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研究中心”的2023年度研究项目成果,分为“大匠艺事”“丹青心印”“馆藏掇英”三个板块,收录学界关于齐白石及其艺术的最新研究文章。“大匠艺事”侧重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生平交游角度出发,探讨其艺术风格的发生、发展和流变;“丹青心印”以齐白石具体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由来自美术学院及文博机构的学者从多元的角度探析齐白石绘画创作的艺术成就、得失、追求等;“馆藏掇英”爬梳了重要美术馆、博物馆对齐白石作品的收藏情况。
北京画院,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是集创作、研究、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美术事业、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学术机构。
大匠艺事
张涛
绅士、自治与近代湖南——大历史下的齐白石
3
Gentry,Autonomy and ModernHunan: Interpreting Qi Baishifrom a Gr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ZhangTao
张德斌
20
北京画院藏《借山吟馆诗草》手稿抄成时间考 ———兼论齐白石部分诗作的创作时间与思想内涵
TimeAnalysis of the Manuscript Copyof Jiesham Yimgman Poetry Collec tionin theCollectionof Beijing Fine Ait Academy:ADiscussion on the Creation Time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Some Poemsby Qi Baishi/Zhang Debin
尹军
38齐白石与郭葆生的交游考略
AStudy on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Baishiand GuoBaosheng/Yinjun
沈宁
61
放下斧斤作知己——吴迪生与齐白石交游考略
Becoming Confidant Through Seal Carving:A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u Disheng and QiBaishi/Shen Ning
孟召汉
79
齐白石与伊藤为雄艺术交游考
AStudyon the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QiBaishiand Ito Tameo/Meng Zhaohan
来万章
93新见齐白石致伊藤为雄信札考
AStudy on theRecently Discovered Letters fomQi Baishitolto Tameo/ZhuWanzhang 郑春光
102寰宇共睹有齐名——20世纪50年代四位苏联文艺家眼中的齐白石
Qis Reputation Witnessedbythe World:
QiBaishi in the Eyes of Four Soviet Writersand Artists in the 1950s/Zheng Chunguang 奇洁
116洪流与溪涧——中苏美术交流中的齐白石及其艺术
Torrent and Stream:QiBaishiand His Art in Sino-Soviet Fine Art Exchange/QiJie
丹青心印
吴雪杉
139和平鸽:从毕加索到齐白石
Dove of Peace:From Picasso to Qi Baishi/Wu Xueshan
齐驸
169齐白石笔下的“蝴蝶兰”之惑
Confusion of Phalaenopsis in Qi Baishi's Paintings/QiFu
邓锋
185问梅消息——齐白石梅花诗画杂议
ExpressingEmotionsthrough Plum Blossoms: An Explorationof theSignificance of Qi Baishi's Poetry and Paintings/Deng feng
朱天曙吴倩 195写意精神与图式传承——再论八大山人对齐白石艺术的影响
Inherit theSpirit of Freehand BrushworkandTraditional Schema: RediscussingBadaShanren's InfluenceonQiBaishi's Art/Zhu Tianshu WuQian
吕晓
222齐白石的原钤印谱研究
Research on QiBaishis OriginalAlbumofSeal Impressions/LvXiao
馆藏摄英
刘轶丹
253首都博物馆新入藏齐白石及相关作品研究——兼谈齐白石与老舍、胡絜青的交谊
Research on theCapital Museum's New Collection ofQi Baishis Worksand RelatedWorks: ADiscussionontheFriendship betweenQiBaishi,Laoshe,and HuJieqing/LiuYidan
卢永琇
274天津博物馆藏齐白石篆刻作品初探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Qi Baishi's SealCarvings in the Collectionof Tianjin Museum/Lu Yongxiu
刘振宇
283新发现齐白石史料二则研究
Research on Two NewlyDiscovered HistoricalMaterials of QiBaishi/Liu Zhenyu
活动
王亚楠
293斯世犹能有此翁——以策展力量推动齐白石艺术的国际传播
Such aRemarkable Artist in the World: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of Qi Baishi's Art throughthePower ofCuration/WangYanan
卷首语
2024年,将迎来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2023年齐白石艺术国 际研究中心(下文简称“齐白石中心”)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研究、展览和学术活动, 掀起新一轮的“齐白石热”。
一、《齐白石研究》全新改版
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之一,在世界上亦享有盛誉。自从1922年陈师曾 将其画作带到日本展览,卖出天价,不仅改变了这位来自湘潭农村的老画师的生活境况,也 使他的画名远播东瀛。之后齐白石的作品不断被送往日本、捷克、德国、英国、法国、意大 利、苏联、美国等国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齐白石 于1956年获得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蜚声中外。齐白石中心的一个工 作重点就是将齐白石作为一张金名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先后将齐白石的作品送往 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腊、意大利等国展览,引起热烈反响。2024年是齐白石诞辰 160周年,为此,北京画院将举办大型展览和纪念活动,并展开对齐白石艺术的国际传播与 影响的研究。今年春天,齐白石中心便向海内外学者、专家征集学术论文,得到广泛的响应 和支持,陆续收到近三十篇论文,经过专家的严格审读后,选择其中的十七篇编入《齐白石研究第十一辑》中。其中有三篇论文涉及齐白石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如孟召汉、朱万章对 齐白石与日本人伊藤为雄的交游的梳理,郑春光、奇洁对中苏美术交流中齐白石与苏联文艺 家的交往及齐白石艺术在苏联的传播的探析。
“大匠艺事”栏目中的其他几篇论文亦有新的突破:张涛以大历史观探讨齐白石身份进 阶与近代湖南的崛起之间的关系;张德斌通过细致严谨的考证,分析齐白石出版的第一本诗 集《借山吟馆诗草》的抄写时间及部分诗歌的思想意涵;尹军关注齐白石与郭葆生的交往; 沈宁挖掘吴迪生在齐白石生活与艺术对外宣传上的突出表现。这些论文既有宏观的历史观 照,亦有微观的抽丝剥茧的论述。
“丹青心印”栏目中五篇论文均聚焦于齐白石艺术本体的研究。它们或探究某一绘画题 材,如吴雪杉对齐白石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和平鸽”题材作品进行研究,不仅探讨了其创 作背景和技法演变,而且首次提出毕加索和平鸽图像给齐白石带来压力;齐驸发现齐白石将 鸢尾花误题为“蝴蝶兰”,但这并不妨碍其鸢尾花创作的艺术成就;邓锋对齐白石梅花诗画 进行了系统研究。或对齐白石绘画风格来源进行探讨,如朱天曙、吴倩在前人的基础上,全 面分析了齐白石对八大山人写意精神和图式的传承。此外,吕晓第一次系统梳理齐白石生前 钤制的印谱,这对研究齐白石的印风演变、印章断代及交游状况都有重要意义。
“馆藏掇英”栏目发掘公立收藏机构未曾公布的齐白石作品,为研究提供新史料。刘轶 丹介绍了首都博物馆新入藏的老舍旧藏齐白石作品,卢永琇对天津博物馆收藏的10件齐白石 篆刻作品进行了初步探索,刘振宇对四川省图书馆和泸州市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相关作品和 材料的发掘都是首次发布,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今年《齐白石研究》在保持整体栏目不变的基础上,在设计上进行改版,同时为了扩大 国际影响,增加了论文标题和内容提要等的英文翻译。
二、打造“齐白石”文化名片,推动优秀传统艺术的国内外传播
2023年,为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以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优质名片, 北京画院启动“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的全球性活动,联合国内外多家文化艺术机构, 向全球观众推广齐白石艺术精品。
1月—4月,北京画院与湖南美术馆等联合主办,推出“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 藏齐白石精品展”,讲述齐白石与家乡湖南的鱼水之情。展览创下了湖南美术馆参观人数之 最,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过万,总参观数近60万人次,其中年轻观众占比 85%,组团参观单位200多家,来自全国多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领导、学者亲临现场,感受齐 白石艺术以及沉浸式数字展览带来的震撼。
5月24日,“借山吟——齐白石的画意诗心”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聚焦于 齐白石诗文艺术,追溯其学诗历程和创作背景,探索其诗、画创作的互动关系,揭示齐白石 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心绪。展览精选了齐白石、王阀运、陈师曾、樊增祥、老舍等近十位名家学者共100余件作品,涵盖书画、印章、诗词手稿、信札文献等,全面立体地呈现齐白 石的画意诗心。
作为全世界收藏齐白石作品最丰富的艺术机构,北京画院致力于推动齐白石艺术的展示和传 播,力图使其作为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媒介,在国际平台上展现中华文明的风采与 魅力。2023年,北京画院的齐白石作品远赴北欧三国展出:9月8日至10月10日,“不喜平庸— 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在德国柏林视觉艺术中心举行;9月10日至9月11日“不喜平庸——齐白石 的艺术世界”公共艺术讲座在拉脱维亚里加中国文化中心举办;9月12日至10月27日,“花好月 圆——齐白石艺术中秋主题特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齐白石艺术三地巡展不仅有 利于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艺术文化的共享与交流。
11月—12月,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馆之际,北京画院与深圳美术馆联合推出“好梦无 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以纪念齐白石与南粤大地跨越百年的重逢。展览从北京 画院典藏精品中甄选160件套,以呼应“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之意。
2023年11月—2024年2月,北京画院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推出“丹青万象——齐白石和 他的师友、弟子”。展览以齐白石与老师间的传承与融新,与朋友间的交往与扶持,与弟子 间的传道与授业为主线,勾画出20世纪中国画坛的整体轮廓。创
2023年12月—2024年3月,北京画院还将与成都美术馆携手推出“白云深处做神仙—— 齐白石的艺术世界”,追溯齐白石的艺术之路及其在巴蜀之地的创作往事。除北京画院藏品 外,展览还将呈现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等文博机构收 藏的齐白石艺术精品,共同推动齐白石艺术在祖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传播。同期,北京画院还 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合作推出“齐白石艺术展”,以白石老人笔下的四季为线索,讲述画家 对自然造化的悉心观察与体味。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全球活动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美术馆、博物馆,持续推出齐 白石相关展览活动,通过打造齐白石艺术展示与传播的矩阵,实现齐白石文化名片的有效 传递。
三、异彩纷呈的学术活动
2023年,齐白石中心还参与策划并主持了多个学术活动,以推进齐白石艺术的研究与 传播。
2月23日,为配合“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北京画院与湖南 美术馆共同策划、举办了“齐白石与湖湘百年风云”学术论坛,探讨齐白石与故土湖南的关 系,以及他对湖南美术的影响,以期达到拓展和深化构建湖南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目的。
4月9日,北京法源寺正值丁香盛开,北京画院举办了“法源寺丁香诗会:真有天然之 趣——作为诗人的齐白石”活动。本次活动以“真有天然之趣”为切入点,邀请了当代诗人 西川、《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女诗人安琪,以及中国佛学院德高望重的宗性法师与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研究部主任、齐白石中心执行主任吕晓一起品味齐白石诗歌,欣赏齐 白石画作。在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之际,探讨齐白石艺术的魅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 本质和精髓,促进诗歌与绘画的跨界交流。
12月1日—2日,齐白石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将在北京画院举行,届时将有50余位专家共 聚一堂,以“齐白石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为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2023年,齐白石中心还与北京画院宣教部共同策划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如王加的“齐 白石与马蒂斯,为战争岁月注入美好色彩”、吕晓的“吟咏何心并世知——齐白石的诗集出 版”、刘墨的“诗对于齐白石的意义”和吴雪杉的“和平鸽:从毕加索到齐白石”等。同 时,《齐白石研究》中的优秀论文不断在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使更多读者深入了解 齐白石研究的前沿动态。
1956年,齐白石在《齐白石作品选集》的序中自言:“国内外竞言齐白石画,予不知其究 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者稍稀,予不知知之者之为真知否,不知者之有可知者否。将以问天下 后世。”160岁的齐白石如果还活着,当欣慰,天下不仅“竞言其画”,知其画者亦众。
本书是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研究中心”的2023年度研究项目成果,分为“大匠艺事”“丹青心印”“馆藏掇英”三个板块,收录学界关于齐白石及其艺术的最新研究文章。“大匠艺事”侧重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生平交游角度出发,探讨其艺术风格的发生、发展和流变;“丹青心印”以齐白石具体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由来自美术学院及文博机构的学者从多元的角度探析齐白石绘画创作的艺术成就、得失、追求等;“馆藏掇英”爬梳了重要美术馆、博物馆对齐白石作品的收藏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性及史料价值,出版后对于引领、丰富及推进齐白石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卷首语
2024年,将迎来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2023年齐白石艺术国 际研究中心(下文简称“齐白石中心”)参与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研究、展览和学术活动, 掀起新一轮的“齐白石热”。
一、《齐白石研究》全新改版
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之一,在世界上亦享有盛誉。自从1922年陈师曾 将其画作带到日本展览,卖出天价,不仅改变了这位来自湘潭农村的老画师的生活境况,也 使他的画名远播东瀛。之后齐白石的作品不断被送往日本、捷克、德国、英国、法国、意大 利、苏联、美国等国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齐白石 于1956年获得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蜚声中外。齐白石中心的一个工 作重点就是将齐白石作为一张金名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艺术,先后将齐白石的作品送往 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腊、意大利等国展览,引起热烈反响。2024年是齐白石诞辰 160周年,为此,北京画院将举办大型展览和纪念活动,并展开对齐白石艺术的国际传播与 影响的研究。今年春天,齐白石中心便向海内外学者、专家征集学术论文,得到广泛的响应 和支持,陆续收到近三十篇论文,经过专家的严格审读后,选择其中的十七篇编入《齐白石研究第十一辑》中。其中有三篇论文涉及齐白石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如孟召汉、朱万章对 齐白石与日本人伊藤为雄的交游的梳理,郑春光、奇洁对中苏美术交流中齐白石与苏联文艺 家的交往及齐白石艺术在苏联的传播的探析。
“大匠艺事”栏目中的其他几篇论文亦有新的突破:张涛以大历史观探讨齐白石身份进 阶与近代湖南的崛起之间的关系;张德斌通过细致严谨的考证,分析齐白石出版的第一本诗 集《借山吟馆诗草》的抄写时间及部分诗歌的思想意涵;尹军关注齐白石与郭葆生的交往; 沈宁挖掘吴迪生在齐白石生活与艺术对外宣传上的突出表现。这些论文既有宏观的历史观 照,亦有微观的抽丝剥茧的论述。
“丹青心印”栏目中五篇论文均聚焦于齐白石艺术本体的研究。它们或探究某一绘画题 材,如吴雪杉对齐白石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和平鸽”题材作品进行研究,不仅探讨了其创 作背景和技法演变,而且首次提出毕加索和平鸽图像给齐白石带来压力;齐驸发现齐白石将 鸢尾花误题为“蝴蝶兰”,但这并不妨碍其鸢尾花创作的艺术成就;邓锋对齐白石梅花诗画 进行了系统研究。或对齐白石绘画风格来源进行探讨,如朱天曙、吴倩在前人的基础上,全 面分析了齐白石对八大山人写意精神和图式的传承。此外,吕晓第一次系统梳理齐白石生前 钤制的印谱,这对研究齐白石的印风演变、印章断代及交游状况都有重要意义。
“馆藏掇英”栏目发掘公立收藏机构未曾公布的齐白石作品,为研究提供新史料。刘轶 丹介绍了首都博物馆新入藏的老舍旧藏齐白石作品,卢永琇对天津博物馆收藏的10件齐白石 篆刻作品进行了初步探索,刘振宇对四川省图书馆和泸州市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相关作品和 材料的发掘都是首次发布,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今年《齐白石研究》在保持整体栏目不变的基础上,在设计上进行改版,同时为了扩大 国际影响,增加了论文标题和内容提要等的英文翻译。
二、打造“齐白石”文化名片,推动优秀传统艺术的国内外传播
2023年,为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以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优质名片, 北京画院启动“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的全球性活动,联合国内外多家文化艺术机构, 向全球观众推广齐白石艺术精品。
1月—4月,北京画院与湖南美术馆等联合主办,推出“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 藏齐白石精品展”,讲述齐白石与家乡湖南的鱼水之情。展览创下了湖南美术馆参观人数之 最,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过万,总参观数近60万人次,其中年轻观众占比 85%,组团参观单位200多家,来自全国多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领导、学者亲临现场,感受齐 白石艺术以及沉浸式数字展览带来的震撼。
5月24日,“借山吟——齐白石的画意诗心”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聚焦于 齐白石诗文艺术,追溯其学诗历程和创作背景,探索其诗、画创作的互动关系,揭示齐白石 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心绪。展览精选了齐白石、王阀运、陈师曾、樊增祥、老舍等近十位名家学者共100余件作品,涵盖书画、印章、诗词手稿、信札文献等,全面立体地呈现齐白 石的画意诗心。
作为全世界收藏齐白石作品最丰富的艺术机构,北京画院致力于推动齐白石艺术的展示和传 播,力图使其作为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媒介,在国际平台上展现中华文明的风采与 魅力。2023年,北京画院的齐白石作品远赴北欧三国展出:9月8日至10月10日,“不喜平庸— 齐白石的艺术世界”在德国柏林视觉艺术中心举行;9月10日至9月11日“不喜平庸——齐白石 的艺术世界”公共艺术讲座在拉脱维亚里加中国文化中心举办;9月12日至10月27日,“花好月 圆——齐白石艺术中秋主题特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齐白石艺术三地巡展不仅有 利于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艺术文化的共享与交流。
11月—12月,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馆之际,北京画院与深圳美术馆联合推出“好梦无 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以纪念齐白石与南粤大地跨越百年的重逢。展览从北京 画院典藏精品中甄选160件套,以呼应“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之意。
2023年11月—2024年2月,北京画院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推出“丹青万象——齐白石和 他的师友、弟子”。展览以齐白石与老师间的传承与融新,与朋友间的交往与扶持,与弟子 间的传道与授业为主线,勾画出20世纪中国画坛的整体轮廓。创
2023年12月—2024年3月,北京画院还将与成都美术馆携手推出“白云深处做神仙—— 齐白石的艺术世界”,追溯齐白石的艺术之路及其在巴蜀之地的创作往事。除北京画院藏品 外,展览还将呈现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等文博机构收 藏的齐白石艺术精品,共同推动齐白石艺术在祖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传播。同期,北京画院还 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合作推出“齐白石艺术展”,以白石老人笔下的四季为线索,讲述画家 对自然造化的悉心观察与体味。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全球活动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美术馆、博物馆,持续推出齐 白石相关展览活动,通过打造齐白石艺术展示与传播的矩阵,实现齐白石文化名片的有效 传递。
三、异彩纷呈的学术活动
2023年,齐白石中心还参与策划并主持了多个学术活动,以推进齐白石艺术的研究与 传播。
2月23日,为配合“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北京画院与湖南 美术馆共同策划、举办了“齐白石与湖湘百年风云”学术论坛,探讨齐白石与故土湖南的关 系,以及他对湖南美术的影响,以期达到拓展和深化构建湖南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目的。
4月9日,北京法源寺正值丁香盛开,北京画院举办了“法源寺丁香诗会:真有天然之 趣——作为诗人的齐白石”活动。本次活动以“真有天然之趣”为切入点,邀请了当代诗人 西川、《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女诗人安琪,以及中国佛学院德高望重的宗性法师与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研究部主任、齐白石中心执行主任吕晓一起品味齐白石诗歌,欣赏齐 白石画作。在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之际,探讨齐白石艺术的魅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 本质和精髓,促进诗歌与绘画的跨界交流。
12月1日—2日,齐白石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将在北京画院举行,届时将有50余位专家共 聚一堂,以“齐白石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为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2023年,齐白石中心还与北京画院宣教部共同策划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如王加的“齐 白石与马蒂斯,为战争岁月注入美好色彩”、吕晓的“吟咏何心并世知——齐白石的诗集出 版”、刘墨的“诗对于齐白石的意义”和吴雪杉的“和平鸽:从毕加索到齐白石”等。同 时,《齐白石研究》中的优秀论文不断在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使更多读者深入了解 齐白石研究的前沿动态。
1956年,齐白石在《齐白石作品选集》的序中自言:“国内外竞言齐白石画,予不知其究 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者稍稀,予不知知之者之为真知否,不知者之有可知者否。将以问天下 后世。”160岁的齐白石如果还活着,当欣慰,天下不仅“竞言其画”,知其画者亦众。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