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论女儿的教育》《本事真迹》和附录《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遗产》。沃氏在《论女儿的教育》中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性别概念和女性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她反对观赏性的专门针对女性的教育科目,大力宣扬两性应接受相同的教育,并建议为此采用自然和理性的育人标准。当时不同政治立场的女作家,如埃奇沃思和奥斯丁等,都接受沃氏所主张的德行与性别无关的原则。在儿童故事集《本事真迹》中,沃氏认为,针对儿童的读物要在更现实的背景中传达出正直、仁慈和节俭的价值观。她对生活和文学中的装饰和技巧极为厌恶,她写《本事真迹》的初衷就是为揭露那些不称职的父母。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英国启蒙时代著名的作家与思想家,被视为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史上的先驱。在其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写就《女子教育》《玛丽:一部小说》《人权辩护》《女权辩护》《北欧书简》《玛丽亚:女人之罪》等作品。
李博婷
文学博士,英语文学译者及研究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译有《聪明的消遣》《打破风格》等。
译者序
女儿教育 001
本事真迹 067
附录:遗言教女 /约翰·格里高利 183
它当时虽未震惊世界,但(《女士杂志》的)编辑们都认为值得推广;在他们看来,此书以“审慎合理的方式”讨论了女性的德行、知识和成就等话题,做了“很多明智的考察”。
——简·托德,《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传》
她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朽的:她鲜活地存在着,她辩论着,实验着,即便在今天的生者之中,我们仍能听到她的声音,寻得她的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 |
![]() |
![]() |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 | ![]()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