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或艺术家在当代中国乡村建设中的建造实践,不仅是对空间环境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更包含了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建”,进而激发了社会对乡村问题的反思。它绝非仅是一波建设热潮,而是一种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现象。本书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事件和40多个具代表性的乡建案例,探讨了建筑师或艺术家的乡村设计实践在呈现出多元化、在地性的同时,如何完成对乡村产业转型、社会空间和文化脉络延续与重建的深度参与,实现从乡村重建到乡土复兴的变革。
张晓春,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代建筑》编辑室主任。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1-2012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访问学者。张博士关注近现代上海的城市建筑和文化变迁、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乡村建筑更新等方向,并坚持文化人类学等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前言
章 当代乡村建设中的乡土营建
第二章 第二章 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回顾——从近代到当代
一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乡村建设(1949-1980年代)
三 市场经济时期的乡村建设(1990年代-2010年代)
第三章 建筑师的设计实践
一 设计之内
二 设计之外
西浜村昆曲学社
祝家甸古窑文化馆
乡伴民宿学校
云夕深奥里书局
先锋云夕图书馆
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
平田村爷爷家青年旅社
春晓砖宅
浙江山地老宅
松阳樟溪红糖工坊
松阳大木山茶室
平田农耕博物馆
石塘村互联网会议中心
金陶村村民活动室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
桥上书屋
昂洞卫生院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大理慢屋揽清度假酒店
竹庵
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金台村重建项目
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
车田村文化中心及其外部空间群
车田村游客中心
烤烟房
贵州中关村乡村建设实践
禾肚里稻田酒店
木兰小学
南院
后院
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
有机农场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黄土上的院子
朱家林艺术生态社区
第四章 事件 vs实践
一 艺术家和艺术展览的介入
碧山计划——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乡村乌托邦”
许村实验——“艺术推动乡村复兴”
宋庄——文创产业与“文化造镇”
二 产业化的乡村示范
华西村——企业化+产业化 政治治理的乡村
三 新型农村经济、管理和建筑师的参与式建造
郝堂村——村社自治的生态新村实践
太阳公社——新型农村经济+建筑师的在地营造
四 基于文化与地景脉络的新村营建
“自然生长”的文村新建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五 建筑展览+村落营建
六 村落的保护与修复
参考文献
索引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