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清代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的学术著作。全书从银价、钱价和银钱比价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是“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基于海量史料,作者重绘了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以银钱比价为切口,书中还着重探讨了银钱比价形成的复杂机制、比价波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官民双方的应对策略,深刻揭示了清代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
胡岳峰(1990—2024),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年历史学者,主要从事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遗著《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序(刘昶)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框架与结构
第四节 方法与资料
第五节 补充说明
第一章 钱价、银价与银钱比价
第一节 何为钱价
第二节 何为银价
第三节 何为银钱比价
小结
第二章 既有银钱比价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官方数据
第二节 民间数据
第三节 整合数据
小结
第三章 银钱比价分区数据的重新整理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评价
第二节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小结
第四章 银钱比价的波动特征
第一节 全国性长期趋势与波动分期
第二节 不同省份的波动异同
小结
第五章 国家对银钱货币的管理
第一节 清前中期的货币管理
第二节 咸丰朝的转变
第三节 规复制钱的尝试与变数
小结
第六章 银钱价值、供需与比价形成
第一节 影响银钱价值的因素
第二节 比价形成的市场过程
第三节 对十一期波动分期的解释
小结
第七章 银钱比价波动的影响
第一节 比价波动与财政收支
第二节 比价波动与民众负担
第三节 比价波动与商贸活动
小结
第八章 对银钱比价波动的应对
第一节 官方应对
第二节 民间应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一 中国货币史杂想录
附二 清代银钱比价的“双轨—多元”价格体系对国家货币经济管理影响研究
附三 胡岳峰学术履迹(2021—2023)
见资料包
无
岳峰的这部专著共有70余万字,除绪论和结语外,全书共八章,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四章是对清代银钱比价的一个数据研究和各省历年比价数据的重建,而后四章则是对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及社会各方对波动的应对等方面的质性研究。这两个部分其实分开来各自单独就是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和容量。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对清代银钱比价做过完整系统的数据系列,因为这项工作的难度实在太大,而岳峰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他重建了有清一代从1644年到1911年逐年各省(十八行省加京师)的银钱比价数据系列。受史料限制,这个数据系列还是有不少年份和省份的空缺,特别是在清前期。但这已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有的最为完整和全面的清代银钱比价数据系列了。它把前人所做的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部专著的出版将会是清代货币史和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昶
编辑推荐一:
本书是一部扎实的清代货币经济史实证研究专著。作者既承续了前辈学者对中国货币史、经济史的传统关注,又回应了全球经济史领域中的现代意识与理论思考,以“银钱比价”为切口,聚焦清代货币体系的核心矛盾——白银作为全球货币与铜钱作为本土货币的双重属性及其互动,揭示了清代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银钱比价的“双轨—多轨”价格体系,补足传统清代货币史研究中的相关短板,同时回应“大分流”与“银线”理论研究中关于“中国经济如何被纳入全球货币体系”“内部货币制度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等关键议题,将既有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总而言之,本书对于理解清代货币流通及经济运行的内外逻辑、近代社会转型的各方动力、传统中国货币制度的遗产,乃至当今国家货币制度与经济管理,都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编辑推荐二:
本书依照“银钱比价的分地区数据整理、分析,银钱比价形成和波动原因探寻,银钱比价波动的影响,官方及民间对波动及波动影响的应对”这一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对清代银钱比价波动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研究。揭示了钱价、银价、银钱比价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密切关系,并由此提出银钱比价非单一价格种类、而是一种“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的解释框架。 作者通过系统的历史数据整理和国内地域空间分析,将清代银钱比价长期变动形态以咸丰三年(1853)为时间界点,划分为前后两种:1853年以前,银钱比价波动总体呈底部较宽的U型态势分布;1853年以后,银钱比价波动呈现为一向右后方倾斜的W型状态。又在这两种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11个阶段,其中有6次较为明显的银贵钱贱阶段,5次较为明显的银贱钱贵阶段。由此证明,有清一代,自始至终存在一个全国性的货币市场。在此全国性的货币市场中,纵使各地区间存在基数或平均数高低、波幅大小及银钱贵贱转变发生迟速的细小差
见资料包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