个淘气的孩子掀了掀她的裙子。于是她笑了,忽然间,她又恢复了活力。人们这才意识到她其实并没有那么老。是老家伙们让她长出了皱纹。我们或许可以把所有不假思索地重复老一套的人称为老家伙。有些人十三岁就是老家伙。老成得可以去做税务稽查,在工会里混上一辈子,或者去指控最高检察官。这位上年纪的女士才不管那么多,她从野孩子刚刚在罗网上制造的缝隙中抽身而出。老家伙们还在欣赏那张罗网。而杰作已经和淘气的孩子逃向了海滩。

好的读者是世界上最不具有宗教性的生命。为了获得更多乐趣或者说为了内心的成长,他自由地审视这个世界。

没有一部杰作与其他作品相似,未来的杰作也不会有一部与前辈们相似。杰作是一种决裂,与平庸的决裂。这也是它会令人震惊的原因。

假如一部杰作在大众中流行,那跟作品本身的品质无关。除了通过误解和宣传,没什么东西是大众流行的。而且我认为没有一部杰作真正流行。葡萄牙伟大诗人佩索阿的流行程度,比起已经去世的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又如何?我们给这些商人赋予天才的称号比给作家们积极多了,可他们最为鄙视杰作。乔布斯,这个顽固的清教徒……

真诚是一种自我释放,释放自我便可以捕捉到一些事物,它们优美且出人意料,像一位空中女飞人,看似被同伴抛了出去,却又在途中抓住了一缕轻纱。

杰作是一位有着众多不育子女的父亲。儿女们效仿他却都没能跨出家门。他统治着家族,体态庞大犹如蜂王,数以千计的后代们在他身边盘旋,伸出一面镜子照向他的脸。很快,精疲力竭的儿孙们纷纷落地,没留下半点声息。被模仿的感觉真好,杰作如此轰鸣道。正如对邻近的蜂巢毫无兴趣,他也不会出席儿孙们的葬礼。

我不认为未来比现在具有更令人信服的品位。古希腊人在索福克勒斯在世时就给了他所有荣誉。……将价值评判交付后世,是给予死亡过多的特权。

没有哪个现实主义者会用《被遗弃的女人》中那种怜悯的口吻来谈论爱情,没有哪个现实主义者会像他那样孜孜不倦地描写长裙和梳妆台前的女人。巴尔扎克仿佛是一个仙境的来者,却向我们声称他在描绘真实的人生。

如果有人跟我提到《冷血》,说这部新闻写作的杰作之所以新闻记者都写不出来,恰恰因为它不是新闻写作,我会说其实它根本就是一部爱情小说。这个故事本不该让人觉得冷,只是因为人物总在重复说过的话,而这些话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编造出来为评论家们增加话题的(所谓“非虚构小说”)。在叙述这桩1959年发生在堪萨斯的四人谋杀案的过程里,杜鲁门•卡波特显然爱上了两个杀人犯之一。每次提到佩里•史密斯,他本该保持“冷血”(冷静)的文字就开始颤抖。事实上不仅罪犯在实施杀人时表现出了冷漠,作者在讲述故事时也持有相同态度。

艺术作品令我感兴趣的地方,就在于它外表的变化。一位艺术家从一次观察、一种感情、一桩事实或一个梦出发,试图赋予它形式。正是这个形式能够证明艺术创作的存在。至于观念,每个人都有。埃德加•德加一再尝试写诗却一无所获。他向马拉美说起此事:“我不明白!我有那么多想法。”马拉美说:“写诗不是靠想法,而是靠词句。”

一部杰作是一个人心灵表达的精华。即便在虚构作品里,在戏剧里,都是如此。哪怕它避免了一切自恋。世上不存在非个人化的杰作。

技术进步使文学获益良多。从前它必须对实景进行冗长沉闷的描述,如今由于飞机和电视的出现它已大大省略了这项工作。你说电视粗俗?那就是它的属性,相对于文学而言。一切新媒介都将先前的媒介从庸俗中解放出来。

创造并不来自“自然”,创造就来自创造。人们写作并不是为了复制他们或许见过或体验过的某件事物,人们写作是因为他们读过并且想把那种美妙的内心震颤复制出来。作家在一本书中遭遇了自己的感情。“不能让如此微妙的感觉熄灭。”他对自己说。于是他窃取了原本属于他的东西。他把这感情唱了出来,虽然没能让它改头换面。作家仿佛是一个回声的传播者,在传播途中加入了他的配乐。他会认为他的感情是唯一的,但他不过是这感情的代表;感情的范畴其实没有那么宽广。爱的狂热或伤害,受挫的雄心或成真的希望,我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就这样诞生了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而这就是它的属性。人们在其中经历着更炽烈的人生。

杰作永远不会被庞大数量的人阅读,但会有庞大数量的人听说过它。他们会崇敬它。把它变成一本神圣的书。换句话说,他们使它脱离文学并且进入魔法、盲从、迷信、判断与品位缺失的地带。他们以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将它庸俗化的方式来谈论它。

福楼拜在一封信里谈起一本不成功的书时,用到这样一个既有画面感又稍显粗俗的表述,很有他的个人风格:“它没有盖成金字塔。”这位砌石匠中的砌石匠也是一位老实人,是唯一真正造出了建筑的作家,《包法利夫人》每一章的开头常常紧接着上一章的结尾,使得这本书如同拱廊街一般,优雅而沉闷,依我看它是所有杰作里唯一一本“建造”出来的杰作。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