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纪实散文集,以作者定居摩洛哥的梅如卡后,前往撒哈拉地区致力推动沙漠绿化、沙漠生态旅游的行动为素材,从另一角度描绘鲜活的沙漠生活景观,展示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书中或描写作者工作的历程和细节,表现创业热情和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或抒写独具生命活力和文化交流色彩的个人生活;或叙述当地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或描摹当地吃穿住行、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与当下。
作者在广袤的撒哈拉中种树、护树、凿井、开生态旅店,真实呈现了撒哈拉的现代生态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奋斗史,渗透了对生态问题、文化多样性、旅游业等独特而精当的思考和见解,展现了作者以撒哈拉沙漠为实践生态理想的热土和第二故乡的情怀,以及关切和保护地球环境的坚定意志。
蔡适任,法国社科院(EHESS)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博士,第四届(2014)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报道文学首奖获得者。著有《管他的博士学位,跳舞吧》《偏不叫她肚皮舞》《鹰儿要回家》《人在撒哈拉》《娑婆撒哈拉》等。
旅居摩洛哥,开办民宿“天堂岛屿”,勠力推动撒哈拉深度导览、生态旅游与沙漠种树等行动,以回应气候变迁下的我们的时代。
缘起
烈日下
种下一棵树
从土里长出来的“天堂岛屿”
观光商机VS.生态危机
我们不过是领路人
让商品成为一场文化交流
及时雨: P国际旅行社
大疫来袭
后语
推荐序
一位风土创业者的沙漠行动
文 / 洪震宇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在沙漠追寻自我、记录文化探索与生活感受的人类学田野笔记,没想到竟是一“本风土创业者”的沙漠实践,尝试在异地创造文化、商业与社会三赢的经营模式。
对于在台湾实践十多年“风土经济”的我来说,看到书上提到对我的《风土经济学》《风土餐桌小旅行》的认同与异地实践,非常意外与感动。书上遇到的种种难题、挫折与找寻突破方法的过程,如果地点不是撒哈拉沙漠,还以为是台湾某个偏乡角落的故事。
对照之下,这不也是我多年的实践历程。我们都穿梭于当地人、外地人、文化、社会与商业经营的角度,尝试挖掘地方风土特色,转换成可与外界沟通、改变现状的经营模式。
点点滴滴的心情,都是不易诉说的孤独寂寞。
记得多年前开始在偏乡推动整合地方资源、串联不同人的故事,找出风土文化特色,推出深度探索地方的“小旅行”,常遇到许多旅人、外地人,甚至当地人的关心与质疑。大家都问,一团只有十来位旅客,能带来多少产值?这么小众,如何吸引大众?
我不是预测专家,只能回答透过深度交流,先创造感动的价值,而非产值。就像经营一个品牌,如果一开始想的是赚钱、产值、规模与连锁,那大概不会有人愿意到台湾各地做这些事情了,应该去挑一个观光客云集、更好操作的地方。
这种“假设、推估”产值、参与人次的思维逻辑,多半都是坐在办公室搜集资料、用想象写政策计划的人做的事,从上而下地放烟火。然而模仿、抄袭、削价竞争,已经证明是毒药与烟火,转瞬即逝,而且带来许多后遗症。就像疫情下,台湾老街、夜市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各地彩绘、天梯只吸引走马观花的人,打卡完却一去不返。即使是挤满人潮的小岛,也会带来垃圾、噪声与破坏的问题。
即使行路难,仍有逆势创业的契机。只有抱持改变现状的强烈动机,愿意探索现状,找寻突破难关的方法,做出各种创业实验精神的人,才可能在沙漠中长出一棵树,即使枯萎了,甚至没有蔓延成一片森林的希望,仍会继续前行。
就像适任的“天堂岛屿”民宿、建立独特定位的深度导览行程,都是从沙漠中种下一棵树的浪漫想象开始的。
身为一位女性,在撒哈拉沙漠创业,遭遇的困难挑战,是身在岛屿台湾的我们很难想象的。一是广袤无垠的沙漠,有什么可以让人探索流连的特色?二是阿拉伯民族对女性的贬 抑 忽视,使这位异国女性的处境更艰难。三是当地富贵权势与穷困弱势的落差,弱者往往难以抗衡。四是商业营运的挑战,欧洲人来此都是进行奢华的观光,在地业者只能取悦满足,却容易失去自我特色,更无法赚到该有的利润与尊严。
种种挑战,适任要如何沟通、克服?故事令人动容精彩之处,就来自她的折冲协调与坚持强悍。该妥协之处,她只能隐忍,找寻转进之道;该坚持的地方,她不惜与家族决裂,与财团对抗,只为了人道价值、土地永续。
其中最值得读者学习之处,在于她运用人类学精神与方法,以“他者”角度来探寻沙漠文化的奥秘,以及转换成创新内容,引领旅客深度认识沙漠之美。
比方她认为“景点”并不是非得澎湃壮阔、可歌可泣的史迹,若能做好扎实的田野调查,带着理解与真诚诉说,让旅人感受当地人如何在天地间活着的美丽故事,“风景”在旅者眼前就能鲜活起来。
为此她与丈夫贝桑四处探寻,找出自己经营民宿与导览的独特定位。例如沙漠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适任就让“石头”成为吸引观光客的“号召”。她将化石产地加入导览之中,解释眼前散落荒野的化石如何生成、在地质学上的意义,让客人更深刻地感知荒漠风土的古老神奇。
此外,她努力让在地生活与生硬历史产生温度。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地人习于固定的生活模式,或是不知道整个地方的大历史,无法跳脱出来转换角度,以外地人理解的方式来沟通。适任努力找资料、阅读、采访各处耆老,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凑在地文史,再放入导览里,并与前后景点呼应,串成一个有历史脉络的在地故事。
她在书上写着:“像山一样思考,像沙漠一样思考,才能发现围绕在四周的奥秘,也才真的能以另种方式,像个‘真正的人’一样地思考。”
在成为真正的人之前,得先化为风土的一部分。不论是身处沙漠、岛屿、高山,还是溪流,只有学习以人类学的视野,先让自己化为风、变为土,以地方角度来思考与感受,才能找寻改变的力量,实践我们的理想。
最后都能像适任一样,先做有故事的人,才能让家乡成为有故事的地方。
无
人类学的第一堂课,都在说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能直立,腾出的手用来做事(创造文化)。在法国拿到人类学博士学位的蔡适任,则用自己的双手,证明不踏入学术圈的人类,既可以留在台湾教舞,也可以扎根北非沙漠孕植绿地。
我见识过适任手上行云流水的好笔,沙漠人文她写得生动说得自然。但在这本书中,她讲的不是他人的生命,说的是自己——她这么多年在沙漠,做了什么,又是如何去做,什么时候她运用了知识,什么时刻她是万般尝试。她不是要告诉读者成功的故事,是要诉说沙漠的现实,大地的能量,与她所面对的生灵。
我无法代替适任诠释她的书写,更不愿只将她的实践简化成应用人类学。我只能说,这是适任独一无二的生命经验,而她腾出的手,支撑着自己的理念,以及与沙漠的因缘,书写,则是为了让我们看见,远在世界边陲的这一切。
——阿泼/《转角国际》专栏作者
什么样的力量引领一位亚热带岛屿土生土长的女子前往北非沙漠,还将它视为另一个故乡,为它努力着?我禁不住想,如果不是对土地有无限的爱,那或许就是前世业力的牵引了?
读着适任的文字,时而如同跟随着人类学学者的脚步探访遥远国度的真实生活样貌,时而感受字里行间无不是人生哲学与生命中不曾间断的选择题,也不时引领我们在篇章之间响应自己内心对生命曾有的疑虑与渴求。
在这全球社会、气候变化都极为快速的时代,无论身处何处:雨林、沙漠……只要需要我们的地方,都可以是家,而唯有与大自然重新联结,才能在我们所选的“家”生根,也才能找到自己在地球上有意义的位置。我认为适任已经在这样一条道路上。
——江慧仪/“大地旅人”朴门永续设计创办人
二○一九年暑假,我担任伦敦艺术大学互动设计系主任,带领硕士班学生前往撒哈拉沙漠进行为期一周的户外教学。对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互动设计是一个极新的专业领域,他们着迷于未来科技能力,胜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沙漠研习计划是一次专业教学上的创举,而在我们短暂的居留中,蔡适任博士与夫婿贝桑带我们进入沙漠世界,探访那里的人、事、物。学生们回到伦敦后,分享着沙漠行中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深刻思索我们所处的环境风险及我们与自然的关联。
沙漠是一则说不完的故事,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还无法造访沙漠的人阅读。
—— Prof. Nicolas Marechal(尼古拉斯?马雷夏尔教授)/
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互动设计系前主任
书写沙漠,需要内心强大的人。内心越是强大的人,不会冷漠无感,而是越来越温柔。蔡适任的新书娓娓道来,不徐不疾,她的沙漠没有风花雪月的爱情,有的是对人文、生活、社会、环境更深刻的情感,像是学习着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正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言:“沙漠是身体内在寂静的自然延伸。”某些看似“柔弱”的书籍,其实是铁打的硬汉,这本就是。
—周伸芳/(台湾)实践大学文化创意学院助理教授
1.“献给撒哈拉,让我得以慢慢拼凑起自己的名字。”
种树、护树、凿井、开旅店,日常人生的背后是关于人与环境,当下与未来,生存与损耗,欲望与绝望的极致思考。
2. 本书忠实道尽现今撒哈拉的真实困境,从脆弱的自然生态饱受过多的观光客与垃圾摧残,到观光业如何大幅影响传统游牧文化。蔡适任透过早已内化的人类学之眼率直并陈在地视角与外来观点,从多重角度剖析沙漠现况,本书充满了她常年蹲点沙漠深处的宝贵记录与深刻反思,是一本放眼全世界都少见的重磅级撒哈拉当代见闻录。
3. 把最坚韧的爱献给沙漠!
金鼎奖作家洪震宇撰文推荐
用在地视眼探究和实践,用温情文字叙述和描摹,挑破沙漠风情背后的残酷现实。
缘起
若说撒哈拉是三毛“前世的乡愁”,它则是我渴望在今生实践梦想的“应许之地”。
我天生有个不安分的灵魂,极度渴望自由,人生大半辈子,无尽漂泊,脚不着地,如同一朵飘浮天空的云。直到一脚踏进撒哈拉,竟有了归乡感,只觉自己与这片大地有所联结,即便云儿四处来去,仍在地球天空里,那片寂静无声的广袤无垠让我真实感受到盖亚的爱与温柔,而我愿化作雨滴降落,让井水满盈,孕育生命,滋润棕榈树,我的弟兄们。
二○一○年,教舞的挫折让我决心暂离台湾,加入浩然基金会国际志愿者计划,前往摩洛哥人权组织工作,因而接触“另类全球化”(altermondialisation)运动,也因而走入撒哈拉,见着沙漠的美好如何被气候变迁与观光业荼毒,很是忧心。我同时是个热情的理想分子,拥有过度旺盛的批判神经,却也务实地问自己能否为我深深眷恋的土地做些什么。
法国诗人Paul éluard(艾吕雅,1895— 1952)曾说:“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但就在这个世界当中。”这句话成了另类全球化的口号。
我告诉自己,光是忧心或批评无法改变既定事实,那么就回撒哈拉,在撒哈拉、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里,试着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有着“另种可能”的道路。舞蹈是一场祈祷,时时刻刻于日常生活这圣殿里进行着——这是我放下舞蹈,走入沙漠前,舞蹈教会我的事。带着这份知晓,回到沙漠,我让自身生命随着诡谲多变的世间有为法即兴而舞,感受着心中那一个如如不动。
沙漠的富饶绝美不在于物种数量的丰沛,而是那份坚忍不拔且无处不在的生命力。即便干旱苦绝,生命依旧在,只是静待水来。涓涓雨滴让棕榈树得到滋润,得以庇荫万物,让万物热闹一整座沙漠的静谧。而生命得以在沙漠延续的奥秘,正在于系统的循环生生不息。
我试着成为沙漠生命循环系统里的一棵树,推过多场计划,实践梦想的同时,也不得不自我调整甚至妥协以适应现实环境。甫回沙漠,好友M提醒我:“这辈子,不再需要成为孤单的
烈士,愤怒的知识分子,热血的理想家。只要真实地抱着温柔的心,创造分享感谢生命本质中的美好。也许你的计划会变动,然神圣计划会自然流动。”
灵魂深处对撒哈拉的祈求始终如一:“请将我变成一片沙漠,请让我的爱如同沙丘里的沙粒一样多,请让我如同天空里的云彩一般瑰丽自由。”
这条在撒哈拉的独特道路得以铺陈,仰赖诸等善因缘的汇聚。
来自浩然基金会的机缘,让当时遭逢困顿挫败的我,无意间走入摩洛哥,得以被撒哈拉丰沛的自然力疗愈,有了“重新做人”的力量,进而开启“另类全球化”的思索与实践。在摩洛哥人权组织服务期间,幸得上司慕禾的信任,给我最需要的自由,放手让我独自前往撒哈拉探索,引导我将气候变迁与另类全球化放入核心议题,为我后来在撒哈拉的梦想计划奠定独特的根基。
数年后,在集资平台识与不识者的赞助下,撒哈拉梦想计划得以起步,当一切都还只是蓝图时,人世间便有识与不识者给予最重要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深深感念在心。带着这份支持与信任启程,尔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挫折与诱惑,让我都能不忘初衷。
挚友Eva与Edith不时听我唠叨沙漠生活之苦,让我因被理解而得到安慰与继续走下去的气力。 Lindy 与Peter更是这场计划背后最坚定的战友,不以成败论断一场行动的价值,永远只给予最真诚的理解与最单纯的支持。
满是冲突的混浊尘世里,幸有M适时提点,让我在对抗着什么、实践着什么的时候,还能不忘于自身内在做工,守住那份初衷与真诚的心。
感谢我的家人,向来允许我以我如是的样子活着。感谢我的“业力伙伴”贝桑,或许我们不是彼此最适合的人,一份原初自发的情感却让我们共同走过整个冒险、探索与实践历程,或冲突,或纠葛,当一人转身离开,另一个人随即跟了上来,而离去那人终究折返。
这本书分享的与其说是“成功经验”,其实更是理想与现实的拉扯与无尽的冲突,是如何面对失败、响应失败,因为爱而能不放弃希望地寻找解方的过程,在无边无际无痕的沙丘上,步步踩出属于自己的灵魂归乡路。
烈日下
游牧民族格言有云:“沙漠无法被言说,只能去活过。”
一个骄傲的人,肯定将因沙漠而折损,我想。
沙漠的瑰丽富饶与无情残暴并具,所有游牧民族的一生,莫不时时刻刻蒙受沙漠的严酷考验,关于“生”。
沙漠冬季温差极大,夜里总得盖上数条毯子保暖,白天说不上冷,然风一吹,却也让人忍不住颤抖地拉紧披肩衣裳,这时若能走入阳光中,身子随即暖和起来。每年自初夏始,日一升,白灿灿的阳光遍洒大地,热气直逼人往帐篷、树荫、屋舍与洞穴躲,却依然可在所有缝隙角落里发现光与热气的存在,总得等到日落后,暑气渐散,人们这才纷纷走出帐篷,围坐沙地聊天,享受夜风带来的些许凉意。
不知不觉中,来自岛屿的我,竟也爱上沙漠与阳光,即便太阳不时晒得人发疼,即便每年总有人于酷夏丧命,只要阳光不在,心便忧伤。是阳光让大地有了色彩,黑夜只因光不在。
我好爱阳光在沙丘上幻化出各种色调,清晨时的淡粉,正午时的金黄,黄昏时的艳红,同样的沙丘,不同时段与天候,颜色与姿态不曾重复。若刚下过雨,雨滴在沙丘上刻下皱纹般的痕迹,金黄艳红色调瞬间化为深棕,让沙丘霎时苍老浑厚。
总有些天,太阳晒得人发昏,无论头巾衣物如何包裹遮蔽,仍无力阻止阳光如针般地刺痛全身,空气干燥酷热得让人即使饮尽水壶里最后一滴水,仍无法稍稍滋润正闹着旱灾的口舌身躯,骆驼羊只疲惫地趴在眼睛无法直视的阳光里,热气自天空蒙头洒下,石头晒得烫人,坚硬的地面缓缓吐出所有来自烈日的能量,热气蒸腾的沙漠一片死寂,不见任何生命迹象,但若倾耳聆听,仿佛在太阳烧灼大地与土地龟裂的细微声音里,夹带动物躲在暗处的喘息。
阳光射出的一道道光束刺入每个毛孔,穿透身躯,连带吸干身上所有水分,让人像颗挂在树上的劣质椰枣,枯得起皱,皱得外皮都掉了一层,果肉干扁扁地与果核分离,焦薄无味,就连平日见椰枣就欢喜的骆驼都不屑张嘴。原本鲜嫩的绿草早焦黑了,骆驼羊只又饿又累又渴地动弹不得,体质娇弱些的,往往一趴下便再也起不来。这时还活在沙漠深处的游牧民族总得牵着驴子,忍受烈日烧灼,前往远方的井汲水,除了盥洗饮用,更是为让骆驼羊只有水喝,降低牲口损失。
好几次,烈日灼身,让人以为自己将被晒成一具干尸,轻轻一碰,便散成一地黑色碎石。
有一回,再无法忍受沙漠热气与烈日的我,单纯当作尝试一个好玩的游戏,试着在高温干燥拥抱全身时,任由热气进入自己,成为整体存在的一部分,闭上眼睛,让热流缓缓进入心坎
里,流向胳臂、手肘、手腕与手掌,挥挥双手,想象这是太阳的光芒。再度深呼吸,让热流走入腰、腹与臀,摆摆身子,想象这是太阳的中心。接着缓缓吐气,让热流往大腿、膝盖、小腿、脚踝与脚掌延展,双脚踏踩踢,想象这是太阳的灿烂。刚开始只觉得吸气吐气间,满口热气与沙尘,让人几乎无法呼吸。不一会儿,我慢慢抓到要领,隐微而真实地感受到热气如丝一般地进入皮肤里,细细缓缓流贯全身,让身子干枯得和劣质椰枣一样,却同时让人化作太阳与万物的一部分。
不知不觉中,我流了 一身汗,热风一吹,身子瞬间凉了下来,眼前景物忽而清朗,就在这样的一刻,阳光、热气、汗水与风突然有了不同意义,那是来自神的创造。热风持续席卷沙漠,愈吹愈烈,在分不清究竟是热气逼人抑或身上汗水迎风的清凉更为滋润的恍惚间,竟觉自己与风、与沙、与太阳及热气真真实实毫无二致。
这样的感悟若非经过游牧民族提点并在撒哈拉持续练习,还真无法成为来自岛屿的我的真实生命领悟。
若说艳阳曝晒日日宣告着沙漠的广袤残酷,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便是瞬间逼使游牧子民不得不在大自然面前谦卑低头臣服。
每年春夏是沙尘暴好发季节,有时上午天还正清朗呢,就几朵白云儿飘浮在蓝蓝的天,不一会儿,风势渐强,灰白厚云从远远的地平线迅速席卷过来,强风夹带沙粒碎石,拍打得棕榈树发出清脆声响,须臾间,黄沙弥漫天际,能见度极低,狂风卷起沙粒,让人无法呼吸,睁不开眼,泪水直滴。若这场沙尘暴恰巧带雨,气温便会骤降,而那雨打在身上脸上,力道宛如坚硬碎石,打得人又冷又疼!有经验的牧羊人一见远处蓝天开始转灰变白且风势骤增,便知沙尘暴即将来袭,急忙赶回羊群,人躲入帐篷。沙尘暴一旦卷起,有时不过数小时便止,有时可得疯狂吹上好几个昼夜。
而沙丘不断移动,甚至累积扩大,真可谓一大无解难题。广袤巨大沙丘景观壮阔瑰丽,是珍贵独特观光资源,却也侵蚀可耕种土地,严重时甚至掩埋住宅,危害居民生存。在沙漠,风力吹移、堆积、固结物质,持续作用下,沙粒堆积成丘,形成特殊地貌,即为沙丘,形状或如小山丘,或垄状堆积,高度从不到一米到数十米皆有,特殊情况下,甚至可达百米,形成巨大沙丘,常见于荒漠与半荒漠地带,亦可见于海边、湖滨乃至河岸等。
多数沙丘因风吹袭而不停移动,依照流动速度,可约略分为固定、半固定与流动沙丘,有植物生长的沙丘较不易移动,裸露的沙丘往往因风吹袭而流动,掩埋耕地、屋舍与道路。干旱来袭,植物枯死,沙尘暴发生频率大增,土地沙漠化加剧沙丘对人类居住地的侵袭,也是这些年沙漠居民面对的难题之一。
沙尘暴不断朝部落所在地袭来,加剧沙丘移动速度,此乃人力无法改变的大自然现象,近年则因全球气候变暖与干旱,沙漠持续扩大,土地越来越干燥,含沙量遽增,沙漠卷起的风也越来越强烈,沙尘暴出现的频率激增,益发威胁部落存在。
眼见沙丘侵袭日剧,为保住绿洲与人类住所,近几年在国际组织协助下,摩洛哥政府在撒哈拉进行防沙堤建造工程,然而时机似乎已失,风沙早已成功夺走庞大的可耕地,而一块土地一旦为沙丘侵占,便难以恢复原貌。
修建防沙堤是目前所知最能有效防阻风沙掩埋农作物、道路与屋舍的方式。防沙堤由干枯棕榈树编织而成,筑起一道道墙。一座防沙堤面积不小,且只能以人工方式打造。迈哈米德(M’ Hamid)急需建筑防沙堤保护的区块就极为广袤,碍于资金人力,只能重点式地建盖在部落周围与道路一带,无奈风沙在沙漠永不止息。
防沙堤需不断定期维修,否则很快就会失去功用,然而碍于维修资金不足,防沙堤寿命大大缩短,应有效益减低。只需稍稍在迈哈米德防沙堤区域行走便会发现,防沙堤几乎已为沙堆掩埋,唯有邻近主要干道者维护状况较佳,以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