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历史的原声—清季民元的“共和”与“汉奸”
ISBN: 9787559827357

出版时间:2020-04-01

定  价:78.00

作  者:桑兵 著

责  编:罗丹妮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哲学

读者对象: 大众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240 (千字)

页数: 376
图书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最新学术研究的文章结集,着眼于思想概念史,是努力承接前贤、续写辛亥历史的第三本书。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审视既有研究和文本史事,叙述清季民国时期“共和”在近代中国的演进,将“共和”作为一个名词,以之为对象,进行概念史研究。第二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辛亥时期“汉奸”指称的转义及其使用为主题,进一步耙梳史料,重现史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历史本相及发展进程,进而依据历史实事把握相关概念及其演化。

作者简介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出版有《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等专著。

图书目录

"倾听历史 :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

一 史与论 /006

二 史料与史观之分 /010

三 文白与史论 /017

四 倾听历史的原声 /021

五 重现历史以把握概念 /027

共和篇

引言 /031

第一章 梁启超与共和观念的初兴

第一节 古今中外的共和 /037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与共和观念初兴 /045

第三节 告别共和 /059

第二章 转向孙中山 :共和先驱易位

第一节 共和学校 /075

第二节 学界呼应 /084

第三节 新的共和先驱 /094

第三章 革保论战与共和观念的演进

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选择 /103

第二节 大论战的前哨战 /110

第三节 民权立宪政体 /118

第四节 胜负分明的结局 /127

第四章 国体政体的争辩

第一节 《国家论》、《国法学》与国体政体之分 /132

第二节 共和立宪之选与国体政体之论 /137

第三节 开国会重启国体政体之争 /145

第四节 共和与国体政体之辨 /160

第五章 帝制与共和的缠绕

第一节 康有为的虚君共和论 /173

第二节 梁启超的尴尬 /181

第三节 虚君共和的反响 /189

第四节 虚君共和与国体政体 /202

第五节 结语 /210

汉奸篇

引言 /215

第六章 清季汉奸指称的转义与泛用

第一节 “汉奸”新义 /219

第二节 “汉奸辨”/229

第三节 驱满酋与杀汉奸 /234

第四节 锄奸及其泛化 /244

第七章 首义之区的汉奸问题

第一节 以间谍为汉奸 /257

第二节 第一、第二汉奸辨 /264

第三节 汉奸的指认与处置 /273

第八章 光复各省的防奸锄奸 — 以沪军都督府为中心

第一节 严厉打击 /280

第二节 慎重甄别 /288

第三节 汉奸指称的泛用 /296

第四节 城头变幻大王旗 /304

第九章 惩办汉奸与南北统一

第一节 锄汉奸的舆论 /315

第二节 缉凶与北伐 /325

第三节 追究与释嫌 /339

后记 /351

征引文献

报刊 /357

书籍论文 /360

人名索引 /367"

序言/前言/后记

"本书是努力承接前贤、续写辛亥历史的第三本专书,与之前出版的《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以及《旭日残阳:清帝退位与接收清朝》一起,作为对清季民元重大历史转折重新审视的结果,同时构成尝试续写大历史的开端。

所谓大历史,并非长时段或全球史之类的大时空历史,而是一般通史所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尽管意在超越者总是喜欢批评这些关注带有成见,希望扩展关注的层面,并且试图将以往关注较少的层面嵌入大历史的叙述,可是除非撼动大历史的基本架构,否则借鉴别科的钩沉填空补白,或许能够热闹一时,恐怕终究难以为大历史所充分容纳。应当承认,前人构建大历史的叙事架构,固然也受到时代的制约,但就总体而言,的确抓住了主干大节。如果相关的各类大事要人在大历史的叙事中完全缺位,则大历史的书写势必更加偏颇。

不可否认,原有的大历史也存在遗漏偏颇和误读错解。这些偏误主要源于相互关联的两方面,其一,材料不足。今日可以看到并且使用的资料,较前人何止千百倍。尽管前人大都读过书,应用解读材料的能力较强,毕竟所见有限,限制了其能力发挥的程度。因而一些关键材料和事实的解读,会在所难免地发生一些错误。今人若能学习掌握前贤的能力,有效利用材料大幅度扩张的便利,则可以纠正错误,充实史事,使得大历史的叙述更加坚实可靠。其二,观念先行。中国近代史的构建,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才形成现在的体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主要不是因为学理的需求,而是革命现实目的的需要,尤其是解释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革命的任务、动力等等,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急于构建与众不同的体系,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料,编辑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并勾勒出解释框架。

续写大历史,纠正种种影响大历史叙述准确性完整性的错漏,固然为应有之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材料大幅度扩充的方便,改变视角单一的局限,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材料,重现史事的错综复杂,使得历史画卷更加丰富多彩。

凡事皆有机缘。将近二十年前,胡绳武先生在一次会议期间私下问道:陈寅恪的治学方法用于中古为恰当,用于晚近则材料太多,不堪重负。能够背得动,的确难能可贵。然而总体关怀和终极目标究竟何在?先生的谬赞,可以视为鞭策,而先生之问,在史学范围的答案便是续写大历史。只是这样的自我期许宜做不宜说。

其实,续写大历史的念头在研究庚子勤王时已经发轫,此事先是沿用成说,敷衍成文,发觉按照既往的架构叙事于材料及人事处处捉襟见肘,于是全盘推倒重来,将各类新旧材料梳理比勘,贯通一气,终于能够大体重现史事本相和前人本意。相比之下,新说与旧解出入不小,由此悟到,近代中国历史的叙述,无论材料的应用还是立论的当否,不免较为粗疏,大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余地。"

媒体评论

对“辛亥革命”的再解读:对晚清民国这一转型阶段大历史的重新书写,历史版的“走向共和”

名家推荐

"近代史大家续写大历史的开端之作,“辛亥历史三部曲”之“历史的原声”

探寻清末民初“共和”与“汉奸”概念的渊源流变

重审从“帝制”到“共和”的大转折时代

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新认识辛亥历史的必读学术书"

编辑推荐

对“辛亥革命”的再解读:对晚清民国这一转型阶段大历史的重新书写,历史版的“走向共和”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