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人类精神的隐痛,日常生活的暗涌。本书融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视域,以全新的方法,剖析了“忧虑”这一内在经验。作者从词源学的角度,通过征引其文学表现,追溯了“忧虑”之观念的历史,并从心理学、文化史等角度探寻其特质和深层成因,揭示了在理性主义和选择理论盛行的现代社会中,为何忧虑注定与我们如影随形,以至成为“时代的疾病”。此外,作者还讨论了忧虑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独特意义,并从作为忧虑者的自身经验出发,从视觉艺术和音乐的面向,提出可能的纾解通道。
(英)弗朗西斯·奥戈尔曼(Francis O’Gorman)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玛格丽特夫人学院的管风琴演奏家。已编著有二十余部作品,涉及英语文学、心理学、音乐和现代大学教育,代表作包括《维多利亚时代与十八世纪:重估传统》《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遗忘:制造现代失忆症文化》等。曾任英国牛津大学英语文学讲师、利兹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及教授,现任爱丁堡大学英语文学教授。
前 言
Ⅰ 可是唉,你近来这样多病
Ⅱ 哎哟,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
Ⅲ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Ⅳ 请接受我心烦意乱的感谢
致 谢
参考文献
含蓄精妙,富有探索性和完全的创新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对忧虑的意义、来源以及忧虑如何成为我们永恒的伴侣进行了诙谐而富有哲理的沉思。
——《独立报》
奥戈尔曼不仅对忧虑文学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他还将忧虑本身解读为一种文学特例,一种“心理行为的喜剧”……
——《卫报》
奥戈尔曼试图将忧虑作为一种观念确定下来,并记录了我们自己讲述的关于忧虑的故事;他将忧虑设定在近代和更深层的文化历史中,还思考了作家和艺术家对忧虑这一经验类别的各种处理方式……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标志着我们自己讲述的故事的政治性。
——《新共和》
奥戈尔曼是一个令人愉快和幽默的导游,他坦率、自在的风格非常引人入胜。
——《经济学人》
1. 对“忧虑”的多视角解剖
本书涉及文学、历史、心理学、文学理论、文化批评、艺术表达等,研究方法具有相当的独创性,引导读者从不同层面理解忧虑这一极具现代性的心理表征。
2. 忧虑式写作
作者自称“忧虑者”,书中穿插很多自身经验和感受,对忧虑状态的刻画鲜活生动。本书的写作本身也是忧虑实践:“令我感到忧虑的是,本书呈现出一个典型忧虑者的所有症状。它看起来就是它自身这个令人憔悴的话题的投射。”“《忧虑》忧虑着忧虑。”?作者既是忧虑者,也是忧虑的研究者,这种作者身份的双重性指向读者身份的双重性,也导致了阅读体验的双重性。
3. 精神隐痛与“去蔽”
“忧虑”始终是一个经验多于分析、表述多于审视的主题。本书对这一日常的、重要的,却通常被排除在话语之外的内在体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补充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书中探讨了从忧虑引出的一系列文化、思想上的问题,指出忧虑与信念、理性的紧密关联,罗列忧虑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与之相关的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象。作者秉持文化批判的意识、后现代主义的眼光,把忧虑从隐秘的个人特质推向且推导为“时代的疾病”,旨在恢复其被取消的表达之可能性与必要性。
4. 对表达的邀请
作为人人共有的经验,“忧虑”相关的表达极易引发共鸣。因此本书具有媒介的性质,邀请、召集着更多人加入叙述与讨论。身为读者,大可与作者,与书中提到的书写忧虑的T. S. 艾略特、伍尔夫、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也可与同为本书读者的忧虑者产生持续共振,共同拼合现代人心灵的秘密景观。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