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有人骑马来自远方
《有人骑马来自远方》,著名散文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周涛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以诗性的方式把握、观察世界,书写半径主要指向他居住的新疆,既有作者在伊犁大草原的亲身经历,也有亲人朋友曲折离奇的命运,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力雄健,在历史与现实中延续不绝的生命张力与韧性。
ISBN: 9787559871725

出版时间:2024-09-01

定  价:58.00

作  者:周涛 著

责  编:吴义红 刘晴
所属板块: 文学出版

图书分类: 中国现当代随笔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字数: 190 (千字)

页数: 288
图书简介

《有人骑马来自远方》是诗人、散文家周涛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汇集了他近十余年的散文新作以及部分代表作。作者以诗性的方式把握观察世界的方式,书写半径主要指向他居住的新疆,主要内容便是那里的人、动物、自然与生活的故事。全书分四部分:雪原上的路、命里的街道、白羽云中鹤、捉不住的鼬鼠。既有作者青年时期在大草原的亲身经历,也有他的家人、朋友们的曲折命运。其叙事,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力雄健,开掘出西北土地上在历史与现实中延续的生命张力与生命韧性。

作者简介

周涛(1946—2023),当代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北京发蒙,随父母迁居新疆逾一甲子。中学时进新疆体委乒乓球专业队,后弃武从文,复又以诗歌从军行,转回武行。曾任新疆文联名誉主席。以新边塞诗、游牧散文闻名,曾获中国新诗奖、鲁迅文学奖。作品有《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周涛散文》三卷本以及《周涛自选集》等。近年转向小说创作,有长篇小说《西行记》。口述自传《一个人和新疆》被评为《南方都市报》2013 年度“十大好书”(非虚构类)。

图书目录

第一辑 雪原上的路 / 001 

第二辑 命里的街道 / 063

第三辑 白羽云中鹤 / 131 

第四辑 捉不住的鼬鼠 / 159

跋 277

序言/前言/后记

无。

名家推荐

周涛喜欢骑着马,在草原和沙漠间远眺。他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熔铸成了一种真正的男子汉气质。很多人把男子汉气质误会成了傲视世间的暴戾,而周涛却把天地元气转化成了人性的高贵。

——余秋雨

周涛是新时期散文的探路者,他的作品冲决了被长期奉为圭臬的某些规则和禁忌,纵横驰骋、激情丰沛、才华充溢,饱含智性魅力和不断突破文体疆域的勇气,堪称文学创造精神的典范和散文世界的“稀世之鸟”。

——张锐锋

周涛,仿佛永远保持着热血下的温度。他那么有力而耀眼,让我笃信,无论那里是怎样的黑暗,他也是劈入其中的闪电。他的文字是春天的种粒,只要我们的内心不板结枯竭,它们就会成活;哪怕新疆大雪,在最冷中那也是天地之间的蒲公英,在自由中拥有生机。

——周晓枫

编辑推荐

《有人骑马来自远方》为诗人、散文家周涛生前最后一部散文集。周涛立足自己热爱并长年生活的新疆,书写西北大地的自然、人文、历史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其诗意思维、“大散文”理念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以新边塞诗、游牧散文闻名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涛的创作有一以贯之的雄浑深邃和对既定规范的超越,对当代中国散文艺术的发展具有独到的贡献,在当今华语文坛对中国西部的种种书写中呈现独特、鲜明的亮色。

精彩预览

森林

一个人要是站在山巅上,登高远望,视野顿然开阔,肯定会有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虽然是山托举起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很容易忘了这一点,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变得崇高伟大、君临天下。

森林就不同了,森林使人变小、变得谦恭。

这么多的树,看过去无边无际,层层叠叠,站满了崇山峻岭。这些云杉和松柏,每一棵都像是一个绿巨人,高耸入云,腰围十丈。它们同样是活物,同样在呼吸;它们浑身上下到处长满了眼睛,在审视着你。

你是伐木者还是护林人?

你站在这些巨大的树木脚下,连它们的脚踝都达不到,你确确实实地感到了,你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而且你连一只蚂蚁都不如,蚂蚁可以一直爬到巨树的顶端,你不行。这时你看到一只松鼠,它在一棵树上移动起来,速度快得惊人,你不能眨眼,你一眨眼,它就不见了,然后在一个你根本想象不到的位置上出现了。何况,它头朝下移动的时候,速度更快,如履平地。

它们就像是这些巨树的孩子,在树的身上跑来跑去,飞来飞去,爬上爬下。它们还住在树的身上,在上面安了家,共生共荣,互相依存。它们不是伐木者,哈熊也不是,狼群和猞猁也不是,老鹰和马鹿、岩羊更不是。

那么你是伐木者吗?

你扪心自问,你对巨树说:“我不是伐木者。”因为你没有亲手伐倒过一棵树,没有,一棵也没有,连一棵小树也没有伐过。“我手里只有扳钩,没有斧头和电锯。”你心里这样对巨树说。

那你就是护林人了?

惭愧,也不是。你明白,人虽然有时候会骗人,但决不可以骗树。树是山中的神灵,你骗也骗不了它,它不言不语,心里什么都明白——它的年轮里记录得清清楚楚。什么日月星辰,什么风雨雷电,什么凶年祸福,什么世上兴衰,它都未卜先知,它什么都知道,只是无法告诉你罢了。

你想告诉树说,我不是伐木者也不是护林人,我从草原和巩乃斯河边来到你们的这个高山营地,真实的目的是运送几卡车原木——树的尸体,我们把这称为“木材”。运回去干什么呢?盖一座大粮仓,今年的麦子丰收了,多得运不完,所以要盖一座粮仓。

请原谅我们吧,上命所遣,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你放心,我们会让它们光光亮亮、干干净净,换一副面貌,堂堂正正地矗立在则克台草原上,成为一座真正的纪念碑。

请宽恕我们吧,以你神灵的智慧和仁慈,你肯定可以看到,我爱你们甚于爱自己和人类。不仅是爱,完全是无条件地崇拜——在这个星球上,没有比你们更无私、更伟大、更完美的存在。

你们护佑万物,却不求回报。

人类这群密集的蚂蚁,应该虚下心来,好好向你们学习,倘能如此,人类或可有救。

让那些大都市里密密麻麻的人蚁们,最好能在这些巨树下站一会儿,哪怕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像对待宗教那样虔诚。那么,即使最傲慢、最愚蠢的人,也会立马明白,自己是只蚂蚁。

一点儿都不错,非常渺小。

四种树

绿洲白杨

有绿洲必有白杨,白杨似乎是绿洲的指示牌。“高高的白杨哎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这是王洛宾唱过的白杨。还有沈雁冰写过的《白杨礼赞》,那是一篇妙文,写出了西北大地的白杨独具的品格。

它是团结的象征。

在它笔直的主干上,所有的枝条紧密围绕,纷纷向上,绝无一枝斜逸旁出。它紧密围绕主干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风沙,它懂得,不团结就不能生存。

它只能横站成排,像临阵的士兵;竖立成行,像出征的部伍;腰杆挺直,像伟岸的勇士;枝臂收拢,像欲飞的大鹰。它没有办法去“疏影横斜”呀,因为绿洲是危地;它没有条件去“暗香浮动”,因为风沙常袭来。

在沙漠的边缘,绿洲是这样一种存在:它脆如花蕾,薄如蝉翼,美如梦幻,坚如围城。

围绕并保护它的,就是白杨。白杨如不具备这种团结向上的品格,行吗?

有白杨才有绿洲。

戈壁红柳

在植物的族谱上,红柳的确是太不名贵。它是既不名,也不贵,地道的草根一族,草木中的最普通、最低微的劳动者。

然而所谓的“名”和“贵”是植物原有的吗?不是,是人类社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制定的。“名”“贵”是人眼里的,不是自然本色。

但是红柳却是奉献精神的实证。

你看,在草不能绿的戈壁,它生根;在花不肯开的戈壁,它成长。它不祈求雨,也不巴结风,它相信自己的适应性和坚韧性。红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无神论者,它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正是这样,在茫茫戈壁,红柳与风较量。狂风把一团红柳连根拔起,吹得团团旋转,像一只满地乱滚的刺猬。后来风停了,红柳落在哪里,就在哪里重新扎下根。它等待一场雨。

不管多久,只需一阵雨,红柳就能长成一头骆驼!多么高大,多么漂亮,这是红柳吗?没错,正是它,一棵,两棵,一万棵,一百万棵,正是它们把戈壁变成了绿色海洋。

当它死了,人们挖出了它的根——巨蟒一般深深扎入土地的深褐色块茎,非常结实,非常耐烧,人们看到了它的骨头。

它用自己的骨头在戈壁上写下了格言:地球上没有应该遗弃的地方,只有可能被淘汰的物种。

天山雪松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这是郭沫若先生当年留在天池的诗句,以小喻大,以近喻远,诗之技法。

天山雪松确实是高大的,遮天蔽日,苍茫无际。只有它,配得上绵亘一千六百公里的大天山。然而,它也只能算是天山身上的丛丛汗毛。

雪松是高贵化身。生在山的怀抱,长在雪的沿线,看哪,挺拔,傲岸,雄健,有型!这些群峰间的美男子,风雪中的伟丈夫,站得高,所以挺拔;境界大,所以壮美。

远离了尘世,但并非为了当隐士。隐士是孤独的,而雪松却是站满峡谷阴坡,如同列阵待命出击的长矛骑兵。在山谷间,它们聆听着风和脚步,有献身精神,不时为尘世输送上好的木材。

冬日大雪之下,雪松银装素裹,连睫毛上都挑着雪花。这时候,那才叫庄严肃穆,仿佛这些高大的骑士一瞬间变成了沉思的哲人。静静地,没有一丝风,一声不小心的咳嗽,都可能引发雪崩。

它们在思考什么?这些伟岸的思想家。思想在雪线上应该更纯净,更浑远,更包容。

它是不是应该成为一种表率呢?是不是未来这块地域上人的典范呢?新疆人应该长成雪松那样才好。

沙漠胡杨

从某种视觉效果上看,沙漠和大海差别不大——都一望无际,都波浪起伏。如此,在沙漠之海上,那些密如进港船桅的,是它们;还有那倾斜如将欲沉没的船只的,也是它。

胡杨胡杨,宇宙洪荒;

胡杨胡杨,千古流芳。

它就住在“死亡之海”里,结果奇怪的是,它比谁都活得久长。可以说它是在死亡的怀抱里获得了永生,这真是一个伟大的逻辑。

这些大片的胡杨正在这块无人问津的荒原上空度岁月,纵有千姿百态,无人观赏。时光的足迹留在它们身上,不少高大的胡杨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枝叶依然绿意蓬勃。

它死了,它活着。

在它一身之上也许叠合了祖孙数十代,数百代,上一代的尸体就成了下一代的土壤。它这样延续,它这样存在,它这样与漫长的时间对抗,以求不朽。

终于,人们认识了它,仿佛重新认识了生命的刻度。它在时间里的刻度是这样: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2010年7月5日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