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风雨六十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史(1956-2015)
海上中医一甲子的风雨历程
ISBN: 9787549572311

出版时间:2016-02-01

定  价:168.00

作  者:季伟苹 主编

责  编:李杨 黄越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中医

读者对象: 医药研究、中医研究、现代中医历史研究

上架建议: 中医、历史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344 (千字)

页数: 304
图书简介

《风雨六十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史(1956—2016)》是一部讲述该馆历史的回忆录式的图书。全书有五个部分组成,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立馆篇”“复馆篇”“拓展篇”“愿景篇”“附录图表”五个部分。每一篇目,以重要的人物、事件及研究成果为叙述的主题,具体的资料数据则以图表的形式附录书后。

作者简介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编委会:季伟苹,陈沛沛,肖芸,卓鹏伟,张晶滢

季伟平,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

陈沛沛,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医养生专家,全国优秀科普讲师。从事中医药文献情报检索和研究多年,2006年起开展“海派中医”研究至今。出版《健康脐疗》《近代海上名医医案》等专著。

图书目录

立馆篇

新中国成立初期立馆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195 6 ~ 1 9 7 2 )

一、建馆概况 | 3

二、第一批(1956~1972)馆员概况及来源背景 | 8

三、开展文献研究 | 18

四、临床带教,授业解惑 | 27

五、创办内刊《引玉》《中医资料》 | 29

六、创办中医门诊部 | 33

七、“文革”中期被迫闭馆 | 34

复馆篇

在改革开放中复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19 8 1 ~ 1 9 9 9)

一、复馆概况 | 40

二、中医文献研究与应用 | 46

三、从《引玉》到《中医文献杂志》的变迁 | 57

四、提供中医药情报信息服务 | 65

五、成立“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之家” | 70

六、管理各类中医传承学习班 | 73

七、中医门诊部的发展壮大(1985~1999) | 79

兴馆篇

进入新世纪兴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2000~2015)

一、中医师承教育的管理与探索 | 87

二、名医工作室建设 | 95

三、古今文献的应用性研究 | 105

四、修史修志 | 119

五、海派中医系列研究 | 124

六、复馆后第二批馆员及助理馆员的评聘 | 144

七、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应用 | 147

八、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与政策研究 | 153

九、开拓新的战略与合作 | 157

十、《中医文献杂志》奔核心 | 159

十一、老中医门诊部的新发展 | 162

十二、文献馆保障系统 | 170

十三、馆舍、馆貌、馆训、书苑 | 183

十四、五十周年馆庆 | 189

十五、六十周年馆庆 | 191

十六、愿景规划 | 195

附录

风雨六十年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19 5 6 ~ 2 0 15)

一、文献馆馆员名录 | 201

二、文献馆职工名册(按入馆时间顺序排列) | 206

三、文献馆历任馆领导名册 | 210

四、文献馆顾问团名册 | 211

五、文献馆科研成果一览表(按时间顺序排列) | 212

六、文献馆出版著作一览表 | 216

七、文献馆发表论文一览表 | 225

八、文献馆机构变化表 | 257

九、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大事记(1956~2015) | 261

十、杂志历届编委会名册(1985~1999) | 273

跋 | 277

精彩预览

编写说明

一、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是全国最早的专门从事中医文献研究的机构,创办于1956 年,迄今为止已走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是上海中医的学术之家,是上海名医经验的交流平台,上海市名中医中有许多都是文献馆的馆员,他们一直是文献馆鲜活的文献资源。因此,编修文献馆六十年的馆史,不单是记录一部中医机构的成长史,而是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中医的发展历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是编修馆史的价值所在。

二、《风雨六十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史(1956~2015)》是一部史学专著。全书有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立馆篇(1956~1972)”“复馆篇(1981~2000)”“兴馆篇(2001~2015)”“附录图表”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重要的人物、事件及研究成果为叙述的主题,具体的资料数据则以图表的形式附录书后。例如,“立馆篇”中对建馆初期的第一任馆长顾渭川,副馆长张赞臣,以及“复馆篇”中的董廷瑶、姜春华等名医大家的叙述较为详细,其他馆员的珍贵资料,可见“附录图表”中的《馆员名录》。

三、本书的主体内容由正文、插图、小贴士、出处注释四部分组成。1. 正文是对事件、人物以及时代特征的描述,保持一种文字简洁、叙述连贯的风格。2. 插图不是正文内容的印证,而是正文内容的延伸。3. 小贴士是突出正文精华,或补充相关内容。4. 出处的注释,一是将那些年代久远的、未能连续保存下来的史实,通过今人的口述、对尘封文献的挖掘而点滴获得的珍贵史料,注明其来源,以便提供给后人研究;二是为了保持整书的文体一致,对那些重要但又较长的引文,只在正文中提炼观点不引原文,并在页脚注明原文出处。“正文、插图、小贴士、出处”四部分组成本书的结构特点,其优势在于,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若快速浏览,可先阅小贴士,了解重点;若深入阅读,插图和出处可提供线索;正文部分则按时间顺序娓娓道来。

四、本书的史料是由文献、档案加口述三部分组成。特别是1956 年至1972 年的早期资料,由于“文革”期间机构撤销,档案散失,十五年的馆情沉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难觅其踪。六十年后的今天,要再现历史原貌,接续馆史文脉,实非易事。因此,为了还原这段历史,我们着力于从五个途径进行搜寻:一是根据馆内退休老专家们的回忆,口述整理;二是通过翻看档案中的老照片逐一分析辨认当年的人和事;三是从当年馆员们发表的文章中发现线索;四是文献馆老职工捐献出个人的珍藏;五是寻访与那段历史有关的其他单位。一步一步寻其足迹,将获得的资料关联起来,终于理出了当年的概貌,并形成了几个重要的主题。工会及党支部的内容以本届工会、本届党支部为主,由于资料所限,以往的活动内容,仅选择对文献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部分写入本书。

五、本书是文献馆2015 年财政专项《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史》项目的组成部分。该专项称为“五个一工程”,即一部馆史专著、一部馆史纪录片、一个馆史数据库、一本馆史画册、一个馆史陈列馆。在馆内人员的通力合作与馆外人士的大力协作下,该专项将于2015 年底顺利完成。《风雨六十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史(1956~2015)》是当今文献馆人向中医文献馆“文献甲子”献上的一份厚礼。

中医传承继往开来( 代序)

2015 年的深秋依然遵循着亘古不变的规律,金叶与晨露相依,清月共霞光一色。在临近岁末之际,我们终于进入到了馆史撰写的收官阶段。回眸其间,我这个撰写小组的组长,很自然的顺着思绪捋了一捋这一年多的修史亲历,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慨,用虽粗拙却饱含着五味记忆的笔触,写下了此文——“中医传承、继往开来”,并以此代序。

多年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与文献馆有着密切接触,自认为对这所中医的文献研究机构十分了解,直到两年前接任馆长后,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从1956 年的南昌路218号,到如今的瑞金二路156 号,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的过往,文献馆与国家的命运、上海中医的发展风雨同路,尤其是建馆初期十五年的馆员制、复馆后师承教育的平台效应、中医药信息化的领先尝试、门诊部纯中医诊疗的坚持、海派中医的开放研究、中医政策的学术性研究迈上了新台阶、以及六十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医文献的应用性研究等特色,确实是让一部几十万字的馆史难以尽诉其衷。本书冠以“风雨六十年”之名,实为有感而发;本序所谈以下五大特点,仅作一家之言。

我馆是上海市卫生局的直属机构,1956 年与全国大部分中医机构同年成立,是落实中医“统战”政策的产物。所不同的是,我馆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所以馆员制为特色、称谓为“馆”的中医文献研究机构,相形于其他中医机构,我馆则有着独特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

馆员建制

我馆在六十年中先后聘请了三批馆员。第一批馆员(1956~1972)62 名,大多为当时六十岁以上的上海名医。聘任初衷是落实党的统战政策、抢救名老中医经验;第二批馆员(1981~1995)35 名,为复馆后陆续聘任,其职责是传承名医馆员经验,培养继承人;第三批馆员(2014 年至今)32 名,名誉馆员3 名。重新恢复了停止多年的馆员聘任制,其宗旨是吸纳馆员智慧,深化中医传承。在这些馆员中,有在中医近代史上留名的张赞臣、顾渭川;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儿科名医董廷瑶、中西结合名医姜春华;新世纪的国医大师张镜人、裘沛然、颜德馨、石仰山,以及以顾筱岩、严苍山、陈苏生、施维智、李国衡、柏连松、朱南孙、蔡小荪、沈自尹、唐汉钧、施杞、严世芸、王霞芳等为代表的中医流派名家,几乎囊括了现代大部分的上海名医。除了中医的名医名师以外,著名的西医名家邝安堃、文史馆馆员蒋维乔等,也曾是我馆馆员。这是一大批在中医文献学意义上的“活的

文献”,它的传承价值和方法,是早期文献馆人的重要命题。曾经的助理馆员,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如何将“活文献”最大限度地抢救和保存下来,如为老馆员们配备年轻的助理,跟在老先生身边一边临床、一边整理零散的口述经验;既有每月例会、老先生们坐而论道,也有平日里的座谈交流;既有老馆员们撰文出书、又有年轻的助理馆员在《引玉》上撰写跟师心得。文献馆为“活文献”的传承,采取了创办学术交流刊物、开办中医门诊、办班授课以及外出开展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得老馆员们能够在轻松的活动谈笑间迸发出灵感火花,抒发对上海中医发展的独到见解、对中医后学的悉心教诲。当年的助理馆员们也得以直接感受到名医馆员的学术风采,习得他们的人生智慧,同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活文献”的传承重任。这种符合中医学术规律的、体现“悟性”的、含金量颇高的传承方法,值得我们现代文献馆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文献研究

从早期名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到复馆后改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的文献研究工作始终是本馆的重要工作。如今随着中医临床科研的深入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梳理我馆六十年的文献研究工作,不难看出,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临床文献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两大部分。

我馆的临床文献研究,在1972 年以前主要是以馆员个人的医案医话或家传的独门秘笈、民间献方、专病专科文献、个人临床心得等为主要内容,研究成果以出版《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丛刊》(包括十部专病专辑)为代表。1982 年复馆后,重点是围绕着近现代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医案、各流派医家特色、名医工作室等内容展开,《董廷瑶〈幼科撷要〉》《恽铁樵遗著选》《难病辨治》,张仁教授的针灸临床系列专著、陈熠教授的肿瘤临床系列专著等,都是那一时期的成果。进入新世纪,《祝味菊医案选》《曹颖甫医案》《近代海上名医医案丛书》《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海上名医医案心悟》《跟名医做临床》系列丛书等陆续出版,对上海近现代名医的医案整理,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的是,第一批馆员曾为我馆的文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经撰著出版的《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丛刊》至今仍被视为中医精品。近期有文章报道,其中的《疟疾专辑》曾给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团队,在早期筛选抗疟药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线索。即《疟疾专辑》中记载了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的原文:“疗诸疟方:青蒿一把,上一味,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团队在此指引下,大大缩短了进行药物筛选的时间。这一史实,充分体现了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价值。

我馆的医史文献研究,同样贯穿了我馆从成立到现在的各个时期。1959 年出版的《中国历代医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较早的中医史研究专著,为我馆的医史文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复馆后的《中国针刺麻醉发展史》《医林春秋——上海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史》《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名医摇篮——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史》《杏苑鹤鸣——上海新中国医学院院史》等陆续出版,不同学科的专史、院校史的研究一直未间断。近十年来,我馆学者又为近代上海名医谢利恒、黄文东、姜春华、蔡小荪等撰写人物传记,均收入线装精本《中华中医昆仑》丛书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文献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上海地区古代地方志研究、中医流派发展研究等一系列上海中医的史学研究。

这些医史文献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上海中医在我国近代中医史上的独特地位。例如,开埠之前,上海由于紧邻苏杭的地理环境,在人文底蕴上占尽优势,产生了江南何氏八百年这个在世界医学史上都罕见的医学世家,也是中华医学史上少见的瑰丽画卷。开埠之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独特背景,吸引和成就了一大批近代名医,使得上海在近代中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馆前辈在上海中医史方面积累的丰厚资源,加之上海在近代中医史上的独特位置,使得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上海中医史的研究深入进行下去。秉承前师之志,不负后师之望,目前我们在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支持下,在老专家、老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正在着力编著《上海中医药发展史略》,为今后全面开展上海中医药通史的研究,开篇引路。

“海派中医”研究

2006 年初,我在主持当年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的时候,曾向文献馆的研究人员提出要开展“海派中医”的研究。当时文献馆的学者思维敏捷,很快组织团队成功申报了课题《“海派中医”特色及对中医药发展之影响的研究》。由此,文献馆拉开了“海派中医”的研究序幕。早期的课题研究第一次从正面诠释了“海派中医”的名称内涵;清晰的提出了“海派中医”是具有开放、多元、扬弃、创新“海派文化”特质的上海名医群体;揭示了“海派中医”的传统文化内涵,即“有容乃大”“和而不同”“革故鼎新”等。认识到能称其为“海派中医”的,必须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者,即所谓根基扎实才能有开放的自信,才能容纳和吸收多元文化中的精华,才能有选择和辨别孰扬孰弃的能力,才有可能创新。如今,在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裘沛然、颜德馨、施杞、严世芸、张仁等海派名医的直接指导下,“海派中医”主题研究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近十年来,随着一年一度的海派中医论坛的召开,将“海派中医”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从最初对“海派中医”概念的诠释、对其社会背景的探究、对其历史渊源的追溯……到其后对海派医家的研究,出版了《近代海上名医医案丛书》;从海派中医流派研究的兴起到近代上海中西医汇通的课题结题;从海派中医的史学研究,进一步拓展到对海派中医文化的全方位渗透,诸如海派中医文化科普基地的建设,《海派中医》影像资料的抢救整理等,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海派中医”研究方兴未艾,“海派中医”的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在如今的文献馆越来越深入人心。

信息服务 政策研究

作为局级直属单位,我馆有着辐射、服务于整个上海中医的特点,加之多任卫生局中医处领导先后出任文献馆馆长,这样的起点与高度,使得我馆领导在考虑馆的业务发展时常着眼于上海中医全局,亦能洞察中医发展的先机。上世纪80 年代,馆领导深刻认识到中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趋势,抓住机遇、引进人才,组建了“中医情报研究室”,随后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医药数据库的建设。1993 年,当许多医学工作者尚在手工翻阅杂志查找所需文献时,我馆已经完成第一张中医检索光盘;1998 年,当许多业内人士对引文还不甚了解时,我馆已经开始筹建《中医引文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和当时反映中医药行业最新动态、最高水平的《国内外中医药科技进展》年刊一道,奠定了我馆当时在中医药信息行业的领先地位。近几年来,随着中医药发展研究室的成立,对中医政策的精细研究、对中医现状的深入调查,使得其撰写的调研报告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制定各项中医政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室主任程勇研究员率团队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战略研究类重点项目——《中医药走向世界战略研究》,标志着我馆对于中医药政策的研究已不限于上海、正放眼全国乃至世界。

门诊容纳各派名医

作为唯一设立于文献研究机构中的门诊部,我馆门诊部成立的初衷即为了让广大名老中医将宝贵经验在实践中传下去。通过带教门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学术继承人,为活文献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如今的中医门诊部,已是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实践基地,更是成为海派中医各流派的临床荟萃之地,门诊临床带教与文献研究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了我馆临床文献研究的应用性。几十年来门诊部一直坚持应用纯中药饮片,在全市中医临床机构中独树一帜,其初衷也正是因为饮片最能体现中医三因制宜、辨证施治、一人一方的独特魅力。目前门诊部集中了膏方、脐疗、割治、穴位敷贴、头皮针、小刀针等诸多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也正是为了将这些医技作为中医临床文献的生动写照传承、发扬下去。

我们从当初为名老中医落实“统战”政策、重点进行文献整理的纯学术性的文献研究馆,到进入新世纪后,增加了政府职能的延伸,为各类型各层次学习班、师承班提供基层管理服务,并成为科研课题的检索、鉴定、申报成果等提供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平台,馆情已发生了变化。但是,贯穿各个时代的宗旨——“中医传承”始终未变。无论是初期在“统战”口号下团结大批名老中医、还是现在于“海派中医”旗帜下衍生系列课题,都是以“中医传承”为核心。如今的文献馆人,将“开放办馆、学术建馆、专家治馆、文化兴馆”立为办馆方针,将“厚德笃志、博学求真”定位馆训,正群策群力在中医文献研究的领域扬帆破浪,旨在延续我馆临床文献研究、医史文献研究的特色,并汇入政策研究的智慧、流派名医汇聚的魅力,将我馆建设成为一座特色鲜明、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学术型研究机构。

本部馆史是举全馆之力完成的。在整个馆史编写的过程中,我馆老领导王翘楚、励正康、张仁、陈熠、方松春、周家珩,老专家郭天玲、唐国顺、招萼华等多次接受采访,提供线索、资料,并给予中肯意见,他们的殷切期待,使我们深受鼓舞。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郑锦、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施杞亲自为本书作序。本书还得到了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档案室黄昭莉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姚捷馆长、档案室的赵晓军主任等的鼎力协助,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此,一并致谢!

对于书中记载的史实,我们虽尽力搜集,唯恐疏漏,但毕竟资料所涉年代久远、相关人员众多,在细节上或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指正。

我们谨以此书的编撰,希祈两愿:其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我馆制定现行政策及未来规划提供借鉴,使之更为清醒的明晰文献馆中医传承的使命。其二,向长期以来为我馆的事业热情作为、贡献突出的老馆员、老专家、老领导们致敬,呈送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为曾在文献馆工作过的全体职工,送上一份职业生涯的记录;也为现在岗位工作的文献馆人续写馆史“家谱”,奠定基础。

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轮回,承载的是文献馆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责任。馆史《风雨六十年》的编撰过程,是一个回顾反思、扬弃清明的过程;一个聚集人气、团结汇智的过程;一个沉潜砥砺,重展新途的过程。如今,文献馆正在中医传承的征途上,继往开来;未来,文献馆必将在波澜壮阔的海派中医传承史上,留下灿烂篇章!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