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画坛首屈一指的大家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作为国内重要的齐白石作品收藏地,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手稿,尤以诗稿数量最多。本书将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诗稿进行重新整理,涵盖其从早年至中晚年之作,以当代的学术视野进行全新研究,并做释文解析,有助于读者体味齐白石诗作的趣味——朴素直白,直抒胸臆,不追求辞藻的华丽,强调性灵的抒发。本书对了解齐白石的思想情感、诗歌创作,考察齐白石书法风格的演变有重要的价值。
北京画院(原名北京中国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于1957 年5月14日正式成立,是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机构。
刘 墨
吴洪亮
谷 卿
郑雪峰
吕 晓
朱天曙 吴 倩
张 涛
奇 洁
张德斌
韦昊昱
苦吟一似寒蛩号
—齐白石的诗词情结及其传统背景 /1
记得那人同看菊
—浅析胡适认可齐白石诗文的背后原因 /19
经营身世合长嗟
—齐白石诗的品格与策略 /33
画意诗心相与追
—齐白石的题画诗 /57
吟咏何心并世知
—齐白石的诗集出版 /77
炉火和烟煮苦茶
—齐白石《借山吟馆诗草》研究 /123
却怪笔端泄造化
—齐白石改诗与写史 /163
解语荷花应记得
—齐白石居京初期的雅集诗画 /185
多愁两字即为诗
—论齐白石诗与《红楼梦》之关系 /215
学诗何不乱离先
—齐白石衰年变法前后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齐白石说自己“诗第一”,我有个剑走偏锋的解释:不是说他诗写得最好, 而是说他的第一愿望是,认认真真想当个诗人!在他那个时代,文艺界是有鄙 视链的,画家的地位远不如诗人。故而,我猜想,成为一名诗人是齐白石心中 的理想。
在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诗草、日记与各种手札中,可以看到白石老人对诗 歌的热忱,反反复复地斟酌,留下了更具精神性的痕迹。画画、书法和印章可以 养活一家老小,盖起他的“甑屋”,而诗歌才是他安放情愫的“借山吟馆”。
谈及北京画院对齐白石诗歌的研究,要追溯到 13 年前,当年举办了齐白石艺 术国际论坛,同期出版了《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其中第九卷《手稿卷》便 是由郎绍君先生带领团队进行整理、研究的,此后又修订出版了《人生若寄:北 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在纪念齐白石诞辰 150 周年时,北京画院举办了“人生 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览,其中就把齐白石的诗歌置于重要位置加以呈现, 将题画诗与诗稿中的诗进行了初步的对照研究。记得那次展览的最后,我们还向 观众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150 岁的齐白石还活着吗? ”如今齐白石马上 就 160 岁了,我看他“活”得很自在。这几年,北京画院关于齐白石的研究日渐 深入,尤其在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每一年都坚持举办学术年会, 先后出版了《齐白石研究》(目前共十辑)、《可惜无声:齐白石草虫画精品集》、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山水画精品集》、《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人物画 精品集》等著作, 哪怕疫情三年也未曾停歇。白石翁再次“云游”祖国大好河山, 还远赴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腊、意大利,今年还荣归湖南老家,备受 追捧!每逢周末,更有万人拜观。陶渊明的诗“人生若寄”之后是“憔悴有时”, 齐白石依着他的诗书画印以及奇幻人生,却越“活”越精彩了!
人间四月天,上个月北京画院的同人在北京南城法源寺与西川老师、宗性法 师及多位好友举行了丁香诗会。丁香诗会曾是明清以来北京文人的一件雅事,我 们的这次诗会既是仿古,更是借古而开今,将齐白石的研究引入更为宽阔的文化 领域。此次编辑出版的《齐白石诗歌十谈》可称为《齐白石师友六记》的姊妹篇, 抑或是一个新系列的开始,通过 11 位学者的研究,从齐白石艺术的诗画关系、诗 歌创作的历程、刊行的版本、他者的评述及其交游等多方面进行了表述。我和吕 晓老师商量此书用“谈”,而非“论”,是希望作者写得更放松,而读者可以更 惬意地阅读。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及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同人! 祝齐白石 160 岁生日快乐!
吴洪亮 2023 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
于北京望京
白石老人晚年曾自称“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北京画院收藏有齐白石各个时期的诗稿,上面留有反复推敲的涂抹痕迹,足见其创作过程。齐白石的诗歌多直抒胸臆,不喜用典,不工雕琢,不囿声律,却意中有意,味外有味,传达出他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慨叹,情真意切,与其书画和篆刻合一,使其从木匠成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巨匠。在诗歌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本书将齐白石的诗歌进行重新梳理、辑录,以当今的视角重新研究齐白石的诗歌,并思考中国诗画结合的传统,无疑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齐白石说自己“诗第一”,我有个剑走偏锋的解释:不是说他诗写得最好, 而是说他的第一愿望是,认认真真想当个诗人!在他那个时代,文艺界是有鄙 视链的,画家的地位远不如诗人。故而,我猜想,成为一名诗人是齐白石心中 的理想。
在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诗草、日记与各种手札中,可以看到白石老人对诗 歌的热忱,反反复复地斟酌,留下了更具精神性的痕迹。画画、书法和印章可以 养活一家老小,盖起他的“甑屋”,而诗歌才是他安放情愫的“借山吟馆”。
谈及北京画院对齐白石诗歌的研究,要追溯到 13 年前,当年举办了齐白石艺 术国际论坛,同期出版了《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其中第九卷《手稿卷》便 是由郎绍君先生带领团队进行整理、研究的,此后又修订出版了《人生若寄:北 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在纪念齐白石诞辰 150 周年时,北京画院举办了“人生 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览,其中就把齐白石的诗歌置于重要位置加以呈现, 将题画诗与诗稿中的诗进行了初步的对照研究。记得那次展览的最后,我们还向 观众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150 岁的齐白石还活着吗? ”如今齐白石马上 就 160 岁了,我看他“活”得很自在。这几年,北京画院关于齐白石的研究日渐 深入,尤其在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每一年都坚持举办学术年会, 先后出版了《齐白石研究》(目前共十辑)、《可惜无声:齐白石草虫画精品集》、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山水画精品集》、《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人物画 精品集》等著作, 哪怕疫情三年也未曾停歇。白石翁再次“云游”祖国大好河山, 还远赴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腊、意大利,今年还荣归湖南老家,备受 追捧!每逢周末,更有万人拜观。陶渊明的诗“人生若寄”之后是“憔悴有时”, 齐白石依着他的诗书画印以及奇幻人生,却越“活”越精彩了!
人间四月天,上个月北京画院的同人在北京南城法源寺与西川老师、宗性法 师及多位好友举行了丁香诗会。丁香诗会曾是明清以来北京文人的一件雅事,我 们的这次诗会既是仿古,更是借古而开今,将齐白石的研究引入更为宽阔的文化 领域。此次编辑出版的《齐白石诗歌十谈》可称为《齐白石师友六记》的姊妹篇, 抑或是一个新系列的开始,通过 11 位学者的研究,从齐白石艺术的诗画关系、诗 歌创作的历程、刊行的版本、他者的评述及其交游等多方面进行了表述。我和吕 晓老师商量此书用“谈”,而非“论”,是希望作者写得更放松,而读者可以更 惬意地阅读。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及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同人! 祝齐白石 160 岁生日快乐!
吴洪亮 2023 年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
于北京望京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