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刘三姐形象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阐述刘三姐形象的审美流变和层累建构!
ISBN: 9787559871497

出版时间:2024-07-01

定  价:58.00

作  者:任旭彬 著

责  编:李建林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文化研究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民族文化·符号学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242 (千字)

页数: 260
图书简介

《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借助现代符号学理论与方法,对岭南地区有关歌仙刘三姐的传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考证,对作为神话的刘三姐向作为民间信仰歌仙的刘三姐的嬗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是一个神圣化与世俗化双向互动的过程,歌圩民俗活动与壮族歌谣构成了重要的文化语境。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意义的建构策略和意识形态观念、市场经济语境的不同,刘三姐形象随之发生了从歌仙到平民英雄再到世俗歌者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刘三姐文化符号被纳入国家话语,在历史语境中,刘三姐的歌仙形象隐喻了平民英雄的群众领袖形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语境中刘三姐形象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一种“消费符号”的刘三姐形象。

作者简介

任旭彬,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隆安人,壮族,当过中学教师,做过期刊编辑。2006年获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旅游。主持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刘三姐文化在东南亚传播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重点研究项目“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研究”,担任《广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副主编,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著作《守望本色:任旭彬评论集》。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化构形

第一节 艺术形象的符号化生成意义 / 15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文化表征 / 20

第三节 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化建构 / 25

第二章刘三姐形象的原型及其流变

第一节 从嘹三妹到刘三姐的嬗变 / 43

第二节 歌圩:生成刘三姐文化的场域 / 62

第三节 歌仙:走下神坛的刘三姐 / 80

第三章刘三姐形象的层累性建构

第一节 民间艺术的国家征用 / 121

第二节 平民英雄形象的建构 / 131

第三节 刘三姐形象表征为壮族形象 / 143

第四章市场经济语境中的刘三姐形象

第一节 刘三姐形象的再改写 / 161

第二节 现代歌圩中的刘三姐形象 / 173

第三节 成为消费符号的刘三姐形象 / 185

余论 从民间传说到中国审美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 227

后记 / 243

序言/前言/后记

后记(节选)

这本学术专著是由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与增补而成的。此时出版,离博士毕业已经有十三年之久。再回首当年苦读的日日夜夜,往事历历在目。在开题报告会上,南京大学老师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仍言犹在耳:“我们听到的刘三姐歌曲都是汉语的,为何说刘三姐是壮族的?”“为什么刘三姐故事总是能够随着时代变迁获得新的阐释?”在《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里,我尽量去解释这两个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尽管我已经顺利通过开题报告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但总是感到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此,我的导师王杰教授明察秋毫,在一次课堂上,他问我:“在古代,刘三姐是什么符号,在上世纪中期呢,后来呢?”我回答:“神话符号、政治符号和消费符号。”随即,犹如一道灵光注入大脑,我立即联想到一句名言“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头绪繁多的“刘三姐”材料瞬间变得条理分明,我的论文写作进入了一条“一马平川”的顺畅之路。

……

我特别想感谢“刘三姐”。由民间传说到走向世界的“刘三姐”,其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引发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我有幸在研究刘三姐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人民群众喜爱“歌仙”的多种体验与期盼。“研究三姐已多年,我是凡人她是仙。梦中相遇好多次,醒来还是在人间。”庄生晓梦迷蝴蝶,物我两忘为一体。梦中之蝶以欢乐赋予庄生快乐与自由。我虽然因为研究刘三姐文化而喜爱“刘三姐”,却无法做到让“刘三姐”成为我的全部生活,只能尽量以“梦中相遇”的“可待之情”构建起内心宁静的精神家园,在弘扬刘三姐文化方面,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从南京大学的校门走出来以后,走进了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大门。依托广西社会科学院宽松的研究环境和良好平台,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并走好每一步。在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作的十几年,我参加过“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研究”等课题研究,担任过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以及《沿海企业与科技》的副主编,主持与参加过十几个省级课题,这些对我来说,算是正常的工作。让我感到刻骨铭心,不敢有什么疏忽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2017年策划与组织广西民间文艺团队“三月三文化丝路行”(泰国站)活动,首开广西“三月三”走出国门先例;二是2020年,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刘三姐文化在东南亚传播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考察调研刘三姐文化活动,至今依然在研。2014年起,“三月三”成为广西地方法定民族节庆,逐渐发展成为集对外宣传、经贸、文化、旅游、科技、体育等为一体的大型活动。“三月三”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广西继“刘三姐”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其实,历史上的岭南,很多地方的“刘三姐”与“三月三”黏度超高而密不可分。据民间传说,大多数歌圩乃刘三姐传歌或者纪念刘三姐所致。“三月三”是歌圩活动中最隆重的节庆,可谓歌圩的“标识”。“一年一度三月三,大地飞歌激情燃。广西如今成歌海,还要世界爱歌仙。”我有一个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月三”与“刘三姐”实现了整合,两者珠联璧合、双向加持,互进共长而更具魅力,现代性和国际性更为突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代表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刘三姐”,将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国际文化品牌。

名家推荐

该书资料丰富,论证严谨,学术上有创新。作者从刘三姐形象与歌圩的互动关系出发,将刘三姐文化纷杂繁多的民间信仰、民间传说、民间歌谣、历史文献和当代叙事等串联起来,并将其置于社会变迁的整体演化脉络中,以刘三姐文化千百年历史变迁的三个时段为研究区间,梳理其历史积淀过程中的内在理路,并具体探讨了刘三姐形象的变迁及其动因,这对于理解刘三姐形象演变的走向有着重要作用。作者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从全局处着眼、细密处考察,反复论证,其结论科学可信,令人信服。

——王杰(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编辑推荐

《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资料丰富,论证严谨,揭示了刘三姐形象丰富的人文意义和多样化流变的复杂现象,对刘三姐形象建构的层累性特征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探讨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符号的表征机制,研究多种文化形态的交融发展,阐释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精彩预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艺术家黄婉秋的回信中指出:“你主演的电影《刘三姐》家喻户晓,让无数观众领略到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电影《刘三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根植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契合了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刘三姐故事的真善美,是自然美与文化美的交融。刘三姐是勇敢、智慧和美丽的化身,满怀对自由生命、纯真爱情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带领群众为正义、平等、自由而抗争。故事中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山歌之美,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音乐精华的水乳交融,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包容与交融。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景观,以情景交融的唯美表达在人与自然主体间性意义上建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交流。刘三姐艺术群生成的刘三姐艺术符号是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刘三姐》的经典化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刘三姐”成为代表中国审美文化的标识符号。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