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自治区幼儿园课程建设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集结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探索创新、幼儿户外五大“游戏场”的开发与实践以及幼儿园在实践中优秀的游戏活动案例,旨在通过挖掘本土化、适宜的幼儿园课程。通过“搭搭乐”“野战场”“主题搭建”“快乐大舞台”“野外趣玩”五大游戏场,探索园本主题课程和园所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模式,通过组织管理和教育创新实践去实现“以儿童为本”,重视教育过程质量的师幼互动,构建“阳光课程”。
刘春美,梧州岑溪市第二幼儿园园长,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评估组专家、自治区幼儿园课程基地主持人、梧州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曾获梧州市优秀教师、梧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梧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个人、梧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第一章?阳光孩子与阳光课程
一、培育阳光孩子
二、开设阳光课程
第二章?游戏场的开发
一、园所游戏现状分析
二、理论支撑
三、目标解读
四、实施要点
第三章?游戏场的实践
一、“骑”乐无穷
二、积木+木板=?
三、积木成舟
四、露营游戏之搭帐篷
五、赶小猪
六、新发现 新玩法
七、搭搭乐 在于乐
八、我的舞台我做主
九、主题搭建,妙思无限
十、“趣”玩耍 悦享阳光
第四章?游戏场的成效与推广
一、游戏场成效的推广措施
二、“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开展模式
三、“体能大循环模”式成果运用
四、“主题搭建”游戏场活动组织模式
五、“主题搭建”游戏场模式成果运用
后记 165
序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吴慧源
岑溪市第二幼儿园(下文简称岑溪二幼)是一所市区公办幼儿园。从1992年建园,2012年获得“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先后历经两次复评,成为集团化办园龙头园,再到2020年获广西首批“自治区幼儿园课程基地”,一步一步走来,园所长足发展的关键在于紧扣了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积极投入并能获得有益经验的各类活动的体系。充分关注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岑溪二幼秉承岑溪人“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精神,努力构建了属于他们的“阳光课程”,基于“育阳光孩子,润幸福童年”的办园理念、“健康阳光,快乐自信”的育人目标,将“培养阳光孩子、塑造阳光团队、构建阳光家园”注入每位岑溪二幼人的心中。然而,以“阳光课程”培育“阳光”幼儿如何落实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之中?“阳光”意味着就是让幼儿开心吗?“阳光”指向的幼儿学习品质是什么?幼儿园场地小而制约幼儿运动发展,这一直是园所全面发展的短板,如何突破?如何抓住集团化发展的机遇,将团队发展与课程建设协同……当我收到岑溪二幼这份书稿的时候,我欣喜地看到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正在为实现幼儿园构筑的课程理念、寻找问题破解的答案不懈地努力,他们重组课程体系、筛选课程内容,通过创设游戏时间、空间和材料,给幼儿提供游戏的基本条件,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尤其针对园所场地较小的问题,创新了体能大循环活动的模式,创设“搭搭乐”“野战场”“快乐大舞台”“野外趣玩”和“主题搭建”五大游戏场活动。在呈现的游戏案例中,能看到教师基于观察给予幼儿及时的回应与互动反馈,能感受到幼儿更阳光自信、更积极自主地参与活动,更主动地应对活动的挑战。
将课程建设的来路做提炼和梳理,这是岑溪二幼直面自己的勇气。尽管目前课程的体系和呈现还显稚嫩,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毕竟,幼儿园课程建设本就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期待着岑溪二幼的课程建设能持续地推进,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创造更有质量、更有意义的生活!
1. 扎根实践的研究厚度。本书源于广西岑溪二幼省级课题多年实证研究,收录旗下6所城乡幼儿园众多真实游戏案例,所有方案均经过三轮实践验证。
2. 城乡普适的改造智慧。关注乡镇幼儿园现实困境:旧轮胎变身攀爬架、竹竿搭建风雨桥、10㎡空间开展建构游戏……一个个低成本改造方案配备材料清单与安全评估表,无需高额投入即可打造优质游戏场。
3. 教师行为的精准导航。破解“该不该管”“何时介入”的经典难题。通过典型场景分析,将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策略。
4. 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让废旧纸箱、锅碗瓢盆成为教育载体。将壮族抛绣球、端午龙舟赛等民俗转化为适龄游戏,提供完整的民俗游戏改编方案(道具制作/规则调整/文化讲解要点),让传统文化在儿童嬉戏中自然延续。
1. 游戏时间充足
幼儿的游戏需要充足的时间保障,才能让幼儿尽兴参与并从中获益。我园原定的游戏场时长为30~40分钟,包含游戏前的准备、游戏后的整理收纳的时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以下情形:幼儿刚完成场地布置,还未充分开展游戏活动便需结束游戏;或者是幼儿刚进入游戏状态,沉浸在游戏场景中,玩得不亦乐乎时,游戏结束的时间就到了。为了保障
幼儿拥有充足且连续的游戏时间,我园将游戏场时间调整为60~70分钟。此举不仅延长单次游戏时长,也延长了在同一游戏场持续的周期。
2. 游戏时间灵活
园所游戏时间设为约1个小时,但在游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游戏时间结束时,幼儿还是兴致勃勃,可以适当延长游戏时间,以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游戏时间也可以根据季节、天气等外部因素和其他特殊情况灵活调整。如夏季高温时,为避免幼儿中暑,可以适当缩短户外游戏时间,或调整游戏时段,如在幼儿入园后的早晨时段即开展游戏。
3. 游戏场地轮换
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去熟悉游戏场的场地环境,并认识游戏材料。充足的时间保障及持续性的游戏参与,有助于幼儿对环境和材料进行深度的探索,进而延续和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过程能促使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游戏水平。
为让幼儿充分体验丰富的环境与材料,保障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探究的连续性,园所充分考虑游戏场地小、幼儿人数多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阶段实施游戏场地的策略。初期,安排5个实验班进行试点;随后,逐步扩展到10个实验班;进而推广到全园;最终,实施隔月自主预约轮换制度。
第一个学期,每个游戏场只安排1个大班作为实验班,在每周的两个上午固定进行两个小时的活动。
第二个学期,大班的教师初步探索出适宜的游戏场活动组织模式。鉴于此,我园开始探究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活动方案,并增加5个中班作为实验班。这些实验班在每周选定两个上午,固定安排两个小时的游戏场活动,且同一个班级在同一个场地的活动安排至少间隔1天。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