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红色题材的儿童小说。故事讲述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鲁中地区15岁的少年侦查员小侯,巧合之下被抓到伪军部队,做了伪军保安兵,他趁机潜伏在伪军内部,以自己聪明才智,将日伪军的许多情况传递给八路军战士,与村民一起配合八路军战士,打倒了作恶多端的伪军与日军头目,成功销毁了日军准备售卖给百姓的二十箱鸦片。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都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将小八路军战士小侯的英勇机智和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生动,是培养少年儿童爱国精神和坚强品质的一本优秀读物。
著者:1951年3月生于济南。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原副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3月参加原济南军区装甲兵部队。已出版专著50多部,其中包括“英雄老兵”系列纪实文学《我和战友黄继光》《最美老兵吴洪甫》《战火中的茉莉花》等数部、“小八路”系列小说《冲锋号》《神弹弓》《潜伏岳家村》《冲出柳林城》《狭路相逢勇者胜》等10多部。
绘者:杨明霞,高校教师,自由插画师,擅长绘制装饰画、线描插图等。“倾听”系列插画入选中国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插画《舞》获广西女性书画展优秀奖。
01 日机来袭 1
02 14岁当了八路军 13
03 被抓进县城 27
04 潜伏在保安团 38
05 伪连长的秘密 54
06 满满一口袋银圆 71
07 扑了个空 81
08 再袭八路军 93
09 被敲诈了 111
10 巧遇老侯 118
11 嫁“祸”于匪 136
12 又被敲诈了 153
13 消灭潜在威胁 162
14 鬼子运来了鸦片烟 176
15 库房着火了 185
16 擒贼先擒王 201
无
我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多写一些小八路小说,让少年儿童朋友通过文学作品走近小八路,了解抗日战争,感受当年的小战士为了赶走凶残的侵略者是怎样去战斗、去生活的;也是为了让我们以及下一代接受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前辈的红色传统。
——有令峻(本书作者)
本系列小说再现了抗日战争中小战士的英雄群像,再现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作品。
——李延国(知名作家)
老兵作家有令峻不忘初心,勤奋创作,向社会奉献了一批优秀的小八路小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赞歌。
——马恒祥(知名诗人)
1、题材、人物、故事、情节、细节追求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合情合理,符合逻辑,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身份。作者当过7年兵,其间当过5年坦克大修班的班长,熟悉部队生活,有军事常识。作者对一些老兵进行了采访,有丰富的素材和原型。
2.作品中山村和平原农村的风俗习惯,都是独特的,就像一幅幅中国上个世纪40年代的风俗画。有浓郁的独特的鲁中地区的风俗人情及鲁中文化。
3.小说中发生的故事、人物、地点、时间相对集中,就是几天内、十几天内发生的故事。故事一波多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能吸引小读者一口气读完。
4.语言和叙述方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语言追求一种朴素、朴实、简洁、简练、利索、形象、流畅、白描、朗朗上口的特点,在文学语言中融入一部分方言,以体现地方特色,并在许多地方追求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对话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
01日机来袭
一队八路军战士急匆匆地行进在山路上。
这天是1942年8月2日(农历六月二十一)。下午三点多,山里边挺安静,战士们走在小路上,不时听到一阵阵麦溜子鸟[[[] 即树鹨,小型鸣禽,是北方比较常见的鸟类。]]叫,远处还有下了蛋的山鸡在不停地叫着。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刮来的风都挺热,但战士们顾不上这些,加快步伐,朝前奔去。
县大队侦察班的战士在吴星排长和岳班长的带领下,准备去完成破坏敌人电话线的任务。战士们需要预先到达卧牛山,在山上隐蔽起来,到了晚上,去山下公路边爬上电线杆,割断电线,再把杆子锯倒几根,这样就能让敌人变成“聋子”。
15岁的侦察员小侯就在这支队伍里。他身上背了一支比较轻便的小马枪[[[] 小马枪就是拴动步枪中的卡宾枪。因为卡宾枪主要是骑兵使用,因而又被称作骑枪。旧时中国把骑兵称作马队或马兵,故这骑枪在中国被称作马枪。因其枪身短小,又被称作小马枪。]]。
吴排长和岳班长选择的这条行军路线,在几座山的里边,比较隐蔽。既避开了鬼子的据点,也避开了村庄。山下边有个村子,离战士们行走的这个地方有一里[[[] 一里即五百米。
]]多路。
但是,当队伍走到一个山坡上时,空中突然响起了飞机“嗡嗡”的响声。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头顶上飞来了一架日军的飞机。它飞得很低,大家连它身上的太阳旗徽标都能看得很清楚。
战士们还没反应过来,炸弹就扔下来了,接着一排机枪子弹“嘟嘟嘟嘟”打了过来。
“隐蔽!”吴排长、岳班长、老兵几乎一起喊道。
战士们急忙分头到石头后边、石崖下边躲避。
“轰!轰!”炸弹爆炸了。
小侯还没来得及跑到石崖下边,一阵气浪冲过来,他一脚踩空,滚下了山坡,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飞机又扔下几颗炸弹,围着这个山坡“嘟嘟嘟嘟”扫射了一番,转身飞走了。
吴排长挥挥手:“快走!”
全班一溜小跑,跑出去有一里路,进了一片槐树林子。
吴排长下令:“清点人数!”
岳班长一清点,这才发现,八个战士中少了一个小侯。
“排长,派两个战士回去找找他吧。”
吴排长没有手表,也没有马蹄表。他看看天:“再派两个人去,我们就又少了两个战斗力。这样吧,先不去找他了。等完成任务回来,再去找。”又说:“这在山里边,鬼子飞机是怎么发现我们的呢?”
岳班长说:“可能是它在这一带转悠,偶然碰上咱们了。”
侦察员老侯说:“等咱们有了高射炮,一定得把它揍下来!”
吴排长又问:“其他人有受伤的吗?”
“没有。”
“走!”
过了也就半个多小时,乌云渐渐地罩住了这一片山地。乌云越积越浓,越压越低,先是打闪,接着是打雷。雷电交加,还起了大风。接着,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
那雨,一直下了一个多小时,下得山洪都下来了。山地里,好多玉米、谷子给雨打得趴在了地上。
小侯被雨淋了一阵子,渐渐地醒了,但他用了好大的劲儿,也起不来。他也知道自己躺在了一条山沟里,浑浊的泥水一个劲儿地从身边流过去,但他脑袋昏昏沉沉的,就是起不来。
他想,必须得坐起来,再有不长时间,天就要黑了,在这山里,不让野狼吃了,也得饿死。可是,他努力了好多次,就是起不来。
莫非,自己的双腿摔断了?试着伸了伸,能动,也不疼。那么,是腰摔断了?试着抻了抻,也不疼。哎,这是怎么回事?枪,我的枪呢?摸摸,枪还在身上背着,但是压在下边,拿不下来。再摸摸子弹袋,也在身上背着,里边沉甸甸的六发子弹也没少。
这怎么办呢?
这时,住在山下边村子东头的一个老大娘挎了个篮子,出了院门。
大娘、大爷下午听到东山坡上响了一阵子炸弹的爆炸声、机枪扫射声,也听到了飞机的嗡嗡声。大娘不放心地对大爷说:“他爹啊,是不是咱们的队伍打这里走,让鬼子飞机看见了,才扔了炸弹啊?”
大爷点点头说:“是啊,我估摸着,是队伍打这里过了。要不,它鬼子飞机往那山上扔炸弹干啥?”
大娘说:“我上山坡上看看去。”
大爷说:“那你多加小心啊!”
大娘说:“没事。要是别人问,俺就说去挖点儿山茶。”
小侯的脑袋仍昏昏沉沉的,听到有人叫:“孩子,孩子!醒醒!醒醒!”
小侯使劲儿睁开眼睛,先看到的是一头花白的头发,接着,一张满是皱纹的老大娘的脸渐渐清晰起来。
他想说话,但是说不出来。
“孩子,你是哪一部分的?怎么在这里呢?你的部队呢?”
他听到了,就是说不出话来。
大娘摸摸他的胳膊,摸摸他的腿,又看了看他的身上,没发现有受伤的地方。
这时,小侯的脑子更清醒了一些,用手指指脑袋,又指指石沟上边。
大娘摘下他的军帽,摸摸他的头,头的左侧,有一个鼓起来的包,还破了皮,流出了一些血。
“啊,你这是摔着了?身上没让鬼子飞机给炸着啊?”
大娘四下看看,又说:“孩子,你一个人在这里不行啊!晚上不得让狼吃了你啊?这山里,狼可多了。
你有枪也不管用。可是,俺背不动你啊!这么着,你先在这里等等,俺回家叫俺老伴去,让他来背你。”
又叮嘱道:“你就在这里藏着,千万别动啊!”
小侯冲大娘感激地点点头。
大娘走后,小侯还是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就又睡过去了。
脑子有些清醒了时,小侯发现自己正躺在大娘家的炕上。窗台上,亮着一盏昏黄却又挺明亮的小油灯。外边的天已全黑下来了。大娘、大爷上山之后,因怕白天让人看见,一直等到天黑了,才由大爷把他背了回来。小侯虽说瘦瘦的,不是太沉,可大爷总是五十多岁了,歇了好几回,才把他从那么远的山路上背了回来。
大娘轻声对他说:“孩子,起起身,把湿军装换下来。”
小侯用力撑起身子,老两口一起帮忙,先把军上衣脱了下来。大娘、大爷又一人抓着他的一条腿,给他脱了布鞋,解开绑腿,脱下军裤。大爷拿块软粗布,给他擦去身上的雨水,大娘找出一条小儿子穿过的旧裤子,让他穿上。因天仍很热,就没穿上衣。大爷再扶他躺下。
大爷说:“身上没有伤,我看就是摔了一下子,把脑袋摔蒙了。不大要紧。”
大娘忙去做饭,等她端了一碗玉米面糊糊回来,小侯又睡着了。
大爷说:“让他睡吧,一顿饭不吃,不大要紧。”
大娘担心地说:“那也得让他喝口水呀。”
大爷说:“睡到半夜,再叫他起来喝吧。”
大娘看到了床边的枪和子弹袋,忙说:“哎,他爹呀,你快去把他的枪、军装先藏起来。这要是让那个王八蛋保长看见,这孩子就没命了!”
大爷急忙拿了枪、子弹袋、军装,出了后门,又走了一段路,藏到了一个崖壁的石洞里。这个石洞从上往下长满了旺盛的藤萝,把洞口严严实实地遮了起来。
半夜里,大娘、大爷把小侯扶起来,喂他喝了半碗水,放下他,他又睡着了。
大爷、大娘却不敢去睡。
大娘说:“这孩子在咱家里不行啊!天亮了以后,要是狗保长带人来搜查,不就坏事了吗?他一看咱家来了个生人小伙子,肯定得怀疑是八路军。”
大爷说:“这样吧,天快亮的工夫,我把他背到屋后边那个石洞里去。”
大娘说:“这孩子昏昏沉沉的,别他醒了以后,再糊里糊涂地自己出来了。”
大爷说:“是啊!咱跟县大队也联系不上,要是能联系上,让县大队的来把他接走就好了。”
大娘看看大爷,深深地叹了口气。
大爷说:“这么着吧,把他背到洞里以后,我在旁边躲起来,守着他。如果有人来了,我就装着在那里挖土。”
大娘说:“好吧!”
醒来的工夫,是第二天上午十点多了。小侯看了看自己躺的这个地方,地上铺着山草,明白了是大娘大爷把自己藏到这里来了。小马枪、子弹袋都在身边,军装、军帽、绑腿晾在一边的树枝架子上。心中不禁万分感激。如果昨晚在山里躺上一夜,可能早成了野狼的点心了。
他试探着撑起身子,虽脑袋还昏昏沉沉的,受伤的地方有点儿疼,但能坐起来了,就倚着洞壁,咬着牙坐着。想想,身体恢复一些了,得抓紧回部队。自己掉了队,吴排长、岳班长和战友们不知得多着急呢。
小侯当然不知道,吴排长晚上带领战士们破坏了敌人的电话线后,第二天早上派岳班长和侦察员老侯来到东边山坡上,在那一片地方来回找了好几遍,也没发现他的踪迹。两个人担心再碰上敌人,只好回去了。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