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站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目标管理的高度,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从宏观层面探讨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根本制度的要求与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运行中存在控制纠偏不及时和教育合力不足的问题。研究成果中既有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又有教育实践与探索方面的成果,经过理论研究获得对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认识,对进一步探索合力、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与对策研究为重点,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解读、思考,提出合力理论体系基本框架,明确合力功能定位、精神实质和方法论意义,为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奠定良好基础、提供思想保障。
冯晓玲,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专任教师,副教授。长期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建工作,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广西教育科学规划《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策略研究──基于整体性协同性教育视角下的实践教学研究》(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研究》(2009年)等7项课题,取得比较好的科研成果。先后公开发表了《谈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认识》《浅论构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意义》等14篇学术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
一、体制 6
二、机制 6
三、合力机制 8
四、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 8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9
第二章 对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认识 11
一、马克思的合力思想 13
(一)生产合力实质上是集体力 13
(二)生产合力源自协作 13
二、恩格斯的合力思想 16
(一)合力就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社会发展力量 18
(二)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是合力应有之意 1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分析与思考 21
一、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3
(一)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 23
(二)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产生的深厚理论基础 24
(三)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是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 25
(四)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的理论成果 28
二、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哲学思考 30
(一)马克思生产(合力)的思想内涵 30
(二)恩格斯“历史合力”的思想内涵 33
三、马克思主义合力的功能特性及其运行机制 38
(一)马克思主义合力的功能特性 39
(二)马克思主义合力的实现机制 4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53
一、多元中立主导ꎬ多样中谋共识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55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 56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合力的精要 56
(三)抓住合力发挥作用的关键 56
二、协同创新、融合发展ꎬ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57
(一)协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合力的价值所在 57
(二)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合力的必然要求 57
(三)协同创新、融合发展ꎬ必须“服从同一运动规律” 58
第五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运行机制研究 59
一、提出问题 61
二、存在问题 63
(一)对学校内部(微观)管理体制机制功能定位认识不足ꎬ工作缺乏抓手
63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失落ꎬ工作自信心不足 65
(三)学生受外部环境和功利主义思想影响ꎬ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66
三、对策思考 67
(一)强化教育合力意识ꎬ构建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68
(二)加强合力机制建设ꎬ为提高教育实效性提供可靠保障 70
第六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体制和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73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75
(一)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76
(二)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政治保障 76
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78
(一)努力探索教育内容结构体系构建ꎬ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基础保障 78
(二)加大统领力度ꎬ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79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 80
(一)获得更好的引导和教育ꎬ塑造新的精神风貌 80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0
第七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83
一、开展教学转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85
二、在教学转化中落实责任和完成使命 86
(一)正确认识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之间的关系 87
(二)正确处理学科理论知识内化和课程教学体系转化的关系 88
三、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和多维开放性教学模式 89
(一)遵循内化外化辩证统一规律ꎬ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89
(二)遵循双向互动辩证统一规律ꎬ打造多维开放性教学模式 91
(三)遵循协调控制辩证统一规律ꎬ形成关联递进的教学运行机制 92
第八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整合 95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97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分析 98
(一)专业课教师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干力量 98
(二)系统的职业道德课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 100
(三)职业道德显性教育与职业道德隐性教育相统一 91
(四)争取家长参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01
三、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资源整合 3
(一)建设全员育人的职业道德教育队伍 91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严格的校园管理制度相结合 91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优化社会环境相结合 91
第九章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探讨 105
一、高校德育及其实效性的内涵 107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108
(一)德育目标单一ꎬ过于理想化 109
(二)德育内容空泛ꎬ过于政治化 109
(三)德育方法简单ꎬ过于程式化 109
三、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10
(一)以人为本ꎬ革新德育观念 110
(二)与时俱进ꎬ更新、充实德育内容 111
(三)勇于探索ꎬ创新德育方法 113
第十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117
一、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情况概述 119
(一)单一辅导员教育管理模式 119
(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或专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 120
(三)“辅导员+班主任”教育管理模式” 120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色与成效 121
(一)大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21
(二)“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是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首选的管理模式 122
三、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123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23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25
第十一章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和实践 129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31
(一)构建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是发展党的事业的必然要求 131
(二)构建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132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133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 133
(二)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34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建设 13
(一)完善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 135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 136
第十二章 高职院校德育质量监测与评价 141
一、问题的提出 144
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及评价存在的问题 144
三、高职院校德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新趋势 146
(一)德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146
(二)德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 149
(三)德育评价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150
(四)德育评价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 151
(五)德育评价与科学理念相结合 151
四、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 152
(一)评价手段 153
(二)评价主体 153
(三)评价指标体系 154
(四)评价程序 154
第十三章 成果创新与展望 157
一、研究成果 159
二、成果创新 160
(一)在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基本理论及其思想方法方面的研究有新进展 160
(二)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认识上获得框架性的理论认识 163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 167
参考文献 168
本书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又有教育实践与探索方面的成果,经过理论研究获得对马克思主义合力思想内涵的认识,对进一步探索合力、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奠定良好基础、提供思想保障。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