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是体现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为“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及其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作者首先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厘清了读者阅读原著时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原著进行了细致而易懂的导读。书中还融合了当代学者对《哲学研究》的批判,为读者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清晰的行文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使本书成为首次接触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读者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现象学》《恐惧与颤栗》《笛卡尔式的沉思》《存在与时间》《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进行导读。丛书不仅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艰深的哲学著作所包含的论点、思想和持久意义,还总括了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思想,并整合了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旨在为国内哲学专业学生及哲学爱好者深入学习及理解原著,并展开该哲学领域研究提供优良读本。
作者:M.麦金(Marie McGinn),英籍爱尔兰人,英国约克大学讲师,分析哲学家,著有《感觉和确定:怀疑的分解》等。
译者:李国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言说与沉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学说》《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等。
第二版前言 i
维特根斯坦著作英文缩写 iv
导论 1
第一章风格与方法 13
导言 15
关于语法研究的观念 19
拒斥哲学理论 26
“……哲学难题应当完全消失” 38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5
第二章?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的批判 49
导言 51
“五个红苹果” 55
“砖!”“柱!”“板!”“梁!” 62
意义与用法 76
实指定义 87
一切都已明摆在眼前 100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103
第三章?规则和遵守规则 107
导言 109
克里普克论维特根斯坦及遵守规则 112
对克里普克的回应:赖特对麦克道尔 112
意义与用法之间的联系 131
意义与理解 140
规则与其应用的联系 156
逻辑“必须” 17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179
第四章?私人性和私人语言 185
导言 187
关于私人语言的观念 191
我们的日常感觉语言 198
私人语言论证 209
私人实指定义在我们日常感觉语言中的作用22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231
第五章??内在与外在 235
导言 237
疼痛与疼痛行为 243
关于私人对象的观念 255
心理学语言游戏的不确定性 268
疼痛既非某物亦非空无 274
标准 281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292
第六章?意向性:思考、想象、相信 295
导言 297
思考 302
思想和语言 307
想象 322
“‘我’不是一个名称” 328
相信:摩尔悖论 336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353
第七章?意向性:思考、期待、意图 355
导言 357
思想:思想与实在之间的协调 361
思想:将实在捕获入网 367
希望与期待 375
意图 390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07
第八章?看见与看见面相 409
导言 411
视觉房间 416
看见与看成 427
看见与描述你之所见 437
参考文献及进一步阅读材料 449
参考书目 451
索引 460
译后记 478
第二版序言
为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这本导读准备第二版,主要目的是对第一版没有涵盖的那些评论做出解说。所增加的关于意向性概念—思考、想象、相信、期待、意图—的两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将阐释扩展到涵盖《哲学研究》693(先前版本的第一部分)的评论。这样做的结果,并未形成对维特根斯坦的整个文本的一个评注—尤其是,探讨简单物和家族相似性观念的39—88 未包括进来—但它确实提供了关于其大部分评论的解说,涵盖了他所研究的绝大多数概念。除了扩大覆盖面以纳入意向性概念之外,我又增加了关于标准概念的一节(第五章),还扩充了关于遵守规则的讨论,以便收入对随着索尔·克里普克(Saul Kripke)的著作《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人语言》(Wittgenstein o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e )的出版而来的某些阐释性议题的一种解释(第三章)。
在做这些扩充时,我试图坚守第一版的研究进路。这一进路追踪维特根斯坦旨在澄清概念如何发挥作用的辩证过程的细节。我希望这一成果既更为清晰地呈现这项工作的深层统一性,又展现维特根斯坦旨在带来的、在理解语言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更一般的)我们运用心理学表达式的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尽管我所发展出的这种阐释强调对概念的语法研究的观念,并抵制这样的论断:维特根斯坦的目标是反驳哲学论点或证明必定为实情的东西,它依然致力于揭示出:他的评论的基本主题之一便是表明,以为心理学表达式作为关于发生在内在领域的事件和过程的描述而发挥作用的想法,乃是一个幻觉。我希望,将阐释扩展到涵盖意向性概念—包括《心理学哲学—一个片段》(先前版本的第二部分)第十节关于摩尔悖论的讨论以及那些关于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评论—会有助于呈现维特根斯坦哲学进路的持久意义。
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将我原来使用的《哲学研究》版本更新为由P.M.S. 哈克尔(P.M.S. Hacker )和J. 舒尔特(J. Schulte)修订的第四版。不仅这一版本显然注定会成为标准版本,而且经过他们修订的译文也消除了安斯康姆原译的某些晦涩难懂之处,从而让它更受青睐。
尽管本书是对1997 年发表的文本的改写,但没有哪一个段落甚或哪一句话的改动,不是为了增进我所做阐释的清晰性的。阐释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但消除了我现在看出的有些引人误解或不够准确的表达方式。当然,这一成果仍然只是解读该文本的一种路径,尽管它大大受益于其他阐释者的工作,但我相信,无论细节还是主旨方面都还有很多争议之点或舛误之处。我希望,尽我所能清晰呈现一种解读文本方式的这本新导读,至少可为读者提供一个起点,由此出发去致力于《哲学研究》文本及对它的其他阐释的研究,并最终发展出他们自己对这部著作的解读。
我要感谢很多人为第二版问世所提供的帮助:瑞秋·怀斯曼对第六章和第七章中的新材料的相关论题的探讨;大卫·斯特恩和xiii一位匿名审阅者对第一稿的评论;塔玛拉·多布勒对与维特根斯坦方法相关的一般论题的讨论;奥斯卡·库塞拉对维特根斯坦著作的很多方面的非常有帮助的讨论。我还要感谢提姆·克瑞最初的委托;托尼·布鲁斯对出版第二版的委托;贝丝·萨维基对该导读第一版文字的录入工作。最后,我要感谢马克·罗韦,他对初版和再版的多个稿本给予了十分有益的评论。
——选自(英)M.麦金著,李国山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这是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最好的导读之一:它没有过度简化,而是密切关注《哲学研究》的中心段落,并认真对待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写作方式。对于第一次阅读《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导读。
——书评人David Stern(选自期刊Mind)
如果你正在学习或阅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这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M.麦金的这本导读澄清了维特根斯坦作品中一些较为难懂的观点。对于一本很难单独阅读并读懂其大部分内容的书来说,M.麦金的书是一本很好的导读,它可以让你在与维特根斯坦一起做哲学的疯狂旅程中一路前行。
——读者T. Hyde(选自亚马逊官网)
我读过很多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初学者”导读,这本劳特利奇的导读绝对是最好的!它聚焦于《哲学研究》,内容涉及规则与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的风格、他对奥古斯丁的批判,以及关于私人语言的讨论。我向那些试图弄懂这位难以理解的哲学家的人们强烈推荐这本导读。
——读者E. Zuniga(选自亚马逊官网)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对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著作进行深入浅出的全面解释,中文版由国内著名专家翻译,译文可信,流畅可读。这是一套供研究者、学生和爱好者阅读思考的优秀读物。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敦华
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导读丛书选择了最为经典的哲学著作,其中每部著作都是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该原著具有精湛研究的哲学家撰写的,因此值得每一位想要深入理解哲学经典的读者阅读。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向东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哲学研究》亦被赞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哲学研究》虽然多采用对话形式,字面意思看似简单,但其中却暗含着十分深刻的哲学主题,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哲学问题,因此,它仍是一本较为艰深难懂的著作。围绕这部著作展开的研究也成为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主题之一,M.麦金的这本导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最主要的贡献表现为他应对并克服哲学难题的整条思考路径,而麦金“对文本的导读所要揭示的,正是维特根斯坦处理哲学难题的独特方式,而不只是从中可得到的那些教训”。M.麦金的导读作为解读《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其导读内容涵盖了语言游戏、私有语言等《哲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并在新版中加入了克里普克等哲学家对《哲学研究》的回应与分析,使得整部导读更为客观全面。与之前的一个版本相比较,这部新版导读添加了第一版未涉及的部分章节,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章节,并更换了底本,改变了行为方式,使其表达更加全面、顺畅。这部新版的《哲学研究》导读,也将成为当下最适合于初学者阅读的入门指南。
导论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 年4 月26 日出生于维也纳,1951年4 月29 日在剑桥去世。如今,他已被公认为20 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富于力量和原创性,这表明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哲学头脑,许多人乐意称其为天才。无论是在他的哲学工作的启发下产生的众多研究文献,还是他的学生及了解他的人所写的大量回忆录,都表明他的为人和思想格外具有魅力。所有这些回忆均证实他不仅具备卓越的理智洞察力和一贯的道德诚实,而且拥有一些了不起的实际技能,同时也是一位给人鼓舞的、忠实的、时常有些苛刻的朋友。相较之下,由他的哲学工作所引起的反响却并非整齐划一,无论是阐释还是评价,均呈现出巨大差异。
维特根斯坦生长于维也纳一个富有的实业家家庭,这个家庭拥有广泛的文化兴趣。他于1908 年首次来到英国,进入曼彻斯特技术学院,注册为工程学系研究生。在设计一款喷气式推进器的工作过程中,他对由这种设计引出的数学难题越来越感兴趣。1911 2 年,他前往耶拿拜访弗雷格,并在他的建议下,到剑桥跟随哲学家罗素学习数学哲学。到1912 年,罗素便十分确信维特根斯坦的天赋,鼓励他放弃航空动力学,投身于哲学研究。这一年,他向剑桥道德科学俱乐部提交了第一篇论文,论文的主题叫“什么是哲学”。而这表明:维特根斯坦从一开始便认识到,重要的是理解哲学难题的本性并思考处理它们的适当方法。对诊断与方法的关注,始终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的一大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维特根斯坦一直致力于逻辑学和数学基础的研究。他的工作大都在挪威完成。维特根斯坦到那里去工作,是为了躲避当时剑桥的学术讨论,因为他觉得这种讨论多半是自作聪明。这期间,他有了许多逻辑和语言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后来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1922 年1)的主要基础。这是他有生之年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他的第二部主要著作——《哲学研究》——于1953 年作为遗著出版。后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哲学研究》本身(先前版本的“第一部分”),由维特根斯坦于1937—1945 年为公开出版而创作完成;二是《心理学哲学——一个片段》(先前版本的“第二部分”),写于1947—1949 年间,而维特根斯坦并没有为出版它做任何准备。维特根斯坦的这两部著作均为独一无二的杰作。二者的反差一眼便能看出来:虽说两本书都以语言为中心话题,可早期著作是高度抽象化、精确化和教条化的,而后期著作则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带点散漫性的,其哲学目标闪烁不定、掩而不彰。它们显然是同一人的手笔,可此人对其哲学任务及如何完成这项任务的构想却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维特根斯坦在挪威的工作。他回到维也纳,加入奥地利军队。尽管亲历加拉蒂亚(Galatia )和意大利的战事,维特根斯坦却没有停止关于逻辑和语言的思考。1918 年,他在意大利被俘,背包里装着《逻辑哲学论》手稿。这场战争和这部哲学巨著的创作,让维特根斯坦心力交瘁。他觉得自己的哲学工作已然完成。他煞费苦心地将继承来的遗产全部分送出去,然后接受培训当一名小学老师。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经历了极度的孤独与焦虑。尽管他相信自己与哲学已有了了断,可他还是急于要把自己七年的心血之作公之于世。可是,由于《逻辑哲学论》行文方式怪异,再加上文字过于简略、晦涩,出版商生怕赔本而不愿出版它;即便是维特根斯坦最为赞赏的人士—弗雷格和罗素—也都感到理解它很困难。不过,罗素最终得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基根·保罗(后来的劳特利奇和基根·保罗)出版了这部著作,前提是罗素须为该书撰写一篇导言。
1920 年,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小学教师培训,并前往下奥地利州的一所小学任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26 年。他接受的是“奥地利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的教学方法训练。这些教学方法拒绝死记硬背,着眼于开发儿童的好奇心,鼓励独立思考,并容许孩子在实际的练习中自己有所发现。维特根斯坦满怀热心,又极富创造性地应用这些原则,并相当成功地发挥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才能。然而,由于维特根斯坦的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性情与学生家长们天差地远,这些奥地利农民对他的教育方法表现出极大的怀疑,而维特根斯坦也对他们产生了敌意,并感到自己的工作很失败。1926 年,他彻底放弃教学工作,回到维也纳。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园丁工作,后来担任一幢房屋的建筑师,这幢房屋是维特根斯坦的姐姐玛格丽特·斯托伯勒的,最初由保罗·恩格尔曼设计。
这段时期,维特根斯坦没有在哲学方面做新的工作。不过,他仍同哲学家们保持着联系,同他们讨论《逻辑哲学论》的观点。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齐(Frank Ramsey )仔细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于1923 和1924 年间,多次前往奥地利同维特根斯坦一起讨论它。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成员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ick )也研读了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并对之深表钦佩。1927 年,石里克说服维特根斯坦参加同他及魏斯曼(Friedrich Waismann)、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费格尔(Herbert Feigl)等其他学派成员的定期会面。相互的讨论并不完全成功,因为大家逐步意识到: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们错误地认为,《逻辑哲学论》提出的是类似于他们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学说。而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并不赞同他们对形而上学的态度、他们对科学的尊崇,或他们关于哲学和伦理学的观点,而他本人探讨哲学的方式—卡尔纳普认为,这种方式更接近于艺术创作,而非科学研究—意味着彼此的合作是有限的。最富于成果的讨论是关于逻辑学和数学基础的,而这些讨论既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再次全身心地回归哲学工作,也标志着他首次对《逻辑哲学论》的观点做了改变与发展。
1929 年,拉姆齐劝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同他一起展开关于数学基础的研究,而《逻辑哲学论》只不过概要地表达了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十六年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这样写道:
十六年前,我重新开始了哲学探讨。打那以后,我认识到我在第一本书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是弗兰克·拉姆齐—在他去世之前的两年中,我同他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对我的观点的批评,帮助我意识到了这些错误,而这种帮助到底有多大,是我自己难以估量的。
(PI,p.4)
维特根斯坦相信,这些错误不只出在他提出的逻辑和语言理论的细节方面,而且也出在他处理有关理解语言如何发挥作用的难题的整体进路上。尽管在其前期和后期工作之间无疑存在根本的连续性—尤其是这种信念:“哲学家们的命题和问题大都源自未能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TLP 4.003);“哲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TLP 4.111);“哲学并不产生‘哲学命题’”(TLP 4.112)—但维特根斯坦关于其哲学任务的构想以及他应对这项任务的方式,还是逐步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转变。他意识到,存在着由语言自身造成的一些思考语言的自然方式,它们是误识(misconceptions)和误解产生的根源。在其早期著作中,他深受一大堆误识的危害,而这些误识合在一起形成了将语言视作一套依严格规则进行操作的精确算法的先入之见,同时也形成了将思想视作“心灵的引人注目的动作”的一幅图像,亦即如此这般的一种表象。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费了些工夫去澄清他认准的一系列幻象,正是这些幻象构成了其早期工作的框架,而他此时相信,正是它们将他引向了某种形式的独断论,并阻止他实际地观察语言,以看出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重新投入哲学研究之后,维特根斯坦很快便认识到,一旦将其早期工作中所体现的那种理想化语言图像同我们实际使用表达式的实践相比照,这幅图像便无法维持下去了。他一步步地被迫承认,其早年的语言研究认为乃是语言表达之本质的那种严格的逻辑次序,只不过是他本人关于语言作为一种精确算法的先入之见。他过去以为支撑着我们对日常语句的使用的那种严格逻辑次序,现在却被视作并非属于语言自身,而属于他关于语言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他先前致力于考察语言,想看看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但最终却将他本人关于语言的理想化表象的那些属性归到了语言头上。
将其前期与后期哲学区分开来的那种深刻转变,乃是从关于语言作为精确算法的理想化表象,朝着我们于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实际而具体的实践的转向;这种将其关于语言如何发挥作用的探究转向使用中语言的具体现象的做法,正是其后期工作开启的标志。他不再试图通过聚焦于命题作为事态之图像这样一种纯抽象的构想以及符号间纯形式的区分,来弄清语言如何发挥作用,而是逐步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技艺,以便我们在语言于其他活动的背景之中发挥作用时就地(in situ)对它进行观察。他试图以此抵御那些当我们对语言进行反思便会自然生出的误识与误解,并以此得到关于语言在被用于说话者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时如何实际发挥作用的一种清晰观点。
维特根斯坦刚回剑桥时的身份是研究生。不过,在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提交的学位论文就是《逻辑哲学论》——他便被任命为大学讲师。他开了一系列讲演课程,并利用开课机会发展出构成其随后工作之基础的那些见解。诺尔曼·马尔康姆(Norman Malcolm )于1939 年第一次参加维特根斯坦的讲演,他这样描述讲演的情况:
他的讲演没有事先准备,也不借助备课笔记。他对我说,他曾试过按笔记讲,但效果令他极不满意;这样讲出来的思想“陈腐不堪”,或者,像他对另一位朋友说的,当他读出那些字句时,它们就宛如一具具“僵尸”。他告诉我,采用这种方法后,他准备讲演,就只是在开讲前花上几分钟回想一下前几次课的探讨进程。讲演开始时,他会简要总结一下这一进程,随后便往下进行,试图用新鲜的思想把研究向前推进。他告诉我,他之所以能以这种即席的方式授课,完全仰仗于这样的事实,即他对所讨论的每个问题都做过,而且一直在做大量的思考和写作。这无疑是真的;尽管如此,课堂上所进行的大都是新的研究。
(Malcolm,1984:23-24)
在剑桥的这些岁月里—他于1939 年当选为这里的讲席教授—维特根斯坦讲过语言、逻辑、数学基础及心理学哲学的课程。其中有些讲演材料现已出版,或以维特根斯坦本人的讲课笔记形式,或以学生课堂笔记的形式。其间,维特根斯坦不断地以手稿的形式记下自己的见解,这些手稿构成了记录其思想发展的几乎一天不落的日记。这些材料大都以书的形式出版了。维特根斯坦用这些手稿准备了多部打字稿,其中包括《大打字稿》(1933—1937)、一份《哲学研究》(1937—1945)的打字稿和一本《字条集》(1945—1948)。此外,他还向学生口述了两个系列评论,分别以《蓝皮书》(1933—1934)和《棕皮书》(1934—1935)为书名出版。所有这些遗著现在都收入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以电子版形式出版的《卑尔根电子版》(Bergen Electronic Edition )。1947 年,维特根斯坦从剑桥的教授席位上退下来,到爱尔兰西部的戈尔韦海岸,住进一间对外隔绝的小屋,在那里继续研究哲学。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里,由于身体太过虚弱以至无法忍受爱尔兰的艰辛生活,又先后到美国、牛津和剑桥,在朋友和以前的学生们的陪伴下度过了这段时光。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住在位于剑桥的他的医生家中,于1951 年4 月29 日因前列腺癌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仍完全保持着力量与原创性,他在心理学哲学、知识论和怀疑论以及颜色理论方面,依然做着重要的全新工作;而且,尽管他有时由于病重而无法工作,可他在去世前两天仍在产生原创的思想。这些成果也经过编辑以图书形式出版(包括《论确定性》[On Certainty ]和《关于颜色的评论》[Remarks on Colour ]),而且也被收入卑尔根电子版《遗著》(Nachlass )。
在述及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时,他的学生冯·赖特(G.H. von Wright )指出:
维特根斯坦认为,总体来看,他作为教师的影响有害于学生个人心智的发展。他这样说恐怕是对的。我相信,我能部分地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维特根斯坦的思考深刻而富于原创性,所以,要理解他的见解很难,而要把它们融入个人思考就更难了。同时,他的个性和风格的魔力,又是最难抵御的。跟着维特根斯坦学习,几乎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他的表述方式和惯用语,甚至去模仿他的声调、神采和姿势。这样做的危险是,思想会蜕变为行话隐语。伟人们的教导通常简单而自然,而这会让困难的东西看似易于把握。因此,他们的学生往往会变成不足称道的模仿者。这类人物的历史价值,并不在他们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而是要通过更为间接、微妙、通常意料不到的影响展现出来。
(引自Malcolm,1984:17)
或许,维特根斯坦所造成的影响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像安斯康姆、冯·赖特、彼特·温奇、安东尼·肯尼、斯坦利·卡维尔和约翰·麦克道尔这样的哲学家,都是沿着维特根斯坦式的独特思路去发展他们的思想的。1982 年,索尔·克里普克发表了他对维特根斯坦关于遵守规则的评论的阐释,他的论著引发了研究者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工作的巨大解读兴趣,并由此产生出关于遵守规则和规范性的卷帙浩繁的研究文献。对维特根斯坦其人和其著作的引证,充斥于所有哲学文献,无论是英美的还是欧洲大陆的,而这清楚地表明了他对当代哲学思潮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有大量关于他前期和后期工作的学术阐释,这不仅带来多不胜数的专著和论文,还催生了至少一本专刊。不过,人们的总体感觉依然是:他是一位遗世独立的思想者,他那与众不同而又鲜明强烈的声音,根本就是无法模仿的。这似乎也印证了维特根斯坦本人对此事的看法:
到底是只有我才不能创立一个学派,还是说,没有哪个哲学家可以做到?我无法创立一个学派,因为我真的不想被人模仿。至少,不想被那些在哲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模仿。
(CV,p.69)
即便在受其影响最大的心灵哲学领域,仍可以说,他的见解一旦被从其原生土壤中移植出去,就会失掉某种东西。尽管他的著述一直是为每一位哲学研究者所熟悉的众多哲学洞见的源泉之一,可最终施展强大影响的,不只是从他的工作中得来的那些见解,还有他的著述展现出的那独一无二的思想风格以及那与众不同的哲学观。
在接下来对《哲学研究》的阐释中,我并未想着模仿这种思想风格,而只是尽量清晰地记录下该著作用于诊断和预防维特根斯坦眼中的那些哲学误解的特有方式。这样来追寻他的思想路线,我想要传达的,不光是这种思想的独特韵律,还有它特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相信,不单维特根斯坦一人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得出了一些教训,以下所有这些观念也是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传统所熟知的:从使用中的语言的视角才能真正理解语言;不存在私人的内在现象领域;强调身体作为人的灵魂的客体化;以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分取代心与物的区分;强调行动;语言的根源在于自然反应;诉诸同其他人类主体的前认识关系,这种关系植根于我们对他们的直接应答性。维特根斯坦的独特之处,既表现为他以为上述这些洞见切不可充作某种正面哲学立场的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他应对并克服哲学难题的整条路径—而这正是他对哲学的原创性贡献。我对文本的解说所要揭示的,正是维特根斯坦处理哲学难题的独特方式,而不只是从中可得到的那些教训。
——选自(英)M.·麦金著,李国山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会员家 | 书天堂 | 天猫旗舰店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纪委举/报投诉邮箱 :cbsjw@bbtpress.com 纪委举报电话:0773-2288699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 | 网出证 (桂) 字第008号 | 备案号:桂ICP备12003475号 | 新出网证(桂)字002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45030202000033号