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从前慢书系 南山有我一亩田
以田园之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ISBN: 9787559828613

出版时间:2020-07-01

定  价:59.00

作  者:李开云 著

责  编:李佳楠 刘晓燕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现当代随笔

读者对象: 热爱田园生活的都市中人

上架建议: 文学/散文
装帧: 平装

开本: 32

字数: 150 (千字)

页数: 240
图书简介

本书以分集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都市新农人在都市耕种的劳作日常和生活感悟。一块六十平方米的菜地,让农村出身的作者在城市的边缘停下了脚步,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夏日天静昼长,听得到黄瓜、西红柿、豆角勃勃生长的声音;秋天是收获的时节,鲜嫩的莴苣,朴实的地瓜,用最简单的方式烹煮却可以品尝最纯正的食之本味。播种、浇水、劳作、收获。作者以六年都市田园的耕作生活告诉我们,田园是生长粮食的地方,也是生长诗意生活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李开云,男,笔名麦地。汉族,重庆人。现实主义题材作家、传记作家、田园生活爱好者。考拉看看联合创始人。已出版作品有《战狼突击》《天生的伞兵》《花开血途》《急诊科的那些事儿》《岳母驾到》《勇者激扬:褚时健传》《陌陌唐岩》等十几部。

图书目录

前言

心安处即吾故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1.城市里哪来的田种

2.肥料从哪里来

3.留白

4.锄草

5.翻地

6.插支撑架

7.浇水

8.赶时间

......

序言/前言/后记

前言

心安处即吾故乡

用回归本源的温暖,抵御世俗的冷酷。

这是我内心想对自己说的话。?

最近两年,我的话越来越少。有的是不能说,有的是不想说,有的是不敢说。?

我无意评说别人的生活,我只想活在我的理想国。?

于是想写一些文章,记录我在城市里的田园生活。?

40年前,我出生在一个贫瘠的小山村;13岁那年,去县城附近的中学读初中,从此一步一步离开了?那个小山村;自离开的20多年时光里,我想要做的事情,都只是想要离那个村庄近一些,更近一些。

所谓的故乡,只不过是我祖上流浪的最后一站,只不过是我出生和童年时代、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两年前,我请恩师李世正先生写一幅书法作品,他问我写什么内容,我说没想好。

一周后他让我去取,于是有了这幅作品。

我很喜欢。

琴棋书画,诗书经文,风雨不惊,恬淡安然。是每个读书人的向往。

然而琴棋书画我一样也不通。

骨子里,我还是一个农民。

那是我生命的底色。

所以我向往田园生活。

人生是一道奇妙的轮回,我从田园中来,好不容易离开田园,现在却想回到田园中去。

田园,是本源。

在城市回归田园,真的可以么?

城市之大,想要找一处田园谈何容易?

然而到今天,我在城市的田园生活已经第5个年头。

我找来圆木,拜师学木匠,只想自己用工具和时间打磨居住的家具。

它告诉我:田园生活,不一定要去农村。

它告诉我:只要敢想。

它告诉我:我只做我自己。

这本书中所记录的,是我在城市的田园生活。

有图有真相。

它不只是一花一菜,一瓜一豆,一木一叶,一茶一饭,它是世道人心。

千百年来,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的血液早已与土地融为一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懂得一个基本的生存哲理: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就在我继续准备重复着他们的生活时,时代的洪流已将我裹挟着离开了故土。

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天,我们都离开了故乡。有年老的,甚至有正值壮年的亲人忽然离世;有年轻的,甚至还年少的,说不清在哪一个天还没亮的黎明,伴随着公鸡的打鸣,离开了故乡,再也没有回去过。他们天各一方,散落在别人的故乡。他们甚至阴阳两隔,再也不能相见。

“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一年之中,偶尔与故乡的亲人相聚时发出的感叹。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不由自主地朝前冲去。我们身不由己,我们不由自主,我们日复一日地远离故乡。

直到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正处于一个断层上。故乡养育了我的祖祖辈辈,千年万年,轮到我的时候,却一脚把我踢到这陌生而冰冷的城市,任我自生自灭。

断层让我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也撕裂了我最初关于故乡的幻想。如果没有断层,也许我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农人,我会盖几间大瓦房,会娶几房大小老婆,会生下一堆儿女。短暂的几十年后,我看着儿女们把我装进棺材,抬进那片杂草丛生的坟墓,和这个世界永别,回归尘土。

在城市,我们忘了四季的交替,只有办公室的冷气提醒着又是一年夏天到了。办公室永远开着的灯光让人忘记了白天黑夜,忘记了外面是天晴还是下雨。我们全都在奔忙,为生存,为生活,为理想。

我们生活的城市没有土地,没有田野,没有农忙,没有炊烟,没有狗叫,没有鸡鸣,甚至没有温度,更缺乏分享。

勤奋和微笑,是故乡教给我的第一课。在别人的故乡,在冰冷的城市,我们用它作为敲门砖,并以此为根基,单枪匹马,势单力薄,构建我们在他乡新的生存和生活秩序。

作为城一代,或者他乡第一代,要构建我们在城市和他乡新的生存秩序,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程。不过还好,经过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努力,基本的生存好像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有新的朋友,新的住所,新的处事法则和新的温度。

在城市生活顺畅的时候,很少会想起故乡;只有当我们在城市被欺骗,被误解,被压榨,我们才会对着血淋淋的伤口说:故乡,你在哪里?

对于故乡,我心怀敬重,把它珍放在心灵的最底层。我不愿过多地去回忆那些苦难,不是因为我的背叛,而是因为必须向前。

南山一亩田,是我心之故乡。

故乡一直在。

只是再也回不去。

心安处即吾故乡。

媒体评论

我喜欢作者对待生活的方式,纯粹,简单,从容,接地气而又不做作。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抛弃一切雕琢粉饰,仅用简单朴实的文字书写田园生活的际遇与故事。——读者 曲项向天歌

这些年,每有闲暇,就喜欢往乡下跑,目的很单纯,嗅嗅土地的芬芳。这本书让我对田园又多了一份热望。——读者 农民的儿子

这样的书有代入感。儿时我总喜欢跟着父母在稻田里插秧,依然记得那弯弯扭扭的秧苗和满身泥巴。虽然在日头下劳动很辛苦,但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读者 稻田守望者

编辑推荐

过最简单的生活 | 让身体找回自然的秩序

1、 四季蔬禾+六年晨昏+无滤镜版图片,作者以朴实的语言捕捉田间地头稍纵即逝的美好,再现“晴天种瓜点豆,雨时读书会友”的自在诗意生活。

2、 南山脚下,朴素日常的动人滋味尽在其中----在这本书里,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简单,却充实得不可思议:他们种菜、种玉米、养鸡,用榨菜籽油剩下的渣给菜地施肥,蔬菜生了虫可以喷洒辣椒水,为了给菜地浇水可以任性的坐飞机从千里之外赶回家,冬天菜地的沟渠水源断流了大家借渠架木一起来熏腊肉,浇菜的水塘被垃圾堵塞有人主动清理并挂上爱护环境的爱心牌,蔬菜丰收了大家互相赠送.....人与自然因田园和谐相处,这是人世间独有的美。

3、行山,下田,看云,听风,只要有一颗田园的心,每个人都可以将日子过成诗。

4、全书四色印刷,双封面设计,内文纸张采用优质纯质纸,带给您轻盈舒适的阅读体验。

精彩预览

萝卜

最美味的萝卜,就是“正值壮年”的萝卜。而,最壮丽的人生,也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在菜地里,每年我都会种上一些萝卜。

萝卜有很多种:长萝卜,圆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胭脂萝卜……

每一种萝卜都有可取之处。在我看来,萝卜只有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没有口感上的不同。

有一年,我种了圆萝卜。扒开茂盛的叶子,轻轻一拔,萝卜就起来了。萝卜长得不大,只有很细小的根部在土里。

经请教见多识广的李爷爷,才知道是我施肥过度的原因。

肥施多了,只长叶子不长果实;肥施少了,叶子果实都不长。这个“度”真是难以把控。

萝卜有很多种吃法:萝卜炖排骨,凉拌萝卜丝,炒萝卜片……但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萝卜干。

把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去掉叶子,洗净,切成拇指粗的条,找一根绳子从中间串起来,挂在阳台的栏杆上自然风干。这样的萝卜条,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风萝卜”。

儿时的美味,是“风萝卜”炖腊排骨。风干的萝卜,少了辛辣味,却多了甘甜,吃起来

甜津津的,再配上腊排骨的香味,绵软化渣,咸鲜入味。 有一年,我曾经用自己种的萝卜专门做过“风萝卜”。但因为种得少,产量低,加之很多湿萝卜才能晒出一点“风萝卜”,

所以最后可食用的“风萝卜”并没有多少。“风萝卜”易得,腊排骨却难找。如果不配上腊排骨,那感觉会相差很远。

记得小时候,家里种了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切成片,摊晒在干净的大青石上,晚上就让露水滋润着它,连续晒几天后,就变成了“风萝卜”。奶奶喜欢将那些萝卜条用篾条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风至,一串一串的萝卜条便随风起舞,煞是好看。晾晒一两个月后,奶奶才将这些已风干的萝卜条收起来。炖排骨的时候,取出一把“风萝卜”, 可以发成满满的一锅。

在川渝两地,萝卜还有另外一种风靡的吃法:泡萝卜。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子,将新鲜萝卜洗净,可以切成块也可以不切,丢进泡坛,我种的圆萝卜泡 上 两 天 左 右, 此 时 捞 出 来 吃, 酸 脆 无 比, 是 川 渝 两 地 人民最喜欢吃的开 胃 菜。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泡 得 越 久 就 越 咸, 而 吃 得 太 咸 不利 于 身 体 健 康。 制 作 泡 萝 卜, 胭 脂 萝卜 是 最 好 的。 胭 脂 萝卜表面呈暗红色,个 头 不 大, 在 泡 菜坛子里泡上一阵之后, 吃 起 来 清 脆 爽口。如果泡得久了,还可以用来炒肉丝。“泡菜肉丝”是川渝两地小饭馆里的家常菜。

萝卜还有一种吃法:腌萝卜。将新鲜的萝卜切成细小的丝,放上盐、老抽、油辣子、蒜泥、花椒面,腌制上一个小时左右,再撒上几根香菜,在夏天就是一道美味的凉菜。

萝卜还有一种特性:“正值壮年”的萝卜需要及时收割,不能等它老了再收割。萝卜长得太老,就会在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纤维组织,食用起来口感不佳,我们老家叫“长布”。到农贸市场去买萝卜,也得时刻提防这种已经“长布”的萝卜。

最美味的萝卜,就是“正值壮年”的萝卜。而,最壮丽的人生,也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