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虎全编》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
“文心雕虎”本是刘绪源在《中国儿童文学》杂志所开设的一个极具风味的书评专栏,一直广受读者好评。继2004年结集出版以来,已绝版多年。此次再版,保留了原版“雕虎之辑”的精选之作,并增加了作者后期在《文学报》等媒体上发表的新作,故称为“全篇”。从中既可领略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风云寒暖,也可汲取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所奉献的理论精华。
著者:刘绪源
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历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著有小说《“阿戆”出海》,理论专著《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长篇随笔《人生的滋味》《体面的人生》《苦茶与红烛》,以及书评书话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桥畔杂记》等。
•上 编•
01“我苦呵,我一直单干……”
02张弘的童话特别在哪里
03什么是习作,什么不是习作
04什么是理论,什么不是理论
05读《三重门》所想到的
06美与绮丽
07“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
08“纯文学”与“娜拉”
09你写动物小说困难吗
10童年的背景
11儿童文学的神秘入口
12童话哲学家
13幾米与儿童文学
14拿什么奉献给儿童
15文学与不满
16儿童文学的“轻”与“重”
17为什么不感人了
18日常生活的文学魅力
19哈利•波特与汉姆莱脱
20解剖幽默
•下 编•
01试说杨红樱畅销的秘密
02波兹曼的失误与中国式的误读
03极清浅而极深刻
04创作,应是一种发现
05像安徒生,还是像格林
06怀念我们的80 年代
07“迪士尼”与“物种多样性”
08一只鞋子的故事
09非凡的马鸣加
10什么是“廉价效果”
11从与顾彬对话说起
12多米诺骨牌的前端
13学术美文传统不应丢弃
14“似是而非”三题
15取法乎上
——试说《哈利•波特》的文学性
16还有谁在从事宏观研究
——兼谈“走出战争状态”
17再当一回碎嘴婆
18药•软饮料•水果
19你能造出一棵树吗
20俄罗斯馆启示录
——也给“分级阅读”泼点冷水
21童诗复兴线路图
22激将
23中国需要重新“发现儿童”
24美,也需要深刻
25“骋学”与“逞才”
26儿童诗三题
——读刘保法近作有感
27从《蟋蟀》到《斗蛐蛐》
——少年小说题材开拓思考之一
28真实•典型•度
——少年小说题材开拓思考之二
29素材怎么变成文学
——“薄荷香”启示录
30给青年作家庞鸿的信
——直言我对《刘大凡和她的同学们》的不满
31从四位作家,看什么是动物文学
——略谈西顿、沈石溪、袁博和黑鹤
32也谈“泛儿童文学”
——读眉睫《丰子恺札记》有感
33牧铃找到了自己
——兼论《恐龙岛》的体裁归属
•附 编•
01回到生活,回到文学,回到美
——近三四年原创儿童小说阅读笔记
02儿童小说的早春天气
——近年部分作品之读与思
03听一听儿童文学的脚步声
——2015 年的回望和思考
04却顾所来径,童稚满山林
——回望近五六年儿童文学发展
小跋
什么是儿童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工作
一年多前,在一次谈文艺批评的会上,我曾听北京某名校一位名教授说:“评论家的工作就是揭露作品中的问题,作家和出版社要把书卖出去,就把作品说得怎么怎么好,评论家就要说话,要让读者看到真相。”我在下面悄悄说:“这哪是评论家啊?这不是‘城管’吗?”
其实,评论者、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他们的主要工作也不是揭露和阻挠,而是推进——并不是自己推进,主要是作家们在推进,评论家应是作家们前进时的助力(不是阻力)。
文学是艺术,是审美,是创造。推进文学的发展,主要是靠创造者来完成的,那是审美经验、审美方式、审美境界的突破。这种突破只能以新的作品来完成,不可能以理性的研究和分析来取代。研究者自以为高人一等,像钱锺书先生说的那样忙于“教训作者,开导读者”,那只是不自量力而已。
但评论和研究又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李约瑟难题”并不是什么难题,结论其实是清清楚楚的。不是因为中国缺乏经验、实践、审美、发现和创造,而是因为中国没有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中国的那么多偏于感性经验的创造和发现,缺少科学理性的论证,没有理性为它们“立法”,这样,创造和发现来了又去,产生了又流失了,没有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验和总结,上升为科学。这就证明了理性的重要。在文学上,理论和批评同样是不可少的。
所以,儿童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写文学概论,不是搞史料收集,不是概念上的没完没了的论争,更不是解释政策……这一切可能都重要;前面提到的揭露“假冒伪劣”,批评低质量的作品,这也重要;但它们都不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让文学活起来,发展起来,让儿童文学有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这样,理论、史料、教学、论争……这一切才会被“激活”,理论才不会成为死的理论,材料也不至于成为死的材料,学科也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所以,在儿童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当下的创作,寻找创作前进的动因,发现创作中不断出现的“新质”。
在 2016年 4月 28日的《光明日报》上,有一版关于老作家宗璞的报道。在社科院外文所,宗璞说:“研究外国文学也要时时关心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在的创作。”当年外文所的所长冯至同意这一观点,还说:“这是一个自然的事实。”既然连外国文学研究都要关注当下新作,儿童文学研究又怎能不对当前蓬蓬勃勃的创作投以最热切的目光呢?
关注当下的创作也有助于理论本身的发展。离开了创作界的理论就是无源之水,封闭的逻辑推论是推不出“新质”来的,所以理论的发展光靠理论界自身是不能完成的。别林斯基的理论是和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作家的最新创作同时完成的,勃兰兑斯的理论是和整个 19世纪欧洲文学一起建立的,巴赫金的理论离不开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那一代苏俄作家的研究,美国批评家埃德蒙 • 威尔逊的理论也与包括普鲁斯特在内的大量现代派作家的涌现有关。而现在,西方理论界怪论迭出,这与他们脱离创作界,长期关在校园里作茧自缚有关。为什么怪论往往出自文艺理论家之口?为什么有的文艺理论家有时会像“民科”(缺乏专业基础的“民间科学家”)那么自大而可笑?就因为他们成了无源之水——文艺理论的基础既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现成的理论教条,而是活生生的当下的创作。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成为一种借鉴、一种教训。
下面简单汇报一下我这几年在观察和评论儿童文学新作时的收获——
前几年,在研究青年作家汤汤的童话时,我发现,她的童话常有三个层次。一是表层,即生动的、充满童趣的、每每与众不同的叙述层;二是与现实对应的层面,即故事中的许多意象非常巧妙地让人感觉到自己也是熟悉这一切的,自己也与这奇异故事有关,这是她的童话让人觉得沉甸甸的关键之处;三是人生意味与生命价值的层面,即常能生发出一些与永恒价值相通的东西。而第二层的存在,使她作品充满现实感,但与张天翼、孙幼军等又很不同。那些前辈往往把现实生活事件直接搬进童话,但汤汤只给你一种相应的审美感受,也就是以审美的、童话的境界来对应现实,这种艺术效果更好。强烈的现实感是中国童话的一大特色,而汤汤的实践无疑是中国童话创作的重大突破。在研究李秋沅、谢倩霓等人的新作时,我又发现了“质感”的重要。我提出:“文学中的质感,其实是由那些‘编不出来’的部分组成的。一部作品,从头读到尾,如全都是别人也能编出来的内容,那就是没有质感。能支撑起质感的,应是再聪明的脑袋也无法编造的,那只能是生活赐予的,是你生命中所偶遇的,是长期积累的独到发现和体验。纯文学的‘真生命’,就是由大量充满质感的文学体验聚合而成的。”
在研究青年作家顾抒的短篇幻想小说时,我发现,幻想类作品往往单薄,即使村上春树(他无疑是当世最优秀的幻想小说家)的成功之作,也让人觉得“有一种空空的感觉”。因为幻想再巧妙,终究是虚设的,不可能像托尔斯泰那样以真实密集的细节堆出人生的厚度。但幻想小说是现实和幻想的结合,要想不单薄,只有在现实这部分加重加厚;同时,在幻想中注入更多现实的底蕴。这正是顾抒最近一批新作成功的奥妙所在。
在研究动物小说的时候,我又发现,真正第一流的动物文学必须有一定的“纪实性”。尽管它也可以虚构,但不能用人的思维来虚构,必须展现真实的“动物生活”。有个别青年作家以动物发展史的理论知识为依据,虚构从未见过的动物,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从概念出发”,这是不可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的。由此,我对像黑鹤那样从“动物生活”出发的动物文学作家寄予极大的希望。
类似的理论发现还有很多,我在阅读和评论儿童文学新作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创作活力,我有一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我愿意和无数儿童文学作家共同成长,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投入到这创作与批评、创造与发现的实践中去!
刘绪源
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之邀所作发言
草于2016年5月
我是刘绪源先生的“粉丝”,我很敬佩他,他学问很大,不光搞文学研究,还长期钻研儿童文学。他的文章我都看,都喜欢。他的文章,儿童文学工作者要好好体会。因为他所指出的都是儿童文学的要害问题和实际问题,他敢讲真话,而不是人云亦云。
——任溶溶(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
刘绪源是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人有自己的架子和风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和批评因为有他和他这样的人的存在,有了对话风气,有了必要张力,从而避免了随风唱和的堕落。他对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富有说服力的论证,当是商业化浪潮中儿童文学界须时刻聆听的钟声。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
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任主编,我感激刘绪源先生以他的“文心雕虎”为刊物的品格建立增添了理性的亮色。他的一些智慧、雄辩、真诚得如同“脱口秀”般的观点,其实已经在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纪念奖得主)
批评家亦要有“风骨”。刘绪源之批评笔墨,文字清新明净,思想坚实峭拔,可谓“风清骨峻”。其一般文学的深厚功底与儿童文学上的上佳悟性,相得益彰,乃儿童文学批评界不可多得者也。
——朱自强(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一位“儿童文学提灯人”的执着守望。
阿甲、曹文轩、常新港、方卫平、顾抒、黄蓓佳、李东华、李学斌、陆梅、毛芦芦、牧铃、彭懿、秦文君、任大星、任溶溶、孙玉虎、萧袤、萧萍、小河丁丁、谢倩霓、殷健灵、张弘、张之路、赵菱、朱自强 倾情推荐!
汇集刘绪源先生亲选近20年儿童文学精彩评论。
梳理和反思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与当下。
当代儿童文学文本细读与艺术批评之典范。
在喧嚣、驳杂的文化世相中秉理性与率真,发肺腑之言。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