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字作为中国本土的民间识字教材,广泛地应用于传统社会中,引导着人们掌握文字以及必要的生产生活技能。清代至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杂字在民间的分布及其广泛,加之存世数量较多,部分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得以一睹真容。徽州被誉为“文献之邦”,杂字文献在徽州的留存相对于其他区域来说更为丰富,但大多散落于民间,长期缺乏系统的整理,更未能影印出版。本书整理了徽州杂字中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较大的73种徽州杂字,分编为8册影印出版。
徽州杂字多是为满足百姓日常生活识字需求而编写,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徽州作为程朱阙里、商贾之邦,其杂字中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商业启蒙教育及契约律法的教育。同时,徽州杂字中有不少关于古代徽州民俗文化、职业知识的介绍,可作为研究当地历史上真实的基层生活形态、民众教育以及文化传承方式等的资料。此外,一些徽州杂字收录较多的地方俗语、乡音字汇和难读难写的字,尤其是其中的“俗语类”“古字类”部分,可以为语言学研究尤其是方言研究提供稀见的文献资料。整理、影印现存的古代徽州杂字,以资从经济学、教育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等各多角度研究徽州社会历史文化之用。
戴元枝,女,1973年出生,安徽宁国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论、徽州蒙学教育与徽州文化研究。已出版著作《明清徽州杂字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曾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社科奖三等奖等。
第一册
三言杂字
切要字[江盛记]
四言杂字
对相四言杂字[屯溪上街八家栈黄德助刻字店梓]
农业杂字(新刻易见杂字农业)[光绪辛丑(一九〇一)镌,婺邑文和堂梓]
百韵联珠杂字[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胡尚松抄]
应急杂字[徽城翰墨林梓行]
珠玑杂字[翰墨林梓行]
逐日杂字[重光协洽无射月吉旦,张逢瑞记]
俗用杂字[民国时期,歙县北岸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丈尺斤两)[屯溪黄茹古堂梓行]
四言杂字(店肆漕坊)[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吉立,张云塘读]
四言杂字(六书教士)[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人有四等)[刻本,周大顺]
四言杂字(士农工商)[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乾坤日月)[民国时期,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文房四宝第一种)[民国八年(一九一九),陈绍延记]
四言杂字(文房四宝第二种)[佚名抄本]
第二册
四言杂字
四言杂字(今具账目)[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宰精华)[佚名抄本]
四言杂字(领鹿鸣宴)[佚名抄本]
人事杂字[佚名抄本]
事用杂字[方忠谋抄]
启蒙杂字[吴锡禄]
家常便用杂字[胡育才抄]
急用杂字[佚名抄本]
昔时简要杂字[佚名抄本]
新抄大四言杂字(附小四言杂字)[佚名抄本]
第三册
四言杂字
杂字急用[休宁张有鸾抄]
开眼经[康熙庚寅年(一七一〇),延古楼梓行]
四言训蒙[甲寅年,曹德应抄]
四字通用[乙亥年,胡吉昌号]
万事如意[同治年间,佚名抄本]
新编农事类急用[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岁次戊寅冬月上浣日抄]
日用广韵[佚名抄会老堂书坊辑]
五言杂字
治家杂字[郑经湘读]
五言杂字[一九四四年,叶芬河]
五字经[刘德记书局承印]
第四册
六言杂字
新镌六言杂字[清初刻本,方镇淮书]
启蒙六言杂字[佚名抄本]
备用六言杂字[佚名抄本]
六言杂字(天晴阴天作变)[佚名抄本]
六言杂字(天地风云雨雪)[江杏松订、江济漍肄]
六言杂字(一大无上爲天)[陈明辉记]
启蒙文(附公理杂字)[道光十年(一八三〇),罗福佩等肄]
六言集句[程梦武]
精校音释分门定类启蒙全书[道光年间刻本,延古楼]
第五册
六言杂字
六字编装[廖久爖读]
六言纪世[清初佚名抄本]
七言杂字
三十六行杂字[民国戊辰年(一九二八),江森林订]
七言杂字(第一种)[佚名抄本]
七言杂字(第二种)[佚名抄本]
十言杂字
启蒙切要杂字(第一种)[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歙县南乡方彩森抄]
启蒙切要杂字(第二种)[佚名抄本]
拾年(言)杂字[大清光绪拾六年(一八九〇),柯佳爆念书]
第六册
十言杂字
新刻增减十言杂字[民国二年(一九一三),歙县南乡柯秀堦抄]
十三言及以上杂字
曰平常[道光年间胡怀毕着,胡国祯抄]
平常日用[吴正垣读]
十三言杂字[佚名抄本]
韵文杂字(附四言杂字)[佚名抄本]
散言杂字
新镌便蒙群珠杂字[屯溪茹古堂梓行]
便蒙杂字[佚名抄本]
第七册
散言杂字
延古楼增订世事通考全书[乾隆戊子年(一七六八)新镌,歙西虬川黄云景梓]
杂字对类[林福祥]
新镌幼学杂字(附四言便读)[丙戌年刻本]
家用杂字[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佚名抄本]
通考杂字[佚名抄本]
佚名杂字(第一种)[佚名抄本]
第八册
散言杂字
佚名杂字(第二种)[佚名抄本]
急用杂事[清末民国时期,佚名抄本]
乡音字汇入声[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婺北王文彬抄]
乡音字汇[程渭林印]
同音字汇[佚名抄本]
宋松茂字簿[光绪乙巳年(一九〇五)]
认字簿[吴梁輈抄]
徽州杂字文献作为徽州地方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收集、整理、影印出版,对于了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的职业教育、民俗文化、基层从业人员教育、伦理、道德等情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了解清代、民国以来徽州语言文字的使用、衍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本书的影印出版,在横向上与已出版的徽州文书、徽州谱牒相呼应,对于研究徽州文书、档案、民俗、乡土人情、语言文字、基层教育等提供了更新更丰富的史料支撑;在纵向上与《清至民国岭南杂字文献集刊》照应,为不同地区杂字之间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文献资料。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