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编年体例,全面考察《逸周书》中所存各类作者的各类文体的散文作品,力求辑录的穷尽性和使用的针对性,以达到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本书分为导言、正文、附录三部分,主要概述《逸周书》的史传文化传统、成书、编撰体例、思想内容、文学特色、文体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重点评析《逸周书》所载散文的作者群体、文体类别、思想内容、文学特色、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对后世散文创作的影响。正文编撰体例同《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战国策〉文系年注析》。
姚蓉,女,1972年生,湖南长沙人,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王兆鹏教授。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被聘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要教授课程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词学、明清文学。曾出版《明末云间三子研究》、《明清词派史论》等专著。
目 录
《先秦文系年注析丛书》总序……………………………………………………… 1
导言………………………………………………………………………………… 1
正文………………………………………………………………………………… 1
约前1600 年至约前1589 年 商汤元年至商汤十二年
伊尹朝献 伊尹………………………………………………………… 1
前1066 年 商帝辛十年 西伯昌三十四年
大开 佚名……………………………………………………………… 4
前1065 年 商帝辛十一年 西伯昌三十五年
小开 周文王…………………………………………………………… 6
前1059 年 商帝辛十七年 西伯昌四十一年
程典 周文王…………………………………………………………… 11
前1058 年 商帝辛十八年 西伯昌四十二年(周文王元年)
程寤 周文王…………………………………………………………… 16
前1055 年 商帝辛二十一年 西伯昌四十五年(周文王四年)
大匡 周文王…………………………………………………………… 20
前1050 年 商帝辛二十六年 西伯昌五十年(周文王九年)
文儆 周文王…………………………………………………………… 26
文传 周文王…………………………………………………………… 28
前1049 年 商帝辛二十九年 西伯发元年(周文王十年)
柔武 周武王…………………………………………………………… 32
大开武 周公旦………………………………………………………… 34
前1048 年 商帝辛二十八年 西伯发二年(周文王十一年)
小开武 周公旦………………………………………………………… 41
前1047 年 商帝辛二十九年 西伯发三年(周文王十二年)
宝典 周武王…………………………………………………………… 44
酆谋 周公旦…………………………………………………………… 49
寤儆 周公旦…………………………………………………………… 52
和寤 周武王…………………………………………………………… 54
前1046 年 商帝辛三十年 周武王元年(周文王十三年)
克殷 尹逸……………………………………………………………… 58
大聚 周公旦…………………………………………………………… 62
商誓 周武王…………………………………………………………… 67
度邑 周武王…………………………………………………………… 71
大匡 周武王…………………………………………………………… 75
文政 周武王…………………………………………………………… 79
武寤 尹逸……………………………………………………………… 83
世俘 佚名……………………………………………………………… 84
酆保 周公旦…………………………………………………………… 90
前1044 年 周武王三年(周文王十五年)
武儆 周武王…………………………………………………………… 96
五权 周武王…………………………………………………………… 97
前1043 年 周成王元年 周公摄政元年
皇门 周公旦………………………………………………………… 100
成开 周公旦………………………………………………………… 104
前1040 年 周成王四年 周公摄政四年
尝麦 周成王 苏忿生……………………………………………… 109
前1037 年 周成王七年 周公摄政七年
作雒 佚名…………………………………………………………… 116
明堂 佚名…………………………………………………………… 120
前1036 年 周成王八年
大戒 周公旦………………………………………………………… 122
本典 周公旦………………………………………………………… 126
官人 周公旦………………………………………………………… 128
前1019 年 周成王二十五年
王会 佚名…………………………………………………………… 138
前949 年 周穆王二十一年
祭公 周穆王 祭公谋父…………………………………………… 148
前946 年 周穆王二十四年
史记 戎夫…………………………………………………………… 154
前845 年 周厉王胡三十四年
芮良夫 芮良夫……………………………………………………… 161
前550 年 周灵王二十二年
太子晋 太子晋 师旷……………………………………………… 165
前299 年 周赧王十六年
器服 佚名…………………………………………………………… 173
附录一 《逸周书》难以确切系年之文………………………………………… 176
度训 佚名…………………………………………………………… 176
命训 佚名…………………………………………………………… 179
常训 佚名…………………………………………………………… 184
文酌 佚名…………………………………………………………… 187
籴匡 佚名…………………………………………………………… 190
武称 佚名…………………………………………………………… 193
允文 佚名…………………………………………………………… 196
大武 佚名…………………………………………………………… 198
大明武 佚名………………………………………………………… 202
小明武 佚名………………………………………………………… 205
武顺 佚名…………………………………………………………… 207
武穆 佚名…………………………………………………………… 209
周月 佚名…………………………………………………………… 212
时训 佚名…………………………………………………………… 214
谥法 佚名…………………………………………………………… 219
职方 佚名…………………………………………………………… 230
王佩 佚名…………………………………………………………… 234
殷祝 佚名…………………………………………………………… 236
周祝 佚名…………………………………………………………… 239
武纪 佚名…………………………………………………………… 244
铨法 佚名…………………………………………………………… 250
附录二 《周书序》注析………………………………………………………… 252
周书序 佚名………………………………………………………… 252
附录三 纪年表………………………………………………………………… 258
(一)纪年表(一)……………………………………………………… 258
(二)纪年表(二)……………………………………………………… 259
(三)纪年表(三)……………………………………………………… 265
附录四 作者篇名分类表……………………………………………………… 286
主要参考文献…………………………………………………………………… 288
后记……………………………………………………………………………… 295
宝 典
周武王
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1],王在鄗[2],召周公旦曰:
“呜呼,敬哉!朕闻曰:何修非躬[3]?躬有四位、九德[4]。何择非人[5]?人有十奸[6]。何有非谋[7]?谋有十散[8],不圉我哉[9]。何慎非言[10]?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物周为器[11]。美好宝物无常[12],维其所贵[13],信无不行。行之以神[14],振之以宝[15],顺之以事,明众以备[16],改□以庸[17],庶格怀患[18]。
“四位[19]:一曰定[20],二曰正,三曰静,四曰敬[21]。敬位丕哉[22],静乃时非[23],正位不废[24],定得安宅[25]。
“九德:一、孝。子畏哉[26],乃不乱谋。二、悌[27]。悌乃知序[28],序乃伦[29]。伦不腾上[30],上乃不崩[31]。三、慈惠。兹知长幼[32]。知长幼,乐养老。四、忠恕[33]。是谓四仪[34]。风言大极[35],意定不移[36]。五、中正[37]。是谓权断[38],补损知选[39]。六、恭逊[40]。是谓容德[41]。以法从权[42],安上无慝[43]。七、宽弘。是谓宽宇[44]。准德以义[45],乐获纯嘏[46]。八、温直[47]。是谓明德[48]。喜怒不郄[49],主人乃服[50]。九、兼武[51]。是谓明刑[52]。惠而能忍,尊天大经[53]。九德广备[54],次世有声[55]。
“十奸[56]:一、穷□干静[57];二、酒行干理[58];三、辩惠干知[59];四、移洁干清[60];五、死勇干武[61];六、展允干信[62];七、比誉干让[63];八、阿众干名[64];九、专愚干果[65];十、愎孤干贞[66]。
“十散[67]:一、废□□□,□行乃泄[68];□□□□□□□□;三、浅薄间瞒,其谋乃获[69];四、说咷轻意[70],乃伤营立[71];五、行恕而不愿[72],弗忧其图[73];六、极言不度[74],其谋乃费[75];七、以亲为疏,其谋乃虚[76];八、心思虑适[77],百事乃僻[78];九、愚而自信,不知所守[79];十、不释太约[80],见利忘亲[81]。
“三信[82]:一、春生夏长无私[83],民乃不迷[84];二、秋落冬杀有常[85],政乃盛行[86];三、人治百物[87],物德其德[88],是谓信极[89]。
“而其余也,信既极矣,嗜欲□在[90],在不知义[91],欲在美好有义,是谓生宝[92]。”
周公拜手稽首,兴曰[93]:“臣既能生宝,恐未有,子孙其败[94]。既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无后亲[95]。王宝生之[96],恐失王会[97],道维其废[98]。”
王拜曰:“格而言!维时余劝之以安位[99],教之广[100]。用宝而乱,亦非我咎[101]。上设荣禄[102],不患莫仁[103]。仁以爱禄,允维典程[104]。既得其禄,又增其名,上下咸劝[105],孰不竞仁[106]?维子孙之谋,宝以为常[107]。”
文见《逸周书•宝典解第二十九》
【注 释】
[1]王:此指周武王。朔:初一日。
[2]鄗:镐京。周武王灭商后,自酆徙都于此,又称西都。
[3]何修非躬:何不修养自身。何……非……,反问句式。何,通“盍”,何不。非,彼,那。躬,自身。
[4]躬有四位、九德:孔晁注云:“言修身以四位九徳也。”四位、九德,详见下。
[5]何择非人:何不选择那人。
[6]人有十奸:孔晁注云:“凡人所不能免者。”十奸,详见下。
[7]何有非谋:何不完善那计谋。有,当作“善”;一说当作“举”。
[8]十散:详见下。
[9]圉(yǔ):约束。孔晁注云:“圉,禁也。”一说乃“围”之误,通“卫”,保护。
[10]言:言语,一说指政令。
[11]物周为器:孔晁注云:“周用之为器。”周,遍,全部。器,器用。
[12]无常:不固定。常,恒定。
[13]维其所贵:只在它是否为人珍视。孔晁注云:“贵在周用。”
[14]神:通“慎”,谨慎。一说指规律。
[15]振之以宝:用宝物去振奋。振,振奋。
[16]明众以备:以完备使民众明晓。一说以完备去彰明,“众”当作“之”。
[17]改□以庸:孔晁注云:“言治宝以器用。”改,当作“攻”,攻治。庸,同“用”。
[18]庶格怀患:众人来归,心怀感激。庶,众。格,至。患,当作“惠”。
[19]位:立身。
[20]定:心定,心不妄动。
[21]敬:恭敬有礼。
[22]敬位丕哉:恭敬一位为大。丕,大。
[23]时非:孔晁注云:“时非,待时不动。”
[24]废:失。
[25]安宅:安居。宅,居。
[26]畏:敬畏。
[27]悌(tì):顺从兄长。
[28]序:指长幼之序。
[29]伦:伦理次序。
[30]不腾:孔晁注云:“不腾,不越,不相超越。”腾,超越。
[31]崩:坠失。
[32]兹:通“慈”,指慈惠。长:养育。
[33]忠:诚实。恕:体谅,将心比心。
[34]四仪:四方所仪则。一说“四”当作“己”,己仪指自己的仪度。
[35]风言:流言。大极:很盛。
[36]移:动摇。
[37]中正:守中不偏。
[38]权:权衡。断:裁断。
[39]补损:补不足损有余。选:选择。
[40]恭:恭敬。逊:谦逊。
[41]容德:有仪容之德。
[42]从:听从。权:主上的权力。
[43]安上:使上安。无:同“毋”,不要。 慝(tè):作恶。
[44]宇:大。
[45]准德以义:以是否适宜衡量道德。准,准则。
[46]纯嘏(gǔ):孔晁注云:“纯,大也;嘏,大也。谓之大大之福。”
[47]温:温和。直:正直。
[48]明德:彰明道德。
[49]郄:通“隙”,嫌隙。
[50]服:任用。
[51]兼武:兼用武威。一说兼通“廉”,廉武意为不好威杀。
[52]明刑:昭明刑法。
[53]尊:敬。经:道。
[54]广:全面。备:具备。
[55]次世:累世。一说指居世,活在世上。声:名声。
[56]奸:邪。一说奸通“干”,犯,伤。
[57]干:犯,伤。
[58]酒行:酗酒使气。
[59]辩:争辩。惠:通“慧”,聪慧。
[60]移洁:过分求洁。移,通“侈”,过分。孔晁注云:“实少而曰多曰移也。”
[61]死勇:拼死之勇。武:武事。
[62]展:展示。允:诚信。
[63]比:比较。誉:名誉,荣誉。让:礼让。
[64]阿:迎合,曲从。名:名节。一说名通“明”,英明。
[65]专愚:愚而自专。果:成果。
[66]愎:自用,过分自信。孤:孤立。贞:坚贞,贞操。孔晁注“十奸”至“干贞”云:“十者皆不诚之行,故曰奸。”
[67]散:失。
[68]行:指行动的计划。泄:泄露。
[69]浅薄间瞒,其谋乃获:孔晁注云:“间瞒不察,谓听谋也。”浅薄,虑事不深。简瞒:保密不严。间,通“简”。
[70]说咷:当即“侻佻”,轻佻,大意。轻意:恣意。
[71]营:所经营的。立:所建立的。
[72]行恕而不愿:谓不愿行恕道,不能以己度人。
[73]弗:不。忧:虑。图:谋划。
[74]极言不度:大言无当。不度,无度。
[75]费:通“废”,废弃。一说费,拂也,指违背事理。
[76]虚:虚设,落空。
[77]心思:心有私念。思,通“私”。虑:谋划。适:适当,恰当。
[78]僻:不适合。
[79]不知所守:谓只知道谋算别人,不知道自守。守,自守。
[80]不释太约:谓不识大体。释,解决。约,要。
[81]见利忘亲:见到利益就忘了亲人。孔晁注“十散”至“忘亲”云:“言十者皆散汝成。”
[82]信:信用。
[83]春生夏长:借时令指使民养生殖财的政令。无私:无偏私。
[84]迷:迷惑。
[85]秋落冬杀:借时令指赏罚的政令。常:常规,固定。
[86]政:政教。
[87]人:指君王。百物:指万民、百姓。
[88]德其德:感戴其德。
[89]是谓信极:孔晁注云:“言其信至。”极,至。
[90]嗜:嗜好。欲:欲望。
[91]在不:当作“嗜在”。
[92]欲在美好有义,是谓生宝:孔晁注云:“以义为宝。”
[93]兴:起来,拜毕而起。
[94]“臣既能”至“其败”:孔晁注云:“有□其心恐有宝,而子能有以致治也。”败,衰败。
[95]后亲:后继之人。
[96]王宝:王之所宝,指信、义、仁。
[97]王会:孔晁注云:“会所当会之宝。”一说指做好人君的时机。
[98]道:即王道,治民的方法。 废:失。
[99]之:指百姓。安位:安以四位。孔晁注云:“安位,谓信有德。”
[100]教之广:教之以九德。
[101]咎:过错。
[102]荣禄:荣誉俸禄。
[103]莫:无。
[104]允:确实。典程:典范。
[105]劝:劝勉。
[106]孰:谁。竞:竞争。
[107]常:长久。孔晁注“仁以爱禄”至“宝以为常”云:“言仁人以爱禄为常法,则人皆竞仁,欲爱子孙,谋此为常。”
【简 析】
《宝典》篇语言文字有西周时代特征,又在春秋、战国时代受到了加工,所记可信。文章作于“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即武王继西伯位的第三年。
有论者以为阐述“四位、九德”等思想的主角是周公旦而非周武王(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更有论者认为此篇是周公旦教导成王之言(张闻玉《逸周书全译》)。然《周书序》载“武王评周公维道以为宝,作《宝典》”;《逸周书•武儆解》载武王重病,“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如此,《宝典》篇当是武王所作。
此篇可析出成文三条。第一条成文:修身、择人、敬谋、慎言之典。
此文是周武王诏告周公旦之言,重点阐述统治者修身、择人、敬谋、慎言等方面的原则,皆为政之宝贵经验,统治之大法,是名副其实的“宝典”。武王先提出“四位、九德”说,论述修身的重点。其中所述孝、恭、武、温等德行,在春秋时代仍为上层贵族所重,如《国语•晋语》载赵简子言论中就曾有提及。其次,武王提出“十奸”说,归纳出十种行为有伤德行,不可用。再次,武王以“十散”说谈谋略中应注意的问题,言明谨言慎行、头脑清醒对谋略成功的重要性。最后,武王申明“三信”,谓君王只有行政公正、赏罚分明,才能为百姓所信服。
第二条成文:“未能生仁,恐无后亲”论。
周公旦所作。他在听了武王“四位、九德、十奸、十散、三信”等论述以后,一方面表示同意,认为武王所述乃为政之宝;一方面予以补充,提出“未能生仁,恐无后亲”的观点,强调“仁”对维持和延续统治的重要性。
第三条成文:“仁以爱禄”论。
周武王所作。他重申了信、义、仁的重要性,并提出“仁以爱禄”的思路,以确保信、义、仁的推广与实施。
此篇中,周武王表达了对统治者个人德行和才能之要求的最全面的看法,是周武王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故而在传位成王时,同时也将《宝典》传给他,以示对继承者的期许。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