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奏牍文电汇编》(第一辑)共收录清代官署奏疏、大臣密奏、揭帖等类文献十四种,其中,前六种是以人物命名的文献,包括《杨中丞奏疏》《黄少司寇奏疏》《庆固奏稿》《沈文肃船工奏稿》《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曾惠敏公电稿》,编排时大致以人物生卒年为序;后八种是以地区命名的文献,包括《顺天府呈稿》《姑射词人客陕西抚部笺牍》《陕甘总督任内奏稿》《狄道县禀稿》《新疆龙堆奏议》《游蜀疏稿》《四川嘉定府文稿》《晚清桂黔要事函电密奏》。
本书所收文献,一方面人物数量较多,涉及杨雍建、黄爵滋、庆固、沈葆桢、曾国荃、曾纪泽等多位清廷重臣;另一方面,区域范围较广,涵盖今北京、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西、贵州等多个省份,其丰富的内容为研究清廷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以及相关人物和地区的情况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清历代奏牍文电汇编》编写组由全国各地区清代文献学领域专家十几人组成,收集清代档案文献资料,精心选编,并以影印方式出版,旨在保护和传承清代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相关史料,为更多相关领域学者提供研究和参考资料。
第一册
杨中丞奏疏(一)
第二册
杨中丞奏疏(二)
黄少司寇奏疏(一)
第三册
黄少司寇奏疏(二)
第四册
庆固奏稿(一)
第五册
庆固奏稿(二)
沈文肃船工奏稿(一)
第六册
沈文肃船工奏稿(二)
曾国荃剿匪疏牍摺奏秘稿(一)
第七册
曾国荃剿匪疏牍摺奏秘稿(二)
第八册
曾国荃剿匪疏牍摺奏秘稿(三)
曾惠敏公电稿
第九册
顺天府呈稿(一)
第十册
顺天府呈稿(二)
第十一册
顺天府呈稿(三)
第十二册
姑射词人客陕西抚部笺牍
第十三册
陕甘总督任内奏稿(一)
第十四册
陕甘总督任内奏稿(二)
第十五册
狄道县禀稿
第十六册
新疆龙堆奏议
第十七册
游蜀疏稿(一)
第十八册
游蜀疏稿(二)
第十九册
游蜀疏稿(三)
第二十册
四川嘉定府文稿(一)
第二十一册
四川嘉定府文稿(二)
第二十二册
四川嘉定府文稿(三)
晚清桂黔要事函电密奏(一)
第二十三册
晚清桂黔要事函电密奏(二)
出版说明
《清代奏牍文电汇编》(第一辑)共收录清代官署奏疏、大臣密奏、揭帖等类文献十四种,其中,前六种是以人物命名的文献,包括《杨中丞奏疏》《黄少司寇奏疏》《庆固奏稿》《沈文肃船工奏稿》《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曾惠敏公电稿》,编排时大致以人物生卒年为序;后八种是以地区命名的文献,包括《顺天府呈稿》《姑射词人客陕西抚部笺牍》《陕甘总督任内奏稿》《狄道县禀稿》《新疆龙堆奏议》《游蜀疏稿》《四川嘉定府文稿》《晚清桂黔要事函电密奏》,编排时大致以自北向南的地区方位为序。
本书所收文献,一方面人物数量较多,涉及杨雍建、黄爵滋、庆固、沈葆桢、曾国荃、曾纪泽等多位清廷重臣;另一方面,区域范围较广,涵盖今北京、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西、贵州等多个省份,其丰富的内容为研究清廷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以及相关人物和地区的情况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杨中丞奏疏》由《抚黔奏疏》《黄门奏疏》两书组成,经杨雍建之孙文荪校勘补刊。其中,《抚黔奏疏》收录杨雍建自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三月至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十一月任职贵州巡抚及陞任兵部侍郎后一年内所上之奏疏,共八卷,凡五百四十一篇。是书为手抄精选选本,依年月为序,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其巡抚贵州期间立营制、禁侵掠、蠲赋税、省力役的情况。《黄门奏疏》收录杨雍建历吏、礼、兵、刑四垣奏疏,分上、下两卷,凡五十一篇(末四篇称《西台奏议》,系康熙十八年官左副都御史时所上),凡君主品行、朝政得失、奏章违误、官员考核、纠劾庸碌,以及稽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公事等均可在谏议中见到。
《黄少司寇奏疏》收录鸿胪寺卿、刑部右侍郎黄爵滋于道光十三年至二十二年(一八三三至一八四二)之奏稿,共二十卷,依月日为序,并标明上奏事由、上奏日期、皇帝批示等。又依任职先后,分监察御史疏、给事中疏、鸿胪寺疏、刑部侍郎疏、使山海关疏、使闽浙会奏疏、使杨村会奏疏、使山陕会奏疏等,关乎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治安、被灾情形、漕河积弊;上疏严查防堵鸦片之源、修整关防要塞、申严外夷防禁、募兵节饷、江汉修防、屯防兵械、筹办海防等相关事件。
《庆固奏稿》收录叶尔羌参赞大臣庆固自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十二月至八年(一八五八)十二月所呈奏折近百件,其中详细记载了叶尔羌的回民村庄数量、交粮数量与受灾情况,还有人事方面的履历清单,涉及喀什噶尔、阿克苏、叶尔羌、和阗、乌什等地,体现了清代晚期新疆的边务、政务、财政、民族等真实情形,是了解清代边疆史、民族史的重要资料。
《沈文肃船工奏稿》收录沈葆桢自同治九年(一八七〇)丁父忧,再到任船政大臣数年间之所见、所历、所闻,关乎地方政治、军事、经济、实业诸事,其中,反映当时太平军与官兵作战以及任船政大臣期间的民族造船业之情形的奏稿,格外值得注意。
《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收录曾国荃自同治元年至十三年(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在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湖北巡抚任上所上秘奏,并附皇帝批示,以及致各地和同僚的书牍、批复、条陈、札、咨、示稿等数百件,记录了官兵合水师东下,破巢县、含山、和州、太平府、金柱关、秣陵关、大胜关、天保城、地保城,陷天京的过程。是书由史学名家吴汝纶亲自编录,更增学术价值。
《曾惠敏公电稿》收录曾纪泽自光绪七年至九年(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三)上奏朝廷、总署、北洋政府以及将军府的密电奏疏,凡五百余件,均标明奏电时间、奏电事件等,是研究清代外交史的重要文献。
《顺天府呈稿》收录光绪年间顺天府承办之田、土、户、钱等民事诉讼案件呈稿及昭雪、恤商、巡防、理事局事宜、发审、清赋章程等,墨笔书写,或行或楷,格式规整,记叙详尽,为研究这一时期顺天府职属、作为,司法审判制度、审理程序、官法与民俗、民间习惯与法律规定,以及北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风貌、民族关系等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姑射词人客陕西抚部笺牍》系道光间着名学人陆耀遹任职陕西巡抚时撰写的政务往来公函,共六卷,依内容可分为庆贺类、慰唁类、问讯类三类,凡百余件,涉及述职、军功、获匪、河功、赏饷、陞迁、嫁娶、诞育、续娶、吏议、通侯、知会、恳抚、馈遗、陈谢、迎送等各个方面。尤其难得的是,透过官场应酬,道光间陕西巡抚所辖州县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法制等诸方面的情形清晰可见,对研究清代官场风习、清代陕西地方史都大有裨益。
《陕甘总督任内奏稿》为富呢扬阿于道光二十二年三月至十二月所呈奏稿,依月日为序,关乎各月粮价清单、各月雨雪情形、迪化巡检、人员赏罚、新旧赋比较、地丁银两,以及陕甘治安、屯防兵械、征存银两、被灾情形、武闱乡试、查勘江坝、河道沟渠挑浚等,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中国陕甘地区的实际情况。
《狄道县禀稿》收录光绪十五年至二十年(一八八九至一八九四)狄道县升安写给连山等人的禀稿,依年月为序,较完整地记叙了此间狄道县之民俗民风、经济、兵制、选举、人物、祥异、水利、职官、治乱、贡赋、物产、封爵、灾患、恤典以及县衙公务,于正史外可起拾遗补缺之用。
《新疆龙堆奏议》收录道光间伊犁同知理事萨奕、祥霖以及萨德关于伊犁等地政治、经济、军事、风俗、职官、文化、民族等方面的重要奏议,共四卷,凡二十九件,举凡驻军、营伍、粮饷、赋税、仓储、马政、隘卡、官制、钱法、刑法等皆有涉及,展示了新疆西南边陲的具体情形。
《游蜀疏稿》为四川总督吴棠会同时任成都将军崇实、云南巡抚岑毓英等人于同治八年至光绪二年(一八六九至一八七六)所上关于治理四川的奏折,共七卷,对研究清末四川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有不可或缺的史料价值。
《四川嘉定府文稿》记录了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一九〇七至一九一〇)清廷颁布的诸如诏告祭孔大祀礼制、宣统帝即位、国服事例以及慈禧、光绪遗诏等诏书政令,以及嘉定府颁布的各项规制条例,显现了晚清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官府的统治方针、策略和执行情况。
《晚清桂黔要事函电密奏》收录同治、光绪年间广西巡抚李秉衡,广西宣慰使、御史赵炳麟,广西浔州知府、贵州学政、贵阳抚署、巡抚部院等军政要人与重要机构因桂黔两地边防、税务、吏治、矿务、铁路等要事上呈、往来之函电密奏,对考察晚清政府于桂黔的治理政策具有相当的参稽价值。
此书所收文献多方面再现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状况,部分内容还可补正史之缺,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特此影印,以飨读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文献出版中心
二〇二四年五月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详实记录了清朝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
无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