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研究中学语文文本教学的文章汇编而成,是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应用发展文库”丛书之一。本书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诗歌、散文、小说三种主要文体分类中,精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或揣摩词语,或对比前后段落,或赏鉴人物形象,或结合作者生平探讨其创作意图,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有意义的、合理的审美想象和审美阐释,重新发现和感受文本阅读中的乐趣,找到阅读文本的方法,从而打开阅读之门,使中学语文文本的阅读和教学能更好地开展。
罗锡英,女,1977年生,广西玉林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欧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主讲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大学语文等课程。曾先后主持了2个跟卡尔维诺相关的校级课题,发表了多篇关于卡尔维诺作品研究的学术论文。
文本解读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诗意阐释之道 罗锡英 / 3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罗锡英 /12
阅读教学是多方对话 罗锡英 /18
初中语文散文的有效教学 罗锡英 /24
诗歌文本解读
美与德结合的理想爱情———«诗经关雎»解读 孔杰斌 /31
«蒹葭»的意境美、情感美、音韵美 孔杰斌 /34
木兰是这样的女郎———«木兰诗»主题解读 罗锡英 /37
酒与诗、与健康、与道德之关系———读陶渊明«饮酒诗»其五 赵大军 /43
田园,并不完美的乌托邦———读陶渊明«归园田居 » 其三 赵大军 /47
观沧海,见天下已成竹在胸———读曹操«观沧海» 罗锡英 /51
苦难的基调,异域的风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罗锡英 /55
深沉的土地之爱———艾青«我爱这土地 » 赏析 陈彩林 /59
诗的散文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陈彩林 /63
«一条未走的路»的艺术美探析 吕永梅 /67
散文文本解读
«曹刿论战»:小人物的大作为 黄桂凤 /73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忠言如何不逆耳? 黄桂凤 /79
异曲同工:幻想与真实的跨越与缝合———«桃花源诗并记»“诗”“记”并读 罗锡英 /84
意境清新,情韵悠长———«与朱元思书»解读 孔杰斌 /89
谈谈«醉翁亭记»的两点创新 孔杰斌 /92
记游与寄情———读«小石潭记» 罗锡英 /96
字约义丰,蕴藉深厚———读«记承天寺夜游» 罗锡英 /100
性灵佳作«满井游记» 赵大军 /103
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功夫———读«送东阳马生序» 黄桂凤 /107
故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鲁迅«故乡»中的“故乡” 陈彩林 /112
“沉重”与“悲哀”———鲁迅«风筝»的情感基调与内蕴 陈彩林 /117
瑕不掩瑜读伟人———«鲁迅自传»赏析 赵大军 /121
背影与凝望背影的那双眼睛———«背影»父子关系解读 罗锡英 /126
«山中避雨»文本赏析———人变、境变、悟变 陈彩虹 /130
浓厚的父爱与人性和谐音乐美的糅合———解读丰子恺的«山中避雨» 何炜艳 /134
海伦凯勒与魏巍的同名课文«我的老师»比较阅读 张 骁 /137
«竹林深处人家»的诗情画意 罗锡英 /141
读懂父亲对女儿的爱和爱情教育——读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 罗锡英 /145
小说文本解读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赏析 赵大军 /153
«范进中举»:一个社会教育导向失范的问题 郑立峰 /157
«孔乙己»:鲁迅想告诉我们什么? 郑立峰 /161
骆驼精神:寻宝的人生启示———读陈伯吹«骆驼寻宝记» 罗锡英 /167
诚信的力量———读毕淑敏的«一厘米» 杨 荣 /172
解读«钦差大臣» 赵大军 /175
«巨人和孩子»中的“花园”意象 张丽莉 /178
蟋蟀的鸣唱唤醒了什么? ———«蟋蟀在时报广场»主题分析 余天龙 /182
葫芦的多重意味———读«清兵卫与葫芦» 罗锡英 /186
本书以文本案例解析的方式展开,有理有据,生动详实,贴合中学语文课堂文本教学过程和中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适合语文文本阅读的爱好者和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士使用。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