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显光是一位学者型画家,艺术造诣贯通中西,学识渊博,画风强悍厚重;其创作手法变化多样,在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领域均有不凡创造,迄今已完成数万件艺术作品,200多万字艺术笔记。本书从全显光艺术笔记中精选部分艺术心得,配以多年精品画作,整理编选而成。分画道论、笔墨论、水法论、色彩论、经营论、材料论、教育论等方面,阐述了绘画与教育之道,较为全面而颇具深度,开绘画理论与绘画教育之另一生面。
王新,男,生于1979年,湖南宁乡人,美术学硕士,思想史博士,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云南大学“青年英才教师”,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著有《诗画乐的融通》《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等。应海燕,档案学硕士,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
一、总论
二、论造型原理
三、论重叠原理
四、论并置原理
五、论微妙原理
六、论散乱与模糊
七、论创造与生发
八、论艺术辩证
九、论用笔
十、论色彩
十一、论打底
十二、论笔、墨、水、色等媒材
十三、 论艺术家个性修养
十四、论艺术教育
全显光,1931 年出生,云南昆明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鲁迅美术学院资深教授。1955—1961 年,留学于德国著名艺术
学院莱比锡书籍与版画艺术学院,在汉斯·迈耶 - 弗雷特大师
工作室学习版画,同时在沃尔特·门泽大师工作室学习油画。
回国后在鲁迅美术学院长期担任教学工作,创办了鲁迅美术学
院第一个艺术家工作室——全显光教学工作室,实施独具特色
的美术教学体系,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新中国艺术史
与艺术教育史上“德国学派”的领军人物
1 。
全显光是一位学者型画家,艺术造诣贯通中西,学识精深
渊博,画风强悍厚重 ;其创作手法变化多样,在中国画、版画、
油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领域均有不凡的成就,迄今已完
成数万件艺术作品。
全显光同时精研艺理,养成了毕生写艺术笔记的习惯,一
日一则,终生不辍,“文革”中数百万字笔记与珍贵画作、照片
均已散佚。之后,重新记录,迄今已完成艺术笔记共 45 本,约
700 万字。本书即是从其 2012—2016 年的艺术笔记第 37—41 本、约
80 万字中,辑录与精选 7 万多字而成,这些论述舒卷磅礴、触类旁
通,较能代表全显光艺术成熟期的艺理识见。
全显光艺论有四个鲜明特点 :其一,严谨的科学理性精神,源
于其早年在德国留学所受“德国学派”的严格学术训练,气质非常
“德国”;对艺术诸问题予以科学探究时,皆步步深入,丝丝入扣,
清明而精严。其二,融创中西的深刻性,从艺术技法到艺术精神,
由水墨到油彩,从西而中,对中西艺术,皆能深究其源融会贯通,
信手拈来,别有见解。其三,极富当代感,其关于艺术创造生发性、
艺术模糊感、微妙感等诸多论述,深契当代现象学、气氛美学等前
沿学术题域,三言两语,单刀直入,廓清云雾,开朗澄明,饶有穿
透力与兴发性。其四,体贴艺术本真,字字句句,涓涓滴滴,皆来
于其个人数十年出入中西、切身创造的体验,创研相长,图理互证,
诚恳,充实,元气淋漓,具有深刻的描述力、阐发力与建构力。凡
此种种,正是当今艺术理论中最为薄弱却最为精蕴的部分,全显光
艺论的意义也正在这里。
艺论编选,基本遵照全显光艺术笔记原样,只是对部分口语化、
缠杂语句,予以清理疏明 ;对取义雷同部分,予以合并删减,最后
做了大致的逻辑构架与主题归类。本次编选,本人承担所有内容精
选、文字清理、逻辑构架工作,应海燕承担主题归类与所有文字的
校订工作。我的研究生魏传金、宋振媛、李慧、葛淑杰、彭光燕、
凃娟、彭子晏、李娅承担了手稿全部文字的录入及打印工作,特此
说明!
????????????????????王新
《论艺术教育》(节选)
“画是无声诗”,画不是空洞的主义,也不是揣摩风气、依傍门
户,作为一个有主见的画者,应极力避免这些尘俗引诱,保持自由、
独立的精神,大吹大擂是画者的丧钟。画者面前有三条路,一是走西
方的路,二是走中国传统的路,三是走中国民间的路,要拉开距离,
各行其道。要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不要总学别人,学来学去,始终
没有学到自己的本色行当,瞎子牵瞎子,牵不到一个出路。
当前,中国美术界最重视的是官,把官放在了最特殊的位置,我
的某些学生只要获得官位之后,似乎就成为人上人。平常的才能,一
当官就成了不可一世的天才,这是十分奇怪的。学院之中,只要画出
一张名画,就会升官发财,什么都有了,一张画可以吃一辈子,因此
只重视创作,忽视美术基础的研究和开发。美术基础研究要依靠很多
无名无利、吃得苦、始终如一、为艺术投入的人,现在国内不重视美
术基础研究,也不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必然出现大批自命为创新
的画家,但从他们的基础来看,实在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
腹中空”。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