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庐人,晚清重臣,与徐用仪、许景澄、联元、立山合称“庚子五大臣”;晚清著名同光体诗人。1867年3月,袁昶开始写日记,三十多年从无中辍。他写日记,主要目的不是记事,而是砥砺自己求知问学、克己慎思、迁善改过。为人为官为事,袁昶日日反思,时时感叹,今悔昨失,夕觉晓非。
作为陆春祥笔记新说系列之一,《昨非录》以现代人的思维重温袁昶的日记,着重解读日记中的生活、读书、修身、自省、交友等诸多给人以警醒启示之章,零光片羽,苦心甄采,古今勾连,文采、思想、趣味兼具,既是一个读书人对另一个读书人的深度解读,也是一个同乡对另一个同乡的真诚致敬。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一级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连山》《而已》《袖中锦》《九万里风》《天地放翁—陆游传》《水边的修辞》《论语的种子》等三十余种。主编浙江散文年度精选、“风起江南”散文系列等五十余部。作品曾入选几十种选刊,曾获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报人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等数十种奖项。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后记 : 寻找同乡
后记:寻找同乡
年岁渐长,对故土也越来越关注。这数十年来,我一直关注家
乡的人物与风土,袁昶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他的日记。
生长在动荡的晚清,自然,他的生活与历程,一定蜿蜒曲折,
他的死更是壮烈, 让人扼腕。 他死时才五十六岁!袁昶与桐庐历
史上的名人相比, 最突出的是他持之以恒的日记。 我在序言里对
他的生平经历已有比较全面的描写,这里不再重述,只说一些寻
找的碎事。
开始读他的日记,他的生活场景还是有些模糊,他只说自己是
坊郭人。现在桐庐老街东门码头边,有春江花园小区,前面就是分
水江与富春江交汇处,此地原来是袁家弄,住在附近的老人说,这
里原来有袁家祠堂,再根据袁昶日记中经常的描述,初步判断,袁
昶小时候应该生活在这条弄堂里。
袁昶在日记中常提到的“晦村”,或者“绣峰”,是他祖上的老
家,对这两个地方,我询问了多方人士,都不能确定。终于,我在
民国《桐庐县志》卷一方舆志的“山”系列中查到“白茅岭”:
在县北二十里。高二里许。袁忠节公随父读书晦岩村,时来游
憩,有诗载《晦村集》及《桐江耆隐集》。
白茅岭在彼时的安乐乡,现在属横村镇柳岩村。
桐庐地名志对“柳岩”如此记载:
昔名杨柳岩,章姓居地。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王仲显购
章姓产业后,从分水县伊山迁此,爱其地山环水绕,但叹“吾年晚
矣,晚者晦也”,遂更名晦。民国十五年(1926)改柳岩村,俗称龙
晦村。
也就是说,“晦村”应该称“晦岩”或者“龙晦”,袁昶只写晦
村的原因, 或许是小时候记忆模糊, 难怪我一直查不到。 如此说
来,“绣峰”,应该是离柳岩不远的独山了。这是一座平地崛起的孤
峰,此峰海拔 196.3 米,峰顶慈化寺为古老寺庙,清静庄严。
上海金山的蒋志明兄,帮我联系上了袁继先,他是袁昶的三子
袁道冲的孙子。袁继先也已八十多岁,以前在松江文化馆工作,是
个画家。我和他有过一次通话,他一直称自己是桐庐人,他说来过
桐庐两次。一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芦茨的堂兄请他来玩,另一
次好像是随一些人来访问。
循着芦茨这条线索,我问了方劲松,他是芦茨人,他说,芦茨
只有少数几家姓袁的,他有个女同学就姓袁,一问,巧了,此袁,
就是袁昶的亲戚,她父亲说家里有关于袁昶的杂志。一个冬日,方
劲松陪我去芦茨,拜访了他同学家。袁家主人叫袁志凯,学名袁先
忠,1945 年生,与袁继先是同辈。他拿出一本杂志,上有袁继先写
袁昶的文章,杂志上有几张图片,我都看到过。我问他杭州南山公
墓袁昶的墓,他说不知道,关于袁昶,没有问出更多的东西。时间
真是怪物,才一百来年,似乎就没有什么痕迹了,何况袁昶还是个
名人呢。
芜湖, 自然也是我要寻找的一个重点。 袁昶在芜湖任职近
六年,做下许多实事好事,修大堤,强防务,重农桑,重整中
江书院。
我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校园内,找到了“皖江中学堂暨省
立五中旧址”,这里是原来中江书院的一部分,现在是安徽省文物
保护单位, 墙体外东西南北各五十米, 均在保护范围。 白色的墙
面,有点新,典型的徽派建筑,应该是刚修缮不久,围墙里面有教
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操场等,木窗,木圆柱走廊,青砖地
面,屋子连着屋子,连廊式回字形结构。而二十世纪初外国人拍的
旧照片显示,有数幢拱顶式多层房子,还有五层白塔,它的规模与
建筑,要比现在保护的地方大许多。伫立旧址上,学生课堂辩论或
提问的场景、袁昶在书院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的镜头,交替出现,一
时想象不尽。
阅读袁昶日记,但凡里面有一点线索,我也会寻找。有一次,
为了解袁昶岳父一家的情况,我打电话给安徽全椒县政协文史委,
询问薛春黎、薛时雨兄弟的情况。
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在出
一套袁昶的日记,于是找到相关的责任编辑路伟,他提供了不少信
息。袁昶日记共洋洋十五卷,由袁昶研究者朱家英编辑整理。一直
期待,但直到我写后记的这个时节,依然没有看到全集出版的消
息,只见到第一册的书影。确实,中国文人最多的日记,又是手写
稿,涉及一千多个晚清人物,出版实在是个大工程。
其实,桐江袁氏在桐庐是名门望族。石阜有珠山袁氏,他们于
清嘉庆间自桐庐坊郭迁到珠山王家后,至晚清和民国时期,珠山袁
家在当地颇有影响。袁昶在日记里写到的一些亲戚,也有珠山的。
而且,袁昶父亲去世时,袁昶还是少年,他也受珠山的亲戚帮助照
顾三年多时间,袁昶实在是个苦孩子。
说实话,我阅读的袁昶日记,只是他海量日记中的一部分,本
书也只侧重于对他读书以及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解读,而对他广泛的
朋友圈及晚清阔大的政治场景则较少涉及。对比袁昶,只感觉自己
对中国传统典籍阅读的欠缺。继而感叹,对经史子集的阅读,除了
一些专业研究者,现代人恐怕再也赶不上袁昶他们了,说时代啥
的,只是借辞推托罢了,而我们还要抵抗新媒体对时间碎片化分割
等外在不利因素。其实,优秀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我辈不能
仅仅停留在振兴国学之类的口号上,唯一的行动就是多读。
今悔昨失,夕觉晓非,迁善改过,克己砥砺,为人为官为事,
袁昶每日的自我反省,给我时时震颤,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在我的
写作中,或许,这是我写《昨非录》最大的收获吧。
隔空给袁昶写了十二封信,真诚致敬桐庐老乡。
甲辰芒种
富春庄
在晚清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袁昶以其深邃的学问和超群的品格,替旧时代的士人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袁昶的日记,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精准地呈现了新旧冲撞的时代中一位传统儒家士大夫的人格之养成。他不仅在日记中砥砺自己的学问和品德,更在其中展现了对易学、理学、佛学、道学等传统学问的深刻理解。他的日记,洋洋洒洒六十五册,二百多万字,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遗产,更是晚清文史的重要文献。
《昨非录》拾取精华,古今勾连,将袁昶的日记重新诠释,使其不仅作为一部历史文献存世,更成为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现代读物常读常新。它不仅是对袁昶个人的致敬,也是对那个时代所有坚守信念、追求真理的人的致敬。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袁昶进行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他的思考、他的感悟、他的理想、他的困惑和挣扎,都在这本书中尽情展现。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袁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成长、关于自我探索的书。
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袁昶的一则读书日记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时间里,袁昶应该读了平湖陆稼书的书,从而印象深刻:
陆三鱼先生言《战国策》有毒,中而死者,如晋袁悦是也……《庄子》亦有毒,中而死者何晏、邓飏辈是也。读蒙庄者,去其猖狂妄行乃蹈大方,此类之说,则去毒矣。
这是袁昶的另一种读书方法,求疑法。后者不说,只说前面的陆稼书。
《世说新语?谗险第三十二》、《晋书》卷七十五都记载了袁悦的事,比如《晋书》这样写:
袁悦之,字元礼,陈郡阳夏人也。父朗,给事中。悦之能长短说,甚有精理。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服阕还都,止赍《战国策》,言天下要惟此书。后甚为会稽王道子所亲爱,每劝道子专览朝权,道子颇纳其说。俄而见诛。
袁悦也叫袁悦之,他能长短说,就是纵横家,口才自然一流,他拿《战国策》当成唯一的经典,甚至放言,天下只要这本书就够了。会稽王司马道子,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同母弟。彼时,晋孝武帝为了政权的稳固,牵掣谢安等大臣,对这个弟弟委以重任。司马道子还与谢安的女婿王国宝联手,打压谢安等人。后来,司马道子把持了朝政,这激怒了晋孝武帝,而袁悦之则成了他们争斗的牺牲品。
这样的人,陆稼书则说他中了《战国策》的毒,读书读多了,将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而陆稼书自己,真的将《战国策》作了重新解读删节,就是所谓的“去毒”,编了一本新的《战国策》。
癸卯五月初,我到浙江平湖市新埭镇的泖口古镇,这里与上海的亭林一样,原来都属秦汉时的海盐县管理,南北朝著名的学问家顾野王曾在这里教书读书,这里干脆就叫“顾书堵”,“水月湾西一径深,旧来书堵杳难寻”(元?张世昌《题顾野王读书处》诗),只是水月湾的波依旧平静而缓流,但顾书堵只留在诗文中了。
我与平优良、詹政伟、金卫其诸友,在水月湾前看景,此湾为多条河流汇集而成,水面宽阔,水波微动,明月皓白时,水光接天,这些水,会流入黄浦江,最终再汇入东海。“读书堆”在亭林的小山上,“顾书堵”在新埭泖口的水边,顾野王读书,也真会选地方。
顾野王有不少学生, 其中同乡陆士季就是优秀者。 陆随老师学习时间长达 20 多年, 他后裔中的一支就选择在泖口居住, 除唐朝的宰相陆贽外,比较有名的当数清初著名理学家陆陇其。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因其极廉洁自律,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清官。此前,政伟兄已帮我寻到一整套 13 册的《陆陇其文集》,且卫其兄就是长年研究陆稼书的专家,来平湖前,我对陆稼书已有一些认识,特别感兴趣的是他的《战国策去毒》,这书读得刁钻。此次到泖口,主要是看陆家的“三鱼堂”。
“三鱼堂”来自陆稼书先祖陆溥运粮途中发生的一个故事。陆溥从上海县丞调任江西丰城任职,某天深夜,行船至鄱阳湖时,忽风雨大作, 船底触礁后不断进水。 危急之下, 陆溥跪着向上苍祈祷:“舟中若有一钱非法,愿葬江鱼腹。”说也奇怪,头刚叩完,船漏即止。安全到达丰城后,清舱时,船工发现,有三条鱼咬着水草堵住了船底的破洞口。 鱼是常见的“昂刺鱼”, 头扁平, 嘴阔尖,皮色花黄,鱼头两侧还有一对尖刺。虽是巧合,但陆溥感念这三条鱼的相救,陆家从此不吃昂刺鱼,陆溥还将自己的堂号命名为“三鱼堂”,其子移居泖口后,仍以“三鱼堂”为名。陆稼书是陆溥的七世孙,不仅堂号仍用,且他将自己的不少著作,都冠之以名,比如《三鱼堂文集》《三鱼堂日记》《三鱼堂剩言》等。
陆稼书纪念馆,中堂“三鱼堂”两边挂着一副对联:“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难怪他会成为著名廉吏,不仅有家风传承,更有十分清醒的自省与自律,这副对联,如警世大钟,不断撞击着人们的内心。
《战国策》, 西汉的刘向辑录而成, 分 12 策,33 卷,497 篇文章,主要记叙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政治主张及言行策略,许多都是相当有用的计谋,相当于纵横家们的实战手册。个中计谋,不少都演化成固定成语,比如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三十六计、南辕北辙、不翼而飞等,每一个都生动有趣。但如果只将其当作计谋来使用,就会陷入读书的误区,做人做事,并不是只有计谋就行得通的,如果那样,这个社会将会非常可怕。
看完袁昶这一节的读书日记,布衣也随手下单了一本新的《战国策》,主要是想核对一下,哪些被陆稼书作为有毒的章节给删掉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读书要去毒的观点,布衣我是一百零一个赞成。
光绪十六年(1890),风和丽的四月,最是读书好季节,袁昶记下的一个读书观点,对后人显然有些启发。
袁昶的观点是:学作诗文,须玩专集,勿看选本。
按一般理解,专集是博广,选本是专精,读书要博与专相结合,况且,选本是精华所在,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最主要的东西。
既然提出了“勿看选本”,那就得有足够的理由。
袁昶认为,选本有四种毛病。
毛病一:选本义法固备,却不易学习,容易扰乱人的性灵。为什么呢?凡人的笔力各有天得,虽容易学习却难变化。周敦颐说:性有刚善、柔善、刚恶、柔恶之别,佛家也说人的秉赋有聪明与愚笨的区别,只有写文章的笔法与思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得到提高。如果取法太杂,则会限制才气的发挥。
毛病二:选本一般都选一些好的、长的文章,不太好的、短小的文章则会弃之不收,这就好比临摹画画一样,只关注一些表面的皮壳,反而将本真之美掩盖。
毛病三:每个写作者都有一项或几项拿手的文体,比如贾谊、晁错、韩愈擅持论,柳宗元擅序与记,陆贽、欧阳修擅章奏、书尺,苏东坡擅史论,董仲舒、匡衡、刘向擅注经,蔡邕擅碑碣文字,王安石擅序说与哀祭。袁昶说,就是本朝名家,也有方苞擅义理,姚鼐擅义理考据辞章融合,张惠言擅易经,恽敬擅博采众家,一句话,名家也不是擅长所有,各有侧重,如果才弱而又想兼有各家所长,那就很有可能会落得下面一样的结局:乌鸦不像乌鸦,喜鹊不像喜鹊,以为是龙却又缺角,以为是蛇却又有脚。
毛病四:看多了选本,这家没学好,又学下一家,移此涉彼,见异屡迁,各家互相打架,枝叶横生。结局往往是,博涉者多如牛毛,精取者却凤毛麟角。陆布衣觉得,这个话题,现在来说,也是难题。
不少人专学一家,就是袁昶说的读专集,拆卸式学习,学马尔克斯,学博尔赫斯,学卡尔维诺,学梭罗,皆有所得,有的还成了不小的名家。但也有不少人博采众长,就是袁昶说的读选本,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就好比吃百家饭,也长得腰肥体壮一样。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多食杂粮有助于健康。从读书角度说,博与专同样重要。 不过, 袁昶的重点, 显然是就某一个人的作品说的,读全集至少能了解全貌。
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袁昶读《后汉?逸民传》,向子平读《易经》的情节,让他感慨颇深,因为向子平读《损》《益》卦时,发出了这样的喟叹:“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耳。”
袁昶以前不怎么理解这两卦的意思,因为《损》与《益》两卦,皆主张惩罚愤怒、压制欲望,帮助人们迁善改过,与那种处在舒适环境中的人不适用。现在忽然开始理解向子平的意思了,就是你想求富贵欲益之反而损,安贫贱似损之反而益。否则,富怎么会不如贫?贵如何会不如贱?富与贫,贵与贱,它们的损与益,不能按表面去理解,瞬间会变化,不去强求,反而有了。
袁昶没有说向子平的第三句感慨:未知死何如。
这个话题,甚是有趣。
如果按照前两句的推理,那么,这一句就会很轻松地得出:生不如死。
看向子平这一段的全文,或许能更明白一些: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
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向子平的恬淡闲适,皆因不为外物所累,没吃的了,人家资助,吃饱就可以了,返还吃不完的。请他当官,连续请,连续辞,不去就是不去,不像有些隐士,隐是为了攒资本,待有了心仪的位置,立即弃隐。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娶妻,与其娶后即断了家的念头,与北海的禽子夏一起跑出去遍游名山,且一游就不回家了,不如不娶,或许是不娶的社会压力大,但娶后即弃,也是对妻子的不负责任。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