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让罗马人发笑?谁在笑?什么时候能笑,什么时候不能笑?谁在制定笑的规则和文化?笑在罗马人生活、权力和意识层面扮演了何种角色?
本书既是一部“笑史”,又是一部罗马社会文化史。作者在广博的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考古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幽默诙谐但又不失严谨的笔触讨论了古罗马“笑”的关键主题——从开着玩笑的演说家、弄臣,到可笑的猴子,重现了古罗马社会运作方式和权力体系,揭示笑在古罗马的核心地位和文化意涵。本书不但为了解古罗马的社会与文化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跨文化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古典学教授,因其突出的学术贡献于2018年受封爵士。研究方向为古罗马史、政治史、宗教史、艺术史、文学史,亦关注女性权力等议题。主要著作有《罗马宗教》(Religions of Rome)、《罗马凯旋式》(The Roman Triumph)、《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SPQR: 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Pompeii: The Life of a Roman Town)、《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Women & Power:A Manifesto)等。
前言
第一章 认识罗马的笑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与笑有关的疑问 :古代与现代
第三章 笑的历史
第四章 罗马的笑 :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
第二部分
第五章 演说家
第六章 从皇帝到弄臣
第七章 在人与动物(尤指猴子与驴)之间
第八章 爱笑人
后记
致谢
文本与缩写
参考文献
重要专名词一览
前言
2008年秋天,我在伯克利的萨瑟系列讲座(Sather Lectures)担任讲席教授,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关于是什么让古罗马人发笑?包括他们突然大笑(或声称自己如此)的方式、场合和原因,我们讨论得兴高采烈。我希望,本书能够捕捉到那时感受到的些许乐趣。
《古罗马的笑》一方面和当时的讲座内容十分贴近,但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每一次讲座都以罗马人的笑的某些特定方面为主题?比如罗马皇帝利用舞台上的“猴戏”所开的玩笑,及罗马的知识分子对于人们在被呵痒时为何发笑的学术性思考(偶尔也显得有些愚蠢)。我试着将对于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穿插到这些案例研究中,甚至会在夜深时转移阵地,到伯克利舒适的酒吧或咖啡馆里和学生们接着讨论。
很显然(希望如此),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以我的讲座内容为基础的。不过,那些在深夜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则被撰写成了一系列新的章节,即第一部分。在这本书里,摆在我面前的是任何关于笑的历史书都摆脱不了的几大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罗马的笑史中尤为显著。我们真的能搞清楚过去的人们怎么笑、为什么笑吗?我们几乎都没办法解释自己到底为什么笑,这一点究竟有没有影响?“罗马的”(不同于,比方说“希腊的”)笑真的存在吗?我想大部分读者都会从第一部分看起,接着看第二部分,但反过来也不是不可以?您也可以先浏览第二部分,然后再转过头来,研读内容和范围更为宽泛的第一部分。
我尝试着深入地剖析罗马人的笑。本书并不是针对罗马人的笑的综合性研究(事实上,我也说不好这类研究应该是怎样的,对它的可行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就更无从得知了)。与之相反,本书旨在展现与罗马“笑学”(laughterhood)?借用俄国诗人韦利米尔? 赫列勃尼科夫(Velimir Khlebnikov)的说法?的一系列碰撞:小丑和弄臣,吃吃地笑的人和开怀大笑的人,还有理论家和说教者们。本书将把古代文学中某些不太受重视的领域置于中心位置(比如罗马笑话书《爱笑人》[Philogelos],还有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us]极富才思、言辞诙谐的著作《农神节》[Saturnalia]),同时还将借由对笑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罗马文化和其中一些最为知名的经典作品?比如维吉尔(Virgil)的《牧歌》(Eclogues)和阿普列乌斯(Apuleius)扣人心弦的小说《金驴记》(TheGolden Ass)。
当然,《古罗马的笑》一书难免会折射出我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和文化历史学家的兴趣及专长所在。我专注于研究笑,并认为不管笑出于怎样的心理根源,它都是一种不断变化、适应性很强的文化形式。我不是要假装自己是个神经学家,而且(正如几处注释表明的那样)我一直都不相信神经科学在我们理解笑的文化及历史变异时能派上多大用场。正如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那样,我的关注点在于罗马文化,而非希腊文化。不过,我们在后文中也将看到,把古典时代完美地二分成希腊时代和罗马时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也一直坚持与斯蒂芬?哈利韦尔(Stephen Halliwell)的著作《希腊的笑》(Greek Laughter,2008年)形成唱和?我会直接引用这本书,不过只是为了表达不同意见,或者是强调一些与我的观点紧密相关的论述。对于我的关注点,我一直都保持着坚定的“异教徒”风格,有些人可能更欣赏富裕的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徒围绕笑进行的大量辩论,我要向他们道歉,因为本书并不涉及这些。
我的目的与其说是整理与罗马的笑相关的观点,倒不如说是想要把这一主题变得更复杂、更混乱一些。有一些人自认为他们能够解释、控制变化多端的笑的现象,我对他们的方法向来是没什么耐心的。说实话,我已经快要受够人们的某些观点了:他们总认为,笑归根结底只关乎权力(这话没错,但是哪种文化形式不是如此呢?),或者认为它是在乖讹的驱使下产生的 (在某些情况下当然如此,不过讽刺作品和打闹剧带来的欢乐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解释清楚的)。本书是对那些过度简化的做法和长期以来的一种挑衅的回应?提醒着我们笑在罗马有着令人费解的核心地位,并要求我们借由笑,从另外一个稍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罗马文化。
本书将从罗马的两个场合起笔,在这两个场合中,笑被明确地记载进了古代的文本中:一个是发生在竞技场里的一次暗笑,另一个则是喜剧舞台上的一个玩笑。
(比尔德)让罗马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借此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类最基本、最独特的能力——笑。了不起的比尔德女士写就的又一部佳作,我认为这是她最棒的作品之一。
——《独立报》
对于一向在我们心目中雄伟庄严的罗马,她让喧闹的笑声幽幽重现。……极尽敏锐,又不避其繁。
——《每日电讯报》
她的论述给了人们新的视角,乃至能以此看待她未探讨的作品。
——《纽约书评》
《古罗马的笑》就像一部考古学巨著,让我们透过古老文化一面有裂缝的镜子,瞥见自己的模样。
——《华盛顿邮报》
◎深度还原古罗马的社会与文化,带领读者置身那个神秘、刺激、优雅、恢弘的时代。
◎立足古罗马的“笑”文化,探究我们司空见惯但又往往会忽略的主题——笑。
◎我们以为笑只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表情,但是在罗马社会里,它关乎权力,关乎生存,关乎生死。仔细想来,在今天何尝不是如此。从古罗马的镜子里,仿佛能瞥见我们自己的模样。
第一章 认识罗马的笑
狄奥的“吃吃地笑”和格那托的两次“笑”
罗马竞技场,公元192年
公元192年,一位年轻的罗马元老正坐在罗马竞技场内的前排,眼前的情景让他不禁难忍笑意。这时候被别人发现他笑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罗马皇帝康茂德(Commodus)此时正亲自主持着场上的表演,而场内满满登登地坐着大约五万名观众?按照规则,元老们坐在视野最好的台边区;女人和奴隶们则挤在最后面的高处,他们根本看不清竞技场里血腥的缠斗,毕竟场地在下面一百多英尺 以外的地方。不过也有人对于这场表演,决定离得远远的,因为人们传言皇帝?这场演出的明星和主持人?打算扮成赫拉克勒斯(Hercules),往观众席发射致命的毒箭。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奴隶(或女人)坐在后排要安全得多。
不管你是家财万贯还是一文不名,心惊肉跳还是无畏无惧,所有的观众都需要强大的耐力。整场演出会持续整整十四天。场内的座位很硬,那些有钱的聪明人一定会带着垫子、饮料以及野餐食物。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一定要为皇帝扮作角斗士、野兽猎手和神祇时的滑稽动作鼓掌。第一天,他“从竞技场四周的栏杆边上往场内的熊身上投掷长矛”,杀死了一百头熊(一名目击者犀利地指出,此举“是为了展现射击术,而非勇气”)。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来到场内,那些动物牺牲品被放在他面前,不过它们都被严严实实地关在笼子里;吃过午饭之后,他就模仿角斗的场景继续猎杀野兽(胜者当然永远是他),直到真正的角斗士出场为观众表演。
康茂德于192年12月31日遭到暗杀,这些表演就发生在暗杀的几个月前。而在此时的观众席上,我们那位年轻的元老几乎要放声大笑起来了,不过他还是强忍住了?他从头上戴着的花环上摘了些月桂叶,放在嘴里狠狠地嚼了起来,好掩饰自己脸上快要藏不住的笑意。当然,这是他自己对这一切的说法。
这位元老就是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Cassius Dio),他的家族最早来自比提尼亚(Bithynia,今土耳其境内),世代活跃在罗马帝国的政界。狄奥本人是3世纪早期政界的领军人物:他曾两次当选执政官,第一次是在205年前后,当时正值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统治期间;第二次则在229年,与当时的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Severus Alexander)共事;除此之外,他也曾担任过阿非利加、达尔马提亚和潘诺尼亚等行省的总督一职。不过,狄奥现在更出名的是他撰写了一部共八卷的罗马史。这本史书是用希腊语写的,从埃涅阿斯(Aeneas)到达意大利开始,一直写到他所在的3世纪,前后总共跨越了一千多年。这次强掩笑意的轶事,就是他在这部书比较靠后的一卷中记录下来的。据狄奥自己说,这部书花了他二十多年时间,他从2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准备,先是做了一番调查研究,然后才着手下笔。这部史书的原貌只有近三分之一被保存了下来;至于其余大部分内容(包括192年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从中世纪对狄奥作品较为精确的总结或摘录中窥探一二了。
让狄奥按捺不住笑意的,正是罗马帝国戏剧表演史上的一个难忘时刻。狄奥先是介绍了皇帝威胁全体观众,要对他们施以赫拉克勒斯的暴行,然后又描述了康茂德怎么袭击坐在(处境危险的)前排的元老们:
皇帝沿着几排座位来回走动着,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们都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他杀死了一只鸵鸟,砍下了它的脑袋,然后走到我们坐着的地方,左手举着那只鸵鸟的头,右手则举着那把血淋淋的剑。他什么都没说,只不过咧嘴笑着摇了摇头,其中的意味就昭然若揭了:那只鸵鸟的下场就是我们的下场。我把花环上的月桂叶摘下来放在嘴里嚼,还劝那些坐在我旁边的人也这样做——这么一来,我们的嘴巴就一直在动,便能掩盖住我们在嘲笑他的事实了。不然的话,很多人早就因为嘲笑他而被当场一剑毙命了(因为我们当时并没有感到紧张,只是满心觉得非常好笑)。
透过上述描述,我们得以窥见罗马帝国政治中坐在前排的危险人生。罗马人的笑跃然纸上,而这样的场合在近两千年里都是十分罕见的。我们能够理解狄奥笔下的感觉,几乎能对他感同身受。他把自己是怎样拼命隐藏住笑意的经历一笔带过?事实上,他的这一经历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他们都曾咬住自己的嘴唇,或是口香糖、橡皮,隐藏或抑制住脸上和嘴角的笑意,让自己别因为在完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笑出来而陷入危险或者尴尬的境地。如果把月桂叶换成糖果的话,罗马人在这种时刻和我们就没什么差别了。
现在可能有人会说,狄奥有“吃吃地笑个没完”(getting the giggles)或是“被处死”的危险?这就是我们经常可以想象的那种挣扎,一方面是审慎、服从和礼貌,另一方面是按捺不住的笑意。但是,在狄奥的表述中,并没有体现出英文单词giggle的性别色彩?正如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所言,这个词的发音“表现出女人用她们能够采取的唯一方法去羞辱男人时的那种天真的愉悦”。狄奥也没有用希腊语单词kichlizein,这个词在英文中常被译为giggle,本身带有浓重的情色意味;实际上,在某些场合下,它甚至被明确定义为“娼妓的笑”。狄奥自己用的词其实是gelōs或gelan,这是标准的希腊语单词,从荷马开始一直被沿用到罗马时代,意为“笑”(名词)或“发笑”(动词)。它也是现代一些专门用来描述“笑”的词语的词根,比如形容词gelastic(痴笑的)和名词agelast(不爱笑的人),这些词语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难免会突然出现。
在这个故事中,被滥用的罗马皇权成了被嗤笑的对象。这让人莫名感到欣慰。在狄奥的笔下,康茂德在竞技场里向观众发出的恐吓既险恶又可笑?他的描述让我们明白,笑也可以成为对抗罗马独裁专制和滥用权力的武器:心生不满的人们既可以用暴力、阴谋和造反作为回应,也可以选择不把强权当作一回事。
在狄奥的《罗马史》(History)一书中,这并不是笑唯一一次在罗马皇权和臣民之间起到了作用。据他记载,在那之前大约500年,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初时,在罗马扩张期间也发生了一个故事,只不过更加鲜为人知罢了。这件事使得当时的罗马人与意大利南部一个叫他林敦(Tarentum)的希腊城邦发生了冲突。刚开始出现摩擦时,罗马人派了一群使节前往他林敦。这些使节全都穿着庄重的托加长袍,想着用这样的装束震慑一下他们的对手。据狄奥的说法(因为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的版本),当使节们抵达他林敦时,那儿的人对罗马人的衣着大肆嘲笑了一番,有一个人甚至还拉了泡屎,弄得主使节卢基乌斯?波斯图弥乌斯?墨革卢斯(Lucius Postumius Megellus)原本干干净净的衣服上全是大便。当地人都把这事当作乐子,不过这却激怒了波斯图弥乌斯,他对此的回应并不让人意外。“笑吧!”他说道,“还能笑的时候就尽情笑吧!因为你们会哭很久很久的,到那时,我要让你们用血洗干净我们的衣服。”他的威胁变成了现实:罗马人的胜利,意味着他林敦人确实不久就付出了血的代价。
他林敦人在笑什么呢?或许,他们多少是在表达嘲弄或不屑(在狄奥看来,当长袍被那个大胆挑衅的人弄得肮脏不堪时,波斯图弥乌斯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但是,狄奥又在书中暗示道,他林敦人如此笑闹不已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罗马人在正式场合穿的长袍实在是太可笑了。如此看来,这个混合着笑、权力和威胁等元素的故事,和多年之后竞技场里发生的故事还真是遥相呼应。权力的使用总伴随着笑的出现,并受到它自发的挑衅。除此之外,我们从他林敦的这个故事中还得到了一点额外的收获?它清晰地表明,罗马长袍既臃肿又不实用,在古代世界的非罗马人看来十分可笑,而身处现代世界的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狄奥在竞技场里竭力掩藏笑意,他的做法引出了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本书将要讨论的。第一,是什么让罗马人发笑?或者说得再明确一点,是什么让罗马城市里的精英男性发笑?毕竟,我们对穷人、农民、奴隶和女人们的笑几乎一无所知,只能从城市中精英男性对此的描述中了解一二。在古代世界里,要想显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异,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宣称他们笑的方式和对象都有所不同,这在现代也经常如此。第二,笑在罗马精英文化中是怎么运作的,有什么作用?它在政治、知识和意识等层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怎么被管理控制的?关于罗马社会总体上是如何运转的,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第三,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或切身感受到罗马文化和罗马人的笑?其中有没有哪些方面会让人觉得罗马人“就像我们一样”?又或者,研究罗马人的笑的现代历史学家们会不会常常像是外国派对上焦急的宾客那样?跟着旁人一起发出友好的笑声,好让自己显得礼貌得体,但其实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听懂这个笑话。
这些问题都很重要,我希望它们能为人们了解古罗马的社会及文化生活提供新的视角,也能为人类的笑的跨文化历史研究提供一些源于古典时代的洞见?我指的主要是笑,而不是幽默、风趣、情感、讽刺、诙谐诗和戏剧等相关主题,尽管它们都会在下文中不时亮相。当我们回过头再看狄奥笔下竞技场里的情景时,便会意识到上述这些问题有多么复杂、有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意想不到地)还极具启发意义。狄奥的这个故事乍一看十分直白易懂,不过就是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机智的年轻人在面对2世纪时期罗马草菅人命的强权政治时,用咀嚼月桂叶的办法掩盖住笑意,救了自己的命?然而这段描述远不止看上去的这样简单。首先,据狄奥记载,他用的策略是“咀嚼”,而不是我们更熟悉的“咬”。当然,人们在讲述这段故事时,总是乐意把故事里的情节说得完全符合如今的某些俗套?那些拼命忍住笑的人们会嚼着某些方便的东西来压抑住笑意(“狄奥描述了他是怎么……通过拼命咀嚼月桂叶……让自己忍住别笑出来。”一位现代历史学家是这样总结这个故事的。)。但是,狄奥却明确表示,他的举动并不是防止自己发笑,而是巧妙地利用下巴在咀嚼树叶时的动作来掩饰脸上的笑意,甚至?万一他发出笑声,还能用来当作托词。
狄奥在笑什么?
权力在“狄奥的笑”的不同方面是如何运作的?这的确是一个颇为微妙的问题。有人认为狄奥半遮半掩的笑其实是对康茂德暴政的颠覆和反抗?这种看法诚然令人信服。而且它也和许多现代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一直把笑描述成一种“难以驾驭的力量”,“一种对极权主义的大众抵抗”。照这些说法,当暴虐的独裁者和一个表面上得过且过的元老僵持不下时,狄奥的笑就变成了一种本能的有力武器:不光因为他的笑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元老的反抗,还因为它以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暴露了康茂德的荒诞可笑,戳破了他的面具。和他林敦的故事一样,我们也没办法撇开其中嘲弄的成分,毕竟顾名思义,一个能让我们发笑的人,可不就是可笑的(laughable,也作laugh-able,这个词意义上的含糊不清也会是本书中反复探讨的一个话题)吗?
但是,这还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在各种伪装的掩护之下,笑既可以为统治力量效劳,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对抗权力的武器。而在这个故事里,康茂德皇帝自己就在咧着嘴笑,即grining(我是这样翻译的),当时他一边摇着头,一边朝着面前面露惧色、茫然不知所措的?或者说是满心觉得好笑的元老们晃着手中的鸵鸟头。狄奥用的原词是sesērōs(由动词sesērenai演变而来),字面意思是“张开嘴唇”(伤口的“裂开”也用这个词);它可以用来表达友好的含义,不过更常见的用法就和这里一样,隐含着一种威胁的意思。毋庸置疑,皇帝的表情和狄奥纯粹的“笑”远不是一回事(这也是我那么翻译的原因,尽管用grin这个词可能会引出一些具有误导性的现代含义)。但是不管怎样,这个词和其他表现嘴唇和口部动作的词一道,构成了古希腊用来表示笑的词汇,以及与其相关的同源词。
罗马各种权力关系的展现、协商、操控和争斗都是借由“笑”来完成的。每当你冲着独裁政府露出笑意,权贵之人就会以牺牲弱者为代价回敬一个“笑容”?他们甚至会捉弄弱者,强逼他们笑出来。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波斯图弥乌斯对他林敦人的嘲讽所传达的信息如出一辙(“笑吧!尽情笑吧……”),而且它的寓意和康茂德的先祖卡利古拉(Caligula)皇帝的一桩惊悚传闻也别无二致:卡利古拉曾在早上强迫一个人去观看他儿子被行刑的过程,然后下午就邀请他共进晚餐?还逼他谈笑、逗乐。也就是说,罗马的社会秩序和地缘政治秩序中的不平等成了滋养笑的沃土。
与之相比更微妙的问题是狄奥到底在笑什么。当眼前的皇帝挥舞着手中的鸵鸟头时,这位元老为什么伸手去够头上的花环?我们正在讨论的可不是一个笑话。尽管对于笑和笑话的研究经常都是同步进行的(本章的第二个故事讨论的就是罗马人某些场合下的“笑”与拉丁语中某些口头笑话之间的关系),但其实多数文化中的大部分“笑”都和笑话没有一点关系。这个故事中的情况也是如此,就像狄奥本人表明的那样:皇帝打扮成竞技场里的角斗士(或者穿得根本就很随便,只穿了件短袍,光着脚),趾高气扬地斩下了一只笨手笨脚的鸵鸟的头,而且这只鸟有着世界上最长最蠢的脖子,这一幕难道不可笑吗?谁还会管那背后潜藏着怎样的威胁呢?那皇帝像不像是在拙劣地模仿着神话里英勇的刽子手珀耳修斯(Perseus),挥舞着手中的剑和美杜莎(Medusa)的头颅?又或者,这“笑”是不是真的就像近来的评论家们认为的那样,纯粹是出于恐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紧张的笑),绝对不是因为当时的情景有些好笑?
在解释“笑”的含义时,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要是有人哈哈大笑起来,旁人最常见的反应便是问“你们(或他们)在笑什么(laughat)”?或者干脆问“你们(或他们)为什么笑(laugh)”?毕竟“笑”(laugh)和“因……发笑”(laughat)并不总是一个意思,尽管有许多权威的理论不这么认为。这样的问题当然是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答案的,而且你又能指望从大笑着的人那里听到什么呢。事实上,不管他们怎样回答你,都不太可能独立、客观地解释清楚到底为什么要笑,因为那些答案往往都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还原那些让人发笑的辩驳、争论、恐惧、悖论、欢闹、逾矩或焦虑。以这个故事为例,假设狄奥没能控制住自己,被康茂德的心腹发现了他笑得正开心,那人一定会上前质问他为什么要笑。不难猜测狄奥大概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可能会说是因为邻座刚刚在他耳边讲了个笑话,也可能会说是因为坐在后排的那个秃头男人(总之跟皇帝的滑稽动作一点关系也没有)。同样,我们也能猜到当天晚上回到安全的家里以后,他会怎样重现这一幕:“没错,我就是在嘲笑他……”毕竟,如果“笑”具有(或能够具有)政治性的话,那么人们就自己的笑给出的说法和理由(或真或假)也都同样具有政治性。
自然,在狄奥《罗马史》一书的描述中,这些因素也都有所体现。他的叙述极富感染力,联想到现代生活中那些需要憋住“吃吃地笑”的场合,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正因如此,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中的文学技巧和政治技巧,只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围观了一场罗马的“笑话”(尽管早已相隔千年)。当然,我们并没有真的目睹那一幕。这一切都是狄奥精心撰写的分析,然后被摘录到了中世纪的某本文摘中(想必汇编者认为这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皇帝的罪过)。它最初被写下来,是在事情发生的二十多年后?在那时,与独裁的康茂德皇帝划清界限无疑是明智之举。而划清界限显然就是狄奥的目的,他声称自己当时因为皇帝的古怪行径笑了出来?并且绝不是出于害怕,而是因为那一幕实在太可笑了(“我们当时并没有感到紧张,只是满心觉得非常好笑”。他坚称事实如此,尽管很多人都怀疑他是因为紧张才笑的)。狄奥表述的重点在于它所提供的追溯性,及其可能带有的经过一定艺术处理的倾向性。他说“我觉得这个很好笑”,或者说得再清楚一些,“我不能让别人发现我在笑,不然我就死定了”。这样的说法一方面控诉、嘲讽了独裁者,另一方面又将作者刻画成一个务实、和善的旁观者?并且还能在面对皇帝残忍而又愚蠢的举动时保持清醒。这无疑正是狄奥所盘算的。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