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整理汇编(第三辑,影印本,全25册)
本书旨在为学者研究嘉陵江流域自陕西经甘肃至四川、重庆16万平方千米流域内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一手文献资料。期以通过对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的系统整理,为嘉陵江流域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资料,以促进嘉陵江流域的发展。
ISBN: 9787559880031

出版时间:2025-08-01

定  价:20000.00

作  者:任毅,易淼 总主编;唐建强,谭红霞 本辑主编

责  编:鲁朝阳,杨蕙瑜
所属板块: 古籍文献出版

图书分类: 古籍整理

读者对象: 文化研究者

上架建议: 古籍/古籍整理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12360 (千字)

页数: 12360
图书简介

《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整理汇编》辑录嘉陵江干流及支流流经的陕西、甘肃、四川、重庆4省市73个市、县、区范围内,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期刊、政府公报、图书专著、未刊书稿等文献史料。内容包罗甚广,主要涵盖:各类政治局势报道、各级政府的政令文件和相关法规,各类军事团体的相关活动,反映各地金融、税收等财政问题的工商业史料,兴建各种基础设施的实施文件和各种工程工具的使用指南,各地特色农林业生产情况,各类表演艺术作品及文学作品,反映地方社会民生、风土人情的文献,对各区域地理情况和资源利用的调查报告,等等。

本书在现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照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先左岸后右岸的顺序著录各区域相关史料。各区域史料按照出版时间先后排列,逐条对各资料拟定标题并详细注明卷数、刊期、页码等信息,以便研究者快速筛查。本辑为第三辑,共25册,包含重庆主城区1940—1945年时间段内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任毅,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主要围绕区域产业集聚、区域金融发展等方向开展研究。

易淼,男,1987年出生,湖北监利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建强,硕士研究生,教授。现任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教育督导与评估建设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研究。

谭红霞,现为西南大学出版社双安分社编辑,曾参与《民国时期万县海关档案》《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等项目的编辑整理工作。

图书目录

生活在后方的重庆分厂同人——重庆通讯之一

摘自《半月瞭望》1940年第1卷第3期,20—22页

在日机轰炸下之重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摘自《保险月刊》1940年第2卷第9期,115页

二十八年度的峡区兵役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7—15页

我们在怎样优待峡区抗敌军人家属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15—19页

北碚的防空工作概况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19—22页

峡区的兽疫工作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27—30页

峡区油菜推广工作的检讨:参加被北碚小学垦亲会归来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30—33页

欢送峡区第四次壮丁入营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3号,34页

撤换峡区电话杆线的意义

摘自《北碚月刊》1940年第3卷第4号,10—14页

序言/前言/后记

《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整理汇编》收集了民国时期嘉陵江沿线各省、市、县地方关于军政时局、历史人文、地理生态、农林物候、经济建设、水文交通、河道航运、河流治理、水利工程的相关史料,以及该时期特有的红色人物史事、嘉陵江水道整治和水陆联运、厂矿企业和工业发展、开发历程和政策、资源调查以及研究概况等各方面的历史资料,力求对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为嘉陵江流域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资料,以促进嘉陵江流域的发展。

现存的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形态大致分为三类:档案、方志及报纸、期刊文献。鉴于嘉陵江流域涉及范围较广,而现存流域民国文献形态多样、数量庞杂,特别是方志和各类档案文献分藏于沿江各市、县、区相关机构,编者无法一一搜集。故而本书辑录整理范围为嘉陵江干流及其支流流经的陕、甘、川、渝4省市73个市、县、区,按照从上游到下游、先左岸后右岸的顺序收集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政府公报、未刊书稿,以及部分未曾公开发行的内部资料等文献史料,内容包含报刊文章、专题资料、研究报告、图书专著等。部分地区资料收录的时限有适当上溯和下延。详情如下:

1.陕西段

凤县、略阳县、宁强县、汉中市南郑区(原南郑县)、西乡县、镇巴县。

2.甘肃段

天水市(原天水县)、两当县、徽县、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陇南市武都区(原武都县)、文县、迭部县、舟曲县(原西固县)。

3.四川段

广元市利州区(原广元县)、广元市昭化区(原昭化县)、剑阁县、苍溪县、旺苍县、青川县;

巴中市(原巴中县)、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

达州市(原达县)、万源市(原万源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

南充市(原南充县)、阆中市(原阆中县)、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营山县;

广安市(原广安县)、岳池县、邻水县、武胜县;

茂县、九寨沟县(原南坪县)、松潘县;

绵阳市(原绵阳县)、绵阳市安州区(原安县)、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原江油、彰明两县)、绵竹市(原绵竹县)、梓潼县、盐亭县、三台县;

德阳市罗江区(原罗江县)、德阳市旌阳区(原德阳县)、中江县;

遂宁市(原遂宁县)、射洪市(原射洪县)、蓬溪县;

乐至县、安岳县。

4.重庆段

重庆主城、开州区(原开县)、城口县、梁平区(原梁山县)、合川区(原合川县)、璧山区(原璧山县)、潼南区(原潼南县)、大足区(原大足县)、铜梁区(原铜梁县)。

从内容上,本书所收集整理的嘉陵江流域民国文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甲类:政治政务。包括的具体内容为:政治局势,政治事件,政治斗争,政治人物,地方议会、参议会、基层组织(保甲制度)机构成立或改组、撤销、人事变动;以及国民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政令(令、命令、训令、指令、通饬、快邮代电、通缉、布告等)、文件(公函、通函、复函、公电、公报、公示、牌示、呈、批、咨、札、报告、通告、弹劾文、决议书等)和法规等。

乙类:军警宪特讼。包括的具体内容为:军事行动、警察事务(含公安、联防、治安、民团、团练等事务)、军阀活动、宪兵特务活动、保安队活动,中国国民党党务(含政训、政治宣传等)活动,以及官司诉讼案件等。

丙类:工商经济。包括的具体内容为:金融业(含钱庄、票号、当铺、公质店等)、税收(含政府或军阀军队征收的军款、军粮、军米等)、田赋(含地丁、地租、粮税等)、捐费(含鸦片灯罚)、盐烟糖专卖、海关事务(含缉私活动)、邮政事务、财政事务、商会团体活动、物价等。

丁类:交通水利城建。包括的具体内容为:水运、水利、公路运输、航空、铁路,以及城市建设、通信设施设备等。

戊类:农林渔牧。包括的具体内容为:农业(养殖)、林业(含茶业)、渔业、畜牧业、种植业活动,以及土特产、中药材等。农业还包含合作社、农业推广所、农垦、农会、粮食生产及其运输等。

己类:文化教育。包括的具体内容为:诗词歌赋、文章、图像艺术(含画作、漫画、摄影、邮票、印章、雕刻等)、表演艺术(含戏曲、电影、新剧等)、历史沿革、考古(含古迹)、建筑、宗教事务、通信报刊、学校教育、现代体育、传统艺术等。

庚类:民生社情。包括的具体内容为:民生事务(含医疗、卫生、防疫、戒鸦片烟事务、抗捐、难民等)、抽丁服役(含兵役、徭役、苦役等)、慈善捐献(包括慈善事务、捐赠、献金活动)、民意、灾情(含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风土人情、社会风气(含新生活运动、妇女运动等)、匪患事件等。

辛类:地理地貌、资源矿产。包括的具体内容为:生态环境、气候气象、地理位置(含山川河流走向与变迁)、地质地貌调查、矿产资源勘探、资源开采及研究等。

壬类:综合性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以特定区域为范围的综合性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以及其他内容。

癸类:其他内容。前述类别不能包含的内容。

编辑推荐

1.本书内容丰富,包含嘉陵江流域及其沿线各省、市、县的政治沿革、历史文化、地形地貌、水文交通、气候物产、农林渔牧、生态环境等研究资料,以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特有的人物史事、嘉陵江水道整治和水陆联运、厂矿企业等工业开发历程和相关政策、资源调查和研究概况等历史资料文献为主。

2.本书收录史料类型多样,包括当时的报纸、期刊文献,以及研究报告、专题资料、报刊文章,稀见方志及档案文献。

3.本书不仅为嘉陵江流域内近代史研究提供史料依据,也为嘉陵江流域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精彩预览

嘉陵江,长江干流上游左岸的主要支流,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9%,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4省市70余市、县、区,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涪江、渠江、白龙江、西汉水等。

关于嘉陵江的源头(正源),目前尚无定论。传统上认为,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2011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确认东源陕西省凤县秦岭代王山为正源。近年还有学者认为嘉陵江发源于甘南碌曲县郎木寺镇若尔盖草原的白龙江,2014年中科院将嘉陵江正源定位为白龙江,不过尚未得到地理学界确认。

嘉陵江流域内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山货特产也极为丰富。同时流域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十分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古城、古镇、古道及红色文化遗存遍布,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在古代,嘉陵江作为沟通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关中平原与西南重要城镇成都、重庆的一条重要水上交通大动脉,发挥过重要的军事、经济、文化作用。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嘉陵江作为国民政府陪都的经济、交通干道,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嘉陵江流域也经历了一次历史上规模相对较大的集中开发,并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国民政府迁渝后,嘉陵江流域成为陪都抗战重要的资源供给源和军事战略纵深地。出于战时需要和长期抗战的准备,政府各部及学界大量学者皆对嘉陵江流域的资源、地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其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所取得的成果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当时嘉陵江流域的地理构造、地形、水系、气候、土壤、物产、人口以及经济民生、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并包含大量的历史绘制地图和历史照片。这些研究成果除部分形成专著外,大量以论文、报告、文章形式发表于当时的期刊、报纸或内部资料中,而这些文献资料是本次辑录整理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当时在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的地理学者李承三等人经过艰辛的科学考察撰写的《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上卷为自然地理考察研究成果,下卷为人文地理考察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嘉陵江流域的地形、经济人文地理概况,至今仍被地理学界公认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著作。由杨克毅、朱克贵、谢觉民等所著的《川东地理考察报告》,考察了东以重庆云阳间的长江河谷为界,西以渠县—合川之渠河为界的22个县(市),报告介绍了长江与渠江及嘉陵江的一部分流域之构造、地形、水系、气候、土壤、农业、物产、人口与聚落等方面的情况,亦是这一时期嘉陵江流域地理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学者马以愚实地考察研究所著的《嘉陵江志》,是作者自重庆溯流而上,历尽艰辛对嘉陵江干流作全程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史文献对沿岸名胜记述与考证的成果,至今仍不失其学术价值。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概况》则是研究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进行民国乡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原始文献。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