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华语风丛书 幸福事件
献给所有追求幸福的人!
ISBN: 9787559826558

出版时间:2020-05-01

定  价:58.00

作  者:黄宗之 朱雪梅 著

责  编:花昀 王小敏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都市小说

读者对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议: 文学/长篇小说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270 (千字)

页数: 412
图书简介

改革开放初期,三个华人家庭旅居美国,寻找幸福生活。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华人在美国的职场天花板等,三个家庭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大事件”。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高速发展,令他们躁动不安,陷入海归与不归的矛盾挣扎中,幸福之路越发迷茫……

作者简介

黄宗之(1954—),美籍华人,出生于湖南衡阳,现任欧洲一家跨国生物制药公司美国分公司研究开发部资深科学家,兼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洛城文苑》《洛城小说》《洛城诗刊》文学专刊副主编。1987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南华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副教授,1995年前往美国洛杉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肝病研究中心从事肝脏疾病的酶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朱雪梅(1964—),美籍华人,出生于湖南双峰,现任欧洲一家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质量和合规部门经理,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1991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南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讲师。1995年获日中医学协会笹川医学奖学金赴日本东京从事肝炎病毒的转基因动物研究,1996年赴美,并任职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从事视觉光传导分子机理的研究。

夫妇俩合作发表长篇小说有《阳光西海岸》(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未遂的疯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破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平静生活》(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年)、《藤校逐梦》(作家出版社,2018年),另在中外华文报纸和期刊发表20余篇中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

序言/前言/后记

创作谈:从《平静生活》发表到改写为《幸福事件》

黄宗之朱雪梅长篇小说《幸福事件》是在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平静生活》的基础上,重新结构和丰富了内容的一部描写北美新移民对现实生活的选择与人生事业的追寻的作品。

这部小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通过几个华人家庭在美国走过的一段艰辛之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周围的海外学子的经历,把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作为主题,把个人命运、家庭沉浮与国家进步作为纽带,记录一代科技界学人从出国到回归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记录他们在中国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对人生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反思。

二十世纪末的大规模出国潮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特定历史现象,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高速发展与“海归”是密不可分的。大批知识分子的出国与回归是现代中国在世界上崛起的催化剂,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客观叙述这段特殊历史、正面描写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改写《平静生活》为《幸福事件》的主要原因。

《平静生活》的创作经历

原小说《平静生活》通过林杰、卢大伟、张天浩三个穿梭于中美之间的华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所历经中国与美国两地艰难曲折的不同际遇,反映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人们经历过躁动与折腾之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复归,并通过当代新移民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对生存方式的追求,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人性的困惑。

2007年以来,美国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房价大跌,失业率居高不下。不少海外华人深受经济危机的打击,经历了失业、找工作困难的境况。2009年经济危机加深,不断有公司倒闭,大学的研究经费被停,研究室被迫关门。我们周围一些朋友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失去工作,房屋被拍卖,家庭陷入一片混乱中。我们家后来也被波及。大环境的剧烈变化严重干扰了我们原有的生活秩序,大家都处在焦虑与恐慌之中。由于不安,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以致我们家在一年内连续出了好几次车祸,小女儿又不幸手指骨断裂做了手术。那一段时期,我们与周围的朋友都处在为未来生存环境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担忧中,失去了平静。面对困境,大家都在寻找出路。有朋友携带家人海归了,也有家庭夫妻不得不分别在美国东西两岸工作,忍受一家人天各一方。

为此,我们打算写一部与经济危机有关的长篇小说,讲述这场危机中海外华人的遭遇和他们的心路历程。当我们正在写这部长篇小说时,另一类景象出现了,在世界各国陷入经济萧条之际,中国却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摩天大楼四处拔起,高速铁路不断延伸,经济建设空前繁荣。原来那一群走出经济危机的朋友还没有来得及安定心情,又陷入了新一波躁动。面对活力无限的彼岸,身边不时有朋友海归,跑回国创办公司,去大学当教授。没有海归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多半的话题也是在谈论中国的发展和机遇。有人为没有及时海归后悔,也有人认为当初自己出国就是错误的选择。有人跑回国看了一圈返回美国,对海归又忧心忡忡,忧虑国内的各种问题。回到国内的人也有再跑出来的,抱怨现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更有一些在国内富了的朋友把子女送出来,或者全家移民国外。许多人处在思前顾后中,纠结出国与不出国、海归与不海归。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应中国作协的邀请回国访问,并在家乡待了一段时间,有机会目睹了国内经济发展的一片荣景。我们看到的是正处在一个激烈变化中的中国,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调整或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在处处都是建筑工地的轰鸣声中,农民工从乡下奔往城市,小城镇的年轻人北漂、东漂到大都市,当教授的四处兼职,做医生的各地揽活,大家都在为钱而疲于奔命。见到的亲戚朋友个个都说活得太累。他们有了比过去好很多的物质条件,却说找不到幸福的感受,反而觉得没有过去贫穷时过得开心。他们迁徙跳槽,寻找安居乐业的生活,到头来不知道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深深感到急速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平静,诸多问题不断出现。中国崛起得太匆忙,没有时间来顾及和处理求“速”心切造成的副作用。为什么我们在美国看到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发生了?为什么在美国我们不平静,回到中国看到的也是不平静?为什么我们有远比过去优裕的物质生活,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为什么我们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却没有一处是我们的理想家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哪里才是我们真正幸福的伊甸园?

从中国回到美国,我们对正在写的小说的主题有了重新的思考,分析危机和崛起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如今的世界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且互为表里的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整个社会的运转太快,我们必须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赶上一波又一波袭来的潮流,我们变得焦躁不安。为此,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匆匆而过,没有时间和心境来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有了攀比,我们不再满足现有的生活,失去了对生活抱有的健康心态。我们把幸福的标准定得太高,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不幸之中,失去了对幸福的感受与知觉。我们急功近利,失去了远见,未能防患于未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们把原因归结为人们的内心不再平静。我们苦苦寻找的幸福之地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也许平静就是幸福的源头。平静就是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冷静心态,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能够沉着应对,处惊不乱。平静使我们不会鼠目寸光,让我们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我们最终决定书写美国经济危机和中国崛起过程中,人们在历经躁动与折腾之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复归;通过一代中年移民知识分子的命运抉择,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人性的困惑。我们把幸福、苦难、理想、追求以及人生意义、道德价值观等与人性有关的重要主题交织到这部小说里。这部长篇小说就定名为《平静生活》。

不平静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无论在海外的华人,还是在国内的朋友,大家都深有体会。那些年里,正当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处在经济危机的一片哀鸿之际,中国却在崛起,我们这些曾经在中国相对穷困的时期出国的海外华人,面对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现实,内心受到比国人更大的震动,所以“海归与海不归”就成了不平静的主要原因。美国虽然身处经济危机之中,但仍是一个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成熟的社会。中国发展虽快,发展初期难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身处海外的新移民来说,究竟选择在哪里生活,无疑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抉择。海外新移民中的科技人才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走向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与整个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科技、教育等要素综合进步的晴雨表。我们是科技人员和新移民作家,在海外长期与科技界新移民知识分子生活在一起,知道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内心的纠结,能够真实地、有血有肉地把这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对生活的抉择和对幸福的追求表现出来。这些因素是触动我们把他们的故事作为载体来挖掘“平静生活”这个主题的原因。

改写小说《平静生活》的原因

在我们已经发表的五部长篇小说中,有四部是描写美国新移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中三部小说《阳光西海岸》《破茧》《藤校逐梦》出版后,均在社会上获得较大反响,文学评论界的教授、学者写了大量的书评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刊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也对我们做了采访和报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为《破茧》和《藤校逐梦》制作了有声读物或广播剧在电台连播。《平静生活》是我们花心力最多的一部小说,它的故事比其他几部小说更跌宕,情节更曲折。可是这部小说问世后,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小说经《小说月报·原创版》刊出后,又作为“《小说月报》金长篇”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可几乎没有专家学者对这部小说写书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更没有报道。我们当时对此感到困惑,找不出原因。

就在《平静生活》发表后不久,中国作家协会派出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我们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负责接待,海内外作家们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文学创作交流。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掖平教授参加了这个访问团,回国后她组织学者为我们协会推荐的几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写书评。李掖平老师没有选择推荐我们刚问世的新作《平静生活》,而是选了几年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破茧》。我们当时很纳闷,有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听说李掖平老师早就读过我们的《平静生活》,她认为《平静生活》背后隐藏了一些能让人体会出来的作者没有明言的意思。

一部小说经由不同人阅读时,所读到的东西是会不一样的。文学评论家通常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与角度,会从小说的字里行间看出潜藏在作品内部连作者本人也可能没有预知的意涵,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思想和社会意义。虽然掖平老师没有直接指明是什么,但我们很快被点醒,意识到她的意思。鉴于此,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小说,反思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根基。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发现了问题,找到了根源。

《平静生活》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段人生艰难历程的现实写照。与小说里描写的几位海归与不海归的科技界学人一样,我们也是在中国相对穷困的时期出国的,当面对中国的崛起时,是海归还是继续待在国外,无疑是相当纠结的。我们是刚刚从美国经济危机泥沼里走出来的科技人员,内心有着小说人物同样的苦闷和挣扎。我们笔下的几位主人公是比我们年轻的海外新移民,他们历经波折,最终选择海归,重新来过,投身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中去。而我们却是年龄已过了再回国创造一番新事业、实现人生抱负的人,加之孩子都在美国生活,已经回不去了。所以,当面对曾经生养自己的故土一片生机勃勃时,当看着如今的中国蒸蒸日上飞速进步时,我们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慨和道不清的无奈。为了让自己接受现实,我们不得不找一些理由来安抚自己,说服自己平静下来,随遇而安。由于长期以来,绝大多数身在海外的人为了让国内的亲人不替自己担忧,通信时通常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方式。这也就造成了在海内外形成的一种看法:留在国外的人都还混得不错,只有那些在国外待不下去的人才会海归回国。于是,这种说法不仅助长了出国潮,同时也帮助了那些即便在国外过得并不太好的人聊以自慰。于是,这也就成了我们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在海外安居的重要理由。《平静生活》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驱使下编织故事、塑造人物的。我们在小说里,对人物的设计和他们的归属等方面做了符合这一说法的安排,把塑造的主要人物一分为二:成功的留在了海外,遭受种种挫折、干得很失败的海归回国。《平静生活》一书也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萌生出来的产物,通过小说给我们自己设置了一个安身立命的伊甸园。究其思想根源,所谓“平静生活”,其实反映出我们的内心并不平静。

2014年至2018年的几年间,我们多次回国,参加了两届由中国侨办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到浙江大学参加移民文学高峰论坛,到上海参加上海作协举办的专家学者与海外作家一对一文学创作谈,在绍兴看到私立大学越秀外国语学院办得轰轰烈烈。在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侨办负责人向我们海外作家提出了倡议:写好中国故事,写好中国人的故事。在回国参加的实地考察中,我们目睹了国内经济与文化建设相当惊人的进步。我们接触到不少的海归学人,他们在各个领域里成了学科领头羊,促进了国内科学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他们与国内的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使得中国在高速列车、人工智能、移动电话、5G通讯等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找到《平静生活》出问题的思想根源后,决定改写这部长篇小说,真实地反映历史,记录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大量的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历经艰辛,回归祖国后产生的积极作用。国务院侨办的倡议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我们对自己作为新移民作家应该具有的责任感有了清醒的认识。改写《平静生活》是我们写好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的故事的重大思想转变。

我们是中国社会由贫穷走向繁荣的见证者,切身经历过出国潮,并在美国生活了许多年,是离开中国、在大洋彼岸看得更清晰的人,应该客观地、历史性地、全面地看待中国,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为此我们在回到美国后,对小说《平静生活》进行了改写。把海外华人中的精英江天浩的归属做了重大改变,将他从回国发展再到美国改为最终海归。为了与小说《平静生活》区分,我们把三个主人公的名字也全部做了修改,林杰改名为李杰,卢大韦改名为陆大伟,张天浩改名为江天浩。改写《平静生活》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的分水岭。此后,我们的文学创作也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我们在不同的海外华文文学会议上,提出新移民文学作家应该承担历史的责任,并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中践行自己的承诺。201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藤校逐梦》和2019年完成的小长篇小说《艰难抉择》,我们都尽力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幸福事件》对小说《平静生活》所做的改变

与《平静生活》相比较,我们在《幸福事件》中做了新的尝试,如下:

一、小说主旨的改变。原小说叙述了一个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内心失去平静、没有幸福感的社会学博士研究生杨方,为撰写《海归海不归》博士论文,走访了回到国内和继续留在美国生活的三个华人家庭,从而寻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故事。改写这部作品,把小说的主题由寻找平静生活转向聚焦海外科技界学人的海归,叙述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海归们的内心矛盾、挣扎,以及最终选择回归祖国投身一日千里的大国崛起,寻找人生幸福的心路。

二、小说叙述方式的改变。我们把小说主要人物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改为采用第三人称,使得小说阅读更顺畅,并客观地把人们在生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心理冲突充分展现出来,并在心理层面上做尽可能深入的揭示和剖析。

三、小说结构的改变。原小说采用顺叙的方式来结构小说。这是我们过去创作的几部小说时所常用的写作手法,先做铺垫,再慢慢进入故事的高潮。由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上阅读短篇作品和社会见闻占据了读者大部分的阅读时间,每年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发表,人们已经很难花时间慢慢被一部长篇小说吸引住注意力。所以,我们改变了这部小说的叙述结构,把故事最让人纠结的部分提到小说的最前面,先把读者抓住,再展开情节。

四、小说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原小说中主要讲述林杰、卢大韦、张天浩三个穿梭于中美之间的华人的际遇。改写时增加了一些副线人物作为绿叶,更加全面地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如曾经的电脑科学家看破红尘,在美国事业失败后出家当了和尚;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女孩茱莉亚,学成后却向往中国的欣欣向荣,选择留在中国生活。我们重点对江天浩的结局进行了改写,他们一家由回到美国改为最终海归。江天浩是海外留学生中的精英,是在海外事业有成的科学家,是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高薪白领。他的归属改为:国内千人计划给海外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江天浩被国家以优秀人才的身份聘用,最终携全家一同海归,夫妻双双重回国内科技领域,把自己在国外积累的丰富知识与技能回馈给生养自己的祖国。这一改变,更加符合中国的现实,并客观地、历史性地记述了中国科技飞速进步中,大量优秀海归人才放弃国外的优裕生活和已有的学术地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卓越贡献。

结语

这部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通过改写,最终丰富为二十余万字的《幸福事件》。作为旅居海外的新移民,我们把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基本上定位在新移民文学上,希望能更好地承担起新移民文学作家应该肩负的责任。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在中国生活了二三十年,对这片土地有相当的了解,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身在庐山之外,我们有可能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的发展,客观地比较两个社会的差别,把国外好的和不好的方面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为祖国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些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期望更加客观地记录这段历史。《平静生活》到《幸福事件》的变化,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附录二

编辑推荐

幸福来之不易,需要你我珍惜!这是一本描述移民生活的书;这是一本讲述海归与不归的书;这是一本侧面透视祖国数十年飞速发展的书;这是一本,献给正在寻求幸福的你的书。

精彩预览

陆大伟回美国去了。送他搭乘东航经上海飞洛杉矶的航班后,我和李杰从长沙黄花机场候机厅走出来。

陆大伟离开前讲的故事让我的心情变得沉重。没想到李杰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日子里,竟然试图在妻子和女儿抵达美国的那一天自杀。药研所的司机把轿车开了过来,停靠在候机大楼外街边。坐进车后,我向李杰提议去湘江橘子洲头坐坐。为了我的博士研究课题,我很想追根究底,对李杰试图自杀的那一段心路历程做更多的了解。

司机按照李杰的吩咐把车开到湘江大桥上。我和李杰下了车,从江心岛的旋梯走下桥,在江边公园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坐了下来。与他相识两个月了,暑假期间对他的几次采访,证实了范时宕导师所说,李杰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人。他不寻常的艰难经历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给他的人生带来那么多不幸。

李杰在我旁边的水泥石凳上坐了下来。说实话,尽管与他接触有一段时间了,我还真没有仔细打量过他。也许是因为陆大伟讲的故事增强了我对李杰做更深入了解的欲望,我不由得朝他侧过头去。

李杰大概四十五六岁,个头不高,身体单薄,脸颊瘦长,眼睛细小,粗短的黑发中露出些许花白。见我望着他,他讪讪一笑,前额显出几条深深的皱褶,憨厚的瘦脸上透出几许倔强和沧桑。

“听陆大伟说,你在美国差点儿自杀?”我毫不忌讳地直接问他。

“你们在机场背地里说我?”他开玩笑说。

“我问陆大伟海归几年后重返美国生活的感受,他向我提起回美国第一天的遭遇。那一天,他与你妻子、女儿搭同一班飞机抵达洛杉矶,没想到你家房子已经被银行拍卖,你的妻儿无家可归。”

“我那时的处境非常糟,很绝望。想自杀是一时冲动,事情都过去了,别再提了。”

“我很想知道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想要自杀?当然,人在困境中有时候会很脆弱。不瞒你,我过去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我很坦诚地说。

“是吗?”他有些诧异,不解地望着我。

“不骗你。也是在我的处境很糟的时候。”

李杰见我很诚恳,就说:“人的一生难免遭受大挫折,虽然说,人总有遇到困境的时候,挺过去就好了,但做起来有时候蛮难的。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何况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坚韧的人,可当我被科尔曼公司解雇后,精神彻底垮了,两次想要自杀。”

“两次?陆大伟只同我说过一次。”

“在曹琳和凯西回美国之前有过一次。那是在我家的房屋被银行没收之后,我绝望了,想杀掉解雇我的老板莉莎后自杀。”李杰平静地说。

我睁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他,请求道:“你能把当时的情况讲给我听吗?”

他想了一会儿,犹豫着,见我坚持,就说:“好吧。”随后把眼光转向茫茫湘江,同我讲述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四五年前,李杰一家住在洛杉矶的蒙诺维亚市。他家的房子是在房价最高时买的,花了五十多万美元。夫妻俩用多年的积蓄交了首付,欠银行四十万美元的贷款,分三十年按揭。经济危机,美国房贷银行巨额亏损,造成全美的房价暴跌。李杰失业时,这座房屋的市值已经跌到远低于他家欠缴银行的房屋贷款金额。妻子曹琳的公司解散,曹琳失去工作后回到国内,在长沙高新科技园参与老朋友谭国芷主持的血安达药物开发研究。李杰独自住在洛杉矶,被解雇后,几个月付不出房贷,贷款银行和催债公司的人找上门来,把收缴房屋的一沓文件交到李杰手里。

李杰坐在客厅里,颤抖着手,签署了银行交给他的文件。他的眼泪在打转,意识到最坏的时候到了,唯一还能容下他和妻儿的地方即将不复存在。家没了,他在美国辛苦十余年积攒起来的所有幸福和希望都没了,被连根拔掉,塞进了银行家们的黑色公文包里,全部被带走了。

那天晚上,李杰彻底绝望了。他是一个不轻易哭的人,可是那一天他悲痛欲绝地大哭了。挂在墙上的镜框、摆在桌上的装饰品、厨房里的餐具,一一被他狠狠地摔到地上。他跑进卧室,倒在黑暗中的床上,用被子蒙住头无助地放声痛哭。

李杰声嘶力竭地在被子里喊叫:“美国,你究竟怎么了?有钱和有权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冷酷和贪婪,他们造成了今天的经济危机,把我的一切都盘剥尽了。他们从股市里盗尽了我的投资,从房市里抢走了我的住屋,从职场里剥夺了我的工作,把我逼上了绝路。”

哭了一个晚上,哭累了,他死去般地睡了过去,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清醒过来。他怀着极为沮丧的心情买来一份《洛杉矶时报》,查到蒙诺维亚的戴维森路上有一户人家出租后屋,价格还合理,便开车去了那里,写了一个租约,租了只有一间卧室带半个厨厕仅够栖身的弹丸小屋。

那家人姓亚当斯,是一对白人夫妇,男主人叫比尔,看样子六十岁左右。女主人叫凯莉,顶多五十岁。女儿茱莉亚去念大学了,夫妻俩带着小儿子威廉,三口人用不了那么多房间,便出租了后院客房。

搬到亚当斯家后屋的那天,李杰整整一晚没有睡。他睁着眼看着黑暗中满屋凌乱的家具,想着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他想,这一切都是莉莎一手造成的。她明知道曹琳失了业,回国做血安达的研究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却故意借用公司对自身利益的绝对保护来算计他,逼得他一家人没有活路。

他痛恨这个令人憎恶的世界,权势、金钱、物欲,绑架了所谓的公平、法律、规则和道义。所有的社会机器其实都是处在强者的一边。对弱者,活着是一种痛苦。既然无法反抗,他也就必须承受痛苦。然而,承受是难以负荷的沉重,他产生了对死的渴望。

就这么轻易地默默死去?死得太不值,死得太冤屈,死得太不心甘。冤有头,债有主,他得先解除掉把他送上死路的元凶。黑暗中,李杰满眼是莉莎那张专横跋扈的脸,他想到了复仇:“莉莎,我的灾难全都是你造成的!你不让我好好地活,我也要让你不得好死,不杀掉你,我解不了恨,咽不下这口气。”

杀掉莉莎的想法从他的心里冒出来后,汇成了一条浪涛汹涌的急流,不可抗拒地在他的血管里奔腾。他感觉到身体里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都在燃烧。他在刚搬进的四处堆放着杂乱纸盒、塑料袋的房间里翻箱倒柜,寻找可以让所有怨恨一泄为快的工具。他终于找出过去买的那把黑色手枪和十几发子弹。他冷静下来,计划先写一封给妻儿的遗书,为自己的苦难做一个完整的终结。

也许是因为他有一支现成的手枪,所以对生命才会如此轻率地做出判决。他过去绝对没有想过自己花几百美元买来玩的手枪会成为发泄仇恨的武器。他曾经琢磨过美国的荒唐,竟然凭一张驾驶执照,经验证过去没有犯罪记录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从枪店里买到一支可以杀人的沉甸甸的家伙。虽然他后来觉得对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来说,拥有枪支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但他却没有料到从来都遵纪守法的自己,会在这个时候滥用社会对他的信赖。

这一天,李杰实施了杀掉莉莎的计划。

傍晚,他拿上手枪和子弹,开车朝科尔曼公司奔去。车子到达公司门外,他放慢了车速,缓缓行驶在朦胧灰暗的街道上,一边看地形,一边想着如何射杀莉莎。

附近有铁护栏围住的一幢幢办公楼和厂房,他来到一幢两层楼房的街对面,楼的正面是深色玻璃墙,莉莎和戴尔就在这幢楼里工作。莉莎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她还在上班。

李杰把车停在灯光照不到的街边,熄火,坐在黑暗的驾驶室里。他从车前座储物箱里摸出手枪,上好子弹,放进裤子口袋中,准备在莉莎办公室的灯光熄灭后,伺机推开车门,走向被薄薄夜雾笼罩着的街对面。

莉莎工作的办公楼与研发部的办公楼,底层的玻璃大门相通,那扇曾经每天向他敞开的锃亮的厚玻璃门紧闭着,像一道铁壁,横在他昨日的希望与今日的苦难之间。海伦递给他一封辞退信后,别在他外衣上的员工卡再也刷不开大楼的玻璃门。

李杰估计最多不会超过半小时,莉莎就会熄灯回家。在与莉莎共事的几个月里,他已经摸准她的行动规律。她办公室的灯光从来都是在这个时候熄掉的。莉莎随后会从办公楼下来,经过两幢楼相连的通道,推开玻璃门,去停车场。为了避开堵车的交通高峰,莉莎每天晚到晚退。

他警惕地望着楼上被灯光照亮的巨大玻璃窗。光线无所顾忌地从窗口弥散下来,投在街道上。那灯亮着,而曾照亮他前程的心灯却已熄灭。在这个几近漆黑的夜里,它以及连同承载着它的整个生命,都将裹着深重的伤痛一起离去。

李杰准备好了,计划在莉莎走出玻璃门的时候,朝她直冲过去。他将摸出被自己的热血温暖过的手枪,对准莉莎的脑门,把所有的仇恨统统射出去,然后让自己的灵魂倒在血泊中。

窗口的灯光一直冷冷地亮着。李杰在黑暗中想象着莉莎收拾好办公桌上的东西,关掉电脑,熄掉灯,离开办公室。他恨恨地想着,她再没有机会重新开启那扇紧闭的办公室大门,也不可能再启动她的电脑了。今夜,她将死去,与他那颗饱受煎熬的心一起被无尽的黑暗吞噬掉。

李杰悲壮地想象着,杀掉莉莎后,他将把临走前写好的那份充满了情与爱、仇与恨的遗书留在路旁的这辆与自己相依为伴的汽车里,留在依依不舍又义无反顾的人生末路上,然后毫无恐惧地吞下一颗子弹,永远地离开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离开即将回到美国的女儿。

想到妻子和刚出院的女儿,他的心像被钢针刺穿般疼痛,眼眶被一股不忍的泪水浸湿了。可怜的凯西,回到美国后再也见不到爸爸了。几年前,曹琳把一岁的她送回国内时,他曾是那样舍不得。他曾发誓赚到足够的钱,在阿凯迪亚买一幢房子,让她回美国接受教育。可是,他与妻子在美国的这些年,用全部心血构筑起来的家和希望竟是如此脆弱,一个莉莎就那么轻易地把它毁了,碾碎了他的美国梦。他能不恨最终把自己推向末路的莉莎吗?!

凯西,爸爸对不起你。你本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爸爸现在却无法给你了。爸爸心里好内疚,好痛苦。你离开家四年了,爸爸好想见到你,可你就要来了,爸爸却不敢见你,不敢看到你本该天真的双眼却充满悲伤。我这个爸爸做得好窝囊。你原谅爸爸好吗?爸爸今夜就要走了,希望你能与妈妈好好活下去……

李杰想着,一行泪水控制不住地滑落下来,啪啪地滴到持枪的手背上。

他想给曹琳打最后一个电话,听一听她和女儿的声音。他去摸手机,手还没有碰到裤子口袋就停住了。

“我不能打电话。”他想。

李杰告诫自己不能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那声音一旦传出来,会触发笼罩在他心头的厚厚阴云,搅出一阵倾盆泪雨,浇湿他的意志,泯灭他要杀掉莉莎的决心。他揩掉挂在脸颊上的泪水,咬了牙,狠下心,眼光又重新回到莉莎依旧亮着灯的窗口。

忽然,灯熄灭了。那一刻,李杰的心遽然紧张起来,在他的胸腔里一阵狂跳,像万马奔腾。铁蹄践踏着胸肺,沿着气管壁齐涌而上,越来越高,塞满了胸部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堵到了喉头。

李杰感到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气闷,捏着枪的那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颤抖。他尽量控制住自己,大口地呼吸,以排泄掉越积越重的窒息感,集中精力在心里一秒一秒地计算着,莉莎应该走到楼梯口了,莉莎应该走进电梯了。他死死地盯住灰暗中的玻璃大门,等待电梯从二楼滑下来,等待莉莎走出电梯、经过通道、推开玻璃门的那一刻。

一阵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像一首刑场的葬礼曲,如歌如泣,在黑暗的车内格外嘹亮。李杰惊跳起来,摸不清铃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只觉得漫天在响,把他的整个世界都震动了。他的脑子一下乱了套,惊慌失措地去寻找铃声的源头,想用不停颤动的手掐断那搅乱自己的声音。慌乱中他发现铃声是从裤子口袋里传出来的,正想伸手过去,手机的铃声断了。

他稍稍恢复了平静,重新把眼光聚焦到街对面的玻璃门上。玻璃门在应该是被打开的时候,却没有动静。他把目光朝上移,惊讶地发现,莉莎办公室的灯光又亮了起来。她怎么返回办公室了?难道忘了什么东西?

正在他迷惑的时候,手机再一次响了。李杰犹豫了一下是否接听电话,楼上的灯光还没有熄灭的意思,他迅速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曹琳的电话号码,他习惯地按了接听键,随后不假思索地冒出一句:“喂。”

曹琳抱怨的声音钻了进来:“李杰,您怎么那么久都不给我打电话?从国内往美国打电话贵多了。”

李杰一时支支吾吾,想找个理由搪塞她。

曹琳说:“我看到网上报道,美国政府已经有了新规定,失业的救济延长到99个星期。我打算带凯西尽快回美国。”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另一个微细的声音挤进他的耳朵里,“我要同爸爸说话。”手机里飘来凯西幼稚得像儿歌般的声音,“爸爸,妈妈说要去买飞机票,我要坐飞机回美国了。”天籁之音从大洋彼岸漫过来,把李杰的心润湿了。“爸爸,我好想你。你想我吗?”凯西问他。

女儿的声音掘开了他痛苦的源头,他的眼泪一下涌满了双眼。他怎么不想呢?“想你,爸爸好想你。”泪水夺眶而出。他控制不住自己,抛下一句,“凯西,告诉妈妈,电话费太贵,爸爸给你们打过去。”

李杰关掉手机,扑在方向盘上,放声痛哭起来。恨泄了许多,仇消了许多,他抬起头来,睁着迷蒙的泪眼向对面望去。莉莎办公室的灯光重新熄灭了。不久,研发楼的玻璃门打开了。李杰看着莉莎走了出来,走出黑夜笼罩的办公楼,走向灯光昏暗的停车场。莉莎的车子驶离停车场后,李杰草草地把手枪和遗书塞进汽车副驾驶座前的储物箱里,启动车子,驶进了茫茫夜海中。

李杰望着前面缓缓东流的湛蓝河流,眼里闪着一汪泪水。

我侧过头,把目光移出他的视野,给他留出修复情绪的空间。待他平静下来之后,我问道:“现在回想那一段经历,你还觉得应该杀掉莉莎吗?杀掉她,真能解除掉你的心头之恨?”

李杰站起身,将抹泪的纸巾丢进旁边的一只垃圾桶里,随后,重新坐了下来,说:“幸好那天我没有杀掉莉莎,也没有自杀。现在回想起来,我还很后怕。”

“在你妻子和女儿回美国的那天,你怎么会再次想到自杀呢?”既然李杰敞开了心扉,把内心最不愿启齿的话题摊开来讲,我克制不住好奇,想知道陆大伟对我讲的故事的结局。

李杰说,失业的几个月里,在美国一直找不到工作,他曾想到唯一的出路是回国去。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自己本科学校的新任校长,想回大学工作。接到的婉拒信让他彻底失望了。他在美国没有读博士学位,又不是在国际上有杰出贡献的专家,不属于国内急需引进的人才。

曹琳带女儿回美国的那一天,他六神无主地坐在家里,想着怎样面对马上要回到美国的家人。一个大男人,没有工作,住房被银行收走,他彻底失败了,羞于做一个丈夫和父亲,无颜面对妻子和女儿。走投无路的苦痛使他再一次不想活下去。

他趴在书桌上给妻子和女儿另写了一份遗书。算好了曹琳母女从洛杉矶国际机场租车回家,路上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蒙诺维亚市,他揣着死灰的心从出租屋里出来,准备开车去以前住过的街区。他已决定好,见到妻女,了却了心愿,就不再回到这个阴冷的陋室。

车子启动了,他毫无眷念地离开了所谓的家和曾无数次徘徊过的狭长街道,抛下不堪回首的日子,开车驶向曾住了多年的熟悉街区,驶向生命的最后里程。

李杰对我说:“人在绝望时,很容易就想到死。也许死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避重就轻,一走了之。”

我也颇有感受,说:“只需要一个念头,一次狠心。”

李杰说:“没错,自杀是最简单的。绝望时,一个念头就行了。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把痛苦留给了活着的人。我后来想过,自杀其实是最不负责的行为。生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更属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孩子、妻子、国内年老的父母等亲人。我不能不管他们的感受而逃避生活的困境,我死的话,对不起养育过我和深深爱过我的人。现在想来,即使我对莉莎有深仇大恨,也不该杀死她,我需要为莉莎的家人着想。

“活着有时会很艰难,但活着才会有希望。如果我当初杀了人,然后自杀,还会有今天吗?我的家人会遭受多大的痛苦?我庆幸在开枪射杀莉莎之前,曹琳和凯西打来了电话。更庆幸自己在见到回到美国的家人时,心里又燃起要为她们活着的希望。我今后不会再干这种傻事,不管未来遇到多大的困难,处在多么艰难的险境,我都会坚强地活下去。”

活着就是希望,我认同李杰的想法。

那天,我和李杰在江心岛坐了很久,直到太阳慢慢落山,我才与他分手。

乘车回到父母家中,我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前,脑海里都是陆大伟和李杰讲的故事。自从采访李杰以来,这一天收集的材料最有价值。无疑,这些原始的素材对我研究李杰海归的原因十分重要。我打开电脑,把故事详细地记录下来。

暑假快要结束,我准备返回北京。虽然我已经从李杰身上挖掘到不少原始素材,可离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所需的材料还差得远,我打算从长计议,好好看看已经收集到的资料,以便计划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在电脑里找到暑假期间的采访资料,打开“海归海不归的现实意义和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课题的文档。这个课题是导师范时宕教授两个月前与我一起定下的,是我三年读博期间必须要完成的研究项目。我一边阅读两个月来所做的记录,一边回想起范时宕教授与我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时的情景,以及后来几次采访李杰的经历。

暑假前,博士研究生的所有科目都考完了,我紧绷了几周的神经稍稍得以放松。

宿舍楼内的同学大都跑出去逍遥,素日人满为患、吵吵嚷嚷的房间终归平静。我把摆满书桌的各科图书收拾完,塞到单人床下看不见的角落,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头枕着叠成四方形的被褥,感到心像窗前那块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桌面,没有了杂乱的拥塞,空荡荡地发虚。很奇怪,我竟然会在好不容易松懈下来的时候,忐忑不安,心绪难宁。我想,也许是自己陷入了又一次周期性的情绪低谷。

我意识到我的忧心是有原因的。原计划今天要与范时宕教授谈课题的研究方向,可当我如约去他的办公室时,他却说有一个老朋友从长沙来,他要去机场接人,谈课题的时间改到明天。没想到定好的事变卦,我挺失望的,一路忧心忡忡地从社科学院走回宿舍楼。如今社会发展太快,生活中的变数太多,无法预知的变化让人难以适从,以致时常感到自己对生存和命运失去了掌控,对不确定的未来有着强烈的担忧。我担心导师因为家里来客人,谈课题的事被耽搁下来,拖到暑假后。

导师早就劝过我:“你急干吗?还有两年时间。用一年准备课题和收集资料还不够?”

我辩解道:“同届的理科博士研究生早已定好了研究方向,他们马上就要进实验室做课题了。”

导师试图说服我:“理科不一样,在实验室完成一项研究起码要花一年多。博士学制都是三年,不早定课题怎么行?在美国,理科博士要读五年,有的人研究课题做得不顺利,拖到七八年才能毕业。”

我回答道:“国情不同。我们毕业后工作难找,我必须尽早完成课题,多留一点时间为找出路做准备。”

导师很清楚我为什么读博士。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不得已继续读书。毕业后能去哪里,我还是没有底。范时宕教授留过学,曾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是千人计划国家重点引进的海归人才。我告诉他自己毕业后也想出国。

“学文科的出国能干吗?工作比国内更不好找。”导师规劝我。

有他现成的路可循,我说:“我去做博士后。”说完又觉不妥,我是无法与他相比的,就改口,“要不我再去读一个好找工作的硕士学位。”

我对未来的焦虑,范时宕教授很清楚。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我的心病。

第二天是周六,下午,我乘公共汽车去了范时宕教授家。他住在亚运村。下了车,我找到他住的那幢楼,乘坐狭窄的电梯上到他家那一层。敲开门,我的心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客厅里的沙发上坐着一个陌生人。我内心不安,有客人在家,导师会有时间和心情与我谈论课题的研究方向吗?

范时宕教授并没在乎我骤变的脸色,他神情自若地迎我进屋,笑呵呵地做介绍:“这位是李杰,我的老朋友。他是海归,现在在长沙高新科技园药研所当所长。”

海归!出国闯荡后,衣锦还乡,在国内谋得一官半职的那种荣归。

李杰从沙发上欠起身与我握手。随后导师把我们带进餐厅。酒和菜已摆在餐桌上,师母还在厨房忙。我们在餐桌旁坐下来边吃边聊。

范时宕教授能说会道,他把小小的餐桌当成几十个研究生济济一堂的大教室,滔滔不绝。在足足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他压根儿没有提及我的课题。

我所关心的事被搁在一边,不由得焦虑起来,心想,这餐饭后,导师何时再有空与我见面?何时能与我静静地坐下来,不受干扰,只谈论与我的研究相关的问题?

吃完饭,导师拍着我的肩膀说:“李杰的母校北医大合并到北大后,我们三个成了校友。走,咱俩陪他去北医大转一圈。”

导师开了口,我们三人既是老乡,又是校友,我能不去?

我们坐进停在住宅楼间狭窄过道旁的导师的车,由他驾驶着从北四环中路去北大医学部。

夏日的校园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片喧腾。校区内人群熙熙攘攘,自行车铃声和说话声起伏不断。我们乘坐的黑色轿车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见缝插针,时停时驶。转了一大圈后,李杰余兴未尽。临出校门前,他侧过头感慨万千地对范时宕教授说:“学校变化好大,到处是新楼。”

我指着校门上水波形的顶,说:“医学部大门的设计独特,很有现代感。”

范时宕教授却说:“是现代,与大学周边的建筑很和谐。不过这是做学问的地方,设计上还是朴素些好,学术机构不能同社会一样热闹。”

也许是因为范时宕教授出过国,也许是因为代沟,我与他在认识上有差距。

“国内是蛮热闹的,回国两年多,开始时我感觉难以适应,现在好多了。”李杰说。

国内热闹过了头?难道国外不是这样的?出国是我毕业后人生规划的主要选项,我主动加入他们的谈话。“你们在国外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国?”

“为什么?各人回国的原因不同,一言难尽。”李杰转过身,朝我回了句颇为感慨的话。

我追问他:“你为什么回国呢?”

“我?”李杰迟疑了一下,细小的眼睛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说,“几句话哪能讲清楚。”

范时宕教授哈哈笑了,“李杰的经历非凡。”他转过头对我大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他来北京吗?”

我一头雾水,不明白范时宕教授话里的含义。

“我不是同你说好了今天讨论你的课题吗?李杰是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我请他来参与讨论你的研究方向,给你讲他海归的故事。”

“你让我研究海归?”我似乎悟出了导师介绍我认识李杰的目的。

“不全是。”范时宕教授似是而非地说,“应该说是研究海归和海不归。一年前,李杰途经北京,准备返回美国生活。我与他聊了很久,说服他留在国内发展。我与他同是海归,在国外待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有过一段很艰难的内心挣扎。海归和海不归是所有出国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虽然是个人问题,可也与整个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范时宕教授是社会学专家,三句话离不开国家的命运和发展。他慷慨激昂地对我说:“中国正在经历其他国家都没有过的最为快速的发展,这期间有数百万的中国人涌到海外,这个前所未有的出国潮与随后的海归对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能否借此看到它对中国大国崛起这一历史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启示?”随后,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介绍你认识李杰,是希望你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当代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国家的高速发展与出国潮、海归的关系,更希望你从中领悟出一些人生道理,走出你自己的困惑。”

我正在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寻找方向,这个研究课题可谓投石问路,我欣然接受。

范时宕教授开车绕到主校园,在我走出车门前特别恳切地嘱咐道:“李杰在美国待了十几年,他的经历非常复杂。我另外还有两位朋友,其中一位海归后又回了美国,有机会,我介绍你认识他们。研究课题具体怎么做,你好好琢磨。”

我在校门口下了车走回宿舍,导师送李杰回宾馆。望着灯火通明的北京街道和远去的车子,我陷入了沉思。“海归海不归”,导师把这个曾在网上炒得很火的话题拿来作为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我既兴奋,又有些茫然。离毕业还有两年,我可以用一年多的时间收集资料,半年时间写毕业论文和答辩。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