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之门》是以中国传统书画为核心,旁涉其他经典艺术,集学术、研究、欣赏、普及传播于一体的连续出版物。每年度出版4辑,主要分为开卷有义、承上启下、书痕印相、西学东鉴、格物致知、展事典藏等栏目。本辑为2023年度第2辑(总第40辑),所收文章聚焦于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文徵明的艺术创作、中国古代文人的园林审美、戏曲人物画、启功先生的书画创作理念以及古书画鉴定方法、中国古代如意文化研究等主题,由来自高校及文博机构的艺术史、考古学学者撰文,每个主题均有多篇文章相互观照。
王明明,1952年生于北京,山东蓬莱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退休前任北京画院院长。其作品创作题材广泛,力求通透传统,强调意趣,以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以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相融,代表作有《杜甫》《招魂》《卖炭翁》《虔诚的信徒》等。
无
卷首语
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园林源远流长,亭台楼阁、廊榭溪涧、花草树石共同营造了园林美景,同时中国 园林用千余年的时间孕育出了园林诗、园林画,以及具有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的园林美学。园 林诗里有白居易“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的怡然舒爽,也有苏轼“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的怅然悲凉,还有陆游“载酒园林,寻花巷陌”的对酒远眺,园林中与建筑景致相关的客观物 象不再重要,而借助游园达成的情志成为园林诗的表达终点。园林画与园林诗的承载媒介不 同,但是在情感表达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而当一首美妙的诗文出现在一幅意境空幽的山 水园林画作上时,文与图的完美组合使得园林景致之外的中国传统文人情怀得以深刻表达。
中国园林建造的兴起离不开中国传统山水画,文人士夫在园林绘画上把现实生活中的建 筑与自己的理想结合。宋代山水园林绘画上的亭台楼阁和各类人文景观,都彰显着宋代建筑 的风格样式和严谨的建筑结构、建造技术,具有独特中式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山水之间,自然 而然便与文人生活中的雅集、品画、读书、听琴、赏景、博古等结合在一起,画面上的点景人物 虽小,却完整表达了中国文人观念中山水与人、景致与情怀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中国文人园林与隐逸思想相伴而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的“落英缤纷” 与“怡然自乐”是景致中的清雅,而“不足为外人道也”则是幽旷美景与隐逸之思结合后 的文人心境。司马光的独乐园应该是宋代一处著名的园林,苏轼作为游园人写下了“青山 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的景致描写之句,司马光身在独乐园中则 是“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诗句中的闲情与雅逸在“端居无一 事”中尽显无遗。魏晋之际文人喝酒纵歌、肆意酣畅的场景,必然不能缺少竹林幽景,流传干 古的“竹林七贤”便是集于竹林之下的魏晋名士。不论是人为选择的自然之境,还是人造景观 的古典园林,实际上都是景致与文人思想家园之间相互映射关系的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园林景观抑或自然景致,都是重要题材,与之相关的便是常常出现在
大匠之门-Dajung7i Mem 5
园林绘画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西方人建造园 林往往使用坚固的建筑材料,法国的凡尔赛宫 等西方园林,以及园林中的建筑,大多得以完 整保存,流传至今。相反,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 采用木材质,难以长久保存。于是中国古代园 林绘画中的建筑形象,便成为后世观赏、研究、
模仿的第一手资料。传统绘画中的界画,以写 实的方式传承古代建筑的样式。明清时代的园 林常见于木刻版画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文人园林在木刻版画或者刻版古籍中得以传 世。中国园林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蕴含的深 刻的美学意境,从这一角度去阐释中国园林的 内涵,才能体会到它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中国 古代园林中的美学理念、空间布局、虚实关系 等都是园林为文人所向往的原因。历经魏、晋、 唐、宋、明、清的时代流转,园林也在时间的隧 道里,发生了复杂的转变,但其中蕴含着的中 国人独有的文人美学精神,从未消失。至明末 计成著《园冶》,书中分门别类讲述了如何营建 一座具备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园林,从此造园 出现了付诸文字的原理、标准。近现代学者中, 陈从周系统调研了中国南方古代园林,总结和 归纳了其中的规律性原理。中国古代园林在理 论层面得以传承。
现当代画家,也常常绘制园林绘画作品,从 多方面看,这些作品与古人的园林绘画有很大 差距。古人所画园林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 的,古代文人所绘园林,甚至就是自己的家园 或别墅,绘画与环境完全相融,画者就是园林生 活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现当代画家的园林绘 画作品,大多来源于写生,游园、写生等短暂的 观赏体会,是远远不能与古人融人性的表现相 提并论的。事实上,明清以后不太注重房屋结 构,转而画大山水,从意境上人手,也许是当代 画家可资借鉴的表现路径。中国古代的皇家园
林和文人园林都可作为当代画家的写生或创 作对象,但是绘制与对景写生存在差距的园林 绘画作品,才是最终目标。
虽然当代画家绘制园林绘画作品,是从旁 观者的角度出发,但是旁观者要有全新的理解 和描绘角度。回顾历史、再现古代遗存,园林中 的建筑、树石、溪涧、花木、虫鸟均可以全新的 视角去描绘。中国北方的皇家园林是园林中的 典型,而中国南方遗存的古代文人园林与皇家 园林气质完全不同,通过观察园林景观,寻找 传统绘画与古代园林之间的关系,譬如对明代 文徵明所绘狮子林与当代狮子林实景之间的 关系进行研究学习,便是当代绘制成功园林作 品的路径之一。认真研究园林的形制转变、时 代特征、所反映的精神气质等问题,归纳总结 园林的发展历程,都很重要,例如苏州园林从 清代开始出现中西合璧的面貌,这是现今描绘 苏州园林应当注意的问题,很多画面之外的东 西更重要,需要重视,不然绘画作品则会流于 表面。用中国画的笔路节奏去表现中国画的内涵 意蕴,也可应用于中国园林绘画。吴冠中先生描 绘了很多江南园林,画面形式感很强,与此同时, 新颖的形式感也打破了传统中国绘画的意境。于 当下而言,通过绘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意 义,表现出中国园林绘画的新意,挖掘其中的内 涵,是当代中国画画家的重要任务。在继承传统 中不断创新,精心思考,创作出具有当代新风貌的 园林绘画,在古意中寻求新意,探寻四时风雨与亭 台楼阁之间的结构关系,表达建筑与山水之间的 虚实关系,达成平淡而有生气的气韵,方为正道。
王明明
癸卯夏月于潜心斋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大匠之门》总第40辑,延续开卷有义、承上启下、书痕印相、西学东鉴、格物致知、展事典藏等主题栏目,以中国传统书画为核心确定每个栏目的研究主题,本辑“开卷有义”聚焦于文征明等古代文士的园林审美观念,以及20世纪的中国戏曲人物画;“承上启下”以中国书法名家启功先生为研究对象,收录的三篇文章分别关注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方法、启功先生在扬州的艺术生活,以及启功先生的问学经历和师承渊源;“书痕印相”则深入探析了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格物致知”则以“如意”这一中国传统物件为对象,从丰富的角度分析中国如意文化。文章作者大多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及文博机构,学术背景多元而扎实,文章质量较高,兼具权威性、准确性和普及性、可读性。
卷首语
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园林源远流长,亭台楼阁、廊榭溪涧、花草树石共同营造了园林美景,同时中国 园林用千余年的时间孕育出了园林诗、园林画,以及具有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的园林美学。园 林诗里有白居易“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的怡然舒爽,也有苏轼“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的怅然悲凉,还有陆游“载酒园林,寻花巷陌”的对酒远眺,园林中与建筑景致相关的客观物 象不再重要,而借助游园达成的情志成为园林诗的表达终点。园林画与园林诗的承载媒介不 同,但是在情感表达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而当一首美妙的诗文出现在一幅意境空幽的山 水园林画作上时,文与图的完美组合使得园林景致之外的中国传统文人情怀得以深刻表达。
中国园林建造的兴起离不开中国传统山水画,文人士夫在园林绘画上把现实生活中的建 筑与自己的理想结合。宋代山水园林绘画上的亭台楼阁和各类人文景观,都彰显着宋代建筑 的风格样式和严谨的建筑结构、建造技术,具有独特中式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山水之间,自然 而然便与文人生活中的雅集、品画、读书、听琴、赏景、博古等结合在一起,画面上的点景人物 虽小,却完整表达了中国文人观念中山水与人、景致与情怀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中国文人园林与隐逸思想相伴而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的“落英缤纷” 与“怡然自乐”是景致中的清雅,而“不足为外人道也”则是幽旷美景与隐逸之思结合后 的文人心境。司马光的独乐园应该是宋代一处著名的园林,苏轼作为游园人写下了“青山 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的景致描写之句,司马光身在独乐园中则 是“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诗句中的闲情与雅逸在“端居无一 事”中尽显无遗。魏晋之际文人喝酒纵歌、肆意酣畅的场景,必然不能缺少竹林幽景,流传干 古的“竹林七贤”便是集于竹林之下的魏晋名士。不论是人为选择的自然之境,还是人造景观 的古典园林,实际上都是景致与文人思想家园之间相互映射关系的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园林景观抑或自然景致,都是重要题材,与之相关的便是常常出现在
大匠之门-Dajung7i Mem 5
园林绘画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西方人建造园 林往往使用坚固的建筑材料,法国的凡尔赛宫 等西方园林,以及园林中的建筑,大多得以完 整保存,流传至今。相反,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 采用木材质,难以长久保存。于是中国古代园 林绘画中的建筑形象,便成为后世观赏、研究、
模仿的第一手资料。传统绘画中的界画,以写 实的方式传承古代建筑的样式。明清时代的园 林常见于木刻版画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文人园林在木刻版画或者刻版古籍中得以传 世。中国园林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蕴含的深 刻的美学意境,从这一角度去阐释中国园林的 内涵,才能体会到它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中国 古代园林中的美学理念、空间布局、虚实关系 等都是园林为文人所向往的原因。历经魏、晋、 唐、宋、明、清的时代流转,园林也在时间的隧 道里,发生了复杂的转变,但其中蕴含着的中 国人独有的文人美学精神,从未消失。至明末 计成著《园冶》,书中分门别类讲述了如何营建 一座具备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园林,从此造园 出现了付诸文字的原理、标准。近现代学者中, 陈从周系统调研了中国南方古代园林,总结和 归纳了其中的规律性原理。中国古代园林在理 论层面得以传承。
现当代画家,也常常绘制园林绘画作品,从 多方面看,这些作品与古人的园林绘画有很大 差距。古人所画园林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 的,古代文人所绘园林,甚至就是自己的家园 或别墅,绘画与环境完全相融,画者就是园林生 活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现当代画家的园林绘 画作品,大多来源于写生,游园、写生等短暂的 观赏体会,是远远不能与古人融人性的表现相 提并论的。事实上,明清以后不太注重房屋结 构,转而画大山水,从意境上人手,也许是当代 画家可资借鉴的表现路径。中国古代的皇家园
林和文人园林都可作为当代画家的写生或创 作对象,但是绘制与对景写生存在差距的园林 绘画作品,才是最终目标。
虽然当代画家绘制园林绘画作品,是从旁 观者的角度出发,但是旁观者要有全新的理解 和描绘角度。回顾历史、再现古代遗存,园林中 的建筑、树石、溪涧、花木、虫鸟均可以全新的 视角去描绘。中国北方的皇家园林是园林中的 典型,而中国南方遗存的古代文人园林与皇家 园林气质完全不同,通过观察园林景观,寻找 传统绘画与古代园林之间的关系,譬如对明代 文徵明所绘狮子林与当代狮子林实景之间的 关系进行研究学习,便是当代绘制成功园林作 品的路径之一。认真研究园林的形制转变、时 代特征、所反映的精神气质等问题,归纳总结 园林的发展历程,都很重要,例如苏州园林从 清代开始出现中西合璧的面貌,这是现今描绘 苏州园林应当注意的问题,很多画面之外的东 西更重要,需要重视,不然绘画作品则会流于 表面。用中国画的笔路节奏去表现中国画的内涵 意蕴,也可应用于中国园林绘画。吴冠中先生描 绘了很多江南园林,画面形式感很强,与此同时, 新颖的形式感也打破了传统中国绘画的意境。于 当下而言,通过绘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意 义,表现出中国园林绘画的新意,挖掘其中的内 涵,是当代中国画画家的重要任务。在继承传统 中不断创新,精心思考,创作出具有当代新风貌的 园林绘画,在古意中寻求新意,探寻四时风雨与亭 台楼阁之间的结构关系,表达建筑与山水之间的 虚实关系,达成平淡而有生气的气韵,方为正道。
王明明
癸卯夏月于潜心斋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