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世纪初,《诗选刊》原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郁葱每年从中国诗人发表在各大刊物的诗歌中精选数十首进行点评,至今已有近千首。本书即为这十余年来所点评的诗歌优中选优汇集而成。所选诗歌风格多样,语言优美,均为佳作;所作的点评,或提纲挈领,或抽丝剥茧,或直达核心,或意在言外,体现出一个优秀诗人和编辑家对当代诗歌的宏观把握和精辟洞见。因此,通过本书,读者除了能够阅读到近300首优秀作品,还能从点评中获得诸多启发,从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往诗歌之路。
郁葱,原名李立丛。当代诗人,编审。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长期担任《诗选刊》主编,多次担任鲁迅文学奖评委。著有诗集、随笔集、评论集12部,《郁葱抒情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居石家庄市。
001 李小洛 省下我
003 韩作荣 黑白肖像
004 莫 非 世界的小
005 唐 果 来 吧
006 严 力 水不撒谎
007 王夫刚 生日之歌
008 娜 夜 幸 福
009 羽微微 墓志铭
010 杨森君 旅 行
011 唐不遇 我们不是铁钉
012 卢卫平 多 少
014 郑小琼 落 日
015 阿 斐 眼 泪
016 嘎代才让 向母亲忏悔
017 淡烟疏柳 慢慢地,若干年
018 江 非 尘世的生活
019 杨如雪 七月十五,请勿踩踏
021 吴银兰 梦西楼
022 雷平阳 母 亲
024 李 浩 对于“丧失”的比喻
025 雁无伤 不 灭
026 小 衣 顶着风吹
027 朵 渔 妈妈,您别难过
029 陈小素 像只蜂鸟一样生活
030 靳晓静 昨天是哪一日
031 张执浩 动物之心——给顶儿
032 唐 力 缓慢地爱
034 杨晓芸 不存在的爱
035 熊 焱 四十年后的婚纱
036 黄 芳 我已经不能再爱
038 邰 筐 悲伤总随着夜幕一起降临
039 梅依然 无中生有
041 灯 灯 想起某个夜晚
042 苏 浅 非常爱
043 宇 向 不是别的
045 吴海斌 县 城
047 刘 川 这个世界不可抗拒
048 商 略 生活的废墟
049 吾同树 独自莫凭栏
050 阿 毛 多么爱
051 衣米一 春
052 陆辉艳 像孩子一样自由
054 王 寅 情 人
056 朱 成 信 笺
057 纯 子 请原谅
058 范小雅 结 局
059 晴朗李寒 风在吹
061 徐俊国 够 了
062 霜 白 诺 言
063 迟 慧 我先你来到这个世界
065 刘云开 草 莓
067 叶如眉 词 语
068 寒 烟 上帝不会让一个人还不完债
069 蓝冰丫头 此时正年轻
070 林 莉 是的,我承受
071 符 力 沉默的向日葵
072 虹 影 巴 黎
073 杜绿绿 海上没有光亮
074 姚振函 感动于自己的平凡
075 东 西 在奥斯威辛
076 古 马 身 体
077 艾溅果 穿 城
078 郑皖豫 轻 尘
079 梅 驿 陪母亲走在故乡的街头
081 红线女 儿 子
082 娜仁琪琪格 大地从此改名叫玉兰
083 清 平 天道诗
084 才旺瑙乳 白嘎达神山下独自踏雪
085 美 好 小笋子
086 陈思楷 小如尘埃
087 谢小青 站在北京西二环过街天桥上
088 冷盈袖 樱花树
089 高鹏程 请原谅……
090 史铁生 最后的练习
091 孙 磊 孤 岛
093 赵少琳 骨中的生铁
094 商 震 故 乡
096 施施然 我会永久占领你的心
097 梧桐雨梦 没有秩序
098 郭新民 墓志铭
099 潘红莉 放弃速度
100 田 禾 苦 难
101 陌上吹笛 给 你
102 秀 水 即使这样,我也是幸福的
104 古 筝 死亡可以不允许带走尘世的任何物件
105 叶丽隽 秘密的时辰
106 李元胜 给
107 梁 平 青铜·蝉形带钩
109 池 莉 我选择向日葵的唯一理由
111 向晓青 集 体
112 夏春花 遗己书
113 袁雪蕾 我原本是没有重量的
114 汤养宗 人有其土
115 丫 丫 归
117 舒丹丹 拥 有
119 谈雅丽 致索德格朗
121 蓝 野 母 亲
122 清荷铃子 平衡的幸福
123 沙丽娜 重 复
124 徐 红 肉体与灵魂的洁净和美
126 傅天琳 表 达
128 郑 玲 幸存者
130 艾傈木诺 心怀远方
132 桑 克 制 怒
134 海 男 甜美的岩石以上
135 白 兰 秘密花朵
137 唐小米 我有多少女人味儿
138 毛 子 反爱情诗
139 来小兮 去人间
140 小 引 微 微
141 东 篱 落 日
142 李以亮 一封信
144 王 妃 固执的秋雨恋着江南的好
145 白 月 花 朵
146 柳 沄 一堆积雪
148 王 琦 下午的空白
149 张作梗 答客问
150 韩玉光 草木之心
152 陈前总 河流上的事情
153 王黎明 灰尘之歌
154 毛志刚 玫瑰花开
156 王 海 小 镇
157 铁 头 下雨天
158 阿 华 时光曲
159 路 也 文史楼
162 陈衍强 生日赋
163 李 琦 他们的名字
165 芒 渐 生活本来无主题
166 杨 康 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167 巫小茶 故 乡
168 红 莲 她写下……
169 马新朝 我所说的往昔
171 雷抒雁 自由呼吸
173 俞昌雄 下降一半的云朵
174 木 鱼 不灭的灯
176 谷 雨 失踪者
177 西 棣 天黑了,我还能做什么
178 冯 娜 漓江村畔
179 刘 春 一 天
181 王西平 三月虫事物
182 赵卫峰 我与时代的休闲地有距离
183 蓝 蓝 在说起别人之前
184 陈小羊 你知道的
186 大 卫 芒种:与母亲书
188 韩文戈 回 声
190 柳宗宣 旁 观
192 西 川 慎 子
193 宁延达 街角静悄悄
194 南 歌 家 庭
195 盘妙彬 它低着头,弯腰,说谢谢
196 人 与 一截木头的离去
198 黄礼孩 谁跑得比闪电还快
199 青小衣 我确信春天是这样的
200 肖 水 寂 静
201 刘洁岷 樱花节
202 玉 珍 共 鸣
203 魏维伟 坐在木头上
204 刘阳鹤 之
205 冰木草 那些美好的
206 荣 荣 一只旧鞋
207 立 杰 突 围
208 李 南 如果我路过春天
209 王小妮 爱 情
211 左 右 亲爱的盖
212 辛泊平 霜 降
213 张晓润 债务书
214 梦桐疏影 不谈爱情很幸福
215 吕小春秋 我相信
216 安 琪 换肤色
217 秦时月 热爱祖国的方式
218 初 梅 应湖泊而生的
219 殷常青 现 在
220 张巧慧 每个人都怀揣光源
221 齐宗弟 日落时分
222 海 湄 让我们捧起被摘下的花
223 敕勒川 布达拉宫
225 微雨含烟 公园里的两棵树
226 蔡峥嵘 我喜欢的东西都很小
227 苏 宁 旅途中的一个自己
228 宫白云 小吉同学
229 苏 省 客 途
230 苏小青 小小鱼
232 高 粱 我以为我看穿了生活
234 三米深 被撕去的那些年
236 慈 琪 平 凡
237 沈 鱼 活在人间
238 笨 水 在凤凰想起妻子
239 唐 毅 雨。月轻寒
240 离 离 安静的时光
241 简 杺 念念之本心
242 扎西才让 桑多河:四季
243 金铃子 我怎么敢枯萎
244 敬丹樱 白桦林
245 小 葱 送你一个形容词
246 山西北野 李家大槐树
247 骆疼疼 忽已晚
248 青蓝格格 身体之疑
250 邓朝晖 又一条客船起航了
252 周所同 青春回眸:留言
253 阿卓务林 羞怯的光
254 孟醒石 分界洲岛
256 沈木槿 花 事
257 李 强 我见过年轻的朝阳河
259 杨庆祥 看见一棵树很后悔
260 孙苜蓿 孙苜蓿
261 班美茜 刨小孩
263 段新强 抚摸热爱的痕迹
264 石英杰 大风吹灭多少悲欢
265 白 玛 江湖令
266 陈德胜 四十八岁的疾病
267 天 岚 不醉不归
269 黄志萍 妻妾成群
270 胡 弦 开封赏画,忆柳三变
271 夜 鱼 爱 情
272 草人儿 鸟 语
273 翟永明 胶囊之身
275 张洪波 站在草原
276 晨 阳 当我们白发飘飘的时候
278 蓝 紫 铁 轨
280 秋 水 尘 土
281 高短短 给YH
282 龚学敏 在勉县定军山
284 彭 敏 遇 见
285 李洁夫 美 好
286 见 君 无望之望——致短短(选章)
288 北 野 某一年
291 非 亚 我内心的那头小兽
293 朱山坡 7 月4 日在西贡
295 大 朵 在寒夜放一段蛙鸣
296 秀 枝 一首诗能够活多久
297 杨献平 所谓南太行
299 陈广德 大悲舞
301 施茂盛 散步记
303 刘起伦 时间空流去一个下午,但心灵没有
304 冉 子 已经不急于表达
305 潇 潇 对灵魂说……
306 张中海 献 诗
307 宋清芳 如如不动
308 余 真 饥饿辞
309 武强华 长江大桥
310 刘素珍 贴身的温度
311 剑 南 一棵野柿树
312 西 娃 画 面
313 刘 年 毒蛇传
315 刘立云 眼睛里有毒
317 炎 石 溪水边
318 陈年喜 豁 口
319 简 我听见骨骼的脆响
320 刘成渝 我喜欢的河流
序言
作为诗人,我一直认为“诗不可说”,我甚至有一方这样的印章。好诗只可感受不可诠释,诗歌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真正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内心,几无可能,因此我主张,诗人要尽可能多写诗而不是纯粹理论化地“说”诗。我有一个短板,最怕有人来跟我空泛地聊诗,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说:“我们说点儿别的吧。”如同前面所说,诗是心里的事,有时候不面对作品,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而且,我特别不善于聊那些繁杂的理论,并且还狭隘地认为,不涉及作品的所谓“诗歌理论”,不是骗人就是百无一用。诗,最终还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但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编辑,我做编辑几十年,习惯了在面对作者、面对作品的“气场”时寻找满足和兴奋点。我总记着一位九十多岁的前辈对我说过的话:“遇到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格外用一些心,格外用一些情,格外用一些笔墨。”觉得这句话是箴言,很多年了,一直记着。《好诗记》中的作品,都是我读了之后曾经“心动”的文字,之后我写下的点评也不是评论,而是我对“什么是好诗”“为什么是好诗”“好诗的标准是什么”和“怎样写出好诗”的理解,这是读者和诗人们与我交流最多的问题,也是作为一个刊物的主编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每年在自己撰写的“中国诗歌年度述评”中专门辟出一章。从当年各个文学报刊和网络发表的作品里选出我认为的好诗,而且更多地把注视点投给年轻作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这些诗为什么好,实际上也代表了我的审美情趣和我的阅读体验。一年一年就这么写下来了,一直到现在还在写,也成了一种习惯。谈起好诗的标准,恐怕有多少诗歌阅读者和写作者就有多少答案,我曾经这样表述:“按照我对诗歌的理解,好诗和好诗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诗人的创造力、影响力。 2. 作品的价值和个性。 3. 持续的作品生命力与恒久感。 4. 诗中展示的诗人的境界、品位和尊严。 5. 作品的先锋精神和探索精神。 6. 语言魅力。”这个标准显然也有局限,但起码是我内心判断好诗的一个基本准则,也体现了我“做人要克制,写诗要张扬,编诗要包容”的一贯主张。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需要真诚、睿智,需要学识、教养,需要相对自由的心理状态,需要持久的人格因素。不是苛求诗人一定要成为一个完人,但一定要接近完美,一定要是一个纯净的人。诗最终归于情趣,诗最终归于情致,诗最终归于情绪,诗最终归于情感。诗对人内心来说是很自然的东西,本质上是一种对生活悟透了的激情与平和,也有对世事参透了的超然。请你读一读本书中选编的作品,看看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感觉。
2018 年秋天的一个凌晨,我读到了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过的一段话:“如果过去所写的一切作品传到我们手中之后,通通给毁掉了,那么单凭他的作品,就可以把诗与修辞体系全部恢复起来。”读到歌德这段话的时候,天有微微的亮色。能得到这样评价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创造的作品特征和独特语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但我想,这不妨碍我们把它装在心里,使得我们内心都有一个更高的写作尺度,如果我们的诗人有了这种意识,则幸甚。
是为序。
《好诗记》对全国数百位诗人的优秀诗歌进行点评,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现场性和史料性。是一部全面了解当代诗歌的入门书。
李小洛
省下我
省下我吃的蔬菜、粮食和水果
省下我用的书本、稿纸和笔墨
省下我穿的丝绸,我用的口红、香水
省下我拨打的电话,佩戴的首饰
省下我坐的车辆,让道路宽畅
省下我住的房子,收留父亲
省下我的恋爱,节省玫瑰和戒指
省下我的泪水,去浇灌麦子和菊梅
省下我对这个世界无休无止的愿望和要求吧
省下我对这个世界一切的罪罚和折磨
然后,请把我拿走
拿走一个多余的人,一个
这样多余地活着
多余地用着姓名的人
自如安详地读一读2004 年的诗歌,会有一些具体的诗句浮现出来,这是因为我最初读到它们的时候,被这些作品打动了。让我们再重新清晰地看一些诗,一些2004 年留下的出色的作品。在选编和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我写下了一些感受,以后,我会逐年这样做。出于一个编辑的习惯,我可能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年轻作者的作品上,因为他们展示着诗歌的未来。
首先读李小洛的《省下我》。我喜欢简单,也喜欢繁复,我喜欢思想,也喜欢感性,李小洛的诗让我有了多种感受。没有什么感受未被诗歌写过了吧,我们在期待的只是新的写法。新写法的意义,在于引领我们以新的方式“复习”一遍早已烂熟于心的陌生感。“这是一首表达存在与虚无、具体场景及过程与人生价值判断之背离、附贴的作品”,这样的结论与这首诗中表达的是明显契合的,但与这首诗“本身”就差得太远太远。当不为主题写作已经成为常识的时候,“省下”这个世俗、亲切又苛刻的词,使这首诗成为打动阅读者的鲜明样板。
史铁生
最后的练习
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
梦里我听见,灵魂
像一只飞虻
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
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
眺望即是回想
谁说我没有死过?
出生以前,太阳
已无数次起落
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
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
卷土重来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往日
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中
生死同一
作为小说家的史铁生,却越来越长于作形而上的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命运的终极,思考思考本身。但他很少写诗,而在这首《最后的练习》中,他同样在思考,揭示想象,描绘人生,追问生死的两极,寻找灵魂的出路,诗中透出一股深沉的痛感,悲悯而宽厚。
翟永明
胶囊之身
我活着 把自我装进微小包装
看多少材料打造出我这颗
难以下咽的胶囊之身
慢慢地我装进破碎的接吻
装进另一个人,装进他的研磨
装进不思量、自难忘
慢慢地我吞下,就着一杯苏打水
慢慢地我掰开一粒果核
掰开两树梨花三生斜阳
我与前世今生都有过交代
此身已装进太多的秋风
不放浪、也只能握紧这一束苦形骸
天地大到无际
也只是胶囊的公寓
慢慢地就着一杯温吞水
慢慢地滚进一片茫然的肉体
万物皆为脏腑,我又岂能
不只是一粒渣滓,此身
混沌多淬炼 即便慢慢积攒出
一个狡黠笑容
终将胶囊式的溶化、消失
即便能令天地七窍生烟
终将化为一片散沙
人的感情、婚姻、生活、事业都有太多的味道和成分。经历过的人不必区分得那么详细,我们只能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粉碎了装进胶囊,这时候已经分不清是病还是药了。到底是把病症装进胶囊还是用胶囊医治某些时代的病症,或者药和病就是人类的自我研磨和自我诊治的有效方法,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确信,翟永明是清醒和清晰的。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