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家傅菲深入武夷山南麓原始大山区,客居两年,和大自然亲密相处而创作的散文作品集。主题是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大地万物的生命价值,进而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书创造了新的山地美学,细致,情浓,奇异,书写了山中的奇遇、四季风光,以及落日、下雪、蒙霜、暴雨、夜空等美到极致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充满了思辨哲理。文笔优美,诗意丛生。
傅菲,1970年代生,居于上饶。南方乡村和大自然研究者。
散文作品获百花文学奖、三毛散文奖散文集大奖、储吉旺文学奖、方志敏文学奖,获多家刊物年度奖。著有《我们忧伤的身体》《河边生起炊烟》《木与刀》《草木:古老的民谣》散文集等10余部。
收拾一个院子
星星缀满我的脸
雨滴在大地上重逢
桂 湖
草结种子,风吹叶子
两条蛇形山垄
落 日
雷雨春夜
鸟声中醒来
焐酒过冬
大地的浪漫主义者
通往山顶也通往山下
风吹云动
露从今夜白
不要寻找彩虹
深山晚钟
听星寺
奢侈的事情
虚 土
空 山
盒子里的野谷
墓 畔
第一场冬雨
树上的树
冰
荒 滩
荒木寂然腐熟
此时明月
鱼 路
月光光,照四方
一截江面
烂土豆
林中小屋
迷 路
大雪已至
森林的面容
后记:林中遇见约翰?巴勒斯
序
自然的圣徒
一
最近傅菲从江西上饶寄来一部书稿《深山已晚》,嘱我看看。这是一部自然文学的新作。
在这之前,我已结识三位专门从事生态、自然写作且卓有成就的好友——他们是苇岸、胡冬林、徐刚。我发现包括傅菲在内的这四位作家,虽然都以大自然作为写作对象,但由于性格、经历、学养不同,因而他们作品的侧重面,呈现明显的差异。
苇岸敬畏大自然,对于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喧嚣、放纵,怀有天生的厌恶。他只写《大地上的事情》,写大地上的平凡事物,写蚂蚁、喜鹊、野兔、麦子、农田、桦林以及农历二十四节气。苇岸是个素食主义者,生性善良,佛陀般悲悯万物,不敢看屠杀牲畜。有次胡蜂在窗外筑巢,他便自觉关闭窗户,以免打扰小生灵们的正常活动,并衷心感谢上苍惠赐他亲密的邻居做伴。面对社会弊端,他因无力抵拒,苦思自伤,导致早夭,于1999年5月辞别人世,年仅39岁。次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家齐聚北京鼓楼附近对他表达哀思。广州赶来的林贤治说,苇岸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圣徒。
吉林的胡冬林,蛰居长白山10多年,以写那里的动植物为业。名篇有《原始森林手记》《狐狸的微笑》《野猪王》《拍溅》《青羊消息》等。经过多年观察、研究,他已认识长白山180多种动物,200多种植物。我编辑、研究过《世界美文观止》,认为在描写动物神态之精彩、生动上,他可与布封、梭罗、普里什文媲美。冬林邀我去长白山住了7天,指导我辨认鸟鸣、兽迹、树种,给我讲中华秋沙鸭有趣的故事。走累了,我们坐在树墩上,他对我说:“山中的树林、花草、鸟兽,甚至一只纺织娘,都是我亲密的朋友。在山中,花可欣赏,鸟鸣悦耳,绿色养眼,真是人间天堂。人们以为我像个野人似的待在山里苦熬。我内心窃喜:试问作家中谁能像我这样舒心、自在呢?”他一旦发现山火、偷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一次他看到有5头熊被人剖胆、割掌后横尸荒野,怒不可遏,便拍下照片,协同有关部门破案。当地猎人想谋害他,公安部门给他发护身工具,并派人保护他。为此他被评选为“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之一。
徐刚是我崇明岛老乡,离我家仅几里之遥。我们先后上同一所崇西中学,参军,到北京上人大、北大,毕业后又都留京编副刊,同时兼搞创作,因此过从甚密。1987年初夏,他正在编《中国作家》杂志,见黑龙江大兴安岭5月至6月那场大火,过火面积达133万公顷,5万多同胞流离失所,193人葬身火海,心痛欲裂。就在这时,徐刚的好友从武夷山下来,告诉他风景名胜区的树木,被大规模地盗伐出售、当柴火烧。看到、听到这些毁林事件,他坐不住了,毅然离开编辑部,南下采访,写出了《伐木者,醒来!》这篇发聋振聩的报告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先后写了《守望家园》《中国风沙线》《长江传》《地球传》《崇明岛传》《大森林》。他眼看着江河污染、土地沙化、林地锐减的败象,心怀忧戚,走遍大江南北,从沙漠跋涉到西陲,从北方草原南下金沙江,从中年写到老年,从黑发写到白发,孜孜不倦地从事山河大地的写作,故被人誉称为“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先驱者”。
傅菲跟以上三位有所不同。他从城市潜入闽北荣华山下,回归自然,安顿自己的心。他追求天人合一,体验人和自然的融合,感受人与外界的同频共振,考察生命的轮回,研究自然的法则。他尤其关注山中的气象,观察星星、月亮、日落、暴雨、彩虹、云、雪——仰望星空,使自己的心态平和。面对浩瀚宇宙,他感到自己只不过沧海一粟。通过山居观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最近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回归自然”是人类所能享受的十大奢侈生活方式之一。
傅菲深入山林草木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微妙,美不可言。只要你用眼注视,用耳谛听,就会发现天是云的居所、风是溪的翅膀、花是春的闺女、鸟鸣是林间的天籁。仔细观察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只鸟、每一条鱼,都有高度适应环境的形体、线条、色泽。即使是同一棵树、同一朵花、同一只鸟、同一条鱼,在迥异的气象、季节、光照下,都会呈现不同的姿态。他感悟到:山中的草木、昆虫、鸟兽,或昙花一现,或长命百岁,各有自己的开端与终结。它们自自然然,荣荣枯枯,既不欢欣,也不悲苦,生也至美,死也至美。这就进入了齐动静、等生死的生命哲学境界。
二
自然文学的称谓,有个演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常说的是环境文学。当时在冰心、王蒙带领下,我们创办的《绿叶》杂志就是一份环保刊物。笔者和编辑家章仲锷、刘茵合编近两百万字的《碧蓝绿文丛》,就是作为环保读物,交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笔者与王蒙、雷达、李敬泽等评委,曾在时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领导下,举办过第一届环境文学评奖活动。当时国务院设有环境保护总局,后升格为环境保护部,又在2018年3月改设生态环境部。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文学逐渐改称生态文学。但近年来的出版物、报刊、评论家们,更多地称生态文学为自然文学,也许这一命名更精确、科学、全面。
考察自然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自然资源保护观念的提出,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就曾在《王制》中提出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说万木繁衍、生长的春天,不得进山砍伐林木;鱼鳖怀孕育子之时,不得入水撒网捕捞:“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中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鱼鳖,置阱罔。”此后历经汉、唐、明、清,关于饮水、空气、土地的污染,均有提醒和记录。
近二百年来,美国更出现了多部自然文学的经典著作,如《瓦尔登湖》《醒来的森林》《沙乡年鉴》等。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毕业于哈佛大学。他认定自然是美好的,应以自然为师。人类应到自然中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反对奢侈,主张过最简朴的生活,认为财富越多,美德就越少。1845年起,他拿了斧头、锄头等几件工具,孤身跑进瓦尔登湖畔的山林中,砍木造屋,开荒种地,播种豆子、玉米、蔬菜籽,过起自食其力的生活。同时观察自然万物、看书写作。根据两年多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了一部自然随笔集《瓦尔登湖》,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年生于纽约卡茨基尔山区,后长期住在哈德逊河畔的乡间小屋,过着农夫兼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辛勤耕耘。他最高兴的事,是让自己和读者长期待在原野上、树林里以及潺潺的溪流边。他的名作《醒来的森林》《清新的原野》受到包括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诗人沃特·惠特曼在内的广大读者热爱。他一生都没有离开大自然,生命垂危才回到家乡。他去世后,美国成立了巴勒斯纪念协会,每年4月他生日那天,向自然文学创作中有突出贡献者,颁发约翰·巴勒斯奖章。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伯灵顿市。190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林业硕士学位。1935年他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废弃的农场,带领家人从事生态恢复和观察四季物候现象的工作。根据多年详细记录,著有《沙乡年鉴》,在人类史上首次提出“大地伦理”观点。他在书中指出,传统伦理只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而大地伦理则是处理人与大地以及人与大地上生物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一件事物,当它倾向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这里的“完整性”,指的是多样性。利奥波德在书中强调,如果我们能够把土地看成一个郡落,而了解到我们人只不过是这个郡落中的一个成员,那么就会对同一个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百倍地爱护、珍惜。由于“大地伦理”观点的提出,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当之无愧地成为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圣经”。
三
荣华山位于福建浦城县仙阳镇东南,属于武夷山余脉北端,南浦溪绕山而过。那里山峰绵绵,草木葱茏,方竹争翠,泉水甘洌,是个观察大自然的好去处。
傅菲客居于此,植树种茶,烧饭读书。他与种地的、捕鱼的、养蜂的为伍。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走遍了那里每一个野谷,爬越了每一个山梁,踩遍了南浦溪每一个荒滩。他观察风霜雨雪,细看鸟巢蚁穴,注视树叶间泻下的光线,听听布谷蝉鸣,闻闻溪水潺潺,喜见所栽秧苗渐渐长大。身在山中,自得其乐。一个人当他完全拥有自己的时候,也是他最充盈、最惬意的时光。
傅菲是个诗人。他诗意地栖居、观察、写作。他用诗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他见到的春夜山中电闪雷鸣的情景:“戴着面具的人,在一朵荷花上舞蹈,裸美的肌肤涂抹了一层露珠。面具银白,如古老的铜镜。长发遮蔽的大地,在面具的照射之下,露出静谧的睡姿,山峦起伏,草泽随时会喷出泉水,鱼戏荷田于东。荷花在颤抖,舞者摇曳多姿。她的裙裾被风鼓起,随腰身旋转,越来越迷乱。她发出了一种飞瞬即逝的银光,穿透了云层、密林、虫洞,和我们的恐惧。光消失之后,她开始唱歌,歌声由远及近,从天边雪球一样滚来。雪球越滚越快,越滚越大,从山巅碾压而来,落在我屋顶,碎雪在窗外纷扬。”
春夜的雷电,如银鞭般催发万物生长,让枯草发芽,花开枝头,泥土湿润。
有一次傅菲进入闽北浙西的深山密林,意外见到了一种名叫白鹇的珍禽。白鹇颊红羽白腹黑,翅短尾长,性机警,常栖止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绅士般悠闲踱步,民间视之为吉祥物。我的好友王星泉是一名工艺美术大师,他有幅大型漆画《珙桐白鹇》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这足证白鹇是多么珍贵、艳丽、高雅。
由此可见,你只有进入高海拔密林里,才会欣赏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美色;只有在原始森林里,你才能看到叠翠千丈、遮阴蔽日、藤蔓缠绕、落叶盈尺的林貌;只有在尚未被游人涉足的地方,你才会观赏到高树古木、珍禽异兽、奇葩硕果、灵芝妙药;只有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地域,你才会观察到松杉竞生、乔灌咸长、杂草茂盛、蕨类葳蕤的林容。在高山密林里,万物生存竞自由:巨蟒似的绞杀植物紧紧盘绕于树干,野雉在林梢上飞翔,猴子在枝丫间攀缘,长虫在密集空间里蜿蜒穿行,林间空地流泻着美妙的鸟鸣。只有在无人到过的荒蛮之地,你才能领略到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景观。
四
笔者阅读范围有限。请允许我把本文中谈及的苇岸、冬林、徐刚、傅菲四位文友,视作四根粗大的圆柱子,加上其他作家,合力顶撑起当代自然文学的大厦,巍然矗立在散文原野之上,组成一道被读者注目的亮丽风景。
读《深山已晚》,颇有收获,欣喜之余,写下几句点赞的话,权作序文。
张守仁
2019年1月于北京西黄寺
张守仁 (1933—),上海市崇明区人,著名翻译家、编辑家、散文家。1953年、1961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8年8月参与创办《十月》杂志。曾任鲁迅文学奖第一、二、三、四届评委,《十月》杂志副主编,“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著有散文集《废墟上的春天》《文坛风景线》《你就是爱》《寻找勿忘我》《爱是一种伤害》,译文集《道路在呼唤》《魏列萨耶夫中短篇小说集》《屠格涅夫散文选》等。
傅菲,探寻生活和心灵的真相,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挣扎,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以及对生命和自然所发生的温暖,直指人心和人性。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授奖词
傅菲在散文写作上,进一步开拓自己的写作维度,他投身大自然,写出大自然系列作品,创造了属于傅菲的山地美学。他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的生命属性、自然给生命的启示,以及自然亘古的法则和伦理。他把自然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的同频共振,并以诗性洁净的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从某种角度上说,人和自然,互相照耀,互为主客,彼此印证。
——2019年度储吉旺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授奖词
从日常和平常入手,从生活的具体和层叠的烟火入手,傅菲《深山已晚》却建立起了可贵的诗性和让人惊艳的陌生,在他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原以为的熟悉和司空见惯都改变了样貌,成为了流淌的、氤氲的诗,它回荡,它旷远,它包含着滋味,同时,它又折射着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折光。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
·深入原始大山区潜心创作多年,创造新山地美学
本书是江西作家傅菲深入武夷山北部余脉荣华山和浙闽群山等原始大山区,客居一年多,同大自然亲密相处而创作的散文作品集。作者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绘美轮美奂的四季风光和山野奇遇,将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秀美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一种体验式的观察自然,记录自然,认识、尊重自然的美,也是在传达普通自然之景下的深远意境,体现大地万物的生命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山地美学,是一部具有美学格调的写作范本。
·作为自然的布道者与回归者,探寻心灵真相,传递生命体验
作者在书写自然的同时,也格外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群山河流、芭茅山林、日月晨昏、乡俗市井,构成了繁热又寂寞的深林生活,作者在其间探寻生活和心灵的真相,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温暖,直指人心和人性。作为自然的布道者与回归者,傅菲在书中构建了一种人文理想,既有生态自然与伦理情感的美学体验,也有人文精神终极关怀,充满了思辨哲理。
·文笔优美,诗意丛生,极富自然趣味
此外,傅菲的文字平正奇崛,缜密精微,简约又富于张力,饱含着浓浓诗意,似一壶酿造多年的醇厚古酒,浓郁香甜。同时又带有一种深刻内省、挽歌式的抒情,独有的浪漫激情与连绵的生命气息萦绕其中,极富自然趣味,展现出了性情真挚、言之有物的散文特质,文笔优美,诗意丛生,带给读者活色生香的视听享受。
听星寺
闽北多寺庙,一个村一个。寺庙大多简单,一间或两间简易的屋舍,一个或两个僧人。寺庙一般建在山腰,或山坳的入口,有溪流和几块菜地。
在荣华山半年之后,一个茶客告诉我,说北山有一个寺庙,很小,比茶寮还小,只有一个僧人,僧人已经有十几年没下山了。我很想去看看,觉得这个僧人有意思。寺庙叫什么?我说。茶客说:寺庙好像没有名字,本地人叫它一人庙。
我不爱去寺庙。即使去了寺庙,我也不进大殿。我知道,大部分寺庙里的僧人,与信仰无关,只是一门职业。
预备了一些米面,我去一人庙。
山道狭窄,一直弯向北山。北山有一片阔叶林,乌青青,大鸟一样栖落。我去过几次。寺庙在哪儿,我也不知。山上风急,树叶哗哗哗翻转。鹰掠过,脱线的风筝一般。北山有三个山梁,两个山坳。站在山巅横路上,纵目而去,山峦起伏,深秋斑斓的色彩显得有些夸张。乌桕黄黄的树冠,在林中,格外显眼。东去的溪流穿过盆地,如游动的巨蟒。收割后的田畴像坠落的树叶,河汊如叶脉交错纵横。
俯瞰中,我搜寻寺庙。可视线里,全是密密匝匝疏疏淡淡的树林。一个茶寮一般大的寺庙,在树林里,相当于一头酣睡的兽。从横路往下边的山梁走,一个山坳一个山坳绕过去。山中有小路,是采药人、伐木人和猎人走的。
过了一道山梁,看见一块黑瓦屋顶。屋顶遮掩在乌桕树下。山梁有一条小路通往乌桕树。小路铺了不多的石块,石块的缝隙里长了疏疏的野草。灌木直条条,干硬枯瘦。
黑瓦房有两栋,一前一后,房子与房子侧边有低矮的石墙,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院子。房前,还有一块不大但略显空阔的院子。前院种了两棵并不粗壮却高挑的银杏树。银杏枝头弯曲,缀满白果。前院干净,夯实的黄泥地面让人觉得舒爽,侧边种了几棵桃树,粗大,结了桃浆的树干光溜溜。树下的指甲花开出零星的几朵,花色惨白。
“住持。住持。”我在院子里叫了几声。无人应答。
门是打开的。堂前摆了一张木桌,桌上供了一个等人高的木雕弥勒菩萨。木桌前的矮桌,板结了许多蜡烛油。
进了门厅,到了屋舍之间的院子。院子右侧边有一口方井,井口四方形。一个木桶挂在井边的桂花树上。吊水的长竹篙斜靠在井栏。高大的乌桕树,把井栏盖住。井口有木盖。我提起井盖,往里看,一股冷风涌上来,深不见底,绿水回荡。院子左侧边有一棵矮小的罗汉松,几钵兰花,和一个黄褐色的杜鹃树根。一张木板拼接的茶桌,摆在树根侧边。圆木截下来的树桩,有四根,当作凳子。我挨在后房门口,又叫:住持,住持。
已是中午,住持会去哪儿呢?我回到前院,拖了一把竹椅子,坐了下来。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有些累,腿发酸。我猜测不了住持去哪儿了。一个十几年不下山的人,会去哪儿呢?四周是莽莽青山。从背包里,我掰了两个花卷吃。我有低血糖症,每次上山都要带花卷。吃完了花卷,竟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身上盖了一条薄抱被。站起身,看看无人。我去后房,见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僧,坐在小方桌边吃饭。我叫了一声:住持,你好。他站了起来,合十,摆上碗,请我一起吃饭。菜只有一碗煎辣椒一碗熏豆干。我吃了两碗。
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不说话。我时不时抬眼望他。他清瘦,脸肉有些干瘪,眉毛长长发白,额门开阔。他的眼皮有些长,似乎盖住了眼眶。他白净,通透。住持叫一星。是山下小镇的人,出家三十多年了。这个寺庙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出家,也不方便问。
住持上午去南山摘山楂去了,采了一提篮。南山低矮的山坡上,多山楂树。野山楂果小,但甜脆。我之前也摘过。生山楂焐酒,干山楂煮粥,都是极好的山珍。他提井水,洗山楂,用一个圆匾晾晒在井盖上。
“住持,这个寺庙叫什么?我都没看到匾牌。”我问。
“不是所有的寺庙,都要匾牌。山下人叫这里一人庙。”他说话有点口吃。可能与他很少说话,语言功能退化有关。
这是他们叫的,你取的寺名叫什么。我问。
“听星寺。”
“听星寺。听星寺。”我说:“有什么缘起吗?”
“小时候,我常来这里砍柴,山下有一条弯路去镇里。出家之前,我在这里搭草寮,供上山的人躲雨歇脚。有时,我也会来这里过夜。有一次过夜,我听到了轻轻的说话声,我知道没有人,可怎么会有说话声呢?我看见满地星光,我想,我可能听到了星星在说话。我便想在这里建一个寺庙,可以和星星做伴。”住持说。他的语气温婉,清脆。
我说:你可以题一个匾牌。
题不题都一样。他说。
我说:我可以在这里住一夜吗。
当然可以。住持说。
下午,和住持一起去摘山楂。山楂过几日,便完全萎谢了。顺带的,我采了半篮子猕猴桃。
太阳斜照。我一个人吃了饭。过午不食,是僧人的饮食习惯。
我们坐在院子里,说了很多话。我好奇,为什么他十几年都没下山呢?他的父母兄弟呢?他生病了怎么办呢?我又始终开不了口问他。我是俗人,想的自然也是俗事。
人的修行有多种。宗教徒有修行,尘世中的人也有修行。从广义上说,修行是净化自我灵魂的过程。崇尚自然,是一种修行。善待自己和他人,是一种修行。修桥铺路,是一种修行。解除他人痛苦,是一种修行。修行的人,面目不狰狞,慈善,温和。
一个十几年不下山的人,是彻底断了尘世欲念的人,是一个了无牵挂的人,是一个豁达开阔的人,是一个洁净透明的人,是一个可以听见星星说话的人。
夜晚很快来临。油灯亮起来。住持休息去了。
在侧边一间客房,我靠床休息。星光映照出来,稀稀。地面如蒙霜。我来到院子里,秋蝉吱吱吱叫,时断时续,声音微弱。风嘘嘘嘘,由树叶摇过来。
坐在井栏边,我抬头仰望星空。星空淡白,略显灰蒙。星星悬而不落,如树叶悬挂的露水。稀落的星星,展开了天空无垠的旷野。
油灯亮着黄豆一样的光。酣睡中的人,如星星一样枯寂,山露一样饱满。山下,迷蒙一片。远处山峦黑魆魆。溪涧在山谷,哗哗哗。
高大的乌桕树,在地上浥下单薄的树影,若有若无。低矮的禅房,在山林之中,若有若无。许是山中潮湿的缘故,墙根和台阶长满了青黝色的苔藓。额头湿湿的,晚露深重。我和衣而卧,不一会儿,鼾声响起。
天麻麻亮,我听到了屋外打井水的声音。扑通,扑通,是水桶扔下水井的声音。他开始浇花,浇树。我继续睡,却毫无睡意。
“施主,可以喝粥了。”天有了白亮色,住持在我门外招呼了一声。我应答了。去喝粥时,住持又不见了。我估计他又去采摘什么了。住持一直不问我名字。我也不问住持名字。我们彼此不问昨天,也不关心明天。我喝了一大碗山茶,喝了两大碗粥,在小方桌上留了简短纸条:大师,星光溪声甚好。
回到自己的住地,伙房的人正在吃早餐。他们问:你昨天去哪里了,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我们担心一个晚上呢,至少也该来一个电话,报个平安。我心生愧疚,说,在一人庙住了一夜,也是临时决定的,山上打不了电话。
哦。老僧叫黄子真,我们同村的。伙房的老钟说。
我没想到,你们还是邻居,老相识。我说。
黄子真年轻时在小学教过几年书,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镇里一个姑娘爱上了他,他们结了婚。那个姑娘可是个美人,心地十分善良。他们是镇里最恩爱的夫妻了。他天天给她洗脸,梳头。她上床,他给她脱鞋子。她下床,他给她穿鞋子。他们一起去河里洗衣洗菜,一起上山摘茶叶,一起在荷塘划船采菱角。过了两年,黄子真的爱人病了,得了肺病。黄子真带她去了很多地方看医生,也看不好。她熬了三年多,撒手走了。最后半年,她连走路也挪不了步子,瘦得皮包骨。她死在了他怀里。爱人死后,他一直阴郁。亲友劝他再找一个,他也没答应。阴郁了好几年,他上了山,搭了一人庙。他守在庙里,很难得下山。
老钟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想起山上的星星。只有那些星星,才配得上他的孤独。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