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书魂絮语(全2册)
触摸古今中外,跳跃文艺哲思,出入现实虚构。揭示董启章的阅读世界与文学思考,反映小说家的写作取向 。
ISBN: 9787559862150

出版时间:2025-10-01

定  价:88.00

作  者:董启章 著

责  编:朱筱婷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现当代随笔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字数: 400 (千字)

页数: 636
图书简介

《书魂絮语》(全2册)是小说家董启章读书的启发和感想的记录,收录其文学与文化随笔一百四十余篇,选自他在香港《明报》周刊的专栏Ghost on the Shelf,分“狐狸篇”与“刺猬篇”两册。

董启章把轻松漫谈东西方文学,以及有关奇幻题材的文章归入“狐狸篇”中,思辨性较强、理论较多的文章则归入“刺猬篇”里。从夏目漱石到笛卡儿,从《怪谈》到《我,机器人》,从文学家到科学家,从虚构世界到现实世界,出入于漫画、小说、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漫游于奇幻、科幻、梦幻等异世界与心灵世界,从内容到审美及其价值方面展示了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学艺术的魅力。董启章宽广的涉猎范围,丰富的阅读兴趣,跳脱的思考论辩,形成了博闻多识、严肃通俗兼有的写作范式,凝结出一篇篇趣味与智识兼具的读书随笔。

作者简介

董启章,一九六七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硕士。现专职写作。

写作生涯达三十年,以“自然史三部曲”“精神史三部曲”为其写作代表,出版有《体育时期》《爱妻》《命子》《后人间喜剧》等数十部作品。

曾获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奖新秀奖,红楼梦奖评审团奖,《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香港书展年度作家等奖项和称号。

图书目录

狐狸篇

前言 书魂诡异录

小引 Ghost in the Shell

书架上的灵魂

东洋迷踪

女神与女鬼遇见漱石

东洋文库

帝国的儿童

谷中灵园?夜露死苦音

明治流星雨

闷闷不乐的漱石

时代的搏动

本乡街道上

……

纵步西洋

奥托·弗兰克的女儿

安妮·弗兰克的父亲

刺猬与狐狸

不能驯养的狐狸

(莫名)奇妙的生灵

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

奇幻世间

狐仙、狐妖与狐狸精

神奇女侠与 Homo sapiens

Homo deus 与未来史

永恒生命与机械身体之梦

银河铁道的两端

笛卡儿的女儿

人偶恋

无罪的玩偶

拜伦的女儿

……

刺猬篇

移动的思考

我死,故我在

灵魂的激情

传记与秘密

移动的批判

最美丽的名字

建筑与文本

我和康德有个约会

……

文学的发现

疯子论文学

天才与时代

文学的幻与真

时代赋予我主题

同情与想象

文学恐怖主义

……

趣味的遗传

小说神髓

非人情之旅

趣味的遗传

关心与趣味

漱石的传人

妖怪式画法

……

自我的告白

广东话爱情故事

剽窃者的告白

对青春无悔

书的记忆

自己的书

自己和他人的书

从人间到后人间

……

序言/前言/后记

书魂诡异录

这两本读书随笔集的文章,全部选自我在香港《明报周刊》的专栏Ghost on the Shelf。这个专栏自二〇一七年年中开始,至今已写了超过四年,累积了二百多篇文章。我从中选出了一百四十余篇,分为两批,成为《狐狸读书》和《刺猬读书》两册。另外,二〇二一年底我在香港明报出版社自选了一本读书随笔集《非常读》,内容主要来自同一专栏,但和联合文学这两册只有极少数重叠。

我原本想把这本书叫作《书魂诡异录》,向前代作家叶灵凤先生致敬。叶灵凤是著名读书家,发表过大量书话,结集成读书随笔集四大册。他原来还写过一个专栏,介绍有关 世界各地性风俗的著作,并自称“书淫”,以别于“书痴”。经后人的钩沉,这些文章终于以《书淫艳异录》的名字,再次与读者见面。我的专栏名目Ghost on the Shelf,取意自与书架上的亡灵对话,文章旨趣又多涉奇幻和鬼魅,便想和叶先生的奇书做个呼应。不过珠玉在前,后者又不很亲近读者,于是作罢。特此一提,聊表心意。

至于狐狸与刺猬的典故,我在集中的文章已有谈及,这里就不重复了。上下册的编选,没有严格的原则,大体上按 狐狸和刺猬的不同性格,略做区分。狐狸跳脱不定,心思甚多,又和神仙鬼怪有关;刺猬则一心一意,固执专注,沉潜 内敛。于是我便把轻松漫谈东西洋文学,以及有关奇幻题材的文章放在第一册,而把思辨性较强、理论较多的文章放在 第二册。勉强说,也可以代表读书和说书的两种态度。由于经过重新排列,文章之间的交接,或前后不一的地方,都略 做修改理顺,但大体上保留原样,包括好些重复的说明。

写专栏完全随意而为,没有预定的长远计划。事后回看才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些年间有过这些偏好和趣味,例如日本文学谈得很多,其次就是有关奇幻的题材。有些作家和作品甚至一写再写,乐此不疲。这并不表示我有某些强项,也不代表我在某方面有什么高见。在行文方面,也不能称之为艺术性的散文,只能说是抒发感想的随笔而已。我不敢说这 些漫谈能带给读者什么思想上的启发或者阅读上的愉悦,但是身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我的阅读兴趣多少反映了我的写作取向。为了这一点点私心,我还是希望这些文章能够结集成书,作为自己创作的旁证。如果单独作为随笔来看也不赖,那就算是超额完成了。

重读这些文章还有一个发现,就是里面经常出现一个人物,我的日本小说家朋友中岛京子小姐。她不但多次带我游览东京,向我介绍和日本文人有关的名胜,还经常为我解 答关于日本文学的问题。说她是我的日本文学老师,实不为 过。所以,我也想趁这次结集的机会,向她表示谢意。

编辑推荐

1. “每一本读过的书,都是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只是‘读’它,而是‘活’它。”书中狐仙,架上书灵。一场场与书中之魂的“通灵”,一篇篇直击内核的深邃思辨。

2. “他们永远守在你的书架上,等待着你慢慢成熟和鼓起勇气。”董启章的读书随笔集,是他浸本世界的启发和感想记录,是博闻多识、严肃通俗兼有的书话随笔,是他睽违十年后难得一次的非虚构文字结集。

3. “柏拉图、卢克莱修、但丁、帕斯卡、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易卜生、普鲁斯特等,属于刺猬类;莎士比亚、莫里哀、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契诃夫、乔伊斯等,属于狐狸类。”狐狸和刺猬,被西方哲人用来比喻具有相反特质的两类作家和思想家。《董启章随笔集》上册以狐狸跳脱不定,心思甚多,又和神仙鬼怪有关为依归,收录轻松漫谈东西洋文学,以及有关奇幻题材的文章;下册以刺猬一心一意、固执专注、沉潜内敛为参照,收录思辨性较强、理论较多的文章。

4.“读书成痴成迷,大概便等同于被狐魅和鬼惑了。”读书人董生不分日夜经年与书架上的灵魂打交道,并延伸到科学、动漫、电影等诸多领域。用他自己的话说,读书就是某种形式的“通灵”,心窍为之大开。 读者们,翻开书本,你准备好“通灵”了吗?

精彩预览

那本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英译本,以及比它更厚的导读,就是这样来到我的书架上的,并且一搁就三十年。这样的事并不是特例。我相信对不少书痴来说,这其实是常态。买书的速度比读书的速度快,是物理学和心理学上的定律。要求两者相等是多余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只是,为什么某些书会在买了之后一直被延后阅读?我说的不是购物狂发作胡乱买的书,也不是说那些判断失误买了却发现不值得看的书。我说的是,由始至终,多年不改,都是自己的确很想看的,但因为时间和机遇,而一直未排到立即看的首位上的书。买了超过十年而终于酝酿成熟,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启读的书,例子比比皆是。这样说来,买书有时真的有点像买红酒,是不能急着享用的。不同的是,日渐酝酿成熟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人。

怀念一个作者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他的书。

我们试试回想一些和阅读特定的纸本书相连的记忆。我立即想起来的,是几年前身体状况不佳,有一次住院检查,好像刻意跟自己作对似的,在病房里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又再早几年,我在立法会外的皇后像广场的一个角落坐下来,在震天的喧嚷声中低头读《西游记》。刚巧给一个朋友碰见,问我在看什么。我把书的封面翻过来。他露出惊讶的神情,好像我在那里表演行为艺术。如此这般,虽然不是读每一本书的情境都清楚记得,但每一本读过的书,都是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只是“读”它,而是“活”它。

就算是其他不见经传的书本,或者水平平庸的读物,我对少年时代所读过的一切,都怀有暖暖的情意。读好书固然重要,但好读书才是根本。我从来不觉得人要跟着什么标准书单去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旅程,而这旅程是没有冤枉路的。所有的路,所有的风景,都是读书经历的一部分。经历多了,自然就能磨炼判断力,区分高低好坏。但是,我不会回头去否定任何一本书。

当年那本《徐志摩全集》仍然在我手边。不算厚的三百五十多页,以旧式的小字体排得密密麻麻,收录了他的诗选、散文、小说、《爱眉小札》(给陆小曼的日记)和《小曼日记》(陆小曼所写)等。出版社是文化图书公司。售价港币九元正。随意揭开一看,有这样的字句,三十多年前的我还在旁边用铅笔画了直线:“恋爱是生命中的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我还同意这说法吗?不同意。我还欣赏这句子吗?不太欣赏。但是,这是多么的徐志摩!多么的“五四”!多么的新文学!多么的少年!多么的青春!我对爱过这样的句子,受过这样的句子激励,感到无悔。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