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核心话题为艺术疗愈。艺术疗愈作为一个跨学科发展的学术方向和心理治疗实践方法,已越来越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推广。书稿将传播学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结合用以探究“艺术疗愈”这一当下热门媒介现象,涉及艺术疗愈与教育方法、艺术疗愈的跨学科融合、艺术疗愈的多媒介实践等。书稿关注的其他话题还包括艺术批评、图像与视觉文化、新媒介学理研究、新媒介实证研究等,内容丰富,论说精彩。
《媒介批评》是针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现已入选CSSCI(2021—2022)收录集刊。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学术著作有《叙事的智慧》等。
柳珊,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媒介文化,出版专著《在历史缝隙中挣扎》《当代新闻评论》等。
核心话题:艺术疗愈探索
国内外艺术疗愈研究热点与动态
多感官媒介:艺术疗愈中的具身交互
图像叙事媒介下艺术疗愈情感认知转化的内在机制
基于VR媒介技术的疗愈型空间叙事探究
艺术疗愈在综合性大学中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新媒介学理
生成屏幕:视觉媒介终端的未来考古学
Aura新释:从本雅明到朱利安
达达主义“反艺术”实践的媒介学分析
女性向游戏玩家浪漫信念养成记——叙事沉浸感的中介作用
媒介视角下的电子游戏表达策略研究——以《最后生还者2》中的创伤性记忆书写为例
身体与经验:重思传播中的“情感”问题
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中的情感逻辑转向
影像批评
电影何以神话?——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下的《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
从荡妇到贞女:论电视剧《梦华录》对元杂剧《救风尘》的改编
流动的“边缘之城”:“迷雾剧场”的重庆影像
“众览”:中国早期电影放映间的表演行为及其视觉构成
论鲁迅的电影观
一种描述
“文艺是图像之象征”——牟宗三“文艺媒介论”简析
从晚清汉英字典看中国文化关键词传播
重塑历史认知:走出新闻传播史的教学误区
传播的“物性”:从彼得斯的信息观看传播学的想象力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红色文化价值传播——媒体融合背景下口语传播人际性探析
图像与视觉文化
历史语义学与跨文化图像:域外“黄祸”漫画的缘起(1895—1905)
被凝视的“景观”与被构建的“他者”——论老舍小说连环画改编中沦落女性的图像再现
数字人文影响下数字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
革命与生活:王琦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木刻创作
学前儿童的新媒介生活:短视频的异化渗透
学术动态
2022海上纪录片论坛:“纪录片、当代艺术与创造的摄影机”会议综述
韩炳哲诊断现代社会是 一 个倦怠社会 , 陷在这个社会中的自我因为无节 制地追求效能的提升 , 内心充满了孤独 、疲惫与挫败感 , 这使得精力枯竭 、抑郁 症等成为 21世纪的 “流行病 ”. 在此背景下 , 近年来 , “艺术疗愈 ”这 一 理念悄 然浮出水面 , 它背后承载的是依靠艺术来帮助我们度过心理危机的美好愿景 . 10 月 28 日至 29 日 , “以艺为媒 , 以美为介 ”艺术疗愈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 学举行 ,来自中国 、奥地利 、美国等国家的近 20 位不同学科专家围绕 “艺术疗 愈与教育方法”“艺术疗愈的跨学科融合”“艺术疗愈的多媒介实践 ”和 “后疫情 时代下的艺术疗愈 ”四大方向 , 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探讨 , 我们从中选择了 5 篇 文章作为本辑的核心话题 . 崔巍 、王建民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 , 在? 国内外艺 术疗愈研究热点与动态? 一 文中勾勒出了该领域的知识图谱 , 指出艺术疗愈的 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 , 国内的艺术疗愈研究应该更关注本土化的 实践 ; 刘毅 、谢尘沐的? 多感官媒介 : 艺术疗愈中的具身交互?强调艺术疗愈是 借助非语言的媒介帮助人们调节身心的有效手段 . 在治疗过程中 , 患者并非 单向接受 , 而是通过以视觉为主的身体多感官进行双向参与 . 当设计师突破 时间 、空间 、虚拟/现实的维度进行创作时 , 人物共生 、万物互联的后人类时代 即将到来; 王远 、张 俊 婷(? 图 像 叙 事 媒 介 下 艺 术 疗 愈 情 感 认 知 转 化 的 内 在 机 制?) 则针对城市青年的情绪情感问题 , 从视觉心象的角度聚焦于图像叙事媒
介的艺术疗愈 ,分析图像叙事媒介下艺术疗愈情感觉察 、转化 、优化的内在机 制 ,进而实现情 感 转 化 对 疗 愈 城 市 青 年 心 理 的 正 向 支 持 作 用 ; 由 芳 、贺 涵 甫 (《基于 VR媒介技术的疗愈型空间叙事探究》) 从叙事的空间维度和虚拟空间 叙事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入手 , 探讨了将 VR空间叙事与疗愈理论相融合的 可行性 ;周彬 、许嘉城(《艺术疗愈在综合性大学中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通过大 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指出艺术疗愈与传统心理咨询方式相比 , 更容易被学生 接受与理解 , 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 , 由此力图开拓出 一 条以多 样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为核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 不得不说 , 目前 “艺术疗愈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 ,都是 一 个崭新的领域 , 当下的研究都只能是 尝试性 、探索性的 ,其中的浅显粗略不言而喻 , 但值得珍视的是 , 它企图为现代 社会 、现代人开辟出 一 条拯救性新道路的那种严肃 、认真的急切态度 。
本辑另 一 个隐而未宣的话题是 “传播的物质性 ”, 之所以说它隐而未宣 , 一 是因为我们并没有 单 独 设 立 出 这 个 栏 目 , 而 是 让 相 关 文 章 散 落 在 “新 媒 介 学 理 ”“影像批评”“一 种描述 ”等栏目之中 ; 二是因为这个话题本身非常宽泛 , 它 既是理论也是现实经验 , 同时涉及媒介 、图像 、身体等多个领域 , 可以说 , 它在 一 定程度上涵盖了本刊的所有栏目 , 近期也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重视 。 张 磊 、孙晗《生成屏幕 :视觉媒介终端的未来考古学》一 文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屏 风媒介出发 ,指出它体现了空间隔断和象征再现的合 二 为 一 ; 而作为光学设备 的当代屏幕则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隐没 , 成为人抵达所存在世界的中介物 , 它 的生成即是这 一 世界的生成; 王皓然《传播的 “物性 ”: 从彼得斯的信息观看传 播学的想象力》从 “信息 ”概念入手 ,指出不仅彼得斯媒介哲学思想中的信息传 播活动同时存在于意识世界和物质世界当中 , 而且这两个世界本身也是统 一 并具有相互转化关系的 ,进而揭示这 一 思想意味着传播学知识结构的更新 , 它 有可能成为我们重新思考传播学的学术想象力的起点 。 徐木 、张弛《身体与经 验 : 重思传播中的 “情感 ”问题》一 文立足于身体的物质性 , 为理解传播媒介概 念扩展出了身体感触的 一 面 , 同时着眼于身体经验与日常情感经验的情感驱 动力 , 为人类沟通与媒介传播提供了 一 个原始基点与发展方向 。
最后 ,编者个人还偏爱两篇讨论热门影视剧的文章 。 一 篇是周宏亮的《从 荡妇到贞女 :论电视剧〈梦华录〉对元杂剧〈救风尘〉的改编》, 另 一 篇是蔡竺言 、
朱丽丽的? 流动的 “边缘之城 ”: “迷雾剧场 ”的重庆影像? . 前者从女性主义的 视角和历史文献考证法的研究路径 , 解释了关汉卿为何以妓女为主角 , ? 梦华 录?为何将故事背景挪移到宋代并更改赵盼儿的身份 , 由宋入元 , 我国底层女 性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几个既带理论性 , 又颇具知识性 、趣味性和全球 性的前沿问题 ,这其实也是本刊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办刊宗旨 ; 而后者则力图回 答近年来以 “迷雾剧场 ”为代表的国产犯罪悬疑剧为何偏爱将重庆作为栖息之 所 , 以及应当如何理解 “边缘之城 ”影像从东部大都市向西部重庆的跨时代 、跨 地域流动等问题 ,其中理论与经验带来的碰撞同样令人深思 .
写作本文之际 , 正是“ChatGPT”引发的议论如日中天之时 , 人工智能发展 到这 一 步 , 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恐惧担忧 , 而不是欢呼雀跃了 . 回到本辑话题 , 无论是艺术疗愈 ,还是传播的物质性 ,或者是? 梦华录?中的女性及 “迷雾剧场 ” 中的重庆影像 , 我们都可以看到在 一 个技术统摄的世界图景里 , 人们并不想沦 为技术的奴隶 , 并不愿意只是作为对象和客体活着 , 哪怕是自我规训的积极客 体 ; 我们还想生活 , 我们还想 拥 有 自 身 生 活 中 独 特 的 “aura”( 郑 娅 楠? Aura 新 释 :从本雅明到朱利安?) ,在 aura所蕴含的精神与物质 、灵与肉 、主体与客体 、 时间与空间不 再 截 然 二 分 的 非 对 象 化 观 念 中 , 发 展 出 一 个 永 恒 流 变 的 生 活 世界 .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意在从媒介学的角度对当前的大众文化和时尚进行批评、读解,考察媒介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媒介批评的方法。《媒介批评》已出版十四辑,其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大众媒体从业者提供针对当代媒介的评论性言论和交流最新学术资讯平台的办刊方针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在媒介批评与研究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本刊于2021年获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如上所述,既然空间、时间这样的范畴在原初的知觉体验与前对象化的世界中是不能清晰区分的,那就难怪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说aura是“一种空间与时间的奇妙编织”。针对本雅明“无论如何接近物体”都无法克服的“距离”,迪迪于贝尔曼也将本雅明的aura与梅洛庞蒂著名的“深度”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简言之,本雅明此处所言的“距离”并非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能被完全客观化、数学化、对象化测量的一个长度,它同样属于前对象的原初知觉世界,“远”与“近”在视觉与触觉、时间与空间里永远纠缠交织,相互依赖、难以分割。夏日午后眺望群山直至那一瞬融入景象,“这就意味着那处群山、那根树枝的灵光(aura)开始了呼吸”,在有些译本里,这句话中“呼吸”的主客体刚好颠倒:“这便是在呼吸这些山和这根树枝的光晕(aura)。这与《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中的“要感知我们所观看的某个对象的光晕(aura),也就意味着将回看我们的能力赋予这个对象”相似,突出了前对象化世界里主客体界限的泯灭,在那里,物我浑融,难分彼此。
话至此处,我们或许会不由得想起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山水风物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想起“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在形而上学所发展出来的西方科学观念下,我们说“山水之神(aura)”的时候,常常理所当然地视其为文学艺术上的修辞手法。可是,aura令我们反思,在前对象化的中国古代观念里,山水有灵恐怕是事实而非修辞。所以,行文的最后,不妨让我们与朱利安的“山水之神”一起回到本雅明远眺群山的经典情境,无论是东方隐士栖居山水之间的畅神还是西方人夏日午后的小憩与眺望,都放弃了形而上的本质定义,用具体情境的感知邀请我们去体验前对象化、非二元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天地万物与人互相开放,物质与精神、此处与彼处、过去与现在,乃至时间与空间都浑融交织,一切都在流变,却没有走向形而上的另一个世界,这就是aura。鉴于其先于一切命名与概念区分,也鉴于其变动不居,无法定义,我们姑且全文保留其外文原文aura,不作翻译,这或许也是老子所言的“强为之名”吧。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