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人民日报》发表的100篇文章(不含附录《求是》杂志发表的12篇)的集结。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涉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和品格等,展现的是中国蓬勃生机的崭新形象,以及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仰,体现的是中国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
徐文秀,江西上饶人。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县、市、省和中央四级机关工作,现在中央机关履职。著作有《党员心理学》《人生边角料》《人生正负手》《人生卷首语》《方步谭》《方步行》《方步云》《从政守则》和《青春用来干什么》等13部,发表论文、论著近500万字。署名“文秀”发表的《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习近平的领导风格及特点》等文章反响强烈、广为传播;《做人做事做官“四十忌”与“四十悟”》《年轻干部“八缺八不缺”》等文章深受好评、广为流传。许多文章被选为中考题和公务员“申论”考题,2篇文章被收入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辅导教材。
目 录
还债“填窟窿”也是政绩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1年11月15日)………20
正确看待和使用“不粘人”干部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1年10月14日)………24
讲原则不讲面子
(《人民日报》2021年9月23日)………27
奥运风采凝聚奋进力量
(《人民日报》2021年8月18日)………30
“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
(《人民日报》2021年6月18日) ………33
“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
(《人民日报》2021年3月25日) ………37
“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 ………40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人民日报》2021年1月6日)………43
保持“历史耐心”
(《人民日报》2020年12月8日) ………46
组织优势是制胜法宝
(《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49
奋斗,成功者的“通行证”
(《人民日报》2020年7月16日) ………53
心系“国之大者”
(《人民日报》2020年6月30日)………56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 ………60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人民日报》2020年3月18日)………63
经受住大考
(《人民日报》2020年3月18日) ………66
别把“结果”当“效果”
(《人民日报》2020年1月15日) ………69
“淘报”之乐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8日)………72
劳动者最美 奋斗者最幸福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0日) ………75
与“新生事物”一起成长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6日) ………79
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
(《人民日报》2019年7月11日)………82
懂得看“桅杆”
(《人民日报》2019年4月4日)………85
多些“无声的联系”
(《人民日报》2019年2月12日) ………89
得有一股“拧拉”劲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1日)………93
走好从政第一步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3日)………97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 ………100
不妨选择一下“复焙”
(《人民日报》2018年8月22日)………104
当干部要习惯“不舒服”
(《人民日报》2018年8月6日) ………107
做一股“清流”
(《人民日报》2018年7月16日)………110
做新时代的改革者
(《人民日报》2018年6月22日) ………114
“好缺点”是种假把戏
(《人民日报》2018年6月5日)………118
多些“烟火气”
(《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121
学会“看全局”
(《人民日报》2018年4月9日) ………124
落实贵在“头雁效应”
(《人民日报》2018年2月28日)………128
聪明莫过“不聪明”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4日)………132
多问一问“炮弹”往哪发了
(《人民日报》2018年1月5日) ………136
话说国运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7日) ………139
…………
…………
自序:
有一种幸福,叫以文为生
对于自己而言,在《人民日报》发表 99篇时政评论是历史性和标志性的,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堪称自己写作生涯的“天花板”。因此,当快满 100篇时,我萌生了把这百篇文章汇编成集子,以作纪念的想法,于是有了这本有点年代感和厚重感的书。
回望这百篇文章,时间跨度 32年。首篇文章发表于1991年,当年自己才 28岁。回想当时,一个在基层“爬格子”的年轻人,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不亚于考上一个好大学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就像中大奖一样,禁不住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起来,我都不敢相信自己,
生怕是个梦。当散发着墨香的铅字报纸呈现于眼前时,我才确信这是真的。从那以后,我像是打了强心剂,时不时地给《人民日报》写稿、投稿,可基本上都是或碰一鼻子灰,或石沉大海,我开始怀疑自己,变得心灰意冷起来,觉得发第一篇文章只是个偶然,运气好而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情练达皆文章。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经历、阅历的积累,我对世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这时候,总觉得有话要说、有想法想表达,于是又开始给《人民日报》写稿,这也就转眼到了 1995年。
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好文章更重要的不是写的问题,写只是技术层面的活,真正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和有话要说,而且还得把要说的话和要讲的事琢磨透了,一旦琢磨透了,也就呼之而出、顺理成“章”了。所以,有人一语道破天机:“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了毛病,在捣鼓字儿上花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功夫太少。”所以,我把功夫下在了“研究事儿”上,花在“为了解决问题”上。 《“凭实绩”不等于“凭数字”》 《领导干部要读什么书?》等文章,就是这么出来的。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豁然开朗,写文章也就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经过几年的沉淀和沉寂,从 2008年开始,我又开始在《人民日报》时不时地露个脸,混个脸熟,每年发四到五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在四版“人民论坛”栏目。“人民论坛”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大品牌,也是《人民日报》的一张名片和金字招牌,能与其结缘并频频露脸,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真正在《人民日报》“井喷式”发表文章是从 2015年开始的,那一年发了 11篇,次年发了 12篇,做到了每月一稿。就这样,不知不觉这十年竟然发了七八十篇,可以说是越写越起劲,越写越有味道。文字是有温度的,文字也是有记忆的。每每翻看这十年的七八十篇文章,及至再往前上溯到更早前的文章,那时那候、那情那景、那人那事不由得浮于眼前,闪烁于脑际,经常会一下子把沉睡的记忆和往事唤醒,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乃人生三不朽。字中我实现并升华了人生价值,也寻找并品味到了人生的真谛。我已然把写文章、爬格子作为自己的生命之源、生存之道和生活之味,这也就是我以文为生的“三生” 之意涵。
大凡写文章的人,都有在《人民日报》上发文章的梦,它毕竟是顶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文章是一种能力水平的认可,更是一种价值作用的体现。我的梦一不小心做大了,我乐在其中、沉湎其中,幸福感、成就感也由此而生。
徐文秀的文风自成一体,视觉精锐,文笔稳重,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思辨性和启迪性。
奋斗,成功者的“通行证”
(《人民日报》2020年7月16日)
“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鼓励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斗正是青春的主旋律。
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的样子就是奋斗的样子。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良训,到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的努力,都反复揭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才是成功的秘诀所在。世上有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没有轻轻松松的捷径?茅以升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天上不会掉馅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奋斗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离开了奋斗,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奋斗精神是成功者永不过期的通行证。巴金说过:“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奋斗精神就是吃苦受累、敢闯敢试的精神;就是胜不骄败不馁、愈挫愈奋的精神;就是无惧无畏、一往向前的精神;就是踏实勤勉、一步一印的精神。奋斗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网络上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比起成功学,我们更该学习“失败学”。“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从挫折中走出来、在失败中站起来,不忘失败、不怕失败,便是生活的强者,便是奋斗精神的意义。
奋斗不是喊口号,而应见诸具体行动,提高奋斗本领对奋斗本身而言至关重要。同样是努力奋斗,有的取得了成就、获得了成功,而有的却无功而返,这说明奋斗并非一味地蛮干。苦熬不如苦干,蛮干不如巧干。奋斗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尊重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奋斗,但不是所有的奋斗都能成功,只有不断提高奋斗的能力和水平,苦干、实干加巧干,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回答好“为什么要奋斗”,还得解决好“为谁而奋斗”的问题。为高尚事业而奋斗不已,是人世间最崇高的风范。有人说得好:“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这样的志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为远大的而不只是眼前的目标而奋斗,为他人幸福而不只是个人一时的名利去奋斗,成功的意义将更加辽阔。
奋斗的国家正青春,奋斗的生命最美丽。始终不渝的奋斗意识,让奋斗者充满力量、充满快乐,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让我们一起英勇奋斗,排除万难,争取成功。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