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沿革地理的视角对存在了1200年的政区——“府”进行系统性、贯通式的探究。绪论分析了中国古代府的多种含义,指出作为政区通名的府始于唐代;第一章对历史时期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指出府经历了一个由虚而实,由高而低,直至最终消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是关于府的地理分布、政治中心、幅员、附郭县、府名、层级和等第等若干地理要素的专题研究;第三章对特定形态的京府、土府和军民府进行了专题探究;第四章探讨了府制对国内周边民族政权、邻国以及当今政区的影响。
高茂兵,历史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师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华林甫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研究。近五年,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项目6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中国政区通名研究丛书》总序/刘君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府的沿革地理研究》序/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绪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相关研究述评…………………………………………………………4
三、创新之处……………………………………………………………11
第一章 府的发展历程…………………………………………………12
一、府的前奏……………………………………………………………12
二、府的萌芽与产生时期(唐、五代)……………………………18
三、府的发展时期(宋、辽、金)…………………………………31
四、府的相对萎缩时期(元)………………………………………50
五、府的新发展时期(明)……………………………………………58
六、府的全盛时期(清)………………………………………………67
七、府的消亡时期(民国初年)……………………………………76
八、小结……………………………………………………………………86
第二章 府的地理要素……………………………………………………89
一、府的地理分布与治所迁徙………………………………………89
二、府的幅员与附郭县………………………………………………101
三、府的专名……………………………………………………………120
四、府的层级与等第变化……………………………………………132
第三章 特定形态的府……………………………………………………140
一、京府…………………………………………………………………140
二、元明清时期的土府和军民府……………………………………170
第四章 府的影响……………………………………………………………189
一、府对历史时期国内外政权的影响……………………………189
二、府对当今政区的影响与启示……………………………………209
附录………………………………………………………………………………220
一、历代府沿革表………………………………………………………220
二、民国初年府、直隶厅(州)、厅(州)改县情况表………283
参考文献………………………………………………………………………308
后记……………………………………………………………………………324
《中国政区通名研究丛书》总序
刘君德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悠久,如果从春秋产生“县”“郡”算起,已经绵延两千五百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全面推广郡县制,是行政区划史上划时代的大事。秦汉以来的政区,经历了郡县制、州郡县制、州县制、道路制、行省制的变迁,至今仍沿用着金末元明清以来的行省制。因此,中国历代政区演化的内容十分丰厚,我以为这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
关于政区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以及政界都有积极参与,许多论著问世。或研究沿革地理,或研究现实问题;或研究某个区域,或研究某个要素;或提出相关理论(如层级理论、行政区经济理论、基层政区的行政区—社区体系论等),或提出政区改革意见,乃至提出分省改革方案,成果异彩纷呈。这种多学科、多视角对政区的总结、提炼、讨论与改革实践,使中国政区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政区地理学新学科体系,也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今学科的划分还是过于细碎,学科之间隔行如隔山,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各说各话,缺乏有效的深层次沟通,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经世致用。为此,华林甫教授倡导集合学术界力量撰写一套《中国政区通名研究丛书》,打通古、今限隔,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华林甫毕业于历史地理学专业,在二十年前跟随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出站报告《中国政区通名改革研究》,获得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那总序1时,他已经发现政区通名研究是一座学术富矿,值得系统地专门研究。这套丛书,计划就“州”“郡”“道”“路”“省”“府”“厅”“军”“监”“县”“市”等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政区通名展开贯通古今的研究,以每个通名为主题撰写一部学术专著,组成为一套完整的丛书。
本套丛书的探索是一个创新,将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价值。谈古论今,古为今用,期望这套丛书对推进中国政区通名的学术研究和改革实际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5月
《府的沿革地理研究》为《中国政区通名研究丛书》的一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期出版!名师主持,学者力作;旁征博引,纵贯古今;是一本研究中国历史政区“府”的沿革的优秀专著。
政区研究是历史地理学其他领域研究的基础。以往学者多以朝代为单位,对政区进行复原性的探究,而关于朝代更替之际政区变迁的分析则较少。为此,以政区通名为对象,抛开朝代的限制,对某一种政区进行系统性、贯通式的梳理就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本书试图从沿革地理的视角对1200年的府制进行系统性、贯通式的探究。
全书分为四章。绪论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府的多种含义,指出作为政区通名的府始于唐代;其次分别对一个朝代和整个历史时期的“单个府”进行界定,以便对历史时期的府进行准确统计;最后着重介绍当前学界既有府制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对历史时期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先秦时期的府是处所或职官,到秦汉时期府作为职官和衙署的称谓被广泛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各层将军多有开府置佐之特权,府具有了军事性质,如南朝时期的宁蛮府和北魏时期的四中府。隋唐时期的都护府和都督府作为军管型准政区,揭开了府由职官和衙署向正式政区转变的序幕。唐开元元年始将京都所在州改设为府,标志着府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正式政区的通名。府正式产生于唐和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时期是府的初步发展时期,元代是府的相对萎缩期,明代是府的新发展时期,清代府达到了鼎盛时期,民国初年府突然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可以说,府经历了一个由虚而实,由高而低,直至最终消亡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是关于府的若干地理要素的专题研究。府的地理分布是由政治中心地区向周边疆域发展,由点状分布或局部小面积分布向全国大面积扩展。府治会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战争的影响或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迁徙。一般来说,府所辖县或领州越多,其幅员就越大;所统县或领州越少,其幅员就越小。根据府治内所设县治的情况,可以将府分为无附郭县之府、单附郭县之府和双附郭县之府。清末开始裁撤附郭县,1913年却转变为裁府留县。府名都是由三个字组成,其构成形式有两种:“专名(双字)+通名(府)”和“专名(单字)+次通名(州)+主通名(府)”。府专名的命名方式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特性,唐、五代主要以原郡专名命名新设府之专名,宋代则以原州所带节度使军额为新设府之专名,明代则以元路专名命名新设府之专名。由此可知,府专名的来源主要是之前其他政区的专名,如郡、县、州、厅、直隶州、直隶厅等政区的专名。府长期作为统县政区,但其层级却在逐步降低:唐代初设时期为高层政区,宋元时期降为第二级政区,民国初年又降为县级政区,直至最终消亡。即使是处于同一层级的府,也存在着等第之别。
第三章对特定形态的京府、土府和军民府进行了专题探究。首先,对京和都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唐代至民国初年不同时期京府的设置情况。其次,研究了元、明、清时期在西南民族地区设置的土府和军民府,指出了军民府也是一种土府,但因其管辖有军户,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土府。随着中原王朝对该地区控制的加强,土府逐渐转变为普通府。
第四章探讨了府制对国内周边民族政权、邻国以及当今政区的影响。渤海国、西夏抑或南诏、大理政权府的设置,都曾受到中原王朝府制的影响。中国府制还对历史时期朝鲜半岛政权、越南政权和日本的府有深刻影响。同时,国内周边民族政权和邻国的府制也影响着中原王朝。在相互影响中,以中原王朝府制对国内周边民族政权和邻国的影响为主。当今政区,部分直辖市与地级市的辖县、名称、治所,甚至某些县城名称都深受历史时期府的影响。府的变化规律也为当今政区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录部分包括:从唐代至清代各时期府的沿革;民国初年府、直隶厅(州)、厅(州)的改县情况。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