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第十一辑》是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收到的文章和发言整理稿的辑录,全书分三部分:“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发言选录、“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媒体报道。本书稿主要围绕以下论题展开:(1)生活儒学的总体思想系统;(2)生活儒学的本源存在论:生活、情感与存在;(3)生活儒学的形上学建构:“变易本体论”;(4)生活儒学的形下学建构——伦理学:“中国正义论”;(5)生活儒学的形下学建构——政治哲学:“国民政治儒学”;(6)生活儒学的思想视域与方法论:与现象学的比较;(7)生活儒学的若干观念:时间、语言、诠释、历史、社会、宗教等;(8)生活儒学的儒学史观:“儒学三期”新论;(9)其他相关话题。
主编杨永明:男,四川通江人,史学硕士、教授。现任四川省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现代新儒学研究。
执行主编郭萍:女,山东青岛人,哲学博士,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研究。
●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简介«当代儒学»编辑部(1)
●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
从正义论到责任论
———儒家之“义”的多元指向 涂可国(5)
生活儒学:一种西绪福斯式的形而上学努力 傅有德(27)
“生活儒学”之我见 林存光(32)
儒家历史哲学建构的新探索
———评“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 徐国利(41)
“生活儒学”与儒学在中国的第三期复兴 谢爱华(59)
黄玉顺“生活儒学”的存在观 孙铁骑(74)
中国正义论的兴起 石永之(83)
感通本体引论
———兼论当代儒学的实体论与情感论 蔡祥元(95)
“去生活”的哲学
———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论 崔罡(119)
诗情、易道与正义
———论黄玉顺“生活儒学”中的易学思想 杨生照(148)
生活与自由
———论“生活儒学”对“自由儒学”的启示 郭萍(192)
当代儒学复兴中的概念建构与生活语言的关系问题
———以“生活儒学”为视域 刘宏(207)
“后新儒学”时代的生活儒学
———兼与黄玉顺先生“生活儒学”的比较 郑治文(213)
去生活———生活儒学中的实践哲学 李海超(229)
生活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 高春林(245)
当代儒学复兴与“科学的复位”
———简论黄玉顺“生活儒学”的科学观念 郝兴宏(255)
论变易的三重显现:不易简易交易
———黄玉顺“变易本体论”的一种启示 杨虎(266)
论“纯阳终极形而上存在者”的设定
———“生活儒学”三级架构视域下
佛教的阴阳问题与判教问题 王硕(277)
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
———评黄玉顺“中国正义论” 张新(304)
«易传»形上学的双向开展
———以“变易本体论”为指引 张小星(315)
批评回应丰富
———学界关于“生活儒学”的论辩 吴越强(330)
●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发言选录
主办单位代表致辞
从正义到责任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略评 涂可国(344)
儒家应当打造一种高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 王学典(348)
超越国族叙事ꎬ走出儒西对抗
———评黄玉顺“生活儒学” 傅永军(351)
生活儒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儒学建构 杨永明(353)
立足现代生活ꎬ重新认识儒学 王新元(355)
学者发言
启蒙、复魅与儒学重建 任剑涛(358)
感动与儒家伦理的生活基础 王庆节(362)
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发展的一种哲学向度 程志华(367)
儒家性情论诠释的新模式 赵法生(370)
怎样对待生活?
———略评生活儒学与大陆新儒家 林存光(372)
回到“存在”而重构“存在者”
———关于生活儒学思想进路的一些思考 胡波(376)
儒学的当代形态与现实生活 罗传芳(379)
以简朴的生活态度践行生活儒学 杨海文(383)
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 徐国利(386)
生活儒学与现象学及正义论问题 谢爱华(390)
生活儒学与儒家情感理论的关系 沈顺福(393)
生活儒学对儒学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魏彦红(396)
对生活儒学“中国正义论”的几点困惑 陈治国(399)
哲学性与现代性问题
———评“生活儒学”在当代大陆儒学中的两个特点 任文利(401)
时代的主题与儒学发展的理路
———读“生活儒学”有感 徐庆文(404)
生活儒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建构 朱雪芳(407)
生活儒学与缘情制礼 宋大琦(409)
评“生活儒学”及其“中国正义论” 石永之(412)
破除对“生活儒学”存在观的误读 孙铁骑(417)
论生活儒学中“仁爱”之地位的合法性 陈晨捷(419)
从儒家正义论到“中国正义论” 巴文泽(423)
生活儒学的易学思想 杨生照(425)
儒家政治哲学的活水源头
———论民本原则的价值性及其普适意义 蒋孝军(429)
从生活儒学到儒家商业伦理的诗性构建 王堃(432)
自由儒学:“生活儒学”自由之维的开展 郭萍(435)
中国正义论: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 张新(438)
生活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 高春林(441)
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佛教阴阳观念与判教问题 王硕(443)
生活儒学与«易传»的形上学 张小星(446)
学界“生活儒学”论辩的启示 吴越强(451)
●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媒体报道
生活儒学研讨会开幕
学者呼吁儒学与自由主义深度对话 曾洁 /中国新闻网(457)
“生活儒学”研讨会召开 苏锐 / «中国文化报»(458)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南客 /腾讯网(459)
倾听生活ꎬ重建儒学
多家单位联合举办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当代儒学»公众号(460)
倾听生活呼唤ꎬ重构儒学理论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张恒 /中国儒学网(461)
儒者使命:面向生活ꎬ重建儒学
———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小星 / «衡水学院学报»(463)
《当代儒学·第十一辑》回应时代呼唤、着眼于儒家“活的思想”,推动儒学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推进当代儒学的思想原创、理论建构,推介当代儒学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