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7 年 2 月,斯坦因穿过罗布沙漠向东行,沿途考察了将塔里木盆地与疏勒河分隔开来的罗布荒漠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汉代长城最西段遗迹,再现中国最早开通与中亚相连的楼兰道历史面貌。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根据其考古探险经过及成果,先后撰写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赵燕、 谢仲礼、 秦立彦,出版译著《西域考古图记》等。
第一章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
第一节 从阿布旦到敦煌的道路 .................................................1
第二节 罗布沙道的汉文记载 ......................................................9
第三节 马可·波罗及罗布沙漠之路上的旅行家 .................20
第四节 古代中国长城的第一批遗存 ......................................29
第五节 疏勒河沼泽旁的遗迹 ....................................................46
第二章 敦煌绿洲及其北部的长城
第一节 下疏勒河盆地的地理特征 ..........................................58
第二节 探寻北部“旧墙” ........................................................69
第三节 首次在烽燧 T.XXVII 发现汉代文书 ........................81
第四节 寻找长城上的烽燧 T.XXVIII~ T.XXX ......................93
第五节 调查通往安西的长城上的烽燧 ...............................107
第三章 南湖绿洲与阳关
第一节 敦煌与南湖之间的遗址 .............................................115
第二节 南湖绿洲及其目前的资源 ........................................122
第三节 南湖的古代遗址 ...........................................................128
第四节 阳关的位置 ....................................................................138
第五节 南湖北面的村落遗址 ..................................................145
第四章 中国长城的尽头
第一节 长城的最后一站 ...........................................................157
第二节 长城的西南翼 ...............................................................173
第三节 古代烽燧 T.VI.b 及其文书 ........................................183
第四节 长城上的最后两座烽燧 .............................................199
第五章 最西端的长城
第一节 从长城的最西端到烽燧 T.VIII .................................209
第二节 烽燧 T.IX、T.X 和沼泽地段的长城 .......................221
第三节 废弃的烽燧 T.XI、T.XII.a .........................................229
第四节 在烽燧 T.XII.a 发现的纸质粟特文书 .....................240
第五节 烽燧 T.XII、T.XIII .......................................................254
第六章 玉门关
第一节 T.XIV 废墟遗址 ............................................................265
第二节 玉门关的位置 ...............................................................275
第三节 玉门关和阳关之间的辅助城墙 ...............................283
第四节 烽燧 T.XIV.a 及其垃圾堆 ..........................................288
第五节 古代丝绸贸易的遗物 ..................................................298
第六节 北新道 .............................................................................305
第七节 长城边上的古仓库 ......................................................313
第八节 湖区的长城:烽燧 T.XIX~ T.XXIII ........................326
出版说明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此外,斯坦因还详细描述了深居亚洲腹地的中国新疆和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山川、大漠、戈壁、雅丹、盐壳等地貌的种种奇妙景观。斯坦因的著作为人们打开了此前“未知世界”的大门,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西方列强的学者们对此垂涎欲滴,纷至沓来,形形色色的探险家也紧随其后,蜂拥而至。
斯坦因的这三次探险考古活动,足迹遍布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天山以北东部地区,几乎盗掘了我国汉唐时期所有重要的古遗址和遗迹,对遗址和遗迹造成了严重破坏,所出文物也几乎被席卷一空,并运往英属印度和英国本土。此外,斯坦因在河西敦煌以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等地也进行了大肆的盗掘和劫掠,其中尤以对敦煌石窟宝藏的劫掠最为臭名昭著。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斯坦因是我国西部地区古遗址最大的盗掘者和破坏者,是劫掠中国古代文物的第一大盗。斯坦因的上述著作是西方列强侵犯我国主权的铁证,同时也为那段令国人屈辱的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记录。因此,我们在阅读斯坦因上述著作时,一定要牢记惨痛历史,勿忘国耻。
斯坦因上述三次考古报告都是综合性的学术性专著。为了方便一般读者更多地了解斯坦因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天山以北东部以及河西敦煌等地区的发掘工作和搜集文物的情况,我们对上述三次考古报告原著做了一些技术性处理:根据原著各章内容的关联性进行分册,删除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内容,将插图进行适当调整并重新编序等。
本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7 年 2 月,斯坦因穿过罗布沙漠向东行,沿途考察了将塔里木盆地与疏勒河分隔开来的罗布荒漠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汉代长城最西段遗迹,再现中国最早开通与中亚相连的楼兰道历史面貌。
第一节 长城的最后一站
4月 13日,我非常满意地发现我又回到古代边防线的西段。一个多月前,我从罗布出发曾快速通过这里,并在一些地方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现在我可以有时间进行系统的考察了。那次我只是对能标明长城线走向的少数几座烽燧和其他遗址做调查,大多数烽燧只能在几英里之外看见,因而也只能凭猜测判断长城就在这些烽燧的连线附近。我随后的调查结果,消除了所有对长城的性质及其年代的疑虑。目前似乎有理由相信,在以此为起点的至少 60英里长的边防线上的遗址里,有更多文物等我去发现。
我那时还不能预料考古调查的收获将会有多么丰富。但是,要考察的线路非常长,同时考虑到这片沙漠地区下一个季节所面临的自然困难将不断加剧,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充分意识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的时间、可用的劳力、交通设施及给养的重要性。同时,考虑到我还渴望到其他地方去考察,我又有了一条要特别节约时间的理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对长城沿线遗址进行发掘之前,就有必要由勘察员拉伊?拉姆?辛格及我自己分别对长城的不同地段进行地形学的考察;同时还需要根据路途、水源等情况的变化,调整劳力的安排。这样做的结果,使我在长城西端考察的日程与沿线遗址的地理顺序不相吻合。
我对长城的考察始于长城线最西段现在能确定的尽头。这一地点正好位于边防线接近党河终碛盆地内沼泽地带的地方,该地又正好是极为有效的天然防御屏障,这一切都使这里成为极佳的起点。因为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人们规划、建筑这道古代边防线时,已经充分考虑这一重要地段的地面特征及其战略意义。如果看一下地图,我们就会发现长城线在一处狭窄的沙覆高地上,从 T.VII处向正西方延伸。我们还会发现,当它抵达 T.IV.a时,只是向前延伸了一小段,就直接拐向南面,直抵沼泽地的边缘。
在地图上所见到的明显的地理特征,足以解释这个地点何以被选为长城的终点(起点)。长城在这里抵达巨大的疏勒河终碛盆地的最东北角,盆地的面积有三四百平方英里。盆地里到处都是小湖,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畜无法通行。因此,从这里向西南约 30英里范围内,长城可以安全地建在马贼无法逾越的高地上。从这里再往南,一处寸草不生的沙砾塞继续扮演着天然屏障的角色,再往前则是安南坝北面阿尔金山前的巨大沙丘。
我们将会看到,即便在这里长城也处于严密监视之下,以防任何可能遭受的进攻。我们看到一连串的哨所和烽燧一直延伸到这个终碛盆地的南端,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地图上看到,盆地的西南部有一系列狭长谷地伸入到沙砾高地中,这个现象又强化了这道防御线的功能。在历史时期,这些可能促使峡谷形成的泛滥河床,可能和现在一样干燥,只有极少数时候山坡上下雨才有点水。但是极少的降水毕竟带来一点地下水,而且在盆地边缘形成泉水,再加上峡谷里茂盛的沙漠植被,这些条件可以使人在此生存。一些黏土山脊从高原上像手指般伸出,将这些峡谷彼此割裂。山脊都很高,有些高出盆地平面约 200英尺,建在上面的哨所视野开阔。因此,为数不多的哨所就足以有效地监视中国西部边陲漫长的边界线。
现在来谈谈长城的城墙。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城最西端的一段始于烽燧 T.VII,经过烽燧 T.III,抵达烽燧 T.IV.a。长城的墙建在盆地里最北部狭长谷地南面的山脊上。它南面的谷地里,只要挖井就会有水,而且牧草、燃料充足。疏勒河下游河段始于长城真正的终点烽燧 T.IV.a,向西北流去。它先穿过大盆地的最东北角,然后又穿过把高原与疏勒河床分离的舌状狭窄高地,最终到达托格拉克布拉克。马车从烽燧 T.IV.a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这个长不足 0.5英里、高五六十英尺的高地。
在托格拉克布拉克,我们看到了目前通往罗布的商路。古代烽燧连成了一条长城线上的防御线,根据它的走向我们可以断定古代楼兰道在那里与现代商路的某些路段一致,向西北方向延伸。敦煌—罗布之路正好在托格拉克布拉克远离疏勒河地面水系的地方。因此只需粗粗一看就会发现,这里也可以作为长城末端的理想地段,而当初建长城的目的就是要护卫敦煌—罗布之路。但是反对这个观点的人可能会指出,疏勒河流经的这条又深又窄的峡谷,只有极少能长草木的地方,而且两岸的沙砾高地完全草木不生。作为长城的终点,以及穿越沙漠前往罗布的桥头堡,其地理位置极为不利。
现在我要描述我对这条边防线最西段附近烽燧 T.IV.a~ c的考察结果,以及我对烽燧 T.IV.a~ c护卫下的地区的考察结果。 4月 30日我就把营地安扎在开阔的沼泽洼地里,由于离水源近,又有防范蚊虫等骚扰的措施,整整一个季节我的营地都没挪过地方。当我仔细地察看这片洼地边上那一道宽阔的黏土台地时,发现最显眼的烽燧是 T.IV.b,它耸立在高约 120英尺的黏土崖壁边上。前面已经提及,这道崖壁所属的舌状狭窄高地,从烽燧 T.III处逐渐向西倾斜,直达洼地。我站在这个制高点上见到的景象非常开阔。向北视线可以尽览整个大盆地,可以看到盆地尽头的芦苇丛,可以看到盆地外的沙砾塞。周围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瞭望点,因此它自然而然地成了边防线上的一段。不过长城建在约 1.5英里以西的一道孤立的黏土台地上,这个台地位于盆地东北角,其高度比狭窄高地的末端略低。由此可以看出,台地受到过侵蚀。
这个台地的顶部东西长约 100码,它的西端是破损严重的烽燧 T.IV.a。烽燧由黏土夯筑而成,底部约 16英尺见方。由于保存状况太差,我已很难把烽燧和作为地基的高约 7英尺的生土区分开来。烽燧的附近除了发现一件青铜扣饰和许多铁器残片,还发现了 6枚木简,多数是残片。但是,与这些为数不多的发现相比,更有趣的是发现长城在这里的走向有些变化。为了弄清详情, 1914年我再次来到这里进行考察。
站在能够瞭望四周的台地上,我清楚地看到,长城线延伸不到 2英里后,沿着 171a号营地所在的台地直接拐向南面。在烽燧T.IV.a南面地势仍较高的山脚下,刚开始拐向南面的这段墙保存完好,其中一段长约 16码的墙体高达五六英尺。和西段长城的其他地段一样,这里的墙体由夯土层和植物枝条层交替上筑,每层厚约 6英寸。以芦苇为主要成分的植物层与墙体走向垂直,墙体外侧用成捆的芦苇枝条包裹。墙体底部厚约 8英尺,与其他地段相当。
自从进入盆地的平坦地段后,长城在湿润的土壤和植被的作用下破坏严重,变成一段低矮的隆起带。不过站在瞭望站往下看,仍能看见这段很直的长城约 1英里长。再往前在茂密的灌木和芦苇丛中,这段垂直的隆起已经很难找到。随着土壤越来越像沼泽,长城逐渐趋于完全消失。我们已经解释过,此处往西独特的地表特征(即到处都是沼泽、盐碱泥塘和潟湖),使得长城已无必要再往西延伸。但是我总在想,长城可能事实上已延伸到我的营地所在的黏土台地上,或者说当初计划把长城修到那里。这个台地正好在烽燧 T.IV.c正西面,它的周围正好是哨所监控下的一片四方形地区。这里已比较安全,再加上烽燧 T.IV.a和 T.IV.b之间的长城屏障,这一地区便成了长城最西端安营扎寨十分理想的安全地带。不过,因为我在营地周围没有发现遗址,古时候这个台地实际是否曾经被人利用过,至今还是一个谜。
从烽燧 T.IV.c来看,我清楚地认识到,当初人们对这里的防御极为重视。从图 43可以看到,烽燧位于高出周围洼地 120英尺、侵蚀严重的黏土台地顶部西端。四周低陷的洼地里长着灌木丛和胡杨林。烽燧虽然建得粗糙,但很结实,土坯显然是就地取材,土坯层之间夹入芦苇和胡杨树枝层。在现存 13英尺高的烽燧上,我能够分辨出有 10个土坯层和树枝层。烽燧的底部,当初可能有 18~ 20英尺见方。烽燧附近的地面上没有发现遗物,但是在离烽燧约 40码处的台地北缘,能依稀见到一座小屋的蛛丝马迹。小屋是夯筑而成的,并加入一些垂直竖立的芦苇束。我们在这里发现一枚剪轮五铢钱,以及一些毛料和熟皮的残片。在我看来,建烽燧 T.IV.c除了拱卫烽燧 T.IV.a、b屏障南面地区,不可能再有其他目的。烽燧 T.IV.c与西南面 T.V间的距离,比烽燧 T.V和 T.IV.b 之间的距离只近约 0.25英里。因此,从烽燧 T.V发出的烽火等信号,烽燧 T.IV.b、c(甚至是 T.III)都可以同样看得很清楚。因此,烽燧 T.IV.c建在长城线后面肯定是针对其他什么目标,而且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目标。
关于烽燧 T.IV.b在长城线上的位置,我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了。这座烽燧保存得很好,现存高度约 23英尺。烽燧用土坯建筑,每砌三层土坯夹入一薄层芦苇。奈克?拉姆?辛格绘制的平面图(图 44)显示,烽燧底部长 21英尺和宽 18英尺。但我 1914年所做的近距离测量的结果表明,长和宽都是 18英尺。在紧挨烽燧东面和北面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些高出地面约 2英尺的土坯墙,以及一些驻军营房的遗迹。在一间小屋里,我们发现一个楼梯曾经通往烽燧顶,每级梯高 9英寸,极窄。现在我们还能见到其中的两级完好无损。
在清理这些中型营房时,我们发现了 10多件文书资料,除一件外,都写在木片上,有几件保存得相当完好。我注意到,一枚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的木简,正好发现于通往烽燧顶的楼梯旁,上面写着:“扁书亭.显处令尽讽诵知之精候即有烽火亭.回度举毋必。”简文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命令,而根据它出土的地点判断,这条命令似乎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其他简文都是有关军队行动、收到来信和军饷等事情。其中两件值得注意,因为简文中含有特别的考古信息。那枚大的木简很有意思,因为简文表明它是大煎都的下属,而且上面有纪年。沙畹先生推测是太始三年,而蒋师爷当时也认为是太始三年(沙畹先生、蒋师爷可能释读有误,简文当释为“元始三年十二月己未大煎都丞封”——译者)。关于大煎都的记录,在烽燧 T.IV.b、T.V共发现过 9枚,而其他地方只在烽燧 T.XIV发现过一枚。大煎都所指的可能是包括最西边的烽燧在内的这段长城,而这些烽燧则护卫着长城的西南侧地区。
关于纪年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前面提到的纪年简。如果读为太始三年,则表明年代为公元前 94年;可是沙畹先生后来又释为元始三年,即公元 3年。考虑到这一地区发现的文书都属于公元前 1世纪,而且在一枚年代为公元前 96年的简上也提到了(大)煎都(简文为“大始元年十二月辛丑朔戊午煎都亭”——译者),因此我倾向于相信前一个说法。但是,我还必须提到这里发现的另一件写在红布标签上的文书。上有“河南郡雒阳”字样,按沙畹先生的解释,它应属于东汉时期。有了这些证据,我们可以设想,虽然长城一侧单个的哨所也许早已废弃,但是长城最西端的这几个哨所可能一直至少沿用到东汉初期。同一个哨所发现的文书年代相差一个世纪的现象,在其他地方都曾见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必须指出,狭窄的通道 ii早已废为垃圾堆,而房屋 i仍在使用,那块红布标签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在 T.IV.b堆积里发现的遗物中,有一件青铜镞和大量丝织品碎片。
当我站在烽燧 T.IV.b所在的位置向四周瞭望时,发现周围低矮的地形尽在眼前。我不禁自问,那些修筑长城的人为何不把拐弯处设计在这里。当时,我立即被两道直线延伸的土丘所吸引,两道土丘之间还有第三道土丘把它们连起来。它们都向西朝着最后一座烽燧 T.IV.a的方向延伸。站在远处往下俯视,它好像是侵蚀严重的堡垒遗址,而且由于它正好位于长城的拐弯处、最后两座烽燧的中间,所以立即让人想到这可能是一座军营。当我还在其他地方寻找遗迹时,奈克?拉姆?辛格早已带领民工前往烽燧T.IV.a清理遗迹,他已注意到这些土丘互不相连;而当我随后考察那座烽燧时,情况就更清楚了。
从烽燧 T.IV.b下来,从最后一座烽燧沿西—北西方向,我发现硬土坡上长城遗迹不多,但很明显都还保存有芦苇层。再往前走,我已无法再在茂密的灌木、芦苇丛中找到长城;当我路过那里时,蚊子和其他虫子像乌云一样紧追不舍,因此我也就不可能进行仔细的考察。好在 1914年 3月 17日我再次来到这里,这次条件不像上次那样恶劣,因此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
从烽燧 T.IV.a所在的黏土台地脚下起,长城线走向相当清楚,就像是一条 4英尺高的狭窄的土丘,穿过一片长满芦苇的平地。长城线先是沿南 105°东方向延伸约 480码,随后转成南 94°东又延伸了 390码。在这里,长城上的夯土和树枝条都已风化成松软的土壤。几乎就在烽燧 T.IV.a、b连线的中点上,长城边上有一处堡垒式的遗迹,长约 250码,高出地面近 15英尺。它面向正西,隆起线虽然并不直,而且还高低不平,但一看就知道是人工建筑。紧挨着这处遗址的南面,还有一处面向正东、长约 400码的遗址。北面还有另一处面向正东、长约 280码的遗址。也就是说,后两处遗址是互相平行的。
在这处四方形遗址的东面,地面非常平坦。但是,由于这面完全没有隆起的土丘,似乎表明这里原有的土丘被完全风化了。正是在东面,风蚀作用极为明显。这种作用可以影响更结实的同类堡垒,甚至地面上长着大量植被也无济于事。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桥子南面废镇的城墙(图 45),在那里外墙的东面几乎已完全破坏,和楼兰遗址一样。我还应指出,我发现这些土丘上长满了红柳及其他灌木,有些地方还偶尔见到胡杨的枯干及枝条,可是土丘里面尽是沙,植物很少。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呈碱性等因素的作用,我们不能指望在这样的地面上能保存什么建筑遗迹。事实上,八个月后我在巴格拉什湖盐渍湖岸,研究了渗水对遗址所引起的后果。
把这里以及烽燧 T.IV.a和 T.IV.b之间的长城以南地区的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之后,我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我现在面对的是一座早期边防堡垒,而且这里又正好是楼兰道向西走向关外头的地点。这里位于一片高地脚下,地理条件优越,地表沙漠植被丰富,因此不缺牧草和燃料,还可以避开肆虐的北风,只要愿意挖井,饮水也不成问题。在这里设立一个大型兵站的必要性在于,长城最西端暴露在外的一角必须得到有效的防卫。但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在于,这里是中央集权控制的范围,最后一个能够长期住人的地方。对于出关前往楼兰和西域其他地方的中国军队及使节来说,这里是最后的歇脚地。对于那些还能回得来的幸运儿来说,这里是进入关里头的第一站。因此,对于穿越罗布沙漠的艰苦卓绝的长途旅行而言,这个兵站起到了补给站、桥头堡的作用。这与我 1914年 2月发现的楼兰 L.E遗址一样,它在楼兰道上就起着这样的作用。
在考察这里的地形特征之后,我倾向于认为这里就是都护井之所在,关于这个名称前面已经有过说明。据《魏略》记载,它位于玉门关和最北面的三陇沙之间的中路,即楼兰道上。前面已经说明,三陇沙指的是伸向拜什托格拉克东南的三道沙丘。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可以证明,在《魏略》时代玉门关就在烽燧 T.XIV处。由烽燧 T.IV.a~ c护卫的这片地区正好位于玉门与三陇沙的中点上。如果根据地图测算,这里到两头的距离都是约 25英里。附近的托格拉克布拉克现在取代了古代补给站的地位。商队从那里到两头都要分成两段走,在汉代肯定也是这样。因此,我毫不犹豫地认为都护井就在这里。
在离开长城最西端之前,我还想说说 1907年 5月 2日沿楼兰道在西北面所作的调查。虽然长城并没有延伸到那里,但是调查结果可以证明, 3月份我第一次前往托格拉克布拉克途中遇到的烽燧,年代和附近的长城同时。它们离现在通往罗布、古代曾通往楼兰的道路很近,这些烽燧显然是用来向沿线各站发布信号的。这种例子在长城线上的烽燧常常可以见到。烽燧 T.II是迄今所找到的最远的前哨阵地,由于它离烽燧 T.IV.a有 7英里多,所以从那里发出的信号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接收,以为报警、告急等。
对于这段长城的西北角而言,托格拉克布拉克的沙砾高地是建立哨所的理想地点。现在的交通线在这里穿过深切的疏勒河床。但是这里没有发现烽燧,而且我在河左岸做了快速调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古代遗迹。也许将来的旅行者做更详细的调查会有所发现。目前疏勒河流经的峡谷比塞的平面要低五六十英尺;由于既窄又陡,我们只有走近跟前才能发现。 5月 2日洪水泛滥,我们也无法越过沼泽地,到达 3月 7日安营扎寨的地方。往前走不远,我发现河道变宽了,水也不深,可以涉水过去。河里当时的流量约 1 800立方英尺/秒。这个观测结果很有意思,因为它可以说明在最终消失于托格拉克布拉克终碛盆地之前,疏勒河在流经哈拉湖附近的沼泽地时,由于蒸发和渗漏的原因,流量减小了多少。 1907年 4月 1日,我在疏勒河与党河交汇处不远进行了测量,当时党河的流量超过 4 000立方英尺/秒。 4天后我在敦煌对党河做了测量,结果是如果不包括流入绿洲引水渠的水,流量为 2 100立方英尺/秒。因此,流到托格拉克布拉克的流量不到流入哈拉湖的三分之一,而且这还是在南山冰雪融化造成流量加大的月份里测量出来的结果。
从托格拉克布拉克往前走约 2.5英里,就见到第一座烽燧 T.I。它位于一处高出目前已干涸的疏勒河床足有 70英尺的悬崖边上,从上面可以俯视它所在的开阔洼地。很可能早在修筑长城的时候,这条河的水来源于季节性洪水,或者至少有一部分来自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这条河的支流从托格拉克布拉克流向古代的终碛盆地。 1907年我在烽燧 T.I附近看到的那个干盐池, 7年后已是一片不小的水面。洼地里大部分地方长满了茂盛的芦苇,说明疏勒河的末端还常发生季节性泛滥。
尽管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小峡谷把附近的地表分割得零乱不堪,但是烽燧仍然在一处几乎完全孤立的土岭上保存下来,而且高约 20英尺。它的底部约 16英尺见方,烽燧夯筑,夯层厚三四英寸。风蚀作用已把它的东北角切去约 3英尺。烽燧西面有一处建筑,但目前只留下土坯砌的墙脚部分。这座建筑长约 20英尺,宽约 15英尺。由于烽燧下坡度很陡,因此几乎不见什么堆积。不过,我还是在极少的堆积里找到三枚简的残片。其中一枚是有关于士兵制土坯的记录。我在烽燧附近发现了一些大石块,它们起初可能是放在烽燧顶,用作防御工具,和我在甘肃极西地区的现代瞭望塔及碉楼上常见的情况类似。
烽燧 T.II发现于同一片沙覆高地西缘,这里高于一片长有芦苇丛的开阔洼地约 50英尺。烽燧保存得较好,现存高22英尺,夯筑,夯层厚约 3英寸。烽燧顶上仍然见到大石块,它们的用途前面已解释过了,还有一些掉在了烽燧上半部分的裂缝里。风蚀作用使烽燧南北两侧的地面凹进去两三英尺。烽燧附近既没有发现任何建筑遗址,也没有看到其他长期活动留下的堆积,不见陶片也是一个同样重要的现象。但是,在附近的地面上,我们采集到了一些金属碎片,包括青铜与铁合铸的汉代箭头。
从烽燧 T.II处起,我又沿着罗布路向西南方向调查了约 4英里,都没发现炮台。在这个地区,缺水可能使古老的哨所难以保存下来。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