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书被誉为是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它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是徽州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劳动、商业、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的最真实、具体的反映,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的特点。《徽州文书》每辑10册,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负责整理编纂。
本辑收录的文书是刘伯山家藏的归户徽州文书,共有26个目次、50户文书,作为主户文书的是26户,附录文书的是24户。其中,主目次为祁门文书的有9个目次,共包括了21户文书,除9户主户文书是祁门文书外,在12户附录文书与资料中,有祁门文书与资料7户、黟县文书1户、宿松县文书1户、至德县文书1户、望江县文书1户、难确定地方的非祁门文书1户;主目次为婺源文书的有17个目次,含民国年间手绘《婺源县全图》原件1份、《婺邑户口都图》原册1册,共包括了29户文书,除17户主户文书是婺源文书外,在12户附录文书与资料中,有婺源文书9户、歙县文书1户、休宁县资料1户、德兴市资料1户。本辑共有文书照片6000多幅,另有诸多针对归户文书所进行田野调查所拍摄的实态图片。
徽州文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各种契约、遗嘱、诉讼案卷、票据、官文、告示、会书、信函、家乘宗谱、誊契簿、收借条、记事簿、日记、账单账册、收租簿、黄册归户册、门牌(含保甲牌、门号牌等)、货单、礼单、广告单、礼书、乡音字类、风水图册、命书、神符等,所涉内容几乎包括了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间交往及习俗、信仰等各个方面,多维度反映着徽州地区的真实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文献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带头人、省政府津贴享受者,兼任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院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是哲学与徽学,先后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文史哲》、《历史档案》、《伦理学研究》、《中国农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报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有6篇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学术刊物发表;出版了《徽州文书》五辑共50卷,其中《徽州文书》第一~三辑30卷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徽州文书》第四辑10卷和第五辑10卷分别获2011年度、201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等。2013年荣任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总 目 录
第一册
祁门文书
一、祁门十四都二图溶源叶氏文书
附一:祁门小路口溶源叶锡强藏《叶氏支谱》
附二:民国年间抄立祁门十四都《墩门实在》
附三:黟县二都六图王唐吴户串票
附四:宿松县杨氏文书与宗谱
二、祁门十七都一图历溪王氏文书(一)
第二册
一、祁门十七都一图历溪王氏文书(二)
二、祁门十七都一图乾坑口傅氏文书
三、祁门十七都毛坦汪氏文书
附:至德县一都一里高坦乡杜家坂高氏文书
四、祁门十七都江家江氏文书(一)
附:旅外望江何氏文书
第三册
一、祁门十七都江家江氏文书(二)
附:旅外望江何氏文书
二、祁门十七都二图谢家谢氏文书
附一:祁门古溪乡谢家谢发善家藏清咸丰《谢氏宗谱》
附二:祁门古溪乡黄龙口汪氏文书
附三:河南郡方氏文书
第四册
一、祁门十八都叶村叶氏文书
附一:2015年8月25日在祁门历口镇叶村拍得资料
附二:祁门十七都彭龙莫氏文书
二、祁门十八都二图西塘汪氏文书
三、祁门十九都九保插坑汪氏文书
附:2015年7月29日在祁门箬坑乡上察坑拍得资料
第五册
婺源文书
一、民国年间手绘《婺源县全图》
二、婺邑户口都图
三、婺源三都一图渔潭程氏文书
附:婺源渔潭程鸿业家藏民国庚午荷月程子承自家订《佑房支孙年庚》
四、婺源六都二图汪口俞氏文书
附:歙县十一区三段四甲程有贵文书
五、婺源六都俞氏册籍文书
六、清道光年间婺源曹氏《修造七世祖墓祠捐簿》
七、婺源七都四图江湾江氏文书(一)
附一:婺源江湾江启昌家藏《聚源敦善堂萧江谱系》复印件
附二:婺源十三都一图古寺下俞氏文书
第六册
一、婺源七都四图江湾江氏文书(二)
附一:婺源江湾江启昌家藏《聚源敦善堂萧江谱系》复印件
附二:婺源十三都一图古寺下俞氏文书
二、婺源八都大潋詹氏文书
附:2015年8月24日在婺源江湾镇大潋村拍得资料
三、婺源十都四图青石滩洪氏文书(一)
附:民国年间婺源十都方思山胡氏抄立楹联集
第七册
一、婺源十都四图青石滩洪氏文书(二)
附:民国年间婺源十都方思山胡氏抄立楹联集
二、婺源十一都里塘宋氏文书
第八册
一、婺源十一都二图迴岭汪氏文书
附:2015年8月26日在休宁县陈霞乡回岭村拍得资料
二、婺源北乡诉讼与教育等文书
三、清道光年间婺源浙源詹氏《请神祝文》
四、清宣统己酉年编印婺源虹关《查母詹太夫人挽词》
五、民国癸酉年编印婺源虹关《古樟吟汇》
第九册
一、婺源十六都三图源口吴氏文书
附:2015年9月4日在婺源大鄣山乡源口村拍得资料
二、婺源迁德兴十一都二图叶村叶氏文书(一)
附一:2015年8月30日在德兴市新岗山镇叶村拍得资料
附二:清咸丰年间兰谱、婚书
附三:婺源八都二图九甲黄氏文书
附四:清道光年间婺源散件赤契
第十册
一、婺源迁德兴十一都二图叶村叶氏文书(二)
附一:2015年8月30日在德兴市新岗山镇叶村拍得资料
附二:清咸丰年间兰谱、婚书
附三:婺源八都二图九甲黄氏文书
附四:清道光年间婺源散件赤契
本辑在内容上的整体结构是:
一、重点收入了祁门和婺源两邑的文书,突出文书出自地的区域关联性。
本辑的主目录名仅为祁门县和婺源县两邑的文书,尤以婺源文书为多,达到17个目次26户文书,其中有17户主户文书和9户附录文书,文书照片达到3700多幅。
二、突出文书的宗族关联性。
传统的徽州社会是宗族社会,在明代徽州人程尚宽等著的《新安名族志》中,综录有徽州的名门望族84个,这其中,俞姓和詹姓主要是出在婺源,其宗族的地域性和地缘性特征都很明显。本辑就收入有婺源的俞姓文书和詹姓文书,其中俞姓文书收入有《婺源六都二图汪口俞氏文书》《婺源六都俞氏册籍文书》《婺源十三都一图古寺下俞氏文书》,其俞姓基本上是以汪口的俞姓为中心,另外一户的《清道光年间婺源曹氏〈修造七世祖墓祠捐簿〉》尽管不属于俞氏,但它的形成却也与汪口的俞氏密切关联。詹姓文书收入有《婺源八都大潋詹氏文书》《清道光年间婺源浙源詹氏〈请神祝文〉》《清宣统己酉年编印婺源虹关〈查母詹太夫人挽词〉》《民国癸酉年编印婺源虹关〈古樟吟汇〉》及《2015年8月24日在婺源江湾镇大潋村拍得资料》等。
三、进一步强化了田野调查,探访归户文书的出自地,寻求口碑资料与文书资料的互补。
以归户的原则来整理归户的文书,不仅可以交代每户文书的来源,还可以寻访到它的出自地,从而可以将民间文书档案还原到它得以产生与留存的社会与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努力为文书的研究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四、继续收入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实时实地发现的文书及相关资料,寻求多重文献的互补。
与第四辑、第五辑的情况一样,在本辑中,继续收入了我在为某某户文书进行田野调查时,实时、实地发现的文书及与所收入文书有着密切关系的相关资料。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