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振振公族:近代北美司徒氏家族的传奇故事
试看中国移民先驱家族如何在北美大陆落地、扎根,展叶、抽枝,成就四世传奇
ISBN: 9787559864239

出版时间:2024-06-01

定  价:128.00

作  者:(加)刘静 著

责  编:朱时予,杨磊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世界史

读者对象: 历史爱好者

上架建议: 历史/世界史
装帧: 精装

开本: 16

字数: 408 (千字)

页数: 412
图书简介

本书以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移民司徒氏为主轴,包含了与其联姻的李氏、刘氏、雷氏等美洲西北地区的先驱家族和华商群体,简要涉及广东宝安的郑氏家族和其民间交往传统。全书共计14章,20余万字,100多幅照片,讲述了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到1967年一百多年间以广东开平为出发点,北美洲为落脚点的司徒氏四代家族成员的经历。他们与政商文化界的名人互动以及在二战中的英勇事迹,凸显了作为海外华人的杰出代表,其家族对中、加两国人民交往交流的历史贡献。

作者简介

刘静,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先后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以及UBC亚太政策研究学位。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加拿大来华传教士研究、华侨史和汉籍存藏等。

刘立刚,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为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访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司徒森

一、奔赴“金山”

二、落地生根

三、开枝散叶

第二章 李梦九

一、联姻“无冕之王”

二、凝聚华商力量

三、支持教育改良

第三章 枝繁叶茂

一、养子司徒根柱

二、二女司徒鸣玉与女婿刘子逵

三、三女司徒兰香与女婿周子廷

四、幼子司徒琚与儿媳李紫霞

第四章 司徒英石

一、时势造英雄

二、创建留学校

三、结社闹革命

四、担当教育使命

第五章 跨国情缘

一、穿梭加美海域

二、西雅图刘氏

三、蕙质兰心姐妹花

四、立业成家

第六章 海上丝路

一、入职诗丕亚公司

二、海陆交接一云城

三、云城里的华人

第七章 风云变幻

一、家族第三代出生

二、拒日与万国博览会

三、为人师表

第八章 血雨腥风

一、参战的华人

二、以共和之名

三、跨太平洋社会

第九章 何处为家

一、归去来兮

二、黄白分校

三、《排华法案》(1923)

第十章 种族关系调查

一、兹事体大

二、华裔加拿大人

三、档案中的华人

第十一章 彼岸是家

一、魂归故里

二、“中坎亲善”

三、青出于蓝

第十二章 交流与传承

一、中加桥梁

二、云城汉学

三、云城金禧年

第十三章 留学中国

一、悠悠大王

二、刘氏兄妹

三、司徒兄妹

四、霍坚与李月华

五、上海空战

第十四章 粤港豪门

一、宝安郑氏

二、兄妹情深

三、名扬世界

四、少女汉英

第十五章 战火中的爱情

一、志在飞翔

二、司徒炳唐夫人

三、结婚年代

第十六章 英雄儿女

一、民间外交

二、惊艳加东

三、兄妹英烈

四、学霸飞虎

五、战时机密

第十七章 前赴后继

一、无畏牺牲

二、双倍奉献

三、振振公族

序言/前言/后记

前 言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曾有幸翻阅图书馆浩瀚的中文藏书,并在许多书籍上看到同样的英文藏书印记“Seto More”,翻开书页,又有朱红色的“司徒旄印”“司徒英石”“英石所藏”“英石”“英”等字样的藏书章映入眼帘,显示这批藏书曾经归属于一位叫作“司徒旄”的先生。

这是一位有着怎样身世的藏书家?带着好奇,我向中文研究馆员兼书法大家谢琰先生请教。谢先生告诉我,二十世纪中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初建,亟需中文书籍填充馆藏,司徒旄先生的这批藏书即其中最具规模的一笔捐赠。司徒旄(1899—1967,字英石)出生在加拿大先驱华侨家庭,一生从未踏足中国,但受家族风气熏陶,他很熟悉中国文化,学问融贯中西。谢先生的回答进一步勾起了我对这位前辈的兴趣。然而,来自司徒家族的藏书已被分置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不同书库,仅凭藏书票和印章,要追溯一个完整脉络,实非易事。

因缘际会,数年前的一天,我忽然收到通知,司徒旄的外孙雷震瀛(1942—,Brandt Louie)将带领家人参观亚洲图书馆,馆里希望我给他们介绍这批捐赠书籍的“前世今生”。接到任务后,我又意外发现司徒家族捐赠的另外一些书籍,上钤“司徒氏印”“司徒炳唐”“司徒美先”等印记。在对相关零散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后,我发现这个在加拿大历史悠久的华人家族已繁衍至第六代,其后人有数百位。他们主要居住在美洲西北地区,也有一部分在中国工作与生活。司徒家族后人英才辈出,在世界的各行各业中努力做着贡献。

两周之后,雷先生及其家人如期而至。他们不仅看到了祖父、外祖父以及父母亲学习中文的笔记以及钤有司徒氏印章的相关书籍,还了解到当今学子仍受益于司徒家族的捐赠,脸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之情,现场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最后还邀请我介绍了司徒旄当年举办的宣扬中国文化的活动。谈笑间,雷先生指着一幅小楷——“智人不做通天晓”——告诉我,司徒先生自学成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最早被邀请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讲解中国文化的华裔之一。这句话是对他自己的提醒,他以谦逊待人享誉美洲大陆。此外,他对全人类的科技进步都欢欣鼓舞,尤其对航空和航天事业兴趣浓厚。他的孙辈都还记得,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他兴奋得手舞足蹈,犹如一个孩子。

当日时间有限,我未及与司徒家族后人进行更多交流。后来遇到问题向雷先生请教,他不厌其烦为我答疑解惑,并将我介绍给分散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其他家族成员。他还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里和家族企业总部办公室做客,展示了其珍藏的家族文献。我与司徒氏的缘分就此结下。我曾问过雷先生,作为少数族裔,他的家族为何能成为加拿大最令人尊重的世家之一?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先辈们开疆拓土、披荆斩棘、白手兴家争取来的。我们都以华裔身份为荣。我上台领奖,要身着传统长衫,我的儿子也都学了中文。”当今世界,种族歧视仍在,国际关系紧张,一百多年前司徒家族就曾经历过如此困境,因此,司徒家族连续几代人清晰的身份定位和发展策略引发了我浓厚的研究兴趣,遂动笔记录下经眼的相关文献档案,写成了这部以司徒家族为主线的华人华侨百年发展小史。

我依托现存史料,以司徒家族及其姻亲番禺李氏、新宁刘氏、宝安郑氏、南海霍氏、中山雷氏家族等为线索,叙述了这个华人华侨群体从广东乡村走向世界的历程。他们重视家庭,强调孝道;见识高远,倾心教育;投身公益,广结善缘;分工明确,彼此扶持;灵活变通,共同成就;连接中西,促进交流,是华侨家族群体的典型代表。与常见的宏大叙事不同,本书以点带面,以时间为轴,将这些跨洋家族与各界的关系网络串联起来,进而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家精神。这些家族成员与近代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如梁诚、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梅兰芳、晏阳初等有过不少交集,与主流叙事中不常见的历史人物如李淡如、崔通约、欧阳庚、周自齐、李石曾、谢德怡、江亢虎等亦多有来往。他们更与西方政要直接对话,广泛游说,抗议不公,争取对华援助。

本书书名“振振公族”,是借用《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之句,以寓“美公族之盛”之意。司徒家族枝繁叶茂、长久不衰,正是其砥砺德行之家风世代传承的历史结果。

司徒氏在加拿大的第一代可追溯至 19 世纪。1865 年,司徒森(1837—1927,字蕃贞,Sam Kee)独自一人前往北美,进入英属哥伦比亚殖民地,在岛上的帐篷和木板屋间谋生。他努力扎根的殖民地即后来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简称 BC)的省会城市维多利亚。也就是说,在太平洋铁路修建之前,司徒森就审时度势,在这座太平洋岸边的亚太门户港口城市里定居了。

司徒氏第二代共有六位成员。其中,三位聪颖的女儿嫁给了同样来自广东的侨商领袖,女婿们都具备经营头脑和创业才干,例如大女婿李梦九(1862—1924,字仙俦,Lee Mong Kow),幼时由寡母关氏(1840—1933)于 1873 年从老家番禺带到香港。关氏在英国人家务工,让儿子接受教育。李梦九成年后前往北美打拼,在港口结识各色人等,并向华商学习,后来迎娶了司徒氏长女春颜(1876—1944,字玉卿,Seto Chang’an)。他们根据家族传统,以大姐和姐夫的身份照顾弟妹,成为司徒旄的领路人。

司徒旄少年时便展现出卓越才华,深受全家喜爱。他生前赢得了加拿大各族裔的尊敬,也为这个著名世家的建立打造了良好基础。成年后,司徒旄迎娶了美国西雅图的刘玉柳(1890—1958,字劲雄,Fannie Lew)。移民美国的刘氏先祖刘乾(1852—1908,字儒调,King Lew)在铁路建设、贸易和地产等领域颇有建树,与加拿大华商关系密切。刘氏夫妇共育有六个孩子,长子刘吉祺(1886—1948,Geate Kay Lew)娶了荣誉领事阮洽(1862—1933,Goon Dip)的长女,曾回国投身于中国的新式教育;他们的儿子、刘氏长孙刘毓麟(1914—1943,Lawrence Kay Lew)即在河北唐山出生。刘吉祺将家族产业留给弟弟刘吉荪(1892—1924,Soun Lew)打理,刘吉荪与李梦九、司徒旄等人通力合作,致力于太平洋的航运业务。另一位弟弟刘吉瓒(1892—?,Don Kay Lew)从常春藤的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学院毕业后,回国行医近 30 年,还曾打破拳击冠军纪录。

一直留在加拿大发展的是司徒森的养子司徒根柱(1880—1932,Gun Chuey)、二女司徒鸣玉(1881—1956,Ming Yuk)以及司徒旄。他们努力奋斗,后代中屡现英才,建设并回馈着中加两国。司徒根柱的女儿司徒顺好(1902—1981,Seto Shun Hoo)嫁与台山人李华钳(1885—1970,Lee Wah Kim),并创办了跨国企业,后一直坚守在维多利亚,光耀门楣。司徒顺好的长子李惠贤(1922—2011,Jack Lee)传承低调务实的家风,经商有成,还致力于中加的贸易、文化和外交事业。20世纪30年代,司徒氏第三代纷纷投入反法西斯斗争,在这期间,爱情之花也如火绽放。司徒旄之子司徒炳唐(1914—1960,Wilfred Bien-tong)在香港迎娶了郑汉英(1915—1943,Jessie),其先祖为郑姚(生卒年不详)。

19 世纪 40 年代,宝安木匠出身的郑姚在香港九龙建设时期获得第一桶金,回归家乡后建立绮云书室,希望子孙能像港商一样遍布世界。其子郑秉义(184 ?—1926)入清政府之户部为官,拥护改良,还培养出了杰出女性郑毓秀(1891—1959,Soumay Tcheng)和郑汉英。郑毓秀作为中国大使夫人于 1942 年来到美国,施展外交才华,为中国的抗战出力,成绩斐然。在 1939 年,郑汉英以民国空军中尉和外交官的身份与司徒炳唐结为夫妻,并到加拿大为中国空军争取援助。后来,司徒炳唐的妹妹司徒美先(1918—1990,Geraldine Maysien)嫁与台山移民、雷氏二子雷玉堂(1914—1998,Tong Louie),将司徒 - 雷氏家族发展为温哥华享有盛名的世家。他们的表亲刘毓麟与印第安酋长女儿芮珊达(1917—2016,Richenda Phillips)喜结连理;他后来加入了飞虎队,于大洋之上捐躯。司徒家第三代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换来后世繁荣。

司徒旄联手家族成员以及大洋两岸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打造出了一个富过六代的世家,改写了华人在北美的历史。本书收尾于司徒旄离世的 1967 年,彼时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平权社会已露出曙光。司徒旄的藏书捐予亚洲图书馆,其精神亦贯彻于家族后代的行动中。本书还在末章介绍了司徒旄的子孙司徒炳唐、司徒志平(1946—,Seto Leigh)和雷震瀛在反对种族歧视和慈善捐款方面做出的贡献。

此书能够顺利完成并出版,我要感谢许多人。首先,要衷心感谢司徒家族成员和亲友:雷震瀛、司徒志平、李富年、Dorothy Yung、Laurence Louie、Elaine Louie、Jane Larson,谢谢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温哥华和香港的司徒宗亲会各位长老向我介绍了遍布全球的司徒氏网络,让我受益良多;感谢历史学家沈迦、司徒协存(Seto Hopland)、Catherine Clement、约翰·亚当斯,以及石晓宁、王立、李安、贾葆蘅等各位老师的鼓励,特别是陈忠平、张启礽和林焯璋三位老师的指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尤其是曹瑞麟、邹崇乐、闫维艳、武亚民、张欣,以及Erwin Wodarczak、Chelsea Shriver 和 Krisztina Laszlo 都曾无私地帮助过我。同行柳瀛和 Heather Dean 为我提供了维多利亚大学档案的使用和出版授权。唐碧霞和刘丽芝老师提供了多伦多大学特藏的照片。

另有陈新宇、张海惠、程洪、张建荣、谷敏、冯筱才等老师予我支持,提供修改建议。发掘史料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的事情,但我有幸得到了深圳博物馆李飞、中山大学苏日娜和岭南大学张思蕾的专业帮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同行们也提供了大量方便,尤其感谢西雅图陆荣昌亚太博物馆的两位主管Bob Fisher、Steff Morrison。华盛顿大学、多伦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美术学院等档案和特藏部门,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及美国国家档案馆等处素不相识的同行们,也惠我良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建议此书以梳理史料为主,肯定了本书的价值。两位年轻的编辑朱时予和杨磊,以及排版老师赵艳霞不厌其烦地助我改进,在此也由衷表示感谢。书中的档案照片,未注明来源者,已由司徒氏及其相关姻亲家族的后代授权使用,或已被允许在公共领域中传播;其余则按照各机构的授权要求,一一注明来源。此外,我注意到一些中文人名常有同音的另一种写法,例如:刘光锐(钥)、廖翼鹏(朋)、司徒旄(茂)、雷玉堂(钰镗)、温金有(友)等等。对此,我采用了最常见的用法,或依原始文献照录。书中的族谱图以涉及的主要人物为主,并未罗列全部家族成员。所述内容若有表述不清楚之处或出现错误,完全是我的问题。书中也留下一些未及充分弥补的遗憾,希冀后续的发现和研究能够予以改进。

刘静

2023年12月

编辑推荐

试看中国移民先驱家族如何在北美大陆落地、扎根,展叶、抽枝,成就四世传奇

精彩预览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