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板块图书分类品牌系列获奖图书图书专题新书上架编辑推荐作者团队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拂去历史烟尘,解封考古信息,展现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合为一体鲜活文化生命力
ISBN: 9787559868077

出版时间:2024-03-01

定  价:148.00

作  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编

责  编:谢赫、张尧钦
所属板块: 社科学术出版

图书分类: 文物考古

读者对象: 大众

上架建议: 历史/文物考古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字数: 395 (千字)

页数: 364
纸质书购买: 京东 当当
图书简介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是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组织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本书完整收录了与会的来自中国权威研究机构的艺术史与考古学者以及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考古新发现”“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理论与方法”“思想与观念”“礼仪、制度与文化交流”六个章节,涉及艺术史、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等层面的学术讨论。

作者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是中央美术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之一,在中国古代美术史、艺术理论等方面,在国内外均具有明显优势。 经过几代学人的钻研与努力,人文学院积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并常立学术前沿,把握和引领着中国的美术史研究、学术建构和教学实践。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考古新发现

·太原地区唐墓“树下人物图”之管见/龙真? ? 3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 2018 血渭一号墓墓主考 / 韩建华? ? 19

·近年来邺城考古的主要发现与收获 ——以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的勘探与发掘为中心/何利群? 沈丽华? ? 31

·发现秘色瓷——慈溪上林湖越窑考古新收获/谢西营? 陈佳佳? ? 43

第二章 视觉文化

·论中国绘画“分科”之原始——以北朝石葬具画像为中心/郑岩? ? 63

·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图像改动现象探析 / 耿朔? ? 84

·中古墓室壁画的改绘现象/李梅田? 郭东珺? ? 110

·山西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图研究——以赫连简墓为中心 / 赵伟? ? 121

第三章 物质文化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铜车模的结构与工艺分析 ——附论中世前中原铜车模/苏荣誉? ? 141

·汉晋堆塑罐装饰工艺探析——从故宫博物院藏品谈起/纪东歌? ? 166

·唐康文通墓彩绘釉陶俑研究/杨军凯? ? 178

·景观与遥想——金仙公主塔的时与式/张鹏? ? 186

第四章 思想与观念

·有眼无珠与双目有神——关于云冈石窟诸大佛像眼睛的初步思考 / 李凇? ? 203

·是香?是火?还是灯?——中古中国佛、道造像主像下方中心图案研究/王云? ? 215

·从身体观到法华观:从周隋之际一例个案出发 / 郑弌? ? 255

第五章 礼仪、制度与文化交流

·大同寺儿村石雕与北魏傩仪/曹彦? 韦正? ? 277

·陕西泾阳石刘村 M318 出土“胡人宴饮图”探析/刘呆运? 赵海燕? ? 288

·考古所见开元年间唐玄宗对丧葬制度的整顿/沈睿文? ? 303

·新出中古墓葬壁画中的下层胡人艺术形象/葛承雍? ? 314

·寻找起稿线——唐墓壁画赭线起稿与凹线起稿/张建林? ? 328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纪东歌? 袁欣? ? 345

后记? ? 357

序言/前言/后记

近年来,中古中国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就此美术史、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等学科之间的互动日趋密切,于材料、方法、观念上不断融合促进,推陈出新。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动向,中央美术学院于 2021年 10 月 30 —31 日举办了“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台湾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

保护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 40 余位学者 , 或现场、或线上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中古中国“考古新发现”“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理论与方法”“思想与观念”“礼仪制度和文化交流”六个议题 , 与会代表就中古中国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时任院长范迪安教授、人文学院时任院长李军教授、本院同事以及学界同人的大力支持。耿朔、胡译文、章名未、谭浩源、纪东歌、王安伦、曹可婧、袁欣分别参与了会议的筹备、组织协调、对谈整理和综述撰写以及论文集统稿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故宫博物院院刊》张露编审、学报《美术研究》张鹏主编及时刊发了会议对谈和综述,时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研究员及时就会议相关内容安排了报道,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分社梁存收社长为参会学者提供了赠书。会议举办期间,人文学院办公室同事以及部分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提供了帮助。本论文集收录参会学者论文 20 篇及会议综述1 篇,论文集的出版离不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谢赫编辑的精心编校。在此一并致谢!

贺西林

2023 年 12 月 5 日

名家推荐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中国的艺术史与考古学者以及国际同行构筑了一个广泛交往、深度交流的平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视野、新问题、新材料与新方法,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将“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相连,从多维的研究视角打破传统学科概念,有助于丰富艺术史的书写,建构新的学术研究格局,更有助于重新认识和思考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合为一体的文化生命力,由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研究体系。

——范迪安

编辑推荐

★ 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多学科的深度交互与融合

研究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如同翻阅历史的尘封篇章,解码其中蕴藏的无尽智慧,揭示背后的历史密码,探索其中的深邃奥秘。本书所收录的研究文章体现了美术史、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政治史等多个学科在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互动与融合。通过材料、方法和观念的交叉融合,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也推动了学术创新。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为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和研究路径,有助于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 多维研究视角、新近研究材料与学术格局开拓的融通

本书通过多维的研究视角,涵盖了考古新发现、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理论与方法、思想观念、制度礼仪、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材料与方法的选择上,可见出学者们跳出了传统的艺术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以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处理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材料,将其融入思想史、制度史与文化史的深入讨论中,开创了全新的研究格局,展示了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开拓新的学术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精彩预览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纪东歌(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袁 欣(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2021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和腾讯线上会议同步举行。本次会议是人文学院继成功举办 2017 年“美术史在中国”、2019 年“明清中国与世界艺术”等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之后,再一次召开的学术盛会。来自国内外艺术史、考古学、历史学和科技史界的 40 余位学者跨越时空,与人文学院师生于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切磋学术,气氛热烈而融洽。本次会议得到学界的肯定和好评 , 反映了近年来人文学院在追求新文科创新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开幕式于 10 月 30 日上午举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贺西林教授主持。

首先是范迪安教授做视频致辞。他表示,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中国的艺术史与考古学者以及国际同行构筑了一个广泛交往、深度交流的平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视野、新问题、新材料与新方法,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将“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相连,从多维的研究视角打破传统学科概念,有助于丰富艺术史的书写,建构新的学术研究格局,更有助于重新认识和思考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合为一体的文化生命力,由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研究体系。范迪安教授还谈到,中央美术学院始终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当年的美术史系到今天的人文学院,从学科的内部建设到扩展的学术文化功能,从几代优秀的教授、学者筚路蓝缕到一批批有志的青年学子竭力传承,积累形成了视角丰富多元、辐射范围宽广的研究与教学格局。这些年来,人文学院坚持弘扬优秀学术传统,积极探索学科发展新的结构与内涵,增加了文化遗产、视觉文化理论等专业,加强了历史哲学的支撑,尤其在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的关联性研究上有了新的拓展,这些都体现了大学文化传承的功能,为新时代艺术人文学科建设打开了新的路径。李军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 他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 64 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强调了不同学科交流互鉴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本次会议顺利召开的祝愿。

研讨会围绕中古中国“考古新发现”“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理论与方法”“思想与观念”“礼仪、制度与文化交流”六大议题展开,艺术史、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史等研究领域的与会代表就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

一、考古新发现

第一场报告由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主持,西北大学张建林教授与北京大学杭侃教授评议。5 位发言人均为长期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学者,他们分别介绍了近年来陕西、山西、青海、河北、浙江发现的重要墓葬、遗址及遗存的发掘、研究和保护情况,并对这些考古新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解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明以《咸阳洪渎原唐代壁画墓新发现》为题,介绍了汉唐长安城以北洪渎原高等级墓葬区中 5 座隋唐壁画墓的发掘情况,重点就康善达墓墓道东、西两壁壁画和杨知什夫妇墓墓室内壁画和遗存进行阐述。他认为康善达墓现存壁画中的胡人驯马和胡人牵驼图生动别致,或与墓主人的胡人身份和作为马政官员的经历有关,并体现了墓葬等级观念。杨知什夫妇与隋唐皇室皆有姻亲关系,地位显贵,该墓墓室东壁乐舞图具典型的盛唐风格。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馆员龙真的《太原地区唐墓“树下人物图”壁画的新发现》重点介绍了太原果树场唐墓、龙山火葬场唐墓、乱石滩唐墓、小井峪郭行墓、西镇M13 的壁画,并结合赫连山墓、赫连简墓和焦化厂唐墓壁画,就该地区“树下人物图”壁画的整体面貌、思想意涵进行探讨,推测其中可能表现有“季子挂剑”“王裒攀号”“庐于墓侧”等典故,认为是褒奖墓主人高尚品德并暗含升仙思想的“溢

美之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建华在《古道西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考古新发现》中介绍了热水墓群的考古发掘概况和历史背景,以及运用聚落考古学方法分析游牧民族聚落形态的工作过程。2018 年血渭一号墓的发现举世瞩目,最具代表性的是地下五神殿、壁画彩棺和印章等重要考古发现,同时出土大量具有中西文化元素、游牧民族特色、中原特色的珍贵文物,证明了阿柴王陵的吐蕃化特征,由此强调丝绸之路青海道考古材料的重要学术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何利群的《近年来邺城考古的主要发现与收获——以邺南城宫城区的考古为中心》介绍了近年来邺城佛教遗迹、窑址、宫城区的发掘情况和保护修复工作,其中详述了北齐大总持寺遗址、核桃园北朝佛寺遗址的发掘工作,并分享了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丰富精美的宗教造像遗存。他特别指出邺南城宫城区的勘探发掘为探索宫城结构、城市格局、建造技术和宫院制度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谢西营的发言《发现秘色瓷——慈溪上林湖越窑考古新收获》梳理了历代文献中关于秘色瓷的记载,重点介绍了2015—2017 年慈溪上林湖越窑后司岙窑址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发现确认了秘色瓷的产地,揭示了唐五代越窑青瓷,特别是秘色瓷的工艺成就和发展状况。他通过分析实物和瓷器上的文字,证明秘色瓷为宫廷用瓷的性质,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对越窑和其他地区瓷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评议环节中,两位评议人就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发言人展开讨论。张建林认为 5 位学者的发言均体现了近年来考古学研究中跨学科合作的特点,以及对壁画、造像、器物等遗存的微观观察。针对阿柴王墓,他提出了存在非典型吐蕃文化因素的看法。就太原地区唐墓壁画的研究,他建议结合关中地区唐墓壁画加以考量。杭侃强调应在大历史背景下考察个案。关于唐墓壁画中“树下人物图”的解读,他认为应当系统而非孤立地观察图像,就邺城遗址内佛教造像埋藏坑的时间和附近是否存在寺院等问题向发言人提问。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建议在研究唐康善达墓壁画的马饲形象时可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针对秘色瓷的新发现,他建议应更多地从技术、时间、地域等因素考虑其对后世的影响。关于热水墓群的族属的问题,他提出可以尝试运用科技手段解决。5 位发言学者均对评议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了相应的回答和解释,线上其他与会代表也加入讨论中,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切磋学术,扩展了考古学和美术史的视野与新知。

二、视觉文化

第二场报告由复旦大学李星明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李清泉教授与北京大学韦正教授评议。5 位学者围绕中古中国绘画的题材、技法、意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郑岩教授在《关于早期绘画“分科”问题的思考——以北朝石葬具画像为中心》中,以文献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北朝石葬具画像中有关人物、山水、台榭、花卉的母题,认为这些母题至迟于 6 世纪初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表现对象,为探究早期绘画“分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央美术学院吴雪杉教授以《目送归鸿——中国早期绘画对眼睛的再现》为题,从东晋顾恺之的画论切入,探寻了绘画中眼睛与人物精神气质的密切关联。他通过对战国到南北朝大量视觉材料中人物眼睛的细读,观察到眼睛与目光之间的独特关系,并联系印度、中亚佛教艺术对眼睛的表现方式,认为 5—6 世纪中国绘画中出现的“莲花眼”受到了早期印度佛像视觉传统的影响。中央美术学院耿朔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李梅田教授的发言均涉及中古墓室壁画中的改绘现象。耿朔在《北齐徐显秀墓图像改动现象探析》中以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人物面部的改绘痕迹为例,总结出技术性调整、题材与构图改动各种情况,并认为墓主画像未遵循严格的绘画标准,存在明显程式化的现象。此外,他推测徐显秀墓的修建和壁画绘制是在比较仓促的情形下完成的,改绘现象反映了墓葬建造的动态过程,以及丧葬观念和制度的具体运作。李梅田的《略谈中古墓室壁画的改绘现象》则关注到更多壁画墓中的改绘现象及原因,他以大同北魏梁拔胡墓、临朐北齐崔芬墓、朔州水泉梁北朝墓、唐金乡县主夫妇墓等墓葬壁画中多种改绘现象为例,对其制作工艺和葬仪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墓室壁画改绘的原因包含对前代建材改造、画工失误、合葬等因素,推断合葬是壁画改绘的主要原因,同时强调了壁画图式与性别观、尊卑观相关联,合葬时间和合葬夫妇身份等级之差异会对改绘的可能性构成影响。中央美术学院赵伟教授以《山西太原唐代赫连简墓“树下老人”图试读》为题,依据文献,就赫连简墓围绕棺床的 6 幅“树下老人”屏风壁画依次展开深入剖析,认为图像中执杯、持节、哭坟、背柴薪等细节并非表现传统孝子和高士,其意涵与道教相关,推断这些图像为道教法师参与世俗丧葬活动的表现,反映了墓主或其后人“内儒外道”的生死观。

主持人李星明感谢各位发言学者带来的新观点和新视角。在随后进入的评议环节,李清泉肯定了郑岩通过考古材料关注绘画史问题的思路,并同意 6 世纪绘画出现分科端倪的观点。此外,他补充了画史文献中关于绘画分类的依据,并建议对不同“画科”形成的时间、缘由可再做深入思考和探讨。韦正从考古学角度出发,提出 5—6 世纪人物画能否独立成科及分科的意义等问题,建议分析壁画时需注意材料来源及局限性。郑岩在回应中谈到,魏晋南北朝绘画独立的自觉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就吴雪杉的发言,李清泉建议应关注顾恺之“传神论”中的“对位”概念,韦正提出可结合石窟造像中的相关材料进行思考。本场两位学者涉及墓葬壁画改绘研究,评议人认为以往墓葬制度研究多限于考古学,而美术史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墓葬壁画改绘涉及图像选择和墓葬设计等问题,需通过对画面主题或程式的细分,合理地还原创作过程和改绘动因。针对赫连简墓壁画“树下人物图”的研究,韦正认同图像受道教思想主导的观点,李清泉提出是否所有图像都能纳入道教范畴的问题。赵伟在回应中解释这类图像弱化了对孝道美德的褒奖,表现的是在达到儒道标准后继续修仙求道的形象。

三、物质文化

第三场报告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主持,故宫博物院王光尧研究馆员和南京大学张学锋教授评议。5 位学者围绕不同物质材料遗存发表了有关中古中国物质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苏荣誉教授以《论中古两驾青铜牛车模型》为题,以山西省博物院、深圳市博物馆和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的青铜牛车为例,讨论了中古青铜车模的形制结构、铸造技术、制作年代以及功能内涵等问题,分析国内藏两件牛车为失蜡法混铸,具高度写实特征,年代为北魏至唐之间;而美国藏牛车为分铸组装工艺,年代为北朝之前。此外,他还将研究视域扩展至整个欧亚大陆,指出中西方的造车技术流程存在差异,中国牛车的制造工艺和源流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纪东歌的《汉晋堆塑罐的再思——从故宫博物院藏品谈起》,以 3 件分别代表东汉、东吴、西晋时期的青釉堆塑罐为引,结合吴晋时期浙江地区制瓷技术,探究装饰变化规律以及工艺对纹饰图像的产生和传播的作用与影响。堆塑罐上手工捏塑和模印贴塑装饰分别集中表现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佛像及白毫相与长江流域其他媒材实物装饰形象一致,平面和模式化的特征表明模具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对比唐代长沙窑陶瓷装饰,模具装饰的兴盛与多民族互融、人口流动的高峰期相对应。武汉大学魏斌教授的《重思云峰刻石》围绕光州三山郑氏父子题刻展开讨论,他首先回溯原本语境中观察题刻生成的原因和过程,提出刻石目的是实用性的纪念、标识和告示。天柱山和云峰山题刻建立了游仙信仰和逝者纪念之间的联结,云峰山九仙题刻延续了汉晋以来传统的神仙世界想象,与当时在江南流行的神仙洞天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大基山题刻反映了个人修道的虚拟空间“云居馆”。这些题刻既在表达个人修仙观念,又是叠加情感的纪念碑景观。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杨军凯研究馆员的《唐康文通墓釉陶彩绘俑》重点介绍了康文通墓出土的釉陶俑与彩绘陶俑,指出其中彩绘描金釉陶俑是三彩技术达到全盛的重要标志,也是釉陶俑发展中转折点的代表。通过梳理初唐至盛唐墓葬陶俑的发展变迁,他认为釉陶俑有流釉现象,且不符合唐人对服色制度的要求,所以在盛唐后逐渐消失。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教授的《金仙公主塔谜考》通过一系列复原性考证,认为北京房山云居寺开元九年(721)唐石塔并非与金仙公主有直接关联。她首先复原了该塔建造的真实初衷,进而以塔铭内容和书写方式为线索,追溯了金仙公主与云居寺的历史渊源,从塔的形制、装饰和环境景观等方面,厘清了其被挪用的动因和被误读的缘由,并对美术史研究中的此类问题进行了反思。

在主持人葛承雍简要总结后,王光尧和张学锋进行评议。张学锋肯定了早期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早期青铜车是世界主要文明体之间交流的重要物证,期待跨越时空差异深入讨论车和牛车传播的问题。就汉晋堆塑罐的报告,评议人认为以往讨论多集中在考古类型学和视觉文化上,纪东歌的研究以复合装饰工艺和装饰产生的视角切入较为新颖。王光尧建议持续系统地通过技术挖掘文化史因素,梳理江浙地区和岭南、福建等地域文化的关系,结合丧葬文化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张学锋认为魏斌对郑氏家族刻石的研究展现了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对思考汉晋传统神仙思想和江南流行的洞天、仙官观念的差异具有启示意义。他肯定了康文通墓的重要价值,指出考古学整体观察和统计数据尤为重要,该墓出土釉陶俑是否有特殊意义,不同墓葬中的釉陶俑或彩绘俑是否能归类讨论需进一步思考。就张鹏关于“金仙公主塔”被“挪用”的讨论,张学锋认为其揭示了历史真相,是正本溯源的实证研究。此外,他提议有关公主和幽州之间的实际关联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四、理论与方法

研讨会第四场分为上、下半场,是以“理论与方法”为主题的学术对谈。由中央美术学院李军教授主持,海内外艺术史、历史学、考古学界的 10 位学者进行互动,就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展开深层对话。

对谈会上半场,李军教授先从艺术史学角度对“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随后结合 4 位与会嘉宾各自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围绕美术史学方法论和视觉文化研究理论等核心问题展开交流。美国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经历,谈到学习和建立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过程,折射出近几十年来西方学界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术动向。他还谈到本世纪初视觉文化研究的流行重写了“美术”的概念,拓宽了美术史研究的范围。广州美术学院尹吉男教授认为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美术史研究面临的语境不同,早期美术史研究由于缺乏同期材料支撑,“二重证据法”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而美术史家也在不断探求新的方法路径。另外,他还就美术史研究中的“贵族平民”论进行宏观思考。北京大学陆扬教授在对谈中强调了视觉和物质材料对中古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视觉文化的传播与文本材料之间的关系。另外他谈到了“唐宋变革”学说的内在逻辑,特别联系到晚唐五代至北宋的视觉转型问题。中央美术学院贺西林教授讲述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认为方法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具体研究和写作中的,同时指出当今美术史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已不局限于艺术本体,已然切入了思想史、社会史,甚至政治史。

下半场对谈会中,李军教授和 5 位与谈学者继续就物质文化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开启话题,涉及跨学科之间理论方法的借鉴与反思、对未来学术动向的展望等议题。美国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艺术史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反思了以往对传统历史文献和理论框架的过度侧重,以及近十年来对物质性的过度关注。他指出当今艺术史对物质文化的研究,需要探寻物质表象和深层内涵之间的关系,观察物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并强调了艺术体验及其他学科介入的重要性。美国芝加哥大学林伟正副教授强调了物质本体所具有的多重意义,认为可在“材质艺术”的概念下进行物质文化研究,面对学术差异逐渐缩小的趋势,国内外学者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合作,各取所长。四川大学霍巍教授从考古学角度思考了美术史研究的贡献,认为美术史研究补足了透物见“人”的维度,为考古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另外,他还举例说明美术史与考古学结合的方法利于在研究中回归原境,挖掘物质背后的思想文化,并对西藏地区的考古工作进行了展望。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指出,使用人类学和美术史学方法有助于在历史学视角下研究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挖掘文本文献和图像材料之间的关系和层次,从而重回历史现场了解丰富而真实的过去。浙江大学余欣教授肯定了图像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反思了“以图证史”的研究方法,指出图像和

物品都具有自身的脉络,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材料。他认为对物的研究当超越物质性和文本性,应将物置于信仰、风俗、礼仪等历史原境和实践中考察,以此建立新的研究范式。

五、思想与观念

第五场报告由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郑岩教授与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教授评议。5 位学者皆围绕中古中国宗教美术展开研讨。北京大学杭侃教授以《云冈石窟中的大像窟》为题,梳理前人学者对云冈石窟的分期研究,重新观察石窟的营建时间与过程,对第 5 窟和第 13 窟的分期问题进行再思,认为两窟均开凿于北魏献文帝时期,应与昙曜五窟同属云冈一期,以此就大型洞窟波折的营建过程与石窟中复杂面貌之间的关系做出阐述。北京大学李松教授的《有眼无珠与双目有神——关于云冈石窟北魏大佛像的“真相”》,通过比对海内外博物馆和机构藏佛眼珠的形态、材料和流传历史,联系云冈石窟大佛以及佛和菩萨的位置、姿势和表情,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对大佛镶嵌眼珠的制作时间、工艺变化和安装形式进行推测,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视觉效果进行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南南的《以戒为尊、十方同证——敦煌早期三窟与戒法关系推测》,以莫高窟“北凉三窟”之中的第 275 窟为中心,从继承瑜伽系大乘菩萨戒的角度解释窟内菩萨为尊、佛像在侧的“矛盾”现象,认为该窟并非以再现弥勒天宫为重点,也不是以禅观为中心,而具有受戒忏悔的现实功用色彩,并推测其建造于北魏,是早期三窟中以戒、定、慧三学及戒律之于佛法的具体表现。中央美术学院王云教授在《是香?是火?还是灯?——中古中国佛、道造像主像下方中心图案研究》中关注到中古佛、道造像主像下方常见的一类图案,通过图像对比和文献研究,她认为释其为博山炉并不恰当,这类图像应与“光明”意涵相关,源自古埃及和摩尼教中对莲花和光明的崇拜被佛教吸收,大乘佛教借鉴了婆罗门教的思想,建立以光明的佛国为中心的宇宙观。北魏《师氏七十一人佛道造像碑》等例证表明,灯、火和宝珠被纳入佛教教义和道教仪式中,具有沟通天地的宗教内涵。中央美术学院郑弌副教授的《变动的法华——神龙至景云间佛教信仰与艺术演变的个案观察》,以隋至初盛唐之际法华图像的演变为中心,围绕几组个案讨论此期佛教信仰与艺术表现的转向问题。其中智 的白塔与“法华无垢之塔”之个案体现了法华观念在丧仪和葬式中的渗透;而法华经变与山水之景的个案研究以隋唐莫高窟法华题材壁画为线索,展现了山水画的阶段性发展。该发言报告旨在建立一种将中古图像复归于整体社会文化景观中进行研究的方法。

评议环节,郑岩对前三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杭侃对云冈大像窟的分期研究具有说服力,是对前人研究结论的修正,解决了以往学者对于第 5、6窟双窟差异的困惑,而第一期和第二期窟营建过程值得继续探究,推测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营建形制和观念。关于石窟造像眼睛的研究,郑岩认为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细节研究的典范案例,李松观察、使用和分析材料的方法值得借鉴。敦煌早期三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郑岩认为以大乘戒法等佛学教义为中心重新对第 275窟进行整体解释,将引发学界关注讨论。张鹏对另两位学者的发言进行评议,她认为王云的研究将文本和视觉材料放在文化传播中思考很有意义,其图文互证的方法值得肯定。她认为郑弌的报告将个案放在整体社会文化景观中观察图像的方法具有启示性。其后,发言学者对评议人进行回应,李松解释了佛眼嵌入凿洞的流程,谈到“唐宋之变”在造像和佛眼上的体现。就此杭侃表示云冈石窟的考古工作将不断纳入新方法进行探索实践。

六、礼仪、制度与文化交流

第六场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苏荣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李松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李梅田教授评议。5 位学者围绕中古中国的礼仪、制度与文化交流等议题对相关考古发现进行深入阐述。北京大学韦正教授的《大同寺儿村石雕与北魏傩仪》关注到大同寺儿村古墓出土的一件北魏石雕,通过对其细节特征的考证,修正学界对该石雕的原有认知,指出石雕为 5 世纪中期前后的遗存,展现了北魏平城时代鲜卑的“军傩”场景。将两个主要的动态环节压缩在这一石雕中,这种二武士一人面一兽面怪兽的组合最终成为北魏洛阳时代官方镇墓组合,影响到隋唐时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在《洪渎原唐墓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对洪渎原唐墓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包括发掘情况、墓地成因、墓葬分布、墓主身份与关系、墓葬等级及墓葬文化个性多个方面,其中谈到窦孝谌墓室上方发现塔形建筑,认为是以墓为塔的象征;谈到唐豆卢建墓围沟内发现十二生肖,认为与唐代人的时空观念相关。北京大学沈睿文教授的《考古所见开元年间唐玄宗对丧葬制度的整顿》从帝陵择址、布局、随葬品禁断及墓葬壁画等方面入手,就唐玄宗对丧葬制度的整顿和墓葬制度重塑后的影响展开讨论,认为开元年间对丧葬礼制的重建包括桥陵和定陵的规划布局,李宪墓的营造成为确立墓葬制度的标志性措施,重建举措还包括禁断石葬具和唐三彩,至此墓室壁画开始转向新格局。此外,他也注意到墓葬制度重塑影响下发生的毁墓现象,并阐明了唐玄宗确立的墓葬制度对中晚唐和五代具有深远影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的《新出中古墓葬壁画中的下层胡人艺术形象》,以“匠心”“匠气”“匠情”三部分,详细分析了中古墓葬壁画中的胡人图像,以此探索当时下层胡人的生活面貌,展示了隋唐王朝胡汉互融的社会图景。他认为胡人形象入画,反映了画家与胡人、贵族与奴仆、家庭和国家的密切联系。西北大学张建林教授在《寻找起稿线——唐墓壁画起稿技法再探》中,针对唐代石窟及墓葬壁画中出现的赭色凹线等起稿痕迹展开研究,从韩休墓、李寿墓、新城长公主墓、武惠妃墓、李宪墓等墓葬壁画所见凹线起稿和定稿线的排布,再上溯克孜尔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及洛阳、太原地区墓葬壁画上起稿痕迹,梳理出“一朽二落三成”壁画绘制技术和起稿重要技法自西东传的传播路径,甚至在日本的壁画中也发现有相似例子。

评议环节,李松赞同将大同寺儿村石雕的时间从孝文帝时期改到 5 世纪中期的观点,同时肯定了韦正视其文化元素源自关中的论点。对于将静态石雕转化为动态程序的研究,他提出了如何将叙事性和象征性区分开的问题。李梅田认为洪渎原墓葬群的发掘为研究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线索,在唐代高度秩序化和等级化的墓葬制度下,还有将佛教和丧葬结合的窦孝谌墓等个性文化的存在,这是墓葬研究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沈睿文的发言 , 李梅田认为唐玄宗时期建立了清晰的墓葬体系,包括礼仪制度和丧葬制度,是全面了解唐代墓葬制度的最佳切入点。针对葛承雍的报告,两位评议人均表示对探索中古时期下层胡人艺术形象开启了新的思路,同时提到应注意写实性的对应点,关联除壁画外胡人陶俑等素材,寻找胡汉形象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就张建林关于壁画起稿线的报告,两位评议人都谈到技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新技术和新仪器的介入有助于发现更多信息,对于探寻文化和技术传播的路径有积极意义。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小峰教授主持。贺西林教授就大会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总结,黄小峰教授和李军教授分别致闭幕词,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成果和积极意义,并对未来更广阔的学术前景寄以期许。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发言内容广博,涉及考古新发现、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理论方法、思想观念、制度礼仪、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既有中古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不乏各学科知名学者的真知灼见。另外,研讨会展示了多元的研究视角及方法,促进了各学科在材料、方法、观念上的融通,是一次跨越时空、打破学科界限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还注重反思学术壁垒,在发言与对谈中融入对艺术史、考古学、历史学学科发展的思考,这对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开

拓新的学术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线上商城
会员家.png 书天堂.png 天猫旗舰店.png
会员家 书天堂 天猫旗舰店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png   微博二维码.png
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微信号:bbtplus2018(工作时间)
电话:0773-2282512(工作时间)

我要投稿

批发采购

加入我们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